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合作與競爭
作者:半樓妖風      更新:2021-04-02 09:50      字數:2903
  方舟科技有能力收購LSILogicCDMA技術,這真是一個意外之喜,這說明他的錢可以暫時不用動了。要不然他真願意自己掏錢,然後掛在方舟科技名下,等什麽時候他們有錢了,再還錢給他。

  矽穀現在一大把的科技企業破產,方舟科技北平公司也來到了這裏,為了更好的服務極光科技,他們準備在這裏成立一隻團隊,然後方便收購人才技術和專利。

  極光科技采購的mp3芯片超過了250萬片,每一片他們的利潤最少有5美元,賀正誠可沒有想虧大自己的企業,極光為了後續的發展也要支持方舟提升技術實力。

  當然,這個時候他們都以為方舟科技和極光科技類似,是一家掛著香港名字的矽穀科技公司。賀正誠當然不會澄清事實,促成了方舟科技北平公司成立了一家矽穀分公司。

  劉罡來到了矽穀,親自負責分公司籌建,人員招聘的事情,還為了述職。

  “我們已經在設計第二代的微硬盤Mp3芯片,已經開始了對閃存Mp3芯片的研發,加強了對電源管理芯片的投入,這次主要是想招收射頻芯片的人才。”劉罡

  劉罡說的這個射頻可不是手機的射頻芯片,而是最初的形態無線廣播(FMAM)射頻芯片,也就是聽收音機的。這個技術目前好像很成熟了,手機上應用的很普遍。

  “GPS和路由器芯片呢?”賀正誠

  “這個暫時沒有提上日程,國內有一個項目,開發非接觸式IC卡芯片,我覺得我們可以接下來。”劉罡

  “這是做什麽的?”賀正誠

  “香江的八達通公交卡就是其中一種應用。”劉罡

  “呃,國內還沒有普及?”賀正誠

  “國內做這個的企業實力不強。”劉罡

  “那隨你吧,這個出貨量可能很大,但就賺一個辛苦錢,我們的目標還是應該瞄準科技前沿領域,我認為10年後IBM的智慧地球有實現的可能,那個時候我們需要一些什麽樣的芯片呢?GPS和無線路由器肯定都需要吧,還有做射頻的話,手機射頻是不是……”賀正誠

  “我懂了!方舟科技不做這個非接觸式IC卡。”劉罡

  “可以成立一個子公司,把技術研發出來,然後和別人合作,讓他們去開發市場。你們是科學家,專注於技術創新,市場開發可以給別人。這是方舟科技的核心競爭力!”賀正誠

  “……”劉罡

  “這次我真明白了。”劉罡

  “方舟科技頂多有三年的保護期,三年之內,極光科技就會開放合作,你們不是唯一的選擇。如果你們沒有技術實力,在極光之外沒有其他合作者,那麽……”賀正誠

  “你要在技術實力和商業開發之間做平衡,怎麽做,做的怎麽樣,需要你們整個管理層共同努力。方舟科技在香江還有一家公司,我很想知道是你們收購他,還是他收購你們,或者你們齊頭並進……”賀正誠笑著說

  他將方舟科技北平和香江兩家公司的負責人都叫到了矽穀,肯定不隻是惡趣味。從名字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賀正誠的野望。合作與競爭,將會是兩個公司以後的主線。

  很快,賀正誠就安排了劉罡和朱上祖見麵。

  “我的想法是方舟科技香港公司從事手機芯片的開發,2G手機SOC芯片隻是一個開始,未來的3G手機才是我們崛起的時候。

  3G網絡相對2G最大的變化應該就是數據傳速速度,WCDMA的下行速度好像是15M,上行速度5M,而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這說明現在的互聯網是不是可以變成移動互聯網呢?

  3G手機會不會和現在的2G手機有很大的區別呢?

