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章看趙國,欲蕩沉屙
作者:配角死於話多      更新:2020-03-03 23:03      字數:2111
  在一旁聽候的趙章則是忍不住在心中吐槽起來這講話的老頭沒見識了。

  瞧瞧這說的是人話嗎?

  騎兵,幾乎是冷兵器時代的王,在這老頭嘴裏幾乎成為垃圾一般的東西,趙章聽了想打人。

  趙雍見趙希的目光,將目光掃向群臣,意外看見趙章對於趙文所說的話嗤之以鼻,當下來了興趣,想起當時趙章對自己說的有關未來的預測等等,趙雍頓時來了興趣。

  不妨一問以校之。

  “不知太子,對於中尉所說,有何看法?”趙雍發聲,眾人將目光看向投向這個焦點人物。

  “我?”趙章不明所以,怎麽突然會被提問到,這就像老師突然抽查學生一般,被叫到名字的趙章一時有點發蒙,太子隻是虛銜,雖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不當上君王你永遠不知道這其中存在多少變數,更何況,還是戰國的太子。

  在這一點上,趙章覺得很難受,能成為太子卻當不了君主,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可悲的場景。

  五百年前,武王伐紂,滅商立周,這個武王便是西伯侯姬昌的二兒子姬發,至於大兒子伯邑考,隻能說接受考驗失敗吧!

  現在,周朝雖說已經日減弱小,名存實亡,然而大家從大義上來說還是周朝的臣子,上行下效,嫡長子繼承製從來就沒有根本貫徹下來。

  既然老子問話,那兒子自然要捧場,不然自己身上又會出現一個成語——虎父犬子。

  “依臣來看,中尉所說狗屁不通,騎兵自是經過大王深思熟慮才決定培養的,其中自然有一定道理,中尉不了解君主之心,實非君主之福。”趙章一語,趙文臉色漲得通紅。

  說起來,趙章也是趙氏族的成員,說起來,趙文還是趙章的叔伯,此時被侄兒這樣反駁,趙文差點沒忍住咆哮朝堂。

  作為文人,涵養他還是有的。

  趙文慢條斯理地說道:“不知太子有何高見?又或者,太子將如何解決吾所提問題?”

  “我自然有話要說,中尉所問三條皆非難題,而趙希將軍之所以不回答,在臣看來是不屑回答,中尉久居邯鄲,不憂君王之憂,而趙希將軍居邯鄲之遠,則憂君王之憂,急君王之急。”趙章決定了,要正麵剛趙宗族。

  趙國趙氏族之大簡直出乎趙章的想象,如此一來,趙國是趙王的國家,還是趙宗族的國家?

  難怪趙豹能架空趙雍,趙成能架空趙何,問題都出在這裏了。

  朝堂九成官員都出在趙家身上,和外戚有什麽區別,分明就是內戚,這便是選拔製度的重要性了。

  趙章細細思量一下,發覺趙家上下,凡能成為宗族宗正的,都是一些老頭子,也就是“德高望重”的人,想了想,自己能掰過他們嗎?隻要老頭子在自己麵前一哭,自己立刻就不孝了,爭取宗正便是君王顯然不合理,趙章覺得本來爭取君王就充滿了坎坷,再加個宗正,豈不是要了他的命。

  麵對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麵對他,那麽,惟剩一途,正麵懟,最好能懟走幾個,空出的位置方便趙雍安插新的人手。

  趙章說趙希憂君王之憂,急君王之急,而自己隻是個攪屎棍,趙文那還能忍,當即指著這個九歲的孩子,道:“太子,願聞其詳。”

  趙文越氣內心反倒越平靜,你現在如此說我,你一個九歲的孩子又能提出什麽高見,提不出來就是自己打自己臉,同時更加得罪趙希。

  同時,在趙文內心,生出新的想法,要趙成去勸諫趙雍納夫人生孩子,趙章這個逼有毒,怎麽病了一場以後,就和趙家不親了。

  “中尉迂腐,真的不好好想一想嗎?確定要我說出來嗎?”又是極具嘲諷的一句話,趙文臉色漲得通紅,差點就開噴了。不過他知道自己要穩住,仔細想了想自“胡服騎射”之後這半年做的事情,綜合情報分析,饒是老成的他,也沒看出趙雍有什麽深意。

  “願聞其詳!”趙文提高聲音,終是有些憤怒的,但是又不能發泄,隻能在說話的時候看起來更具有威脅性一些。

  “那就讓我這個九歲的孩子指導一下中尉吧!”趙章掃過前排,眾人神色落入他的眼中。

  “首先中尉谘財,騎兵一騎分為一兵一馬,所謂兵者當能射箭、用矛和騎馬,馬者當善行,聽令。騎可自胡地、林胡等地購買,而兵可自胡地、林胡等三胡之地招募一些,再以胡地牧人為師,授我趙國步兵騎馬之術,騎兵便來,至於購買馬匹的錢財,給予三胡之地錢財並無用處,因此吾等可派人前往六國購買糧食,運回趙國,以此法來養騎兵,與之步兵,車戰兵相比,損耗並不相差多少。”趙章捋了捋思路,回答道。

  胡人授馬術!六國購糧食!

  在趙文看來,也隻有趙章這樣天真的人會有這樣的想法了。

  穿胡服他都接受不了,更何況讓漢人步兵去向胡人學習騎馬之術。

  果然,趙文還沒發話,下邊站著的一人走出來,指著趙章說:“太子,怎可獻如此之計?此計將聖人置於何地?太子之傅何人?誤人子弟,誤人子弟啊!”

  比想象中來的更加激烈一些,趙章看著一會時間跳出謾罵的數十人,其中除了趙氏一族的托,更多的是在聖人之理教化之下的文人,他們是在發自內心地罵趙章,是為了維護正道的衛道士,倒不是和趙章有仇什麽的,不過,趙章此言一出,大概也就是仇人了。

  師,這個字可不能亂用,這些衛道士腦中想過當漢家子弟稱呼胡人為老師時,便不由得堅定心中的想法,此風不可長,上次君王沒勸住,這次太子一定要勸住,此風開來,國將不國,誰還會因為仰慕中原文化而來趙國?

  “來吧,來吧,都來吧!”趙章看著這些酒囊飯袋般迂腐的衛道士,還在等待更多的人跳出來,打臉隻打一個不太好,要一群一群地打。

  趙雍在上邊看戲,倒是沒有勸阻朝堂的爭端,不過他在心底對於趙章毛躁的性格卻有些不滿,就連自己,也不敢提拜胡人為師這句話,自己這個兒子倒是童言無忌,這些是周祒給他說的還是他自己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