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中信泰富
作者:半樓妖風      更新:2021-06-13 13:01      字數:2199
  梁柏濤普及了一些社交常識後,賀正誠麵不改色心不跳,他深諳一個道理:隻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來到包廂,榮智建若無其事的熱情招待了他們。

  “鐵本的事情我也了解過,事情很複雜,中信泰富恐怕無能為力。”直入主題後,榮智建開始推脫

  “鐵本的事情其實並不重要,國內的鋼鐵企業很多,選擇其他公司未嚐不可以。”賀正誠很直接

  “那你們是為什麽?”

  “任何投資都有內在的邏輯,我們去年年初就判斷鐵礦石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因此在西澳投資了一個非常大的鐵礦項目,拿到了很大一塊土地的探礦權。想要打造一個澳洲第三,全球第四大的礦業公司。”賀正誠解釋

  “我們的計劃已經獲得了高盛和****的支持。”梁柏濤補充說,現在還有一個有利的優勢,國內鐵礦石需求出現逆轉,以前是供不應求,現在是供過於求,鐵礦石現貨價格節節攀升。

  榮智建聽到弘毅在西澳開發鐵礦,耳朵一下子就豎起來了。

  “你們是自己運作,還是與人合作?”

  “我們與澳洲知名礦業大亨安德魯·弗裏斯特合作成立一家叫FMG的公司,準備自建鐵路港口碼頭等物流基礎設施。”

  “這個投資可不小。”榮智建挺懂行的

  “必和必拓和力拓的已經將鐵礦開發的門檻抬得很高,這個時候要想成功,隻有用錢砸。”梁柏濤繼續說

  接著,大家聊起了鋼鐵行業的現狀,國內經濟是不是過熱,聊起了國內對鋼鐵行業的限製。

  “我隻能確定米國經濟在複蘇,所以美聯儲準備加息了,海外需求增加對國內出口企業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除非國內經濟和世界經濟脫節,否則不可能停下來……”

  這個時候國內房地產,汽車,基建,機械製造,家電,造船都在飛速的發展中,對鋼鐵的需求根本就降不下來。既然需求不可能降低,那鋼鐵行業的投資自然也就難以限製。

  “鋼鐵行業最大的問題其實是行業集中度太低,幾百家鋼鐵企業簡直是一個笑話,規模優勢難以發揮,那麽技術改造和升級的能力就會很有限……

  最重要的不是控製投資,而是行業整合,否則國內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上很難形成合力……”

  “按照國內鋼鐵行業現在的投資規模,鐵礦石供需關係逆轉幾乎是一定的,價格上漲也成為了必然。弘毅投資鐵本,想要在一家大型鋼鐵企業獲得一定的話語權,是為了形成雙保險……

  如果中言泰富對鐵礦石和鋼鐵行業有想法,我們可以合作,這樣不僅可以確保鐵本公司的競爭優勢,還可以保證西奧鐵礦石項目的成功率。”

  “你們想讓中言投資FMG公司?”

  “不,這不可能,至少現階段不可能。我的想法是與中言泰富合作,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可以聯合FMG共享一條鐵路和一個碼頭,也可以與其他企業合作……

  我們兩家公司,在國內有一個鐵本就足夠了。”

  “這樣的合作,投資太大了,我一個人決定不了。”榮智建

  “沒關係,東瀛的鋼鐵企業入股淡水河穀有二十多年了,必和必拓,力拓也有東瀛財團的股份,泡菜國浦項鋼鐵的自給率達到了40%,國內鋼鐵行業的產業安全怎麽保證?

  弘毅可以出一份力,我將用這個理由去盡力說服國物院的領導,希望中言泰富也可以為鋼鐵行業的產業安全出一份力。”

  賀正誠義正辭嚴,說完這個就不再開口,交給梁柏濤負責。

  這天晚上,梁柏濤和他連夜坐飛機,飛到了蘇省的長洲。

  或許是因為誇父基金這家外企的介入,鐵本的事情沒有他們想象的嚴重,輿論被控製在一定的範圍,主要問題集中在土地違規審批,銀行信貸,財務製度上。

  “之前已經查過了,地方和企業並沒有錢權交易,我們的初衷都是為了發展。”長洲知州苦笑著解釋,這件事的風波這麽大,對他以後的仕途影響很大。

  梁柏濤也拿出了賀正誠之前的那套說辭,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在澳洲扶持起一家鐵礦石企業。

  長洲知府聽了,或許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飛快的聯係到了省府知府。

  “三井物產對淡水河穀的滲透長達二三十年,東瀛人在澳洲的投資也有幾十年了,與必和必拓,力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全球第二大鐵礦,儲量接近300億噸的Yandi礦山就是必和必拓公司,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三井公司合作開發的。

  國際三大鐵礦石巨頭和東瀛鋼鐵企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鐵礦石長協價機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鐵礦石漲價10美元,東瀛泡菜國鋼鐵企業實際上隻有五六美元的漲幅。

  這種情況下,國內鋼鐵行業將長期處於競爭劣勢中,隻有扶持起一家依托於國內市場的鐵礦公司,這樣才能保證鐵礦石供應,保護鋼鐵行業的產業安全……

  鐵本公司能不能成功,規模有多大,都能影響到FMG公司在海外的融資計劃……

  弘毅希望做這樣一個嚐試,如果成功,FMG就具備了挑戰三大巨頭的能力,我們也能獲得巨大的收益。”梁柏濤的水平比賀正誠要強,吸收了他的想法後,方方麵麵的利益都顧及到了。

  蘇省知府聽了梁柏濤的說辭,也覺得有戲,主動聯係了國物院,派人和他們一起到北津“跑部前進”。

  “弘毅看重的不隻是利益,就算投資成功,我們在鐵本的收益都是非常有限的,或許還比不上我們一次投機的盈利。”梁柏濤與賀正誠在國物院拿出更多資料,誇父做空安然,世通公司的成名案例就不說了,大部分操盤手都是歪果人。然而弘毅在原油,大豆,美精銅,黃金期貨上的成功,大部分都是華人操盤手。

  一年10億美元的盈利,還有中銀香江的背書,弘毅資本的實力毋庸置疑。

  榮智建沉默了十幾天後,終於主動聯係了梁柏濤,國物院的大門緩緩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