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商機
作者:帝王醉酒      更新:2020-03-03 23:43      字數:4078
  朝堂之上的爭鬥,離陸良還很遙遠,作為錦衣衛裏麵的一名小小校尉,陸良隻能聽從指揮,跟著鄭壁做些繁瑣之事。

  曆史的慣性並沒有因為陸良這隻小飛蛾而發生改變,隻是在這期間,陸良偶然發現一個小小的商機,以至於每天回到家,在教授陸貞娘文字之時,總是走神。

  這個小商機,陸良思考了幾日,便覺得可行,隻是他還需要一個“大買家”,另外還需要一個知根知底的地頭蛇代為引薦,不知怎地,陸良腦海中閃現出一個人影。

  翌日,清晨。

  陸良早早便起,洗漱收拾之後,便告別婆婆,在陸貞娘還在酣睡之際,離開了家門。

  隻有真正回到古代,才知道古人有多麽辛勞,日升而起,日落而歸,所求不過也隻是養家糊口,一日三餐,甚至是兩餐。

  這段時日,陸良也從鄭壁口中了解到,這入朝為官,雖是地位尊崇,但是俸祿實在不高,也僅夠一人口糧而已,如若家中丁口眾多,隻靠一人,難以為繼。

  但是,正所謂,千裏做官隻為財,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

  雖說嘉靖年間的官員沒有這樣誇張,但也好不到哪去,顯然已經忘記太祖開國之時,斬殺貪官所舉起的屠刀了。

  所以,隻要家中但凡有能力,便要供養後代子孫讀書入仕,隻要家族中有一人在這大明朝科舉考中秀才,雖不能出仕為官,但地位在普通百姓之上,可以免除部分地丁錢糧和差賦徭役,不僅如此,憑借秀才名號,也可擔任私塾教師,盡管收入不甚豐厚,但養家糊口不再是難事。

  如若考中舉人,不僅可以免除徭役跟賦稅,舉人家中田地亦是免除錢糧賦稅,是以,有許多自耕農將名下良田掛在舉人名下,隻為偷逃稅賦。

  另外,擁有舉人功名,便可入仕做官,走上仕途,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如若再高中進士,那便是青雲直上,官場大門為之大開,不說掌控天下,但是執掌一縣百姓之生死,綽綽有餘,比如今年高中進士的胡宗憲,雖然此時還在刑部觀政,一旦外放為官,便是鯉魚躍過龍門,一飛衝天。

  走在路上,陸良思緒有些發散,想著想著又聯想到了那日他在忙裏偷閑時問的事情,他問張鵬道:“張大哥,這忙碌了這麽多天,可有休息之日?”

  張鵬喘著粗氣說道:“休息?有,過了正月十一,便有十天假日。”

  陸良又問道:“平時便沒有休息的時間了?”

  張鵬搖頭笑道:“平日哪有休息時間,即使稱病告假,也有禦史核查,如若被發現造假,一律革職。”

  陸良奇怪道:“想不到竟然管理如此嚴格。”

  張鵬笑道:“那是自然,隻不過咱們隻是校尉而已,自然不會有人核查,累了偷偷懶就好了。”

  全年無休,隻有正月十一之後才有十日假期,當官真苦。

  陸良一路胡思亂想,便到了南鎮撫司駐地,碰巧張鵬也在,陸良將他拉到角落,悄悄問道:“張大哥,中午可是有空?”

  張鵬見他神神秘秘,疑惑問道:“何事如此神秘?”

  陸良問道:“張大哥可有熟悉的書坊?”

  張鵬笑道:“倒是認識幾處書坊,你可是要買書,即便是我帶你去,價錢也是市價,便宜不了多少。”

  陸良說道:“那就好,煩請張大哥為我介紹一處有信譽的書坊。”

  “這個簡單,中午帶你去一處書坊,我與那掌櫃相熟。”張鵬笑道。

  陸良大喜,拱手致謝。

  二人便忙碌起來,待到中午,陸良便拉扯著張鵬出了南鎮撫司駐地,去找書坊。

  出了鎮撫司,張鵬帶著陸良往大明門方向而去,此時尚在蔣太後大喪期間,街上行人俱是一身喪服,往來不絕,不敢高聲談話,更不敢大笑,以免被那五城兵馬司的兵丁給借機抓進大牢。

  二人走走停停,便來到了大明門靠近禮部衙門東江米巷所在之處,這大明門左右的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乃是北京城有名的繁華地帶,商賈雲集,百貨流通。

  張鵬指著一處攤販說道:“此處店家與我相熟,可是要買些什麽書,上去挑選即可,等會兒一並與他結算就是了。”

  陸良看著有不少年輕學子在這大明門左右的書攤前挑選書籍,對著張鵬說道:“張大哥,我好像沒說明白,我說的書坊不是這種攤販。”

  張鵬不明所以,問道:“那是什麽書坊?”然後,張鵬突然靠近一些,露出笑容道:“難不成你想買那種書籍?”

