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異族來犯
作者:文白墨香      更新:2020-05-29 18:19      字數:2646
  入了秋,京城的楓葉紅了。

  沈府後院的長廊邊,有一棵年頭不小的楓樹,枝繁葉茂攀上了天,掛滿了彩虹般的楓葉。

  一陣清風襲來,片片紅楓脫落,在空中旋轉飛舞,如上百隻彩蝶。

  靠坐在長椅上,沈安閉著眼小憩,享受著午後的味道。

  椅子下,一隻灰色老貓,蜷著身體躺在地上,尾巴輕微又緩慢的左右擺動著。

  “我來啦”

  驚天地泣鬼神的呐喊聲,由遠及近,嚇得老貓炸了毛。

  即便不聽聲音,沈安也能猜到來人是誰。

  敢在沈府放肆的大聲喧嘩,一驚一乍,除了沈畫之外,別無他人。

  緩緩睜眼望去,一襲翠綠色衫裙的沈畫,腳踩木質雙排旱冰鞋,正歡天喜地的疾馳而來。

  旱冰鞋是沈安讓兵仗局製作的。

  沈安不但自掏腰包給兵仗局增加了月俸,絕不拖薪欠薪,還在全國範圍內高薪聘請各類工匠大師。

  工匠成了明朝最令人豔羨的高薪職業,人數爆發式增長。

  隨著工匠人數增多,兵仗局技術也日益精湛,一雙旱冰鞋完全不在話下。

  沈畫誕辰那日,便當作禮物送給了她。

  從那以後,隻要沈安未嚴厲禁止,她去哪兒都穿在腳上,喜歡的不得了。

  如疾風掠過,沈畫嬌俏的身影一閃而過,在樹下一個急停,身體藏在飛舞的落葉中,原地轉起圈來,。

  “義父快看,畫兒學會轉圈了!”

  縷縷陽光從縫隙間抖落,沈畫放聲笑著,笑聲隨風繞上了天。

  笑顏如花,裙擺似傘,背景融入彩色的紅楓中,讓沈安看得癡了。

  “義父,畫兒厲害吧。”

  緩緩靠近,沈畫小圓臉傲嬌,卻見沈安睜著眼出神。

  “義父?”居高臨下探下身,伸手在沈安眼前晃了晃。

  “幹嘛?”沈安故意板起臉,氣呼呼道:“總是一驚一乍的,女兒家能不能文靜點。”

  “不是義父讓人家隨性而活嗎?怎的變了卦?”笑彎的眉眼間,小俏皮一閃而過。

  自從上次經曆了同生共死後,沈畫越來越不怕沈安了。

  從原來的不敢回嘴,到如今的回嘴辯舌,頗有點得寸進尺的意思。

  她像是一隻貓,黏人又氣人,讓人又愛又恨。

  “不去別處玩,為何叨擾義父?”沈安氣笑了。

  “對了。”沈畫呆萌的一拍腦袋,連忙道:“兵部尚書李如鬆與侍郎李達求見,說有急事與義父商討。”

  “急事?”沈安眉毛挑了挑,有種不祥的預感。

  走到正堂,沈安瞧見兩人正來回踱步,臉上愁雲密布。

  邁步跨入,不待兩人開口,沈安問道:“邊關急報?”

  “公公得了消息?”李達一臉吃驚。

  “未曾。”

  “那----”

  “推測。”

  沈安解釋道:“此時入秋,每年秋季乃鄰國來犯的高峰期。除了邊關急報,沈某想不出還有何事,能讓兵部兩位大人如此火急火燎。”

  縱觀曆史,古代的戰爭大多發生在秋天。

  古代屬於農業文明,打戰打的就是糧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如何作戰?

  對於官兵來說,一般情況下,一年有三季時間是比較安逸的,隻有到了秋天才會有軍事行動。

  古代戰爭因此也被稱為耕戰。

  “沈公公心思縝密,才智過人,李某佩服。”李達抱了抱拳,由衷的敬佩起眼前這位,原本自己最恨的太監來。

  “哪裏的急報?”

