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章 【神奇的魔方】
作者:千湖水      更新:2020-05-15 08:14      字數:2206
  杜普一覺睡了十幾個小時,醒過來時,已是上午九點四十分。

  略顯狹窄的窗戶外,一縷豔陽斜射而入。

  他所在的房間不超過十平米。除了他睡的一張單人木床,還有個書桌,一把椅子,一個老式衣櫃。

  家具製作粗糙,都沒有刷油漆,木質已被歲月塗得油黑發亮。

  但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不染塵灰。窗戶的窗簷上,還有個小玻璃瓶,瓶子裏插著一株綻放的柳蘭。

  推門便看見一個大院子。院子用半人高的木柵攔圍成圈。

  一排長長的平房兩側的建築像是新建沒幾年,高大的外牆塗成白色,上麵用紅顏料書寫一個大大的“庫”字。

  另一側則是一間“工具間”,一個帶著大草帽老頭靠牆而坐,嘴裏叼著長煙杆,看到杜普,衝他眯眼一笑。

  工具間旁邊有一個棚式牲畜攔,裏邊還有幾頭驢子嘴裏打著“噴嚏”。

  大院子的左前方,有一大片菜地,旁邊還有個小果園,種著蘋果樹、桃樹、杏樹、沙棗樹等等。

  一頭黑色的老牧羊犬懶洋洋地趴在院門旁。看見杜普,警惕的抬頭豎耳,很快便回複原樣。

  父親杜魁從廚房鑽出來看了他一眼,悶聲悶氣說了聲,“快去洗臉,完了來吃早飯。”

  杜魁今年四十六歲,看上去卻像個六十歲的老頭,身背微拘,一臉該刮未刮的黑胡茬子,上身穿一件劣質的“阿迪”藏青色T恤,一條皺巴巴的運動長褲,腳上是雙“耐客”鞋。

  杜普了解自己的爸爸,看起來又冷又硬,話不多,對他從小到大都沒幾句溫柔話,是個不知道或者說“不屑於”表達自己情感的好父親。

  “我先去棉田,你好生休息……”父親走出廚房,騎上一輛破舊的電動車,又回頭交代一句:“你要覺著無聊,待會去我們家承包田裏轉轉。”

  “好勒!您不一起吃點?”杜普一邊刷牙一邊追了幾步,“爸!咱家承包田在哪兒啊?”

  杜父頭也不回朝大門左邊一指,“出門左拐,沿著土路走十幾分鍾,標牌上寫有“杜113號棉田”就是咱家的。”

  吃完早餐,和看門的托合提大爺閑聊了幾句,上了幾支煙,多少清楚了點目下自家承包地的困境。

  杜父杜母九年前便加入采摘大軍,和其它的短工大軍不一樣,兩口子舍不得來回的長途車費,一來便紮下根。幾年才回老家一次,一次是杜普中考,一次是高考。

  除了每年9、10兩個月采摘棉花外,其餘的時間幹建築工,私人牧場照看牲畜等等。

  四五年後,小有積蓄的兩口子,夥同同村的兩戶人一起承包了木屯五百畝棉田。其中就有楊秉照和杜國海一家三口。

  當時杜家投了四十多萬元,承包了150多畝地。楊秉照也是150畝,杜國海一家承包量最大,200畝。

  承包棉田後,杜家每年少則七八萬收入,多則十幾萬。

  後來土地流轉費和人工成本不斷攀升,加上楊秉照不想再賺辛苦錢,他第一個撤股去縣裏做電器生意。

  楊秉照的150畝承包地轉給了杜魁。

  又兩年後,杜大海的兒子要去烏市搞物流生意,遂把最後200畝棉田轉給了杜魁。

  一下子承接了500畝棉地,把杜魁兩口子的積蓄掏了個幹淨。

  去年一年,500畝棉田掙的錢還不如以前150畝多。

  周圍左右,全是千畝幾千畝的大中型棉田,而且人家幾乎全部上馬機采棉設備,人工費用大幅減少。

  杜家,勉強配備十幾台手持采棉機,同時還得雇傭少量采棉工,人工成本高企。

  加上受今年低溫冰雹影響,棉苗低溫爛種、爛芽、爛根和棉鈴發育不充分,再加上病蟲害,極大影響棉花產量和品質。

  用托合提老大爺的話說,今年的收成能保本就是萬幸,大概率虧本。

  一旦虧本,對明年春播的影響更大。

  農資資金,種子資金,物質儲備等等,全部要消減。

  惡性循環。

  杜普心急如焚,深感自己幫不上什麽忙。

  踏上院子裏的一輛舊山地自行車,朝自家承包地駛去。

  土路兩旁,都是一望無際的棉田。

  一株株棉花枝葉茂盛,每枝棉花都結有累累花鈴,看上去生機勃勃。

  十分鍾不到,杜普終於看到路旁“杜113號棉田”的大木牌。

  哪怕他這個不懂棉花的人,也能一眼看出,113號棉田的棉株像是患病的人一樣,無精打采。明顯和前邊生機勃勃的棉田有所不如。

  他下車,蹲地察看。

  同樣結了花鈴,但杜113號田的棉株上部果枝蕾大葉片小、顏色淺,有的果枝頂部隻有花蕾,葉片尚未展開,花鈴更是少了許多。

  他心底一沉。

  路上走來一個身背農藥桶的中年女子,他客氣請教道:“阿姨您好!耽誤您幾分鍾,請教一下。”

  阿姨四十多歲,頭戴遮陽帽和麵紗,雙臂帶著臂套防曬,操著南河口音,“你是小梅姐的兒子吧?”

  “您認識我媽?”

  “我在你們家幫工啊!”

  “哦哦!我想請教下,低溫災難的影響對大家應該都是一樣的,怎麽前邊別家的棉花和咱家的區別……”

  “我也不是很清楚……”阿姨猶豫半晌,“我聽有人說,你們家購買的棉花種子是十幾二十幾元一公斤的,周圍這幾家種植大戶,買的棉種都是五六十一公斤的,甚至有八九十元一斤的……”

  杜普很想問怎麽我家就不買質量好點的棉種呢?話到嘴邊,他縮了回去。

  他記得春節後,正是春播前的物質準備期,他那會剛打算開始找工作,找家裏要了幾次錢,僅服裝費就是五六千,春節還去南方海濱旅遊了五六天……

  “我先去忙了,對了,你媽在田那頭,忙著打農藥呢……”

  “謝謝阿姨!”

  杜普滿懷愧疚的蹲下來,望著懨懨的棉株發呆。

  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他居然感受到距離自己最近的幾株棉枝的哀求!

  你觸發植物的求教信號,開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