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帝後攤牌(一)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48
  眾人領命恭敬的退下,小木子湊到皇帝跟前,低聲道:“蘭國的高子原將軍在外求見。”這一次多虧了平昭公主孤身前往蘭國,蘭國的援兵及時趕到,才能幫程子墨和李平一起對付霍光義在外的五萬兵馬,對待高子原自然要尊敬了。

  很快,高子原便進來,對著皇帝作揖請安。皇帝熱情的站起身,笑道:“高將軍,不用多禮,免禮,賜座。這一次若不是高將軍率兵及時趕到,想必子墨他們也沒那麽快就順利攻入京城。還要感謝蘭國攝政王對黎國的幫助,朕會一直銘記於心。”

  “皇帝言重了,這是蘭國分內應做之事。貴國的大公主乃是蘭國的攝政王妃,兩國友好之邦,自然互幫互助了,攝政王這裏有一封書信托臣代替皇帝,請皇帝過目。”高子原身為蘭國的大將軍,自然聽命於蘭國的攝政王,恭敬的從衣袖裏掏出書信呈上。

  小木子將書信遞給皇帝,皇帝含笑著打開,可越看臉上的笑容越沒了。高子原依舊挺直胸膛站著,皇帝許久才出聲道:“高將軍這些日子和蘭國的將士們都疲倦了,朕會讓禮部好生招待你們在黎國好好玩一玩。”接下來高子原便退下了,皇帝氣憤的將蘭國攝政王的書信拍在桌子上,又想要和親?

  不可否認,這一次要多虧蘭國的軍隊,要不然絕對沒這麽快,沒這麽順利。朝堂之上的糟心事處理的七七八八,攝政王的書信可以暫且不去理會,但有一個人皇帝必須要去見,那便是太後。二話沒說,皇帝便帶著小木子千萬太後寢宮。

  這幾日太後一直都病懨懨,提不起精神來,蘭嬤嬤在她身邊伺候著,頗為心疼,同時也在心底暗自怨恨顧廷菲,太後畢竟是她的親女,當初那是因為不是她的身世,此外誰讓顧廷菲多次對太後不恭敬,非要站在太後的對立麵,跟太後作對,太後也不是神,豈能預料到顧廷菲就是她的親女,太後更是差點兒就殺了顧廷菲,要是真的有這麽一刻的話,想必太後此刻早就瘋癲了。

  正在蘭嬤嬤思考之際,皇帝來了,她下意識準備進入殿內告訴太後一聲,便被兩個粗壯的婆子鉗製了,將一塊抹布塞進她的嘴裏,讓她不能出聲。皇帝一聲龍袍,雙手背後,大步的走入太後殿內,小木子在殿外候著。

  聽到有腳步聲,太後仍舊呆呆的坐在銅鏡前,沒吭聲。等皇帝走進了,輕咳了兩聲,道:“朕見過太後。”

  太後抬頭看了一眼站在他身旁的皇帝,滿目春風,臉上根本就看不出中毒的模樣,要是如今還沒猜測到,她便就是傻子了,白在後宮待了這麽多年。於是太後冷聲道:“皇帝贏了,現在你是勝利者,還來看哀家作甚?”在勝利者麵前,失敗者還有什麽資格跟他談笑風生。

  皇帝笑了一聲,將這麽多年心底的憋悶一股腦的笑出來,在太後跟前,他能放聲大笑,在從前從未想過,不過心裏一直有這個念想,隨後沉聲道:“太後,你早就應該預料到會有今日,不是嗎?朕既然是先帝留下遺詔,冊封的黎國皇帝,那便不可能一直將朝政大權交給霍家和太後,早晚有一日,朕會從你們手中奪回大權,如今朕實現了,這一切還要多虧了太後這麽多年的精心栽培,朕才有今日!”