  “大同、宣府。”李如鬆皺眉道:“李某收到急報,韃靼聚集了十萬大軍,意圖攻擊大同與宣府。”

  為了防禦遊牧民族的侵擾,明朝除了修建長城,還沿著長城沿線設立了十三個重鎮。

  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裏,簡稱九邊十三鎮。

  大同與宣府位於山西,距離京城不遠,是防禦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乃兵家必爭之地。

  若兩鎮被破,敵人將會暢通無阻,直接殺到京城居庸關,過了居庸關,將會是一馬平川。

  無論哪位皇帝在位,兩鎮長年重兵把守,乃重中之重。

  明朝建立到消亡幾百年,有三大危險鄰國。

  占據蒙古西部的瓦剌,駐紮蒙古東部的韃靼,位於東北的女真,像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威脅著大明的安危。

  三大鄰國屬於遊牧民族,大多沒有耕地,也不會耕地。

  每年秋天,他們都要襲擾邊境,搶奪食物,好讓自己度過寒冬。

  韃靼的入侵,一點也不奇怪。

  “山西?”沈安不由心裏一緊。

  “有何不妥?”李如鬆連忙詢問。

  “兵部變革尚未完成-----”

  還有一點沈安沒說,那是晉王的地盤。

  錢公公牽扯出晉王,沈安已經派錦衣衛前去調查,此次山西急報,總感覺沒那麽簡單。

  若僅僅是韃靼入侵,還簡單一些,就怕----

  如今雖與李家同在一條船上,可沈安不是傻子,不會把一切和盤托出,雙方也沒到掏心置腹的地步。

  官場如海,利益至上。

  直至你死的那一刻,敵我關係都可能發生變化。

  李達歎息一聲:“兵部變革阻礙重重,如今京城變革尚未完成,敵人卻先殺了過來。”

  “是啊。”李如鬆點點頭,附和道:“軍官相互製肘,我等又不敢急功近利。”

  不著痕跡的看了沈安一眼,李如鬆低聲道:“按理說秋收尚未結束,韃靼此時入侵為時尚早,不知是何原因?”

  沈安故意裝傻,抬眼瞅了一眼,問:“宮裏可收到消息了?”

  “未曾。”李如鬆搖搖頭:“收到急報不足一刻鍾,我倆直奔沈府而來,望沈公公能幫著出謀劃策,解我大明燃眉之急。”

  您老人家還真是看得起我!

  您怕不是讓我出謀劃策,是想著拉一個墊背吧!

  有自己這個權傾朝野的沈公公撐腰,他李如鬆做事才能大膽一些。

  沈安看破不說破,對沈畫吩咐道:“讓錦衣衛指揮使沈書即刻來見我!”

  錦衣衛指揮使原由沈棋擔任,可他性格淡漠,不會來事,隻願負責沈安的安全,除此之外漠不關心。

  沈書看似身材魁梧,實則心思縝密,腦子靈活,沈棋主動要求退出後,由他接任錦衣衛指揮使。

  看向李如鬆,沈安繼續問道:“往年如何應對?”

  “陛下登基以來,兵部逐年羸弱,對抗入侵唯一應對之策,隻守不攻。”

  得到李如鬆如此回答,沈安內心一萬隻草泥馬奔騰,接著又湧出一股無力感。

  兵部改革尚未完成,自己能怎麽辦?

  又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直來直往,衝來殺去。

  “能否守住?”

  李如鬆閉口不言,他可不敢打包票,亂下軍令狀是要負責的。

  沈安臉色不悅,低喝道:“如此危急時刻,李尚書還與咱家遮遮掩掩?”

  “沈公公,宣府直屬京城,總兵吳祥乃李某舉薦,此人雖無大才,卻十分善守。”

  “大同呢?”目光望著李如鬆蒼白的發須,沈安心裏已然猜到一二。

  “大同隸屬山西,總兵童煥乃晉王之人。”李如鬆點到即止,額間深壑的皺紋漏了出來。

  “晉王?”沈安喃喃低語。

  這名字如一根倒刺,吐不出來咽不下去,極其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