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破釜沉舟(二)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09      字數:4090
  顧廷菲聞言,也隻有作勢攙扶著周素錦,走著走著,周素錦的腿腳發軟,要往下癱。這可是為難顧廷菲,朝春珠和春芬使眼色,讓她們倆趕緊幫忙,她快要撐不住了。至於春巧,還得在門口守著馬成崗,要不然也至於讓她這麽累。

  周素錦猛地停下腳步,看著顧廷菲“這樣你滿意了!”那萬分凶狠的眼神徑直射入顧廷菲的眼中,此刻她恨不得能用眼神把顧廷菲燒為灰燼。春芬和春珠對視一眼,準備開口替顧廷菲說話,被她搖頭止住了,這是她跟周素錦之間的事,與丫鬟們無關,不需要把她們牽扯進來。

  顧廷菲冷聲道“三嫂,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麽?”怒目瞪著周素錦,她還真敢張口胡說,恨不得衝過去一巴掌拍死她,看她還敢亂說!“我當然知道了,顧廷菲,你現在滿意了,祖母她身子每況日下,也不知道還能有多少日子可以過。都是你,都是你,誰讓你氣著她老人家,你明知道她身子不好,難道就不能順著她的心意來,哪怕是嘴上答應哄著她老人家高興也行。可你呢,偏偏要跟她作對,跟她對著幹。

  祖母身子不好,對你有什麽好處,顧廷菲,你別忘了,當初可是祖母下令把你從玲瓏鎮接回來,你對她老人家非但沒有感激之情,還存了歹意。顧廷菲,你摸摸自己的良心,你這麽做對得起誰!”周素錦一口氣都沒喘,怒氣衝衝的指責。

  麵對她的指責,顧廷菲勾唇淺笑“三嫂,我知道你正在氣頭上,有些話口不擇言,我大度,不跟你計較。春珠、春芬,你們倆送三少夫人回屋歇著。”她為了春闈的事,不知道有多頭疼,得趕緊想著接下來的對策,不能在繼續跟周素錦爭吵,浪費她的時間跟精力。

  眼見顧廷菲要轉身離開,周素錦再也忍不住,甩開春珠和春芬兩人,嗬斥道“給我讓開,我不要你們攙扶,我跟顧廷菲的話還沒說完,你們最好站一邊去,要真的把我逼急了,可別怪我。”在氣頭上的人,什麽話都能說的出來,也什麽事都能做出來,這根本就不足為奇。

  春珠和春芬還沒來得及阻止,下一秒,隻見周素錦撲倒了顧廷菲,把顧廷菲死死的按在地上,嘴裏還罵道“顧廷菲,你這個沒良心的,就知道捧著平昭公主,根本就不管祖母她老人家的死活。總有一天,你會遭到報應的,顧廷菲,我詛咒你,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拳頭不斷的打在顧廷菲的臉上,把春珠和春芬嚇得臉色唰的白了,趕緊衝過去,蹲下身子,拉著周素錦。此刻的周素錦根本就不是一個大家閨秀,而是一個潑婦,對,就是潑婦。

  也隻有一個沒有教養的潑婦,才能做出令人如此唾棄的事來。周素錦狠厲的瞪著她“顧廷菲,你別以為我會放過你,祖母萬一有個好歹,都是因為你的不孝導致的。正如祖母說的,你這輩子都別想逃脫定北侯府,你身上永遠留著顧家的血液,誰也改變不了。”

  話音剛落下,啪的一巴掌響亮的耳光落在周素錦新嫩的臉蛋上,動手的人是顧廷菲。周素錦下意識的用手捂著右臉,不敢置信道“顧廷菲,你既然敢打我,我可是你的三嫂,你太目中無人了。”

  “三嫂,你眼裏還有我這個妹妹嗎?你目中無人在先,不能怨我,春芬、春珠,我們走!”顧廷菲不願意在跟周素錦繼續糾纏下去,給她一巴掌教訓想來也夠了。周素錦扯著嗓子嚷嚷“顧廷菲,你給我等著,等著,我不會。。。。。。”話還沒說完,被顧廷菲打過的右臉火辣辣的疼起來,讓她連話都說不出口,此次更是加深了她對顧廷菲的怨恨。

