第五百零九章 湛王遺孀回京(一)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40
  永安侯夫人伸手拉著李鸞的玉手,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打量起來,怎麽說,曾經也是她的兒媳婦,如今嫁入所謂的高門,皇帝器重的大臣,多少心底都有些不高興,麵子上的功夫還得做一下。

  提到蘇明和,李鸞不爭氣的又紅了臉,昨晚上對她的確很好,極致的溫柔,這還是大白天,意識到她在想昨晚的事。李鸞趕緊回過神來,道:“姑母,您說笑了,來,快些坐下,嚐嚐糕點。”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從前她喜歡萬梓齊,對永安侯夫人這個婆母頗為討好,如今她身份便了,隻當永安侯夫人是嫡親的姑母對待便是。祖母舍棄了姑母,她知道祖母心底的傷痛和不舍,自然會招待好姑母。

  半晌,永安侯夫人突然出聲問道:“鸞兒,你可曾回去看看母親?”

  李鸞頷首道:“回去看過幾次。”其他的並沒多說。

  雙手疊放在膝蓋上,永安侯夫人沉聲道:“鸞兒,你也不是外人,姑母就不跟你兜圈子,有話直說了吧!想必你早就知道,母親舍棄了我,是為了你能在蘇府站穩腳跟,必須要跟過往的一切斷絕關係。齊兒來你婚禮上鬧騰的事,我真的事先不知道,若是知道,我必定會攔著他,絕對不讓他胡鬧!鸞兒,你大人有大量,蘇大人也狠狠的打過齊兒一頓,出過氣了,能不能請你去跟母親求求情,不要將我舍棄了。我就隻有你和母親這兩個親人了,鸞兒,你就幫姑母一把,可好?”說話間,撚著絲帕,抬手擦拭眼眶裏還沒掉下來的淚水。

  李鸞聽到蘇明和狠狠的打了萬梓齊,心裏咯噔一下,他終究還是在意,扯了扯嘴角道:“姑母,並非我不肯勸祖母,而是祖母的性子,姑母應該比我更清楚,她老人家既然決定的事,任何人都沒辦法更改,姑母就別為難我了。”她可以對永安侯夫人尊敬,但勸說周氏,不可能!

  瞬間,永安侯夫人拉下臉,不悅道:“鸞兒,母親最疼愛的便是你了,你就替姑母說說好話,姑母這輩子從未求過人,你是第一個,鸞兒,不要拒絕姑母,好不好?”懇求中還帶了一絲強硬,必須要李鸞答應。

  遲遲沒等到李鸞的方如煙沒辦法,隻能親自來蘇府,看看李鸞怎麽回事,這樣久還不到約定的街道上。方如煙是齊國公府的少夫人,永安侯夫人見過她幾次,自然笑著點點頭打招呼。

  見到方如煙來了,李鸞心底鬆口氣,這下永安侯夫人應該不能再拉著她說這些事了,腦仁嗡嗡嗡疼的厲害。方如煙身為李鸞的好姐妹,自然知道她經曆過的這些事,對永安侯夫人可沒好印象。

  走到李鸞跟前,方如煙拉著她的手,回頭看了永安侯夫人一眼,溫聲道:“夫人,不好意思,我們倆約好了,要去福安郡主府,就先行一步了。”說話間已經拉著手心直冒冷汗的李鸞離開了,李鸞投給方如煙一個感激的眼神。

  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永安侯夫人心裏憋著一肚子的火,她就因為被母親除名了,如今待見她的人少之又少。從前跟她交好的那些夫人們,如今對她避之不及,根本就不願意出來見她,連她親自登門,都用各種借口將她打發走,這才真正的體會到了人情冷暖,其實什麽都沒有做,無非就是想讓李鸞重新回到永安侯府罷了。

  不願意就不願意,何必要在母親麵前煽風點火,想讓李鸞幫她,是不成了。捏著手中的茶盞,永安侯夫人克製自己,不能將茶盞狠狠擲在地上發泄一番,這裏畢竟是蘇府,她是客人。

  顧廷菲詫異的看著李鸞,道:“還有這樣的事?”

