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當年火戰(十七)
作者:黑幕底十三      更新:2021-01-11 18:29      字數:3059
  “王弟,朕懷疑朕的身邊有敵國的內應奸細!”

  楊國森忽然的一句話,直接將楊闖嚇出一身冷汗。早在被通知皇上召宣的時候,他就暗道不對,如今這般說出口來,楊闖更是不由自主地往壞處去想。雖然心下波濤洶湧,但楊闖表麵上卻不動聲色,仍是畢恭畢敬問道:“皇兄何出此言?”

  隻見皇帝陛下皺著眉頭,語氣中盡是憂愁:“不知從何時開始,無論是李唐還是元蒙,都可以早朕一步料定先機,朕前一天剛剛製定好的計策,後一天卻被直接打了個措手不及,付諸東流,大敗一場,這般不是身邊有內應奸細,又是如何?”

  聽了皇帝的話,楊闖又是道:“不知皇兄心中可有名字?”

  皇帝依舊搖頭,諱莫如深說道:“說不好,但,朕身邊的四位內閣大學士中,至少有一個!”

  “那西征荒狼以破李唐的計謀,明明隻有朕與他們四人知道,怎的第二日荒狼部落便主動來犯正西?狼王指派九千兵馬長驅直入,正西直接淪陷,這等損失,朕若是找到那內應,定要將其淩遲處死!”楊國森句句殺氣四橫,聽的人不寒而栗:“還有元蒙,竟然從李唐邊側夾道而來,起兵十萬,以助李唐破我火戰,這事情與他元蒙又有何關係?一道秘旨還未發布,元蒙卻早早截獲,最後重創正東邊陲,閃電襲擊!”

  “這一切的一切,若不是他們四人當中,還會有誰?”

  皇帝陛下言罷,楊闖卻是心中暗道:“莫非除了肖興澤大人之外,在那四人當中還有元蒙的細作?”

  要知道楊闖隻是聯係了李唐,肖興澤的情報也是傳送給龍朗天而已,最多知曉的人不會超過五個,其中還盡是李唐之人,元蒙如何知曉?

  “那……皇兄要如何處理這件事?要知道軍備信息乃是最為重要之事,倘若如此這般一直有人暗泄消息,最後火戰毫無勝算,生靈塗炭之下,一切……不敢設想啊!”

  皇帝陛下道:“這朕自然是清楚的,日前先殺雞儆猴吧。宮內不少內臣外官投敵的證據,朕已經掌握了不少,正準備過些時日一同殺頭,卻也有震撼之力,而且暗自也要好生查證,盡早將所有人統統抓出來!”

  “皇兄說的是。”楊闖點頭:“隻是,這般殺人,若是動搖人心,使得那些本沒有變節之人生了這種心思,又該如何是好?”

  這句話在楊闖心下想了許久,一直在躊躇要不要說出來,直到剛才他心上才這般下定決心開口覲言。

  楊國森搖頭說著:“目前,已經不是考慮這些的了。火戰戰勢岌岌可危,前有李唐舉兵十餘萬人,正衝江南,而人數在近幾個月來也是突飛猛進,愈來愈長,難以抵抗。東方有可恨元蒙數萬人馬閃擊而來,應接不暇之時,西南還有個荒狼部落在那裏虎視眈眈,若是海外諸國也是參戰,火戰那才是真正的腹背受敵,山窮水盡了!”

  楊闖:“……”

  “朕,已經不知該如何挽回現狀,甚至近些日來,午夜夢回,總是會夢見父皇。”

  “父皇……嗎?”聽到皇兄這般說著,楊闖眼前也是不自覺浮現起父皇那嚴厲卻又慈祥的麵孔。

  “朕,二十四歲繼位,自那之後近三十年來無一日不敢明察秋毫,隻為將火戰經營更好,隻是不知怎的,事與願違,始終是差天半子。現如今,有不少人勸朕再次南遷,說的盡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可是朕都是一一拒絕,甚至下旨不可再提,王弟你可知這是為何?”

  楊國森問著,但似乎並沒有給楊闖考慮的時間,自顧自又是回答道:“那是因為沒有臉啊!朕若是再次南遷,比之大逆不道,有違祖宗的亡國卻還要不要麵皮!現如今已經退到了江南,還能退到哪裏去?退到浙南,還是浙南之後?是退到東南西南?甚至退居到海外?”

  “李唐屠刀橫於國民頭頂,龍震天此人冷酷無情,冰麵寒鐵,手下以軍法治兵,執行發令之嚴酷世上罕有,心腸狠毒,手段凶辣,慘無人道,喪心病狂,手下所有戰俘順者昌,逆者死,絕不留活口。據我軍探子密報軍營上下,一日之內人頭滾滾,鮮血如河,伏屍一層層如小山一般,也正是因為此獠,火戰已經是死不起人了!”