  隨後顧廷菲帶著回府的馬成崗一行人離開定北侯府,坐上了馬車,管家顧青見狀,忙不迭的找來小廝,讓他去稟告萬氏這個消息。老太君如今病重了,身子每況愈下,相信用不了多久定北侯府就是萬氏掌權,此刻不討好,更待何時。加上顧青的媳婦是萬氏身邊的貼身嬤嬤了,他更得幫著萬氏,做萬氏的眼線了。

  過了兩日便是殿試了,當著眾位貢士的麵,皇帝周維親自出了今年的試題,那就是談談你對黃河水患的看法。此言一出,站在殿內的文武官員,你看我,我看你,緊接著便是站在殿內的數十名貢士。

  既然能參加殿試,那就說明他們有過人之處,皇帝提出的時務乃是第一道,次日才是考經書。朝廷每年花費多少人力物力財物去召集各地賢才,就是希望他們能為朝廷所用,為民造福,這樣才能使得黎國越來越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希望黎國越來越好!

  貢士們很快就各自闡述了自己對黃河水患的看法,這似乎讓皇帝更加眉頭緊鎖。因為他並沒有得到預期想要的人才,聽到的都是千篇一律,希望朝廷能加強對黃河沿岸的防護,以及水患過後的救濟工作,這是人人都能想到,皇帝想要一點新鮮的東西,能讓他聽了眼前一亮,這才是皇帝心目中狀元人遠。這些人遠遠不夠,達不到皇帝預期的目標,罷了,罷了。

  次日原本該由皇帝考教貢士們經書,卻沒成想,吏部尚書喬金山主動站出來,他是兩朝元老,先帝一頭提拔上來的忠臣。

  他既然有話要說,皇帝自然笑著應允,緊接著就見喬金山跪在地上,恭敬的作揖“啟稟聖上,老臣今日想親自考考這些貢士們的才能,還請聖上恩準。”此言一出,文武官員的眼中無人不上過一絲詫異,喬金山此舉莫不是有什麽其他的同意。還用得著,他自己考核,這不是說明他不信任皇帝嗎?

  也虧他敢說的出來,怕是也隻有他了,誰讓他是先帝一手提拔的老臣。當著眾位大臣的麵,皇帝自然二話沒說就應下了“好,吏部尚書請起。吏部原本就是管理官吏任免、考核、升降,如今喬尚書主動提出來,朕求之不得。”如此甚好,皇帝眼中閃過一抹笑意,他倒想看看喬金山的葫蘆裏到底賣什麽藥?

  到底想要做什麽,耐心看著便是。喬金山似乎早就準備,從衣袖裏掏出一疊紙,讓太監給每個貢士們都分發下去,讓每人讀出他紙上所寫的文字。霍光義狐疑的瞪著喬金山,心裏冷哼道喬金山這個老狐狸,怎麽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他到底想做什麽?

  他平素就精明的很,他一出手,怕是有另外的想法,到底是什麽?霍光義這會絞盡腦汁的想著,還是猜不透,畢竟他不是喬金山。加上他跟喬金山接觸不多,不可能猜測到他的心思,也隻有跟其他的官員一樣耐心的等著便是。喬金山寫在紙上的都是一些生僻的文字,能當著周維的麵認出來的隻有一位貢士,其他人都不認識。

  這下子就尷尬了,還有兩個貢士嚇得暈過去了,還有兩個貢士嚇得趴在地上,渾身直打哆嗦。周維似乎明白了喬金山的用意,朝廷提拔上來的貢士們,居然連這些生僻的文字都不認識,想必他們並沒有十年寒窗苦讀,否則這些對常人來說生僻的文字,對他們來說應該很簡單。

  周維明白了,其他的大臣有的看的雲裏霧裏,不明白喬金山的用意,當然聰明的老臣緊跟著明白了,跪在地上,懇求皇帝原諒,是他們提拔不利。皇帝勢必要大發雷霆,果不其然,緊接著周維將手邊的茶盞狠狠擲在地上,霎時碎瓷片的聲音響徹整個大殿,把文武百官們嚇得驚慌失色,頓時紛紛懇求周維,息怒。