  “夠了,不要再說這些假惺惺的話,哀家不想聽,也不願意聽,你今日到底想做什麽,直說便是!”太後嗬斥了皇帝,不喜歡兜圈子,打開天窗說亮話,來的痛快。

  皇帝又哈哈哈大笑了幾聲,道:“痛快,朕就知道太後是爽快人,那朕便直說了,霍光義起兵謀反,朕希望太後能下罪己詔,訴說你這麽多年一直都縱容他和霍家在朝堂之上橫行霸道,做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想必太後比任何人都清楚。此外朕還要太後去向先帝和列祖列宗賠罪!”在這一刻,他終究將憋在心底多年的想法說了出來,自然是讓太後陪葬了,她根本就不需要在存活在世間了。

  太後狠厲的瞪著皇帝,厲聲道:“你這是要逼死哀家,想讓哀家去世,門都沒有?隻要哀家還活著一日,哀家便是黎國尊貴的太後,是你的嫡母!你如今膽子大了,別以為霍光義一幹逆賊除去了,你就能高枕無憂,哀家告訴你,絕對不可能!自古沒有一個帝王能在皇位上坐穩,你手上沾染了多少血,還有你體內的毒,可以瞞得了任何人,卻瞞不了哀家。

  你想要哀家去死,哀家為何要讓你如願?再者,在你不斷的這些時日,哀家一直讓丞相率兵奮力抵抗霍光義一黨,你有什麽資格讓哀家去死!要是哀家要幫助霍光義,早就下令讓他們打開城門,迎接霍光義了,哪裏還輪得到你在哀家麵前說三道四,不要以為你如今大權在手,就能在哀家麵前耀武揚威,告訴你,你還嫩了點!”這麽多年的深宮太後不是白做的,她隻是不願意跟皇帝計較,從前也沒這般說過話,這一切都是皇帝逼著她的!

  皇帝輕哼了聲:“太後說的這麽好聽,但也改變不了你和霍光義一母同胞的血緣關係,此外誰知道你是不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這麽多年,要不是因為你的縱容,霍光義和霍家能有今日,他們能這般膽大妄為,此前楊禦史就彈劾霍光義,霍家私下裏做了多少惡事,後來霍光義是如何從大理寺監牢逃生,才有了後來京城之困?

  難道非要讓朕說出來,太後才知道是你在背後幹的,讓大理寺卿替你背鍋,太後於心何忍?朕一直敬你是朕的嫡母,先帝的皇後,從未對你有過半點忤逆,可你呢,又做了什麽,明知道朕喜歡顧廷菲,卻親手將她賜婚給程子墨,還給朕找了那麽多朕不喜歡的女人,你覺得朕會感謝你嗎?

  太後,這輩子朕最厭惡的人便是你了。聖賢說母慈子孝,要母親慈愛,兒子才能孝順,若是母親不慈愛,兒子豈會孝順!”將他最喜歡的女人賜婚給他人,這是皇帝心底最深處的傷痛,尤其得知顧廷菲有身孕那一刻,皇帝恨不得衝到京城,將太後一劍砍了,他用力的克製自己,為了徹底除去太後和霍家,絕對不能衝動,他隻能在外耐心的等著~!

  分明和顧廷菲做好約定,為什麽就不能再等著他一些時日,非要在這個時候懷上身孕?

  太後瞪大了眼睛,道:“皇帝,顧廷菲已經嫁人了,如今還懷著身孕,程子墨這一次可是立下了大功,你不能再惦記著她,寒了程子墨的心。皇帝,你一定不能惦記著顧廷菲,她不是你能惦記的人。”那是她的女兒,絕對不能讓皇帝玷汙了,一旦皇帝知道顧廷菲是她的親女,依照皇帝對她的滔天恨意,豈能有顧廷菲的活路,不行,絕對不能讓皇帝知道顧廷菲的身份,絕對不能知曉。

  在這一刻,太後又恢複了臉上的平靜,鎮定的坐在銅鏡前。

  皇帝輕哼了聲:“這是朕的事,與太後無關,太後還是操心自己的事,能不能活下來還是一說呢!”對太後恨之入骨,恨不得能立刻結束了太後的性命,除去心頭大患。

  衣袖下的雙手緊捏著,手背上青筋突起,太後厲聲道:“哀家是黎國太後,你不能對哀家動手,若是哀家死了,你也不得善終!你體內的毒素。。。。。。”

  “閉嘴,朕的事輪不到你來說道,你若是不肯去陪父皇,朕有的是法子願意讓你去!”皇帝突然冷笑了一聲,在這一刻,他就如同吐著舌頭的毒蛇一般惡毒。

  太後咬緊牙關:“好,有本事你就放馬過來,哀家倒要瞧瞧,先帝生了怎麽樣一個好兒子?”

