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吾大明武德昌隆!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50      字數:2316
  繼基圖遭受到攻擊後,大明海衛隊再次發起了攻擊。

  印加沿海重鎮利馬被炮轟了一天一夜。

  給予西班牙一個重的攻擊。

  接下來幾日,這種情況不斷上演。

  大明海外隊神出鬼沒。

  昌昌,特魯希勒,帕拉蒙加......

  都有大明的蹤影。

  一時之間,西班牙和當地印第安人開始慌亂起來,因為根本找不到敵人在哪裏。

  後幾日出來的消息又是噩耗。

  巴拿馬派來的船隊在基圖的位置遭受攻擊,兵敗,沉沒海底。

  新大明剛來到這裏就展現出了雷霆力量,宣誓上了自己的存在。

  朱梅禕也得到了消息,大受鼓舞。

  “終於來了,這下子看他們還怎麽嘚瑟。”他扔下手中的筆,振奮道。

  一路過來,他堅持一種思想。

  哪怕失去再多的土地,也不能讓士兵白白損耗。

  所以,雖然節節敗退,但是實力沒有損害多少,而且慢慢適應下來,休整待發,軍心可用。

  別看西班牙這麽快,名義上占據了大半個印加。

  內部卻有不少的矛盾。

  名義歸順,暗地裏作亂的印第安部落不少,庫斯科周圍地區屬於印加核心位置。

  印加統治百年,這周圍地區屬於既得利益者,對印加還抱有信心和懷念。

  天時地利人和......

  隻需要王師到來,振臂高呼,收複的可能性極大。

  “報。”外麵突然有士兵喊道。

  “進來吧。”

  一位士兵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張紙張。

  “將軍,北邊傳來的消息,的的喀而湖還有人在堅持,據說是印加王室後裔,叫什麽阿雅克的人,駐守在普卡拉。”

  朱梅禕低下頭,迅速在地圖上找到的位置,普卡拉位於庫斯克以南的地帶,地勢高聳,緊挨著的的喀而湖周圍。

  是印加帝國的一個重鎮。

  “他有多少人?”

  “根據傳來的消息,一共有兩千人,依靠著堅固的城池抵抗,到現在為止,西班牙也沒有拿了下來,糧食充足。”

  “普卡拉,這個位置太好了,一旦西班牙南下,他可以順勢插入到西班牙後部,讓他們動彈不得。”朱梅禕低聲道。

  “派人去告訴他們,一定要堅持住。”

  士兵走下去之後。

  朱梅禕用濕巾擦了擦臉頰,目光閃爍,必須要打贏一場仗,滅一滅西班牙的囂張氣焰。

  未來的印加,畢竟是西班牙和新大明的戰場,雙方會在這裏進行糾纏。

  但若是說,新大明會為了印加王室而拚盡全力,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會投入一定的兵力,牽製西班牙。

  不讓西班牙的壯大實力。

  朱梅禕心裏接受的底線是:平分天下。

  至於分界線在哪裏,那就要看能打到哪裏了。

  但現在的局麵,是他不能承受的。

  ——————

  印加下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正在醞釀中,不日將爆發。

  而與此同時,吳承恩也到了玉京。

  現在下榻在一間民宿。

  “去爭你自己的權利就是為這個國家爭取權利,去爭你們的自由就是為這個國家爭自由。一個強大自由的大明需要你們的努力......”

  “惟願諸君將強大中國之責任,置之於自身之肩上.......”

  “.......為中華民族崛起而讀書。”

  吳承恩低著頭,小聲的念著。

  波瀾不驚的心也泛起絲絲波瀾。

  讀起來熱血沸騰,忍不住的揮舞了一下手臂。

  這是來自大明京報上的一篇文章。

  標題就是:為建設一個強大自由的大明而奮鬥。

  吳承恩這是第一次接觸到類似的文章。

  在中明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文體和直白的文字。

  讀起來淺顯易懂,而且直達人心。

  吳承恩摸了摸胡須,飲了一杯熱茶,澎湃的心情沉靜了一些。

  他的雙眸明亮,望著窗外的樹枝。

  綠色的嫩芽從樹上抽了出來,種著一些不知名的花,空氣中散發著清香,今日的陽光也十分的明亮,陽光照射在仙人掌上麵,可以清晰看到一些刺。

  吳承恩心情愉悅,再次低下頭,繼續閱讀。

  以前也接觸過類似的報紙,不過大多數朝廷辦的報紙沒有這樣的,都是一些幹巴巴的官方話。

  而且實效性極差。

  來了新大明之後,到處都是令人震撼的場麵,不說高大的樓房,僅說各式各樣的新奇物件,就足以讓他目不暇接。

  整個大明充滿了欣欣向榮,散發著盎然生機,百姓的麵貌良好,充滿了激昂和喜悅。

  不像自己的家鄉那樣,有許多孤苦伶仃的貧民。

  當然,可能是他見的少。

  “此大明,吾愛之。”

  吳承恩感慨道。

  這是他理想中的景象,每個人都充滿了朝氣,力氣都朝一處使。

  就像文章所說的那樣,為了建設一個強大自由的大明,每個人都有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樣的國家才是我向往的,如果夫子看到這樣的景象,恐怕死而無憾了。”

  “朝聞道夕死可矣。”

  吳承恩年輕的時候,也曾是一個憤青,看不慣任何事情,尤其是底層的種種事情。

  奢靡之氣漸起,腐敗之風彌漫。

  尤其是見識過官場的種種黑暗之事,更是心灰意冷。

  本以為此生就這樣過去了。

  沒想到,人將到中年,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轉折。

  一次偶然的遊逛,來到了新大明。

  在這萬裏之外的地方,他看到了文明大放光彩。

  繁榮的玉京,比之大明京都也毫不遜色。

  他放下了手中的報紙。

  在他右手旁,放著將近半米的報刊,是他辛辛苦苦收集來的。

  讀完了這些文章,他收獲頗豐。

  了解了新大明的各地特色和一些國家大事演變。

  讀完之後,他對新大明的兩任皇帝產生了濃濃的敬佩。

  其一明成祖,拋開一些站位,在他心中,明成祖所做之事,可與太祖相比較。

  涉滄溟萬裏,來到這異國他鄉,創下了基業。

  而第二個,則是當今的大明皇帝。

  由一塊地盤,入關之後,迅速占據了龐大的疆域,擴大了生存空間。

  實力有個突飛猛進的發展。

  至今二十餘載,武德昌隆,文明昌盛,真乃大明之幸,漢人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