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平
作者:狂風徐徐      更新:2020-09-06 07:08      字數:2360
  錢淵在台階下站定,仰頭看了眼掛在上麵的匾額上的“食園”兩字,心裏不禁有些感慨。

  四年前,金宏邀錢淵赴宴,做東的就是此地的主人張四維,四年之後,這處被錢淵讚為好景致的園林還是落入錢淵的手中。

  胡宗憲倒是個精細人,去年在桐鄉縣將此園林“慨然”相贈,之後又派人重新打理,畢竟已經有好幾年無人居住了。

  錢淵往裏漫步走去,但見怪石林立,流水小橋,沿著蜿蜒的長廊散步,抬頭看去,高達十多米的大樹之後隱約可見亭台樓閣。

  不過,今天錢淵可沒那麽好的性情來欣賞這些好景致。

  徑直進了正廳,錢淵將仆役都打發出去,伸手道:“信呢?”

  一名護衛恭敬的將厚厚的一封信遞來,“驗看過漆印暗記,完好無損。”

  錢淵前段日子從臨海再度啟程,陸續巡視台州、寧波、紹興、杭州等地,京中隨園徐渭派來的信使輾轉兜了個大圈子才找到錢淵。

  這是之前錢淵不接胡宗憲詢問京察那句話的原因,不過用腳後跟想想也知道,必然是嚴黨大勝。

  而如今朝中能略略抗衡嚴嵩的隻有徐階,嚴黨大勝,自然意味著徐黨大敗。

  徐渭信中提到的第一件事是馮保算計了徐渭、陳洪,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

  錢淵歎了口氣,有黃錦這麵堵風的牆擺在那,非要折騰這些幺蛾子,不過馮保在這方麵還真有些心機,不愧是能在曆史上攪風攪雨的人物。

  或許應該讓人盯著點……錢淵隱隱感覺到,如果曆史的軌跡不變,嘉靖帝駕崩後,陳洪上位司禮監掌印太監,但馮保……那時候已經正式打出招牌的市舶司有可能落入馮保眼中。

  徐渭提到的第二件事是吳成器被任命為台州府推官,之前因為京察,吏部已經封存任免官員,直到京察結束。

  錢淵點點頭繼續往下看,越看眉頭皺的越緊,良久之後才放下信紙,折疊後踱步到桌邊,在點燃的蠟燭上點了個角,靜靜的看著信紙被燒成一團灰。

  也不知道是嚴嵩還是嚴世蕃,這次下手夠狠的,徐階勢力大減……錢淵琢磨可能是嚴世蕃,嚴嵩那老頭人老心不老,對自己的定位還算準確,知道嘉靖帝是不允許自己將徐階徹底打落塵埃的。

  倒是嚴世蕃有這種心思,在他看來,誰上位都行,就連和嚴府不對路的禮部尚書吳山,或者裕王最親近的高拱都行,但唯獨徐階不行……不得不說嚴世蕃看人的眼光真的不錯。

  徐階已經隱忍十年,一旦爆發出來……嚴世蕃和錢淵曾經私下說過,隻怕嚴府雞犬不留。

  錢淵閉上眼睛在心裏回想,年老多病的有工部郎中徐九思等二十五人,奸貪的有兵部主事戴仁等二人,軟弱無能的有工部郎中楊汝江等二人,不忠職守的有吏部員外郎李棟等一百零二人,浮躁不實的有戶部郎中孟官等十九人,才力不足的有戶部員外郎許彥忠等二十六人。

  這還隻是堂審的。

  堂審針對的是五品及以下的低級官員,自陳針對的是四品以上的中高級官員,就算你貴為一部尚書也必須自陳,隻有內閣大學士,都察院左都禦史,以及吏部天官本人能免去。

  嘖嘖,吏部天官吳鵬還算是懂規矩的,都察院、六科的科道言官一個都沒上榜,全挑了六部以及其他什麽太常寺、太醫院等閑雜機構的官員。

  當然了,嚴家的自留地工部上榜的是最少的,才七個人,還不到其他五部的零頭。

  而上榜最多的是吏部,四十九人,原因也很明顯,雖然吳鵬上位大半年了,但畢竟李默兩度出任吏部尚書長達七年,門生故舊太多,吳鵬借此清洗了一撥。

  最讓錢淵可惜的工部郎中徐九思,這個人名望很高,和錢淵的叔父錢錚是同年,嘉靖十四年進士,為人清廉,但頗有執政能力,於水利一道頗有見解。

  徐渭在信中如此寫道:“徐公於衙前立碑刻菜,言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工部唯徐公一人不為東樓所染,今去,奈何奈何。”

  其實這是必然的結果,嘉靖二十七年,夏言被罷官,徐九思令身邊老奴隨身服侍,後夏言被逮回京中下獄論死,是徐九思派人將其屍體運回家鄉安葬。

  也正是這個原因,徐九思和曾經為夏言上書的錢錚結為好友,來隨園做過客,錢淵還曾經在高拱麵前提起過。

  徐九思是江西貴溪人,夏言的同鄉,這是誰都挑不出錯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徐九思嘉靖十四年身登皇榜後,和夏言從無來往,以至於至今還不過是個郎中……要知道那些年夏言力壓嚴嵩,大權在握。

  品行高潔,自身又無漏處可抓,縱使嚴嵩父子恨得牙根癢癢也沒辦法。

  能名正言順將其趕走的辦法隻有京察,因為徐九思嘉靖十四年中進士時候已經四十歲了,如今都七十二了,隻有京察有年老多病這個彈劾選項。

  而六年前的嘉靖三十年,那時候嚴嵩正因為前一年俺答圍京被嘉靖帝罵得滿頭包,當時的吏部尚書還是李默,而這次,嚴世蕃順手將徐九思攆走。

  最關鍵的是,京察被罷免的官員……是不允許起複的,這條規矩連嘉靖帝都不願破,錢淵不禁長長歎了口氣,嚴世蕃這次下手太狠了。

  徐渭在信中憤慨的大罵,其中寫道:“徐公仰天大笑,言‘老自我分,何至煩考功。’”

  錢淵在正廳裏來回踱步,步子越來越快,心裏越來越煩躁,京察不過是狗咬狗,你嚴東樓吃撐了,懟徐階不就完了嘛,非要順帶將那些能幹事的也攆走。

  原本,在徐階、嚴嵩之間,錢淵是不偏不倚的,至少在東南,他更倚重嚴嵩父子,畢竟如今嚴黨勢大,想順利快速平定倭亂,甚至開海禁通商,不可能繞過嚴黨。

  但現在錢淵心中的天平開始漸漸向徐階一方移動……不是因為徐階比嚴嵩好,而是因為嚴嵩比徐階更壞。

  呃,這麽說可能不太公平,應該說嚴世蕃比徐璠更壞……後者就算想壞也壞不到哪兒去,能力擺在那了。

  錢淵再回想其他幾個被徐渭著重點出來的幾個人,兵部主事戴仁、工部郎中楊汝江、吏部員外郎李棟、戶部郎中孟官、員外郎許彥忠。

  其中吏部員外郎李棟是鬆江上海人,戶部郎中孟官和兵部主事戴仁是國子監出身,是當年國子監祭酒徐階的學生,工部郎中楊汝江、員外郎許彥忠不太清楚,但既然被徐渭點出來,應該都和徐階或多或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