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上華山
作者:愛美的臭魚      更新:2020-05-14 19:32      字數:2430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五嶽之一,位於陝西華陰,南接秦嶺,背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幾百年前,三次華山論劍便是發生在華山。

  彭連榮師徒離了衡山,一路上風塵仆仆,花費了七八日功夫,才趕到華陰城。華陰是華山腳下的一座繁華小城,人口之眾,還超過衡山城,進城之人絡繹不絕,車馬流水,極盡喧嘩。

  兩人無暇欣賞城中美景,進城後,彭連榮帶著石皓直奔城西一家太白酒樓。

  “彭師兄終於來了,可讓成某一陣好等。”

  說話之人是一個中年人,大約五十出頭,麵色發黃,舉止無禮。彭連榮受邀而來,乃是客人,他卻坐在那喝茶,連基本的江湖禮節都沒有,看得石皓暗自搖頭。

  這人姓成,必然是成不憂,此人蠻橫無禮,脾氣暴躁,乃反複無常之人。原書中,在封不平爭奪華山掌門之位時,與令狐衝比劍中輸給了令狐衝,卻趁機偷襲打傷令狐衝,被桃穀六仙拉成四塊,下場悲摧。

  本以為彭連榮會因為成不憂的無禮而生氣,可他接下來的舉動,讓石皓目瞪口呆。隻見彭連榮不以為意,徑自坐在成不憂對麵,給他自己倒了一杯茶,說道:“讓成師兄久等了,其他師兄們了。”

  “他們在樓上的廂房休息,由我來接彭師兄。”

  成不憂瞥了一眼石皓,不由皺起了眉頭,問彭連榮:“彭師兄,你身後這位年輕人是?”

  彭連榮笑道:“他是我的徒弟石皓,此次帶他下山見見世麵,還請成師兄多為關照!”

  “隻要他不壞事就行。”

  成不憂有些不滿,事關華山掌門大事,彭連榮卻帶了他徒弟,這不是胡鬧麽。成不憂麵無表情,起身結了茶錢,隨後帶著彭連榮師徒去了五層。

  這是一家豪華的酒樓,共有五層,上麵兩層供客人娛樂休息。而五層卻是雅間,一天下來需要二兩銀子,消費不低。

  在彭連榮的介紹下,石皓知道幾位中年人的姓名,大多都是江湖一流好手。

  右邊三位乃華山劍宗的高手,分別是封不平、叢不棄、成不憂。而左邊坐著一個身材高大的蒼髯老者,太陽穴高高鼓起,內外功修為均極高深的便是嵩山派的湯英顎,他在嵩山十三太保中排名老七,依次往下而坐的是泰山派的高不惑,恒山派的楊英顎,師父彭連榮坐在末位。

  高不惑和楊英顎兩人是二流高手,和師父彭連榮一樣,在江湖上沒什麽名氣。由此可見,三派本不想摻合此事,隻不礙於左冷禪的麵子,隨便派出一人,充個場麵罷了。

  石皓是後輩,出於江湖禮節,便對在座的各位長輩,一個個作揖行禮。在座各位高手,沒有一個瞧得上彭連榮的,更不會把石皓當回事,隻是冷淡的點點頭。

  石皓不以為意,江湖是一個以實力為尊的地方,自己籍籍無名,若是莫大在此,這些人估計一口一個師侄,隻可惜彭連榮多嘴多舌,一向被五嶽劍派所厭憎,自己的處境可想而知。不過,石皓並不怪彭連榮,麵子不是別人給的,而是靠自己掙的,總有一天,這些人會對自己另眼相看。

  四派高人相助自己爭奪華山掌門,封不平意氣風發,他拱手道:“有各位相助,此行定能如願以償。明日一早我等便上華山。”

  苦忍了這麽多年,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想想他心中一陣激動。

  湯英顎看了封不平一眼,漫不經心地道:“聽聞封師兄為奪掌門之位,在深山隱居十五年,自創出一百零八式‘狂風快劍’,明日我等要大開眼界了!”

  相較衡山派,恒山派和泰山派,左盟主最忌憚的是華山派,若不是當年同宗相殘,華山派元氣大傷,嵩山派如何能執掌五嶽之首。如今華山劍氣二宗,還有五位一流高手,為了看到雙方互相殘殺,重現幾十年的悲劇,左冷禪對封不平的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

  衡山派、恒山派和泰山派,這三派都是以左盟主名義相邀而來,雖來的都是二流高手,可放屁添風,給嶽不群施加壓力也好。

  封不平何等人也,哪會不知湯莫顎的擔心,於是道:“湯師兄說笑了,五嶽劍派以嵩山派為首,無論是劍法還是武功,不敢與嵩山派爭鋒。湯師兄在嵩山派地位形同副掌門,明日還請你多為封某說話,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最好不過了。”

  說實話,封不平隻想為劍宗出氣,倒沒想過對嶽不群痛下殺手,畢竟嶽不群再怎麽虛偽,他也是華山派的人。華山派在江湖上威名不墜,離不開嶽不群的勵精圖治。

  湯英顎神情大悅,道:“湯某奉盟主之令相助,明日我會為你仗義執言的。”

  “那就有勞湯師兄了。”

  數十年前的劍氣二宗於華山玉女峰大比劍,最後劍宗落敗,有一些當場橫劍自刎,有一些從此歸隱山林的,封不平便是其中一人。他胸懷大誌,不但要執掌華山一派,還想成為華山派掌門人之後,更進而為五嶽劍派盟主,恢複華山派幾十年前的盛況。

  一百零八式“狂風快劍”,將是他重出江湖的倚仗。

  彭連榮道:“封師兄放心,我等既然前來助你爭奪掌門,必然鼎力相助。若嶽不群識相,原意讓出掌門,這便罷了,否則一切聽封師兄安排。”

  “有彭師兄這番話,封某便放心了。等封某成功奪得掌門人之位,到時候在華山好好招待各位。”

  ……

  入夜,石皓盤坐床上,開始調息運氣。大較過後,彭連榮對石皓這個弟子突然關心想來,不僅教他輕功身法,還教了他一套粗淺的刀法。

  衡山派傳承幾百年,以前的武功較雜,兵器方麵,以刀劍為主,隻不過後來專修劍法,刀法漸漸失傳了。那套粗淺的刀法,還是彭連榮的師祖傳給他的,彭連榮學會後,覺得刀法威力太弱,便果斷棄之不用。事隔這麽多年,若不是考慮到石皓使刀,他都忘記了這事。

  再厲害的寶刀,也需配合內力和刀法使用,才能所向披靡。

  石皓內力不弱,柴刀更是天下無雙,所缺的隻不過是一套完整的刀法,如經有了刀法,算是如魚得水。隻要將刀法練成,遇上江湖三流高手,他相信有一戰之力。

  自從內力有成後,他發現學東西很快,彭連榮所教的刀法,他幾乎看兩遍就學會了,這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一套刀法下來,共有二十八式,雖然這套刀法在江湖中名聲不顯,可也是前輩們的心血,可他僅僅花了幾個時辰就掌握了精髓。

  這讓一旁的彭連榮瞧得目瞪口呆,他左思右想,覺得石皓是內秀之才。以前,他看走眼了,差點與這個奇才失之交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