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被瘋狂打臉的王珪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6      字數:2150
  哦,話回來,曆史這些言官一類的人還真的都是不怕死的。

  反正言者無罪,即便他們把皇上罵得體無完膚,對於這些於皇權沒有絲毫威脅而又毫無實權的人,還真不會要他們的性命。

  所以常常造成了這些言官有恃無恐。

  李世民臉色難看之極,就像快要火山爆發一樣。

  正要再次發怒,下麵的虞世南等人相視了一眼,相繼開口了。

  虞世南最新開口道:“啟稟皇上,微臣認為杜縣伯所推行的新式教育十分符合我大唐的國情,對教化萬民,廣開言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微臣建議盡快普及到大唐各州府。”

  話音落下,王珪的臉感覺有些掛不住了。

  因為他剛才還在虞世南這等當世大儒不反對現行的教育體係,沒想到虞世南馬上就站出來表示支持新式教育。

  這打臉的節奏來得簡直不要太快。可是讓他難堪的還在後頭。

  隨著虞世南的開口,歐陽詢也鄭重地拱手道:“皇上,杜縣伯此舉實乃惠澤下萬民之舉,微臣認為大唐以前的教育體係確實有一定的不妥之處,杜縣伯去偽存真,勇於改革,實在是萬民之福。微臣讚成盡快實施。”

  歐陽詢的話完,王珪的臉更加難看了,漲成了豬肝色一般。

  今日這是怎麽啦,這些德高望重的當世大拿怎麽一個個跳出來打他臉,支持一個初入茅廬的少年呢?

  緊接著,房玄齡也站出來支持道:“皇上,微臣也認為杜縣伯的新式教育體製很好,應該盡快推廣普及。”

  房玄齡都站出來了,同樣做為李世民左膀右臂的杜如晦更加沒有不支持自己的長子的。

  因此也堅定不移地朝著李世民道:“皇上,杜司業編攥的各種教材以及他所提出的教育製度,微臣與眾多同僚一起研讀過,確實很好,應該盡快普及。”

  “至於如何最快地普及到大唐州府,微臣建議問問杜司業有什麽良策!”

  ‘房謀杜斷’李世民的兩大決策人物都表態了,褚遂良,李孝恭等人自然也都是極力地支持。

  可以,太極殿上在朝中有點份量的文官都表示了對這一教育方式的強烈支持。

  就連孔穎達這樣的曾經儒家老頑固都轉而支持杜乘風,更何況虞世南等人。

  他和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不是一個派係的,因為他是原太子舊部,論地位自然比不上李世民的那些老臣。

  王珪原以為歐陽詢虞世南等當世大拿絕對不會同意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的。

  可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是:杜乘風的這些新式教育,修改後的教育製度,教育方式,包括一係列的改革,李世民早就和這些重臣研究過很多次了。

  大家一致認為這新式教育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更別虞世南歐陽詢等人和杜乘風那亦師亦友的關係,不撐杜乘風撐誰。

  杜乘風的新式教育,雖然會增加一些官府的工作和負擔,但是通過地方商賈捐助的形式來增加學堂數量。

  讓更多的窮苦百姓都可以花費極少的費用來求學,對於廣開民智,讓更多的百姓懂得知識,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用杜乘風的話,隻有廣開民智,社會才能發展得更快。社會發展得快,國力自然也能隨之增強。

  一次又一次的打臉,把王珪氣得滿臉通紅,七竅生煙。氣急敗壞地指著房玄齡等人支支吾吾地道:“房大人,虞大人,你們……你們……”

  和王珪同一陣營的魏征原本也想著站出來打打圓場,幫王珪些好話,可是一見這眼前的形勢,也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魏征不是傻子,犯眾怒的事情他不會去做。

  雖然他時常挑李世民的刺,但是這次他反倒認為虞世南等人做得對。

  他為官孤僻,和虞世南等人盡管不合群,但是他了解虞世南等饒為官原則。

  在這種大是大非的事情上,這些國之重臣是絕對不會拿大唐未來的國運來開玩笑的。

  看到自己的這些重臣紛紛站出來開口支持,李世民的臉色總算好看了一些。

  事已至此,杜乘風知道自己再不些什麽是不行了。

  神態悠閑地走到王珪麵前,杜乘風眉梢微揚,唇角微翹,似笑非笑地道:“這位大人,有句話叫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恕我直言,你在指責、懷疑皇上的時候,是否有去詳細地了解過我主張的新式教育,到底包括了一些什麽東西。”

  一開口,杜乘風就直接給王珪扣上一頂大帽子,指責懷疑當今皇上。偏偏還懟得王珪滿臉通紅無法反駁。

  杜乘風接著道:“你又是否去分析過這裏麵利弊。如果我沒有估錯的話,這位大人你定然沒有了解過。否則你定然不會如魯莽地跳出來反對。”

  “你瞧不起我沒有關係,我也不在乎。但是你要想到,這教育改革受益的是誰,是下廣大的百姓,是下所有寒窗苦讀的學子。”

  “先不別的,你不得不承認,我所創造的漢語拚音,遠比你們之前的聲韻母要簡化便捷得多。”

  “同樣的1000個漢字,同樣的學子,之前的聲韻母學起來可能幾個月,可是換成我創造的拚音,可能就是一個月。”

  “而且隻要學會了所有拚音,加上一本字典,就可以熟識絕大部分的文字。”

  “也就是哪怕一個普通百姓,他不需要像眾多學子那樣寒窗苦讀,他隻需要學會所有的漢語拚音,加上一本字典,他就可以自學大部分的漢字。”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你不可能不明白。這就是所謂的廣開民智,你懂否?”

  了這麽多,見王珪似乎還是一臉呆板不知所以然地樣子,杜乘風隻好繼續氣死人不償命地道:“我不知道這位大人你什麽官職,所以也不知道你是否懂得廣開民智的意義所在。”

  “我隻能告訴你,廣開民智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不僅對皇上,對下百姓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