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撥雲見日(二)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32
  平昭公主在心裏將太後罵了狗血噴頭,這一次霍光義造反之事皆是因為她,不肯放權給皇帝,助長了霍光義的野心,還在大理寺監牢放走了他,簡直就是放虎歸山。太後應該被拉出來狠狠的重批,要是因此讓黎國的京城淪陷,被霍光義占領了,等到他們的將是什麽後果,幸虧顧廷菲提前的跟她商量,讓她去了蘭國找援兵,曲線救國。

  一位穿著白色長袍的少年急衝衝的趕過來,輕聲道:“公主,我也想去看看程少夫人,可以嗎?”少年滿臉的期待,在路上就聽聞了,想去親眼一見。

  平昭公主嘴角噙著笑,“上來吧!”

  少年忙不迭的爬上馬車,感謝道:“多謝公主!”少年正是那日跟程子墨和李平並肩作戰的蘭國年輕的將領,馬車停在福安郡主府門口,得知平昭公主來了,福安郡主快速的更衣到門口迎接。

  兩人寒暄了一番,從前對彼此的芥蒂,心底都消除了,尤其福安郡主,特別的感謝平昭公主,要不是有她一直袒護著顧廷菲,還不知道要受多少苦,她打從心底心疼顧廷菲,發誓要將顧廷菲當做嫡親女兒看待,不讓程子墨欺負了她。這幾日顧廷菲的嗓子好的差不多了,期間程子墨又回來了兩次,夫妻倆隻能匆忙的說幾句話,程子墨便要離開,朝堂之上還有事等著他去處置,男人不應該被束縛在後院,他的天地應該更寬廣,顧廷菲很理解和支持他!

  對於平昭公主身後的蘭國年輕將領,福安郡主頗為喜歡,一路上走走說說到了顧廷菲的院子,此刻她正在院子裏散步,見到平昭公主熟悉的身影,瞬間停下了腳步,剛要準備一路跑過來,被福安郡主嗬斥了:“別跑,你還懷著身孕!”說完訕訕的看著平昭公主,希望她見諒。

  平昭公主已經疾步走過去,當下就嗬斥道:“你呀!我臨走前再三叮囑,讓你千萬不要入宮,不要入宮,不要去見太後,你就是不聽,要是你真的有什麽好歹,你讓我如何跟。。。。。。”先帝交代,不讓人省心的丫頭,最後的半句話平昭公主沒說出口。

  顧廷菲雙手合十,對著平昭公主求饒道:“好義母,我知錯了,下次再也不敢了,不過我這不是福大命大,有母親和父親及時趕到,救下了我。你看,現在我不是好好的站在你跟前,毫發無損。”

  可憐的小模樣,加上顧廷菲懷著身孕,平昭公主隻能寵溺的瞪著她:“隻此一次,下不為例,要不然的話,我下次可不理睬你了。”

  聞言,顧廷菲笑嘻嘻道:“好,義母,我就知道您對我最好了,保證不會有下次。對了,義母,這是姑娘是?”姑娘,不得不說顧廷菲的眼神有問題,福安郡主趕忙給她使眼色,出來打圓場,道:“廷菲,你胡說什麽,這分明是位公子哥。”話音剛落下,就讓福安郡主詫異的張大嘴巴,顧廷菲還真的說對了,的確是一位姑娘。

  隻見她拿下頭上籠罩的玉冠,如瀑布一樣靚麗的秀發,很顯然是個姑娘,她一把年紀差點兒看走眼了,隻能訕訕的笑道:“真是老了,將姑娘認錯了,姑娘可別生氣。”

  她口中的小姑娘直搖頭,笑道:“郡主嚴重了,其實我已經習慣了,常年跟家父在軍營中,需要扮男裝,不知道程少夫人是如何一眼看出我是個姑娘?”圓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顧廷菲,在平昭公主身邊,她這一路上可沒少聽公主提起她,一直很好奇,所以才纏著公主來郡主府,好認識一下傳說中的顧廷菲。她的夫君程子墨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她很欽佩。