  陸良疑惑道:“哪種書籍?”

  張鵬壞笑道:“就是《如意君傳》那種書籍。”

  陸良不解,隻好說道:“張大哥,我想找個的書坊,是可以印刷書籍的書坊。”

  張鵬恍然大悟,說道:“原來你是想找雕版刊印的書坊,讓我想想,如果想要刻書,則要去宣武門內的鐵匠營與西河沿兩處了。”

  “倒是在象房附近,也是不算太遠。”張鵬說道。

  陸良道:“張大哥,還請帶路,等會請你喝酒。”

  “那就走著。”二人複又沿著西江米巷,穿過大時雍坊,便到了宣武門裏街,張鵬又辨認了一下路途,穿過人群,便找到鐵匠胡同,來到一處三進的宅院前,前店後鋪,最裏邊是私人住宿之處。

  張鵬看著店鋪上的牌匾,笑著對陸良說道:“到了,書林建陽餘氏新安堂,我與掌櫃的餘伯有些情麵。”

  二人入內,隻見這間鋪麵密密麻麻擺滿書籍,書香之氣彌漫,偶有幾道身影在書架之中穿梭挑選書籍。

  一位店內的小廝上前接待,說道:“二位公子,可是要買些什麽書籍,本店上到經史子集,下到禮曲誌怪,應有盡有,隻要您說的上名,沒有咱們建陽餘氏新安堂沒有的書。”

  張鵬笑道:“去把你們餘掌櫃的請出來,就說張鵬拜訪。”

  小廝見張鵬認識掌櫃的,便也不敢怠慢,說道:“您二位稍等,我這就去叫掌櫃的。”

  不到片刻,隻見一位四十左右歲的中年男子從後門走了進來,高聲道:“什麽風將張少爺吹到我這新安堂了,快請,後院上座。”

  張鵬笑道:“餘伯,小子上門叨擾了。”

  “哎,哪裏的話,請,後院說話。”那餘伯伸手請張鵬到後院敘話。

  張鵬也不客氣,帶著陸良跟隨餘伯穿過店鋪,從後門入了那宅院。

  正堂落座之後,餘伯吩咐小廝奉上三杯熱茶,開口道:“不知張少爺登門,可是有什麽事,是否是太後她老人家又要刊印些佛經?”

  張鵬笑道:“不蠻餘伯,今次上門,是我這位朋友有事相商。”

  餘伯把目光投向張鵬身旁的少年郎身上,問道:“不知這位公子尊姓高名,有什麽事老夫可以幫上忙的?”

  陸良施禮道:“在下陸良,今次上門,是有一樁生意與餘伯商談,不知道餘伯是否感興趣?”

  餘伯將手中的茶杯放下,笑道:“陸公子不妨直說,咱們書林建陽餘氏新安堂,雖然比不上那些大的書坊,但是在這雕版刊印之上,那也是叫的上號的,隻要是您想刊印的任何書籍,隻要有原文,咱們新安堂,三日必能刊印出來。”

  陸良笑道:“張大哥領我過來,自然是信得過餘伯,隻是在下所談的生意,不是刊印書籍,倒是有個想法,賣與貴號。”

  張鵬也是奇怪的看著陸良,餘伯更是笑道:“這位公子,老夫行商多年,倒還頭一次聽聞,想法可以賣錢,不知公子這想法是何想法,又如何確定,老夫一定會買?”

