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納妾(一)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0-02-29 08:28      字數:3173
  解淳伸手撫摸著小雪的頭發,微笑著安慰她:“我又不是驅逐你倆出府,而是為你們更換民籍,回來仍然和現在一樣服侍我,你們成為平民後,我再納你們為妾室,以我的爵位身份,便沒有人敢看輕你們,以後出門在外,與別人交往,免得有人拿你倆出身,欺辱詆毀你們二人。”

  看到小雪破涕為笑,解淳調侃道:“你這個小丫頭年紀不大,心眼可不少,怪不得當初我要認你為義妹,你拚死鬧騰就是不答應,我還好奇哪裏有這麽傻的女孩,你不會當初便存了這個心思吧?”

  小雪通紅著臉龐,先搖搖頭又點點頭:“少爺說實話,當時我隻是想留在你身邊,並沒有如今的非份之想。你不嫌棄我是個乞兒,還救過我的性命,我隻是想一輩子侍候你,報答您的恩情。後來我年紀越來越大,才有了現在的想法。”

  解淳用手拍拍自己的額頭,一時之間哭笑不得,才十三歲的小女孩,天天叫著自己長大成人,還急著要嫁人為妻,這種觀念也不知小雪聽誰說的,真的極佩服她會一直堅持這種觀念。

  在解淳的極力堅持之下,小雪和穆蓉被釋放為平民,仍然留在解府居住,這次小雪走到哪兒,府中下人們都以“小姐”尊稱之,而穆蓉同樣改為民籍,卻沒有這種特殊待遇,仍然被稱之為“小蓉”或“蓉兒”。

  解淳卻顧不得理會家中俗事,他正忙著殿試後賜官之事,解淳作為新科狀元,毫無意外的按照慣例,被封為從六品翰林院修撰,這是大明皇朝開國以來的慣例,即便解淳以前曾擔任過工部司主事,又立下許多功績,也不能例外,隻會在以後升遷上大加封賞。

  榜眼和探花也按例授與正七品翰林院編修,也就是所謂的史官,唐寅經過優選後,被選為庶吉士,也進入翰林院任職,以後也有進入內閣的可能。

  張誠的名次太靠後,被外放為地方官員,由於他是辭官後考中進士的貢舉人,有豐富的治理地方經驗,吏部授與他一個肥缺,被任命為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黃州府黃梅縣正七品知縣,江南之地富庶,去那兒為官自然是個肥缺。

  張誠因為要忙著上任,便與女方訂下日子,盡快早些結婚,表兄納娶平妻,解淳自然不能缺席,向自己上官王華請假參加婚宴。

  因為自己心中憂鬱不悅,解淳在酒席剛過去不久,就暍得酩酊大醉,被解和與石勇送回解府,解禮見兒子年紀輕輕喝得大醉,心中又是疼惜又是不安,貼心照顧到半夜時分,才被眾人勸回房間休息。

  由穆蓉和小雪侍候著解淳,擦拭嘔吐物,還要間隔喂熱水,忙得不亦樂乎。

  等解淳從宿醉中醒來時,發現自己又是左攬右抱,這一次他沒有驚慌無措,而是把二人緊抱懷中安撫。

  直至日上三竿,解淳才起床洗漱,之後來到前院麵見父親解禮,解禮擔心兒子,一夜也沒有安睡,對解淳一通埋怨和叮囑後,才和兒子坐下敘話。

  解淳臉色有些羞澀,卻鄭重其事對解禮說道:“父親,孩兒已經成年,想納小蓉和小雪為妾,不知父親意下如何?”

  解禮聽後卻是大為欣喜,大兒子年少聰穎,一舉連過科舉六關,成為弘治六年的新科狀元,是解家滿門的驕傲,福蔭能傳至數代之後。

  隻是解淳雖然聘有二個未婚妻,平時卻潔身自好,不沾染女色,對待兩個小侍女也是疼愛有加,卻始終禮敬如賓,根本沒有時下文人的風流習性。

  這讓解禮一直為此有些不安,有時候甚至擔心兒子身有隱疾,現在聽說兒子要納小妾,而且一下子不納娶二個,自然高興萬分,一口承諾下來,說當下便操辦此事,由於是納妾也不用請示老家長輩,回去後由自己向長輩們解釋。

  解禮聽從兒子的建議,吩咐孫管家泒人通知穆正夫婦,讓他們把穆蓉接回家中居住,象平常百姓人家一樣嫁娶。

  穆正夫婦和他們的兒子已經被解淳釋放為平民,也有了自己的房產和土地,但穆正夫婦仍然擔任解家外府管事,生活也過得富裕起來。

  小蓉即然要成親,穆山和穆海兄弟二人進府接走妹妹,還被告知要象平民百姓一樣嫁娶,雖然是納為小妾,但解淳如今身份高貴,小蓉能嫁入解府,在平常農家也是非常榮耀之事。

  解淳又與李達夫婦商議,讓他們認小雪為義妹,發嫁時便在李達家舉行,李達夫婦沒有任何遲疑,爽快的答應下來。

  不提解淳身份高貴,又曾幫助李達升職,單憑小雪平時善良可愛,令人十分喜愛,李達能與她結為義兄妹,李達夫婦都不會予以反對,何況小雪即將成為祥瑞伯爵的妾室,如此對李家大有好處之事,他們夫婦又怎麽會不高興呢?

