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大唐鹽坊風波,好人李孝恭!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7      字數:2283
  “都靜一靜,靜一靜!”鹽坊掌櫃再次頭痛起來,雙手壓了壓,高聲道。

  這些百姓難道聽衙役宣布公告的時候,難道都隻聽上半段的嗎?識字的人也不看前麵的公告的嗎?

  掌櫃無奈之下,隻得指了指自己身後的公告大聲解釋道:“各位,皇上有旨,為了能讓全城的百姓都能吃得上精鹽,大唐鹽坊的精鹽和鉀肥都進行限購。”

  “精鹽每人每月購買不得超過一斤,鉀肥每人每次不得超過五十斤,還請大家配合一下謝謝!”

  聽掌櫃這麽一,大家這才發現在櫃台正後方,還掛著一個告示:上麵清楚地寫明了每人可以購買的數量,而且是必需要憑身份證明購買,還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登記。

  “為什麽?這不公平!又不是不給錢!”掌櫃剛完,就有好事者開始抗議了。

  “是呀,掌櫃,這是為什麽?我們好不容易才盼到這麽便夷精鹽,還要限購!”

  “對呀!對呀!”一時間,質疑不滿的人越來越多。

  大家潛意識裏麵根本沒有去考慮太多,隻是想著以前精鹽是貴族的專享,現在好不容易也可以吃到以前隻有達官貴人才能吃到的東西,哪裏還管得了其它,先搶一波再。

  很明顯,許多人對這樣的方式並不理解,這其中有普通的百姓,也有商人。

  還有很多百姓則是一臉沮喪,因為他們這才發現自己沒有帶身份憑證。

  掌櫃見狀眉頭皺起,再次提高聲調耐心解釋道:“各位,我再一次,這是皇上的旨意。”

  “正是為了公平起見,所以才製定了這樣的製度。現在精鹽的數量暫時是有限的,大家仔細想想:如果不進行限購,大家無限製購買,那後麵得知消息的鄉親們就吃不上精鹽了。”

  “還有如果精鹽被大商人大批量購買,再囤積起來,伺機提價,各位還能吃得上平價的精鹽嗎?”

  “朝廷規定每人購買的數量,正是為了保護各位的權益,而且每人每月一斤精鹽通常都是吃不完的,大家完全不用擔心。”

  “好了,該的我都了,希望各位鄉親配合我們的工作。現在請大家遵守秩序,憑自己的身份憑證到櫃台登記之後,購買精鹽吧!”

  掌櫃完,李孝恭又站了出來補充道:“各位鄉親,雖然現在精鹽的庫存數量不多,但是二十之後還會有更多的精鹽送達長安。”

  “本王還是建議各位鄉親把有多餘的錢用來購買這個鉀肥。畢竟這個鉀肥對於大家來更為重要。能提高一半的收成對於大家來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當然大家也不用懷疑的效果,一個月前,本王和皇上已經在皇家莊園試驗過了,效果非常明顯。”

  “而且這個鉀肥送達長安之前,早已經過了名震長安的杜郡公親自跟蹤試驗了幾個月,直到確認收成可以增加一半之後,才從西域不遠千裏送到長安來的。”

  “杜郡公對我大唐的無私貢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他貢獻的畝產幾十石的糧食品種,現在已經開始在大唐推廣了。”

  “此次他為了讓那些還沒有分到高產水稻和紅薯的百姓有更好的收成,這才親赴西域弄回這種可以提高所有農作物的肥料。”

  “杜郡公特意交待過,這個鉀肥越早施肥越好,晚了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本王希望大家不要辜負了杜郡公的一番良苦用心,好不好!”

  李孝恭的一番在情在理的話當即讓所有人迅速冷靜了下來。

  大家沒有想到:這個新出現的鉀肥後麵,居然還有這樣的來由。

  既然皇上都親自驗證過了,那提高收成的效果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啦。長安的百姓們大部分對李世民還是很信任很認可的。

  再這個鉀肥還經過了杜乘風長達幾個月的跟蹤試驗,大家心裏也就更放心了。

  如果長安城內還有另外一個人和李世民一樣能讓百姓們無條件信任的話,那無疑就是杜乘風了。

  此時要是杜乘風在這兒的話,肯定要給李孝恭真心的點個讚。

  這李孝恭還真是好人啦,這番解釋無形之間,又讓杜乘風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拔高了一節。

  其實李孝恭之所以這樣,也隻是想增加一些服力,讓百姓安心地購買鉀肥罷了。

  畢竟這東西的保質期並不長。老百姓長時間不認可的話,就浪費了。

  “好!多謝皇上!多謝杜郡公!多謝王爺!”

  人群中不知道誰突然喊了一句,而且感覺得出來,絕對是由心而發的。

  沒想到這句話很快得到了外麵很多百姓的共鳴,大家不約而同地高聲呼喊起來。

  “多謝皇上!多謝杜郡公!多謝王爺!”

  百姓們都不是傻子,他們感覺得出來,皇上這樣的舉措和杜乘風遠域千裏求證的行為,都是真心為了他們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

  經過這樣一番解釋,接下來就順利多了。

  大家都自發的整整齊齊地排著隊,一人一斤精鹽,順便再買上20-50斤不等的鉀肥,背回家去趕緊給自家的農作物施肥。

  就像李孝恭的,他們不能浪費了杜乘風的一番良苦用心。

  長安城的普通百姓,雖然大多數並不富有,但是一兩百文一般的家族還是拿得出來的。

  用一兩百文錢換回幾畝地一半的農作物收成,這筆買賣怎麽算還是很劃算的。

  當然,不出意外,人群中也不乏有許多投機倒把,想趁此機會囤貨大撈一把的商人,還有一些世家的代表人員。

  他們得知此消息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利用信息差,通過大批量分散購買的方式,在長安囤集一大量的精鹽,然後再抬高幾倍的價格偷偷運往長安城以外的各大城池出售。

  雖然朝廷禁止買賣私鹽,可是在高達幾倍的利潤麵前,暗地裏通過一些非法手段出售又能如何呢?

  隻可惜,杜乘風和朝廷早就洞悉了他們這些饒心理,推出這種限購製度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讓他們徹底傻眼了。

  最終他們也隻能和普通百姓一樣,每人帶著一斤的精鹽回去了。

  類似的情況,在其它三個大唐鹽坊也是同樣的發生,最後也是通過戶部官員的一番解釋,大家才釋然了。

  而遠在炎黃帝國的杜乘風,不知不覺間也因為這個,在長安百姓心中的聲望再次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