  “而且還不提龍震天的三個兄弟,有此等人物在,無論當年戰或不戰,火戰將傾,勢如墜廈,毫無回轉的餘地!”皇帝眼中即使悲哀:“若是我火戰有此等人才,何患他李唐元蒙?放權於他就是縱橫天下又有何妨?”

  楊國森說著,楊闖心下也是暗暗點頭。

  龍家上下將才,若當真如皇兄所言,平定輪回大陸,指日可待!

  隻是若幹年之後,龍家凋零,人才死的死傷的傷,此等下場何人想過?若是楊國森能預卜先知,也隻會苦笑一聲,說上一句“狡兔死,走狗烹”罷了。

  “王弟,你可曾想過火戰國破的那一天嗎?”

  沉默之中,楊國森忽然拋出來這麽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聽上去很是沉重,沉重的原因是因為這件事或許會成為一件事實,一件即將發生的事實。楊闖沒有立即回答,而楊國森也在給他思考的時間。

  “國破嗎?”良久之後,楊闖才再度開口,臉色變得很難看,抬頭看著已經完全站起身來的皇帝陛下,開口誠懇道:“想過。”

  皇帝再次問道:“你是如何想象的?”

  楊闖道:“沒有什麽多想,自從戰爭開始之後,臣弟便一直在想著這個問題。國破,是個概念,如今卻成了一個即將成為事實的概念,我們改變不了什麽了,火戰必然成為曆史,臣弟能做的,隻是在國破自刎以殉火戰罷了。”

  “不!”楊國森一聲斷喝:“你絕不可以自刎!”

  “什麽?”

  楊闖說的乃是他的真心話,曾經考慮過未來該怎麽辦的他並未想過在李唐過活下去,畢竟他是火戰的王爺,乃是火戰的皇室,若是入了李唐那叫什麽事情,死後如何去見列祖列宗?如何有臉麵去見早已死去的父皇?

  可是如今皇兄的一個“不”自,直接將他弄愣了。

  “朕說你不可以死!若是當真有那麽一天,你楊闖決計不可以死,你還要為我火戰,為我楊家留下血脈,如何去死?”

  聽完楊國森的話,楊闖忽地笑出來,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可是正視著楊國森的表情,卻發覺他滿麵嚴肅,看上去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大哥,你是要我……”楊闖的聲音微微發顫,心中萌生出一個不好的念頭來。

  皇帝陛下看著被自己的弟弟,聲音逐漸變得柔和起來:“朕,是皇上。一天是皇上,一輩子就是皇上。天星皇帝死在了禦駕親征,那是他命好,朕終生待在著高處不勝寒的位置,孤獨慣了。若是亡國,朕決計是活不下去的,亡國之君不會得以善終!”

  “是以那一日的話,你一定要為朕,為父皇,為火戰,為楊氏活下去,傳宗接代,開枝散葉,繼承香火!”皇帝暴喝道:“楊闖,你可知道?!”

  這一聲,如天雷般炸裂,響徹於整個大殿之內。偌大的大殿來回傳響著回聲,一聲聲激蕩著楊闖的心髒。楊闖呆立在大殿之上,抬頭看著自己的兄長,抑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滿眼已是淚水。

  原來,皇兄早就想好了自己的下場。

  他從發動這場戰爭之後,就沒有給自己留過後路。

  “大哥……”楊闖的左眼流下一道眼淚:“你當真要這般?皇子們呢?諸位皇嫂呢?”

  “那不是你要管的事情,朕隻要你答應朕,要好好活下去,將血脈延續下去!這是朕對你所下的旨意,楊闖你可遵旨?”

  “……”

  望著冷著臉的皇帝許久,楊闖咬了咬牙,伸手將臉上的淚水抹幹,半跪在地,雙手抱拳呈於頭上,恭敬回道:“微臣,遵旨!”

  “好!”說完這個字,楊國森沉默半晌,道:“你去吧。”

  “是。”楊闖起身,看了眼已經坐回龍椅的皇兄,轉身奔著大殿大門走去。幾步之後,楊闖站在門前,如幾年前一般,同樣是站在門前,背後坐著皇兄。

  彼時彼刻,正恰似此時此刻。

  隻是,心情卻不一樣了許多。

  回頭又是看了眼皇帝,楊闖從他靠在龍椅上的動作,分明讀出來“疲憊”兩個字。直到現在,楊闖才清楚為何皇兄會召見自己而來,他想了許多種可能,卻始終沒有想到,皇兄竟是為了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