  陸良想了想道:“可以筆墨,外加一本《論語》。”

  “這個自然有,餘波,取一本《論語》來,再將筆墨送來。”餘伯高聲喊道,外麵那小廝應了一聲,不大會兒,一本泛著油墨氣息的嶄新書籍擺在陸良麵前,陸良取過毛筆,沾了小小的墨汁,將這本《論語》放在膝蓋之上,翻開開篇一段,便輕輕點了十幾下,然後吹幹。

  餘伯好奇的看著陸良,眼中帶著笑意,如果不是張鵬帶他上門,隻怕此刻早已被他趕出門去,當他這書林建陽餘氏新安堂是玩耍之地麽,隨便點幾下,就上門要錢。

  陸良吹幹墨汁之後,便將這本改寫過的《論語》遞給餘伯。

  餘伯滿臉笑容的接了過去,邊翻看這本剛剛刊印沒多久的《論語》,邊笑道:“這位公子莫非是對這《論語》有新的注解,想要將這注解賣與我新安堂……堂……”

  餘伯突然睜大雙眼,仔細看著那本《論語》的第一頁,剛剛他沒有在意,隻是掃了一眼,沒看清楚什麽,《論語》還是那本《論語》,沒有什麽變化,隻是定睛細看,便發現了不同之處。

  隻見,這本《論語》的開篇一段,多了一些個符號,猶如蝌蚪一般,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完美的誦讀了出來。

  餘伯滿臉嚴肅,仔細看著這些符號,再細細品讀,張鵬奇怪地看著餘伯滿臉震驚地誦讀論語,心中也是好奇,不知道這陸良到底在那書上寫了什麽,令見多識廣的餘伯都愣住了。

  片刻後,餘伯長處一口氣,看向陸良,歎道:“神來之筆,神來之筆,想不到陸公子年紀輕輕,竟然可以,老夫實在難以形容,高人,高人。”

  陸良笑道:“承蒙誇獎,餘伯,不知道我這想法可能賣些銀兩?”

  餘伯斬釘截鐵道:“能,二位且稍作休息,老夫去去就來。”

  張鵬笑道:“餘伯輕便。”

  餘伯也不客氣,站起身拿著那本《論語》便又往後院而去。

  張鵬見餘伯消失在視線裏,好奇問道:“你在那書上寫了什麽,餘伯這般匆匆而去?”

  陸良神秘一笑道:“商業機密,無可奉告。”

  張鵬喝著茶水,說道:“當本少爺很好奇麽!”

  陸良也喝了一口熱茶,心中想著,這個想法,新安堂的餘伯,能開價多少銀兩,這個商機,可是他每天教授陸貞娘學習文字,所冥思苦想出來的。

  隻是片刻功夫,餘伯便去而複返,隻是不是一個人回來,跟在一位穿著素服,不施粉黛,不帶金銀首飾的年輕女子身後,走了回來。

  兩人進來之後,餘伯滿臉笑容介紹道:“二位,這是我們家大小姐,小姐,這是張太後家的張少爺,這位就是剛剛那書寫的陸良陸公子。”餘伯為那大小姐介紹。

  陸良看向這年紀應該不超過二十歲的大小姐,一身素服端是俏麗,隻是皮膚有些小麥色,應該是南方人。

  那餘家大小姐,沒有看向張鵬,隻是盯著陸良,開口道:“陸公子,剛剛那些符號可是出自你手?”

  陸良點點頭道:“不錯,是在下所寫。”

  餘大小姐說道:“可還有他人知曉?”

  陸良搖頭道:“隻有在下知曉。”

  餘大小姐笑了,明媚皓齒,說道:“新安堂買了。”

  陸良說道:“不知道餘小姐,出價多少?”

  餘小姐道:“紋銀三十兩。”

  張鵬一口茶水噴了出來,連連咳嗽,待好轉之後,叫道:“什麽,三十兩?”

  餘小姐道:“不錯,三十兩,這個想法,再多了,新安堂就要虧本了。”

  陸良笑道:“這個在下知曉,既然如此,那就成交。”

  餘小姐笑道:“陸公子快人快語,餘叔,給陸公子準備三十兩紋銀。”

  “是,大小姐。”餘伯轉身出去,準備銀兩去了。

  餘小姐坐在正座之上,問道:“可還有其他符號?”

  陸良回道:“自然還有,還請餘小姐,準備一張白紙,我親自書寫給你。”

  “好,餘波,取筆墨紙硯來。”餘小姐高聲叫著剛剛那小廝。

  不一會兒,筆墨紙硯擺上,陸良便站起身,在白紙上,書寫著各種記憶中的標點符號。

  餘小姐也站起身,走到他的身旁,看著他書寫。張鵬也是好奇看著他在白紙上寫些鬼畫符,這鬼東西賣了三十兩,張鵬還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