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盤問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09      字數:4274
  她們倆以為能出家做姑子,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怎麽可能?

  “不,父親,我就是不要嫁給聖上,他就是一個傀儡而已,女兒的命怎麽那麽苦,一如宮門深似海。您膝下就隻有女兒一個閨女,怎麽忍心眼睜睜的看著女兒往火坑裏跳,父親,求求您給女兒一條活路吧!”文欣說到動容之處,眼淚不禁往下低落,對著文大學士不斷磕頭。

  文大學士朝她投去淡淡的一瞥,抿了抿嘴,隨後雙手背後道:“晚了,你應該早些告訴為父,你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出去找尋程子墨,更當著丞相府那麽多女眷的麵,讓事情鬧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局麵,你還來懇求為父,又有何用?你一人死不足惜,不應該連累全族上下跟著你受牽連。”盛怒之下的語氣帶了濃烈的寒氣,也不知道她們什麽時候能長進些,讓他別操心了。

  “你喜歡程子墨,那是你的事,就算你和程子墨兩情相悅。你覺得他能為了你,去反抗太後,成國公府絕對不會應允。還有福王和福安郡主,他們更是不會插手宮闈之事,你真是糊塗?欣兒,你是為父膝下唯一的女兒,為父豈能害你不成,你著實讓為父失望!”文大學士不由的彎著腰,撫著胸口,一張鐵青的臉,猙獰的讓人不敢直視。到如今文欣心裏還念著兒女私情,文府連同文夫人娘家上上下下幾百人姓名,他不能枉顧。女兒的幸福固然重要,若是沒有了強有力的娘家在背後支撐,文欣就算是嫁給程子墨,又能如何?

  文欣懷抱著文夫人的腰身,將頭埋在她的胸膛裏,呢喃道:“母親,那我還能怎麽辦?”她隻是喜歡一個人,不想嫁給另外一個人,她根本就來不及考慮這後果。

  不過片刻之際,管家平靜的走向文大學士,貼著他耳邊嘀咕起來。文夫人趁著機會撫拍文欣的後背,安慰道:“好孩子,別害怕,有母親在,誰都不能動你分毫,你且聽母親的話,待會早些回屋歇著,什麽都不要想,接下來的事,有我和你父親在!”

  一邊抽泣,一邊問道:“母親,真的能沒事嗎?”文欣不敢置信的抬起頭,晶瑩的淚水還含在眼眶裏。

  文夫人親昵的撫摸她的腦袋:“嗯,當然了,有母親在,你且安心。怎麽如今還信不過母親,你父親那不過就是發泄發泄心裏的不滿罷了。到頭來,他怎麽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受苦。”狡黠的朝她眨眨眼,示意她別被文大學士給騙了。

  如此一來,倒是讓文欣內心安定多了,又低頭埋進文夫人的懷裏,來回蹭著。有文夫人袒護著,她就可以高枕無憂,等著嫁給程子墨了。

  知女莫若母,文夫人豈能不知道文欣喜歡程子墨,非他不嫁。管家說完,文大學士轉身回桌前坐下,在文夫人的示意下,有婆子進來將文欣待下去,臨走前,文夫人遞給文欣一個放心的眼神。

  管家也識趣的退下,文夫人悄然走過去,緩緩的坐下,屁股才剛坐下,凳子還沒捂熱,就被文大學士怒喝:“你給我站起身,沒你坐的份!”

  “老爺,您這又是怎麽了?不就是因為欣兒和程子墨在丞相府摟摟抱抱的事嗎?有什麽了不起,這不是很容易嗎?”文夫人毫不猶豫的反駁道。

  文大學士深深的看了她幾眼,冷聲道:“哦,我還不知道,夫人已然胸有成竹,不知道夫人有何高見?”