  “若不是喬尚書想出此舉,那麽這次黎國挑選的是什麽貨色,能讓他們這些人成為黎國的棟梁嗎?傳出去豈不是笑話,笑話嗎!太後知曉了,怕是也不會輕饒了你們,尤其是你朱洪標,你是此次春闈的主考官。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科舉試題泄露一事,想必你早有耳聞,就算太後下旨,不許任何人提起。可如今看來,刑部和大理寺會審此案,其中有冤情。喬尚書,您老覺得呢?”周維快速的變臉,話鋒一轉目光落在喬金山的身上。

  喬金山作揖道“聖上請息怒,現下不知責備誰,追究誰的時候。老臣覺得應該由聖上親自徹查此事,老車提議,今日趁著各位大臣們都在,請聖上下令把此次春闈舉子們的考卷都拿過來,讓大家瞧一瞧,就能知曉。”春闈的考卷,也虧得喬金山想的出來,周維此刻恍然大悟,他怎麽就沒想到。

  之前他還親自出宮去大理寺看會審,結果卻是周明撞柱而死,他不承認收買試題。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為了平息此次風波,太後都親自下令,插手了。如今讓德高望重的喬金山主動提起此事,皇帝順水推舟,再合適不過了。

  太後緊捏著手中的茶盞,咬牙切齒恨恨道“好呀,喬金山,這個老東西,現在就敢一聲不吭的行事,事先也不跟哀家商量。這個老東西,別以為他是先帝一手提拔上來的吏部尚書,哀家就不敢動彈他半分,若是真把哀家逼急了,哀家讓他吃不了兜著走。可惡的喬金山,老狐狸!”

  越說越是氣憤,太後抬手就把茶盞擲在地上,摔碎了一隻茶盞似乎不能平息她此刻內心的不滿。她分明已經下令不許再讓皇帝和眾人提起此事,可喬金山偏偏不聽,一意孤行,現在把事情鬧得不可收拾,他們莫不是真的希望春闈試題泄露了。

  太後突然站起身來,“蘭嬤嬤,快給哀家換衣,哀家要去大殿!”蘭嬤嬤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詫異,緊接著弓著身子攙扶著太後到銅鏡前,準備給太後梳妝。大殿內周維和文武大臣們的臉色都不好看,吏部已經將此次春闈舉子們的考卷都拿來了,幾乎千篇一律,同樣的答案也能中舉,成為貢士,真是笑話。

  現下,怎麽就世風日下了,朝廷想要選拔有才能的人為官,造福百姓。可他們倒好,是怎麽審理考卷的,周維陰沉著一張臉,緊抿的嘴唇俱是寒意“你們瞧瞧,這就是你們對朕和朝廷忠心耿耿。”霹靂巴拉把舉子們的考卷紛紛仍在地上,對此不屑一顧。

  他放心的把春闈這麽重大的事情交給底下的官員去做,他們確實欺上瞞下,若不是收買了好處,豈會這般糊塗。春闈的主考官內閣大學士朱洪標,連同副考官禦史周金明,戶部尚書楊明忠紛紛跪在殿內,求著皇帝息怒,他們現在百口莫辯,出了這樣的事,就算不是他們泄露了試題,他們也是難辭其咎,是他們管理不嚴,想必是他們手下的人出了問題。

  喬金山不動聲色的看了周維一樣,四目相對,似乎達成了某種理念的一致。連太後來了,也沒能改變皇帝周維的心意,他執意要讓喬金山重新審理此次春闈泄題一案,若是不徹查到底,那就是對之前鬧事的落榜舉子們的不公平,他們對朝廷會有怨恨。

  誰知道他們將來會不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對抗朝廷,在黎國如此眾人之際,上層不敢徹查到底,反而官官相護,豈不是失去了民心。太後氣憤的看著跪在他麵前的周維,瞧著他大義凜然的樣子,一副為民造福的好皇帝模樣,就讓太後內心的怒火蹭蹭往上漲,身子忍不住顫抖起來。

  這這是好皇帝,好皇帝,難怪先帝會將皇位傳給他。先帝那麽精明的人,怎麽就會悄無聲息的把地位傳給周維,勢必有他的用意。現在太後還能拒絕嗎,她一個人可承擔不了黎國文人對她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