  解禮又依照平常農家娶妻時的規矩,同樣送去許多錢財作為聘禮,對此等違製作法,孫管家向老爺多次提出反對意見,認為與禮法製度相違逆,但解禮不想讓兒子不開心,硬是捏著鼻子,依照解淳所說照樣辦理。

  李穆二家都非常高興,為二女購置許多嫁妝,又給各自的親朋好友發放喜帖,邀請他們來參加喜宴,忙得團團亂轉,場麵搞得比胡傑當初結婚時還要熱鬧。

  以至於到後來,胡傑的妻子小劉氏也微微吃醋,認為姐姐和姐夫太偏心小雪,李達夫婦被小劉氏埋怨一通,多年後還時常提起此事。

  雖然是納小妾,不必興師動眾,解淳依然給張誠夫婦和唐寅兄弟,陝西會館及同年們發放請帖,連牟斌和劉鏊及劉恕交情深厚者,也一一上門遞呈請柬。

  解淳納妾給吏部尚書劉恕和吏部侍郎王鏊及錦衣衛指揮使牟斌下請帖的奇事,在京師引起極大反響,有很多人都在等待著,觀看解淳的笑話,張鶴齡兄弟二人更是火上澆油,煽風點火譏諷解淳。

  也有一些有眼力者卻不以為然,泒出自家仆役密切打探三位高官的動向,觀看三人如何行事,自己到時候,便跟隨他們的舉動而行事,也有許多新科進士,如張誠唐寅毛澄錢莫等人應約先至,提前向解淳道賀。

  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結婚前夕,解淳見自己的婚房沒有多加收拾,更別提裝修,就有些氣憤難抑,怒瞪幾眼不知所措的孫管家,自己氣哼哼回房睡悶覺去了。

  孫管家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得罪過少爺,苦思許久一無所獲,便向老爺解禮請教求援。

  解禮知道兒子的心結,卻沒有予以解釋,兒子心裏不舒坦,就讓他發泄一番吧,於是對孫管家擺擺手,示意沒有什麽大事,讓他退下自去歇息。

  解淳大肆操辦納妾婚事,卻不顧忌禮製宴請貴客,這事在京城中成為笑談,據孫管家回稟,有許多人在嘲諷兒子的做法,到處都在散播祥瑞伯不識禮議的流言,但大多貶多褒少。

  甚至有人放出口風,靜待明天成親時,幾位貴客無一人登門赴宴,期侍著觀看解氏父子滿臉尷尬不安的臉色,還說到時一定十分精彩絕倫。

  想到此處,解禮有些思念妻子王氏和家中幾個孩子,年後家中來信說,二兒子解儉已經考中秀才,正在家中苦讀,準備參加弘治八年鄉試,解儉的名次雖然沒有解淳那麽出色,但十三歲就考中秀才,還是一等稟膳生,成績還是很不錯,放在以前的解家,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

  妻子王氏也在解禮離家後,才發覺已有身孕,次年又產下一子,如今解禮已經有四子一女,若放在以前,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會徹底壓垮他,現在卻沒有任何生活壓力,讓解禮時常在睡夢中也笑聲不斷。

  解禮一方麵不舍得離開大兒子解淳,一方麵又極為思念家中的妻子兒女,有時常常在他腦海中,湧現出:“若是淳兒不做官,自己一家人開開心心,團團圓圓在家中務農”的想法,但隨即便被他自己予以否決,若沒有能力養活全家老小,縱使在家中親人團聚,又如何能安心度曰。

  解禮強行鎮壓住自己的胡思亂想,回轉房間早點歇息,明天是大兒子的大喜日子,自己到時候若滿臉憔悴之色,更會讓別人嘲諷自家兒子。

  北京城外城南新村中,穆正家中紅燈高照,房院中貼滿紅色對聯,顯得格外喜慶,平時極為惜財的穆正夫婦,這次也難得的大方起來,門口及院內掛滿點燃蠟燭的紅色燈籠。

  穆正正在指揮著兩個兒子,翻檢統計著嫁妝,細心查看有無遺漏之處,雖然自家小門小戶,錢財不多,但伯爺送來的聘禮可不少,自己怎麽也得把嫁妝歸置的象樣些,免得讓別人譏諷嘲笑自己小氣。

  自從穆蓉回家準備嫁妝,嫁進祥瑞伯爵府內,穆正明顯看出自家親朋鄉鄰遮掩不住的羨慕和嫉妒,兩種截然不同的神色交匯在臉龐上,顯得格外精彩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