  顧廷菲展眉一笑:“姑娘,是我的直覺。”有很多事她也說不清道不明,隻是一種感覺。平昭公主笑道:“好了,別在外麵站著了,冷,快些進去坐坐,走,都進屋。”在她的招呼下,一群人進了溫暖的屋子裏,屋裏有地龍,別提多暖和了。一群人說說笑笑,福安郡主因為要給她們準備午膳,便很快離開,去了廚房。

  平昭公主氣惱的點著顧廷菲,還在嗬斥她這一次的膽大妄為,除夕夜吃過一個虧了,居然還不漲記性,要不是福安郡主和程勳,這一次她怕真的連顧廷菲的麵都見不到了,讓她將來如何跟先帝交代?要是不知道顧廷菲的身份還好,知道了,豈能不放在心上,顧廷菲真是沒心沒肺,她還懷著身孕,就敢去跟太後硬碰硬。

  聽著耳朵都快生繭了,但知道平昭公主對她的關切,享受著這一切,顧廷菲乖巧的低頭不語。這一幕看著高嫣眼眶濕潤了,顧廷菲輕碰著平昭公主,示意她朝高嫣看過去。

  一看才知道,高嫣快哭了,這孩子,平昭公主回頭瞪了顧廷菲,才起身走到高嫣跟前,親昵的拉著她坐下,道:“怎麽了,嫣兒,莫不是想到什麽了?”

  高嫣略微愣住,隨後訕訕的擦拭眼淚,點點頭:“程少夫人,讓你看笑話了,我隻是想到了未見過麵的母親,對不起。”話音剛落下,就被平昭公然摟進懷裏,輕柔的撫拍著她的後背,安慰起來,真是個可憐的孩子,自幼便失去了母親,跟隨父親,也就是蘭國的大將軍高子原生活在軍營裏,跟一幫大老爺們待在一起,但她的內心裏很渴望有母親關心她,現在看到平昭公主和顧廷菲隻見的親昵,她莫名的有些羨慕,眼淚就不自覺的往下滴落,控製不住。

  顧廷菲柔聲道:“高姑娘,沒什麽對不起,是我不是才對,勾起了你對母親的思念,這就好了,你和我一樣,都認了公主做義母,往後公主便是你的母親,我們可以一起孝敬義母。”看著平昭公主對高嫣的疼愛,她主動提議。

  高嫣聞言,瞬間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下意識的開口道:“公主,我可以嗎?”可以做您的義女,和顧廷菲一樣,能感受到母親的關心和疼愛嗎?

  從高嫣的眼中看到了這一幕,讓平昭公主頗為心疼,不由的點頭道:“好孩子,我自然高興了,從今往後,你就跟廷菲一樣,叫我義母便是,你們姐妹倆平日裏可以經常在一起說說話,不過,廷菲要是欺負你,可得告訴我,我絕對饒不了她。”

  一下子讓高嫣破涕為笑,顧廷菲無奈的笑了笑,小手覆在微微隆起的小腹上,她可不會欺負高嫣,她欺負的是她腹中的孩子。平昭公主沒閑著,去廚房找福安郡主了,留下顧廷菲和高嫣兩人在屋裏說這話,方才顧廷菲沒有錯過高嫣眼中閃過的一絲狡黠,想必認下平昭公主做義母,是她早就意料中的事。

  顧廷菲毫不遲疑的張嘴道:“高姑娘,明人不說暗話,你到底為何要做公主的義女?”直勾勾的盯著她,高嫣嘴角露出一抹淺笑,道:“果不其然,我就知道逃不過程少夫人的法眼,既然你看出來了,那我就不隱瞞了,其實我是為了我的父親。”

  為了她的父親,把顧廷菲說糊塗了,為了她的父親認下平昭公主做義母,難不成她的父親,蘭國的高子原將軍喜歡平昭公主?這可能嗎?不可能!平昭公主守寡多年,對她過世的夫君林子安一往情深,絕對不可能再改嫁,要不然也不會等到如今?