  他眼中的嘲諷之意,文夫人不是沒聽出來,她大度,不和他一般見識罷了。文夫人勾唇淺笑:“老爺說些了,高見談不上。太後既是召見老爺,告知老爺她的意圖,想讓欣兒入宮為後。今上的處境您又不是不清楚,欣兒是我們膝下唯一的女兒,妾身自然希望她後半輩子過的和和美美。

  後宮那是什麽地方,吃人不吐苦頭,就欣兒這大大咧咧的性子,她能待得下去嗎?是,老爺,妾身知道您畏懼太後,可到底太後重要,還是欣兒的一輩子幸福重要?您心裏總能掂量的清楚?再者,太後並沒有對外宣揚,廣而告之,這就不作數。

  眼下發出這樣的事,太後總不好棒打鴛鴦,再讓欣兒入宮。老爺若是不願意,妾身願意厚著臉皮,豁出去這張老臉,去福安郡主府走一趟,保證將這門親事說成。”為了膝下唯一的嫡女,文夫人眼下也隻能如此勸說文大學士。

  若是剛才管家沒進來,文大學士心裏也是想的這些,算是下下策了。“夫人,你可知曉得罪太後,會是什麽樣的後果?”文大學士咬牙切齒恨恨道。

  文夫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老爺,若是欣兒能嫁給程子墨,就算不看在成國公府的麵上,太後也要看在福王的份上,不會太為難你,落人話柄。”雖說婦道人家不能妄議朝中之事,可為了文欣,文夫人此刻也顧不得那麽多了。

  靜默片刻,文大學士歎口氣,繼續道:“你說的沒錯,可你知曉剛才管家進來和我說什麽嗎?太後請了成國公夫人和福安郡主入宮,你覺得還能有什麽?她們出宮沒多久,京城就傳出消息,說欣兒不小心摔倒了,隻是被程子墨攙扶了一把,風向都變了,你覺得欣兒還能不入宮嗎?”

  太後下定決心,一心想讓文欣入宮,否則也不會召見成國公夫人和福安郡主。偏偏文夫人還抱有幻想,癡人說夢,愚不可及。

  “不可能,在丞相府那麽多女眷都看到了,還能有假不成?太後莫不是當那麽人都傻不成?”文夫人直搖頭,否定文大學士的話。

  文大學士深呼吸幾口氣,道:“夫人,那麽多人看到又能如何?難不成她們會為了欣兒出頭,去違背太後?再者,這想來也是成國公府和福安郡主府的意思,他們不願意讓程子墨迎娶欣兒,得罪太後。夫人,你還是好好勸勸欣兒,想必沒多久,宮裏就會來人了。”

  對著文夫人交代完,他便起身朝管家走去,果不其然,話音剛落下,宮裏就來人請文大學士入宮一趟。文夫人隻覺得汗都已從後背衣衫染濕,汗涔涔的仿佛剛從水裏被打撈上來,通身上下麻木沒有知覺,文大學士算的可真準啊!

  “你倒是嘴硬的很,剛才不說家中尚有高堂在,我就花些時日找尋,不信找不到你的家人。到時候,你可別我無情!”顧廷楓揮舞起手中的皮鞭朝中年男子身上狠狠的抽打過去,他們居然想害他的母親和親妹妹,他絕對不能放過背後的主謀,得將他給揪出來,省的後患無窮。

  中年男子嚇得雙腿直哆嗦,皮鞭下去,身上火辣辣的難受極了,忙不迭的跪下乖乖認錯,但凡顧廷楓問什麽,他就答什麽。

  良久,顧廷楓才從屋子裏走出來,對著站在門外不遠處的程子墨走去,深深的作揖拜謝:“今日多虧了小侯爺,顧某感激不盡,他日必定親自登門道謝!”

  程子墨聞言,擺手道:“要謝你們就謝周英吧!時辰不早了,我們也該回京了,走吧!”對於顧廷楓怎麽處置屋裏的中年男子,他沒興趣知曉。

  他這番作為,倒是更加的讓顧廷楓欽佩,默默的在心頭記下程子墨的恩德,當然也少不了樣感謝周英,他們倆都是他的恩人。甩開腦海中的念頭,加快步伐跟上程子墨,盡快離開這些,顧廷楓眼中閃過一絲陰冷。

  二妹,希望你此刻如我們所想的一般,脫離了險境,這四處怕是不會有顧廷菲的身影。加上剛才他在屋裏審問中年男子之際,程子墨已然派人將這方圓數百裏的地方都找遍了。

  他本想著繼續尋找顧廷菲,可突然腦海中閃過一個極其不好的念頭,加快前行的步伐。

  “老夫人,被我們救回來的那位姑娘醒了。”車夫恭敬的走到婦人身邊稟告,見夫人聽進去,點點頭,他便作揖退下。

  良久,婦人才起身,撣去袖袍上的塵土,抬腳朝外走去。丫鬟聽到腳步聲,往後一看,恭敬的屈膝行禮:“老夫人,您來了。”