  李鸞別了方如煙一眼,不是都說好了,不要告訴顧廷菲,她有身孕,告訴她,不過就是增加她煩惱。方如煙愧疚的看著她,不過就是一時嘴快,心裏氣不過,憑什麽永安侯夫人那麽不知道分寸。李鸞默默的點頭,輕哼了一聲,算是回答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顧廷菲也不好說什麽,李鸞不是一個人,已經嫁給了蘇明和,相信會保護好她。

  三人閑聊了一番後,方如煙提議道:“走,廷菲,我扶你出去走走,順便陪我們一起去看看大姐和軟軟。”軟軟是個可愛的女娃娃,她心底也是非常喜歡。對於子嗣的事,她別提多上心了。

  被顧廷菲開導一番,回去跟齊豫誠懇的談過了,得知她有和離的想法,齊豫當下板著臉,不顧情麵的打了她的手心好幾下,隨後才將她摟進懷裏,頗為心疼的撫摸她的後背安慰她,最後還說,若是李氏再逼迫方如煙,他們就搬出齊國公府,兩個人生活。

  不說,她其實很羨慕李鸞,上麵沒有長輩,她和蘇明和兩個人沒有那麽多煩心的事。她也想沾沾喜氣,多抱抱軟軟。

  李鸞附和道:“就是,廷菲,你都不知道,我才兩日不見軟軟,就特別想她。走,我也攙扶著你起身。”

  看著一左一右的方如煙和李鸞,顧廷菲歎口氣,道:“你們來晚了,大姐和軟軟已經離開京城了。”

  兩日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開口問道:“為什麽?”在京城待得好好的,為什麽要離開,再說了,就算走了,也得跟她們倆說一聲,道個別,未免太快了。

  輕拍著她們倆的手背,顧廷菲示意道:“快些坐下,別站著,聽我慢慢的跟你們說,你們要是不提起,我今日也會告訴你們。大夫說大姐的身子虧損的很厲害,體內的濕氣很重,得換個溫暖舒適的地方去調養身子,這不,我們倆合計,就讓大姐帶著軟軟離開京城,去江南了。

  至於為什麽沒通知你們倆,就是不希望你們跟我走的太近,會給你們惹麻煩。此外,大姐不喜歡離別,她讓我跟你們倆道聲謝,這段時日,多謝你們的陪伴和照顧。你們倆別這樣,又不是以後都見不到了,我已經跟大姐說好了,等年後天氣暖和了,我就去江南看她和軟軟,要是願意的話,到時候你們跟我一起去。”

  看著李鸞和方如煙兩人紅著眼眶,忍不住勸慰她們,相處久了,自然有很深厚的感情。

  李鸞噘著嘴,拉著顧廷菲的手道:“說好了,一起去看大姐,你可不許偷偷去,不等我們倆。”

  “就是,廷菲,鸞兒說的沒錯,要去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大姐和軟軟。”方如煙緊接著盯著顧廷菲。

  她們倆要是顧廷菲不答應,怕是不會饒過她,忙不迭的應道:“好,好,好,我答應你們,一定跟你們一起去見大姐和軟軟,別哭了,大姐就是不願意看到你們這樣,都別哭了,要是被齊大人和蘇大人看到了,指不定以為我欺負你們倆。”

  李鸞哼了聲,“對,你就是欺負我們。”方如煙倒是沒吭聲,不過臉上帶著絲絲笑意,她們倆能想通了,自然好了。很快,顧廷菲就覺得困了,她們倆也就告辭了。望著她們離去的背影,顧廷菲心底很矛盾,她們倆並沒有因為皇帝和皇後的態度而疏遠她,實在難等可貴,也說明她沒看錯人,更沒有結交錯朋友。

  隻是,顧廷菲有時候在想,她們是不是應該關係疏遠一些,不管對李鸞還是方如煙,以至於她們身後的夫君蘇明和和齊豫都好,皇帝的冷漠明顯感受到了,甚至從皇帝的眼中,顧廷菲還感受到了怨恨,在他眼裏,顧廷菲謀害皇後和皇嗣,罪不可赦。

  要不是皇後和小皇子福大命大,她和腹中的孩子怕是要給她們母子倆償命了。皇後真是好狠毒的心腸,將她曾經在平昭公主府袒護他們母子的事都拋之腦後了,如今朝堂之上穩定了,皇帝大權在握,皇後的搖杆也挺直了,誕下了黎國的嫡長子,將來必定風光無限。