  顧廷菲輕飄飄的看著她,道:“高姑娘,願聞其詳。”既然來了,高嫣就是希望顧廷菲能助父親一臂之力,能讓父親早日抱得美人歸。

  高嫣大大方方的答道:“程少夫人,我父親仰慕公主,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從未對任何一個女人如何這般的上心過,不瞞你說,父親常年在軍營裏,我一直在他身邊,根本就沒有任何女人近身,連通房和姨娘都沒有,我原本以為他對我的母親一往情深,卻沒想到,他會如今惦記著公主。

  這或許便是你們所說的緣分吧!父親這麽多年孤身一人,我作為女兒,希望他往後的日子能過的開心一些。你是平昭公主的義女,相信你也希望她過的開心,不是嗎?要是我們倆一起想辦法。。。。。。”

  還沒說完,就被顧廷菲豎著手打斷了,冷聲道:“等等,高姑娘,先不著急往下想辦法,我想知道的是,你父親喜歡義母,義母就一定要喜歡他,陪在他身邊嗎?何況你父親是蘭國的大將軍,絕對不可能離開蘭國,到黎國來。那勢必就要義母背井離鄉,她都一把年紀了,還這麽辛苦,值得嗎?

  在沒有見過你父親之前,我絕對不會答應你任何事,此外,我希望你暫時不要在義母麵前提起此事,義母是個重情重義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守寡多年,她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喜歡上你的父親,高姑娘,我明白你對母親的思念,但是公主不是你的母親,也請你不要在她身上投入更多的情感,得不到你會很失望。”

  感情的事不是她們兩個姑娘能說得清,平昭公主是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就單從高子原自己不出麵,讓高嫣出麵,試圖得到平昭公主的喜歡,她就頗為不喜歡他。男子漢大丈夫,喜歡一個人,還要靠女兒?

  此外,她不知道高子原想要平昭公主,是為了個人情感,還是為了蘭國和黎國的兩國和平著想,若是他有如此打算,可見此人心計多麽深沉,顧廷菲就更不願意看到平昭公主孤身一人離開黎國,嫁到蘭國。不行,她一定不能讓高嫣這麽魯莽行動。

  高嫣歎口氣:“程少夫人,你別激動,我知道你為義母好,這樣吧,等父親忙完了你們朝廷的事,我讓父親來見你一麵,如何?到時候,你也親自看看,我的父親到底配不配的上你的義母?”並沒有生顧廷菲的氣,反而高興,公主認下一個好義女。

  在廚房裏,福安郡主和平昭公主寒暄了兩句,便急衝衝的拉著她到院子裏,屏退了下人,將宮裏發生的事告訴了她。從福安郡主口中得知顧廷菲便是太後的親女,平昭公主詫異的張大嘴巴,不敢置信的盯著她,這是在開玩笑?

  顧廷菲最厭惡的人便是太後,為了她和霍家的權勢,逼迫周明菲代替周明悅遠嫁和親,才會有了周明菲變成顧廷菲?最恨之入骨的太後是顧廷菲的親生母親,平昭公主良久都沒緩過神來,同時在心裏怨恨著顧廷菲,這丫頭一點兒都沒看出來,想來因為有高嫣在,才沒告訴她。

  福安郡主輕聲道:“公主,這件事我原本也從未想過,隻是如今皇帝回京了,霍光義一行人也被打入天牢,等候發落,想必太後也會安定許多。隻是這件事,我和程勳思前想後,還是得如實的告訴你。”畢竟平昭公主和太後不合,顧廷菲的身份太敏感了。

  平昭公主擺擺手:“多謝你,隻是你多慮了,廷菲是我認下的義女,不管她是誰的女兒,身上流著誰的血脈,都改變不了我認她的事實。再者,廷菲是太後親女這件事,想必宮裏未必願意傳出來,我們就暫且等著瞧好了,走,你去陪高嫣說說話,我也好跟廷菲單獨談談。”

  如此甚好,原本還以為平昭公主會不高興,如今看來,沒有這回事,她懸在空中的大石頭能落地了,笑眯眯的應下了平昭公主的提議。皇帝一回到京城,便在朝堂之上雷厲風行的處置了當初想要投降霍光義的大臣,抄家、流放、斬首示眾,讓朝臣們仿佛第一次認識到黎國年輕帝王,在李東陽、程子墨、齊豫等人的配合下,不到五天,京城基本上安定下來,剩下來掃尾的事就沒那麽繁瑣了。

  皇帝瞧著站在他跟前的程子墨、齊豫、李平等人,大手一揮,便讓他們回去歇息兩日再來替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