  顧廷菲朝門外看過去,緩緩走進來一位四旬左右的中年婦人,一身絳紫色交領的通袖褙子,她的皮膚白皙,看來平日保養得宜。絳紫色穿在她的身上為她更加增添了幾分典雅,而她頭上那一對別致的鳳凰金釵,更是讓她顯得氣質極佳。

  她就是一陣風掀起車簾,車廂內的那位婦人,如今她身在客棧裏躺著,不受中年男子的脅迫,想來是她救了自己。思及此,顧廷菲忍著手腳的酸疼,以及胸口的煩悶,掀起被褥抬腳下地,撐著身子給中年婦人道謝。

  婦人攙扶著顧廷菲坐在床邊,淡淡一笑:“姑娘,你客氣了,小翠,你且下去。”

  “是!”被點到名的小翠下意識的作揖退下。

  緊接著,屋裏就隻有顧廷菲和中年婦人兩人,一時間,屋內的氣氛似乎凝固了,空氣中變得緊張起來。不用猜想,顧廷菲也知曉婦人接下來要問什麽。果不其然,中年婦人輕飄飄的看了她一眼,沉聲道:“你到底是何人?怎麽會知道那一首詞?”

  讓她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骨肉能幾人,年大自疏隔。性情誰免此,與我不相易。唯念得爾輩,時看慰朝夕。平生滋已矣,此外盡非適。就是這首詞,讓她動了惻隱之心,下令讓車夫把顧廷菲救了。眼下在客棧裏,安定了,顧廷菲也醒了,她必須得問清楚。

  顧廷菲眼前浮現一幕畫像,那是在禦書房她經常能看到麵前坐著女子的畫像,父皇時常惦念著她。又如何能不認識她?可惜,她如今的身份,根本就不能和她說實話,想到這,顧廷菲低頭道:“小女乃是京城定北侯府三房庶出的二姑娘,至於那首詞,隻是我隨口一說罷了。”

  沒有隱瞞她的身份,這倒是讓中年婦人微微一震,她想知道的是顧廷菲為何會知曉那首詞。中年婦人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顧廷菲的身上,把她盯得快要轉不過氣來,頭皮直發麻。

  “你說的可是真的?”中年婦人不死心的追問道,她不相信侯府的庶女一張嘴就能戳進她的心窩裏,除非是相識她的人。又或者今日她看到的不過就是虛假的一幕,為的就是和她搭上關係,用的一出苦肉計罷了。

  很快這念頭就被打消了,她早已離開京城多年,此次回京更是沒有事先通知任何人,京城絕對不會有人知曉她回京的消息。想來,也隻有如顧廷菲所說,隻是隨口一說罷了,這還真是有緣分,這使得中年婦人看顧廷菲的目光變得複雜起來。

  “是,小女說的句句屬實,絕對不敢欺瞞夫人。”顧廷菲恭敬的低頭作揖。她眼前也隻能這般說,並別的辦法,希望將來有一日,她能得到原諒。

  沉靜片刻,中年婦人才緩聲道:“嗯。”

  原本這個時辰春熙閣應該寂靜一片,今個確實不同往日,燈火通明。春慧在老太君的吩咐下,將侯府的三位夫人都請了過來。小竇氏梳洗打扮一番才姍姍來遲,劉氏不滿的看了她一眼,“哎吆,三弟妹,你可真讓我們好等,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剛回府。”

  此話一說,被老太君狠厲的瞪了一眼,“你給我閉嘴,沒人讓你說話。”

  劉氏訕訕一笑,道:“老太君,您可消消氣,氣壞了身子不值當。再者,我也就是隨口一說,三弟妹,你不會放在心上的,對嗎?”誠懇的目光緊盯小竇氏。

  小竇氏淺淺一笑,接到老太君的示意,抬腳朝她走過去,福了福身子,道:“老太君,二嫂向來喜歡開玩笑,您又不是不知道,何必跟她一般見識,氣壞了身子,可就是二嫂的不孝了。”

  “你,你。。。。。。你胡說什麽,三弟妹,我何時對老太君不孝了,你今日必須把話說清楚了。”劉氏一聽這話,立馬氣的炸毛,就差沒有雙手叉腰,和小竇氏正麵對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