  我們可以假想一下,3G會不會帶有部分PC的功能?如果這樣,那麽高性能,低功耗,圖形處理能力會不會成為未來手機的幾大核心能力呢?”賀正誠接連反問震撼了兩人

  未來,未來,科技企業不就是探索和開拓未來嗎?

  “香江公司負責手機基帶和SOC芯片,移動GPU芯片,CMOS圖像傳感器,LED數字電視芯片……

  北平公司負責MP3、電源管理、DVD芯片,手機射頻、閃存控製芯片,GPS,藍牙,WIFI,路由器芯片……”賀正誠說了很多很多

  劉罡和朱上祖問了不少問題,比如為什麽是閃存控製芯片,而不是微硬盤。

  “微硬盤的故障率太高了,閃存發展很快,有價格優勢。”

  為什麽是CMOS傳感器,而不是其他,還是因為便宜!

  “DVD芯片現在是香江公司的業務,為什麽……”

  “價格優勢,為了和灣灣競爭,DVD芯片注定隻能走低價模式,方舟香江公司沒有成本優勢。”賀正誠說的很直白

  他整理了一些資料,還到斯坦福大學谘詢了一些教授,加上他之前的一些記憶,這才有了現在分配方案。

  “我們采用什麽架構?”

  “芯片行業拚的是技術,是實力,是迭代速度,ARM架構的芯片是我們最佳的選擇。可以和他們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必要的時候聯手收購MIPS。”賀正誠早就做好了設想

  “……”

  MP3芯片出貨量也就500萬枚,手機SOC芯片還隻有30萬枚,DVD芯片更少。這樣的出貨量,哪有資格。

  賀正誠每次看到ARM都很後悔,為什麽不一開始就投資ARM這家公司。98年初ARM上市時大約也就4億美元,2003月最高市值接近100億美元,現在股價下跌,ARM的市值還有27億美元。

  為什麽會缺錢啊,要是給他十億八億的,真想收購這家芯片設計公司。

  當然,這種話也就說說而已,他要是真敢收購,說不定ARM的未來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放心,實在不行找機會收購他!”賀正誠霸氣十足的說

  “……”劉罡和朱上祖麵麵相覷

  “算了,先不說這個,DVD和MP3芯片的市場足夠大,國內手機市場對芯片的需求才剛剛開始,也許一兩年後,ARM就會求著你們合作。”賀正誠,再說下去,萬一真逼著他收購ARM,那以後還怎麽玩?

  “確實,極光Apod的成功刺激了很多企業,到我們公司尋求合作的人越來越多。”劉罡

  “我要說的就這些,你們把我對兩家公司的期望都重複一遍,劉罡先說……”賀正誠

  “……”劉罡覺得今天發楞的次數實在太多了,賀正誠怎麽老是這麽出人意料。

  劉罡不知道,賀正誠一直都在學習,學習管理,學習溝通,他今天采取的做法是扶桑享譽世界的五步工作部署法:第一,上司講清楚具體事項;第二,讓下屬原封不動地複述事項;第三,和下屬討論該事項的目的;第四,雙方交流並作出該事項的預案;第五,讓下屬圍繞該事項闡明自身觀點。

  這樣重複的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領導和員工都充分理解了這件事情的本質,讓員工和老板戮力同心朝著一個方向使勁,最大化地提升了工作質量,最大程度避免了“重做”的煩惱。

  要知道管理學上有一個溝通漏鬥現象,一個人他想到了100%,但是在公眾場合用語言這種介質表達出來的時候就剩下了80%,而這80%被其他人聽進去的時候,因為每個人的多樣性造成了隻理解到了60%,如果等這個人真正去思考這件事的時候就隻剩下40%,最後反映在執行上則隻剩下20%。

  哦,忘了說,“五步工作部署法”的創始人是美國人戴明Deming博士,他是世界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他還有許多的創造,比如說戴明環(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可惜93年就去世了。

  賀正誠為了保證極光Apod的質量,可是煞費苦心,還自學了戴明博士的進階版,全麵質量管理理論。Apod的隻是一個開始,未來的智能手機才是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