  “太後且等著看好了,朕會主動讓你去給父皇陪葬,此外,朕還會奪回心愛的女人!”皇帝說完便要轉身離開,被太後一把拉住了衣袖,略微遲疑道:“怎麽,太後這是想通了?”這麽快,自然不可能了!

  “都是因為你的算計,才會讓霍光義有如今的結果,哀家不願意替他說話,隻是你隻要答應哀家一個條件,哀家願意去地下陪著先帝。”在這一刻,太後突然蒼老了許多,兩鬢驟然增多了些許白發,眼角的皺眉清晰可見。皇帝沒吭聲,靜靜的看著太後,他在心底衡量,太後的要求會是什麽?

  能讓太後主動去死,這個要求一定不容易。當然他有其他的法子能讓太後離開這個人世,去給先帝懺悔,但是他身為皇帝,不願意落人口舌,若是太後主動去陪先帝,這是最好的結果。太後直勾勾的盯著皇帝,不著急,再等著他的回答。要是太後沒猜錯的話,她寢宮外的侍衛都換成皇帝的心腹了,連蕭正勳,錦衣衛的副都督,她曾經的人都被皇帝殺了,她徹底的失敗了。

  她和霍光義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她沒有站在霍光義的陣營上,就應該想到會有今日。皇帝不會在有任何束縛,會大展拳腳的對付霍家人,在朝堂之上奪過屬於他這個皇帝該有的尊嚴和權勢。所有曾經讓他受罪的人,都不會放過,包括她這個當朝太後,皇帝的嫡母。不願意落人口舌,勢必要答應太後的懇求,皇帝輕聲道:“太後請說。”

  太後微微扯了扯嘴角道:“皇帝,哀家的條件很簡單,你必須當著哀家的麵,以舒妃之名起誓,此生都不得讓顧廷菲入宮,成為宮妃!哀家對顧廷菲恨之入骨,絕對不能讓這個賤人。。。。。。”

  話音還沒落下,就被皇帝狠厲的捏著手臂,沉聲道:“夠了,太後,若是你想讓朕不要心愛的女人,絕不可能!朕可以有其他的法子讓太後心甘情願的去陪先帝,太後不要忘記了,朝堂之上沒有霍家和你的位置了,朕才是黎國的一國之君,想做什麽,輪不到太後幹預。”顧廷菲是他心愛的女人,輪不到太後玷汙,還用母妃之名發誓,皇帝絕對不答應。

  太後紋絲未動,似乎皇帝的反應在她的預料之中,她繼續道:“皇帝若是不答應,可以,哀家依舊還是黎國的太後,皇帝的嫡母,哀家就不相信,我朝素來以仁孝治天下,皇帝還能真的對哀家不孝。隻要哀家一日不主動去陪先帝,誰也不能逼迫!皇帝要是可以,盡管試一試,看看哀家在朝堂之上是不是有話語權,這一次哀家跟京城共存亡,多少大臣有目共睹。

  若不是哀家將想要投降的大臣斬首示眾,懸掛在城樓之上,京城內不會這麽平靜!這個時候,皇帝身在何處,身為一國之君,任性妄為,帶著程子墨等人去江南,說的好聽,是賑災、平亂,可背地裏,不過給霍光義設了一個大圈套,想要真正的掌握朝政大權。

  暫時他們還不會知曉,不過皇帝,後知後覺,瞞不了多久,便會有聰明的人知曉。那些老臣們對先帝忠心耿耿,若是哀家出麵,你應該知道是什麽樣的後果。哀家不願意讓顧廷菲入宮,那是為了你好。一個定北侯府的小庶女,入了平昭的眼,嫁給了程子墨,那是她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可惜,哀家沒能弄死她!

  可哀家絕對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女子進宮,成為皇帝的後妃,簡直就是有辱皇室的英明。皇帝若是還想當好這個一國之君,就必須要克製,奪臣子之妻,想過後果嗎?福王縱然過世了,可雲貴之地那麽多臣民,可以不顧了?福安郡主和程勳豈能饒的了你,還有程子墨,他是什麽人,想必這一次去江南,皇帝比哀家更清楚?”

  絞盡腦汁的讓皇帝放棄將顧廷菲收入身邊的念頭,那是她的親女,這是太後臨終前唯一能做的事,不能跟她相認,但能替她最後謀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