  況且李東陽也替皇後謀劃好了,在皇帝心裏,會永遠念著李東陽急流勇退,還政權給他。但凡顧著著李東陽和小皇子的情分上,皇後的寶座都做的很穩。皇後謀害她,還不讓她心疼,嫡親的弟弟也不信任她,這是最讓她感到悲哀。還有沒幾日,湛王妃一行人也到京城了,京城往後會越發熱鬧起來。

  湛王過世了,湛王府還在京城,惠太妃還住在裏麵。惠太妃是先帝的妃嬪,是湛王的生母,先帝駕崩後不久,惠太妃便被太後下令,搬到京城的湛王府。至於湛王大婚後,連帶著湛王妃和側妃一行人千萬陝西封地,母子倆一別,之後便是天人永隔,再也看不到兒子,更觸摸不到他了。

  中年喪夫喪子,惠太妃的兩鬢早就斑白,臉上也有了歲月的痕跡。此刻她正在佛堂裏禮佛,聽著這些經文,似乎她內心才能平靜一些,當然也隻有片刻。太後縱容霍光義在黎國朝堂之上為非作歹,最終逼的霍光義謀反,害了她唯一兒子的性命。

  被霍光義手下的王猛、魯達兩個賊子捉住,砍下兒子的頭顱,還送到京城,懸掛在城樓之上,當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惠太妃當場就昏過去。等她醒來,宮裏的人隻派了幾個下等的嬤嬤來安慰她,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太後這般輕描淡寫的就將此事遮掩過去了。

  霍光義是她一手縱容和扶持上來的,這其中有她的手臂。每每想到這裏,惠太妃心底的怒意就止不住的往上蹭蹭直冒,日夜寢食難安,輾轉反側,有想過跟著湛王一起去見先帝,到了九泉之下,讓先帝做主,好好懲治霍光義和太後這對兄妹倆。

  後來還是嬤嬤提醒她,湛王妃和側妃一行人連同剛出世沒多久的小世子和小郡主要一起進京,要是沒有長輩的庇護,怕是往後的日子不好過。如今皇帝掌握朝政大權,惠太妃在世,怎麽說,也是皇帝的庶母,就算皇帝的心在狠毒,也不至於對庶母不敬,麵子上的事還得做一做,有個長輩在,總是好的。

  就這樣,惠太妃才一直隱忍,直到今日,湛王妃一行人很快便回來了,她等到他們了。不過霍光義被一杯毒酒了結性命,實在太便宜他了,像他這樣的賊子千刀萬剮也不為過。連同太後,也一樣,太後活著的時候,她們鬥了一輩子,也爭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太後先走一步,她活到最後,可經曆喪子之痛,她的一顆心就如同放在油鍋裏煎似的,痛不欲生。

  為了湛王留下來的血脈,惠太妃告訴自己,一定要咬牙活下去,因為活著才有希望,才有無限的可能。人一旦沒了,就什麽都別想了。嬤嬤推開門走進來,打斷了惠太妃的思緒,隻聽嬤嬤低聲道:“太妃,馬車到門口了。”平靜的聲音下不難聽出她的高興和激動,湛王妃一行人終於回京城,到湛王府,到家了。

  惠太妃半晌才捏著手中的佛祖,輕聲道:“你去大廳招待她們,一路上車馬勞頓,也累了。今日就不用見本宮了,讓她們都各自早點兒歇息。”這般平靜,似乎不是太妃的性格。

  嬤嬤等了許久,沒等到最新的指使,應了聲便退下了。既然回來了,就不急在一時見麵,遲早會見到,隻要他們回來,惠太妃的一顆心便能放在肚子裏,嘴角勾起一抹淺笑,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往後會越來越熱鬧。兒子,你就在天上看著,看母親如何親手替你報仇,那些曾經傷害過,看你笑話的人,母親都不會放過。你就在天上看著,看著吧!

  良久,惠太妃才放下手中的木魚,緩緩的站起身,一直站在窗口。湛王妃和側妃都鬆口氣,成婚後沒多久她們便跟著湛王離開了京城,此番再回到京城,便要長久的留在京城生活,對她們來說,是好事,在陝西的日子可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