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開之時,四方發難
作者:配角死於話多      更新:2020-03-03 23:03      字數:1813
  卯時至,外有侍衛敲鍾示意。

  偏殿內,諸位大臣聞鍾鳴而起,整理衣物後向大殿而去。

  昨日早有寺人教過,此時趙章也不會因為忙中出錯,到大殿眾人按照地位高低分而坐之,至於身份不夠的人,隻能站在一旁。

  大王距離臣子有一丈之地,坐北朝南,極盡尊貴。

  下邊臣子為首赫然是相國陽文君趙豹,他的左邊是肥義,便是趙語臨終前托孤的那位重臣,肥義果不負趙語厚望,在他輔佐下,宗室最終沒能奪權成功。

  不過,不管是從年齡上,還是官職上,趙豹都優於肥義,居於其右,倒也說得過去。

  趙豹下首則是趙成,趙成是趙豹選定的接班人,在宗室的操控下,趙成從下卿到中卿的轉變,也隻是轉眼之間的事情,至於趙成什麽時候成為上卿,就看趙豹有多戀棧權力了。

  趙成的右邊是趙祒,趙祒文武雙全,亦是宗室弟子。

  趙俊、趙文……直到趙章。

  趙章細數所有在座的朝臣,竟是九成為宗室弟子,而一成為朝堂之臣。

  趙國無能人嗎?趙章頗有些意外,細數趙國較為出眾的名臣,趙姓之外的還真不多。除了一個李牧,一個藺相如,一個廉頗,一個肥義,四人較為出名一些,其餘將領皆被趙姓把控,趙姓能人流傳下來的便隻有一個趙奢和趙括,這趙奢還不是嬴姓趙氏的近親,你說氣不氣人?

  宗室弟子曆來問親不問賢,也就是說,你距離趙國的血脈越親,你的地位便能越高,趙豹是趙雍的叔父,趙成是趙雍的叔父。

  在文官集團上,趙國君王尤其愛任用自己的親族。

  至於外戚,沒有外戚這種東西,君王一般都會建立政治婚姻,所娶之妻一般為他國公主。

  在趙武靈王趙雍統治的時代,吳廣算一個吧!

  吳廣此時為下卿,可沒有上座的資格。

  由於趙國的宗室對於朝堂的把控,趙雍雖然貴為君王,其實也有頗多無奈,此時趙章倒是沒有看出來。

  趙章按照指示,在第九個位置坐下,等待趙雍上朝。

  趙國在無戰的時候,每隔十五日有一次國會,戰時,五日一次國會。

  非戰之時,趙國分在每月初一和每月十五有國會。

  所謂國會,誕生自朝會,卻又有別於朝會,臣見君曰朝,君見臣曰會。

  趙國君臣相見商議國事,因此將其稱為國會。

  趙雍坐定,緩緩開口,“諸位卿家,有事啟奏,無事退會。”

  此次國會,亦如平常的國會一般無二,不過再過幾天,便是一年一度的朝會,所以一般而言在年末,最後一次的國會上,一般不會發生任何事情,不過這次可不簡單。

  許念出列,對著趙王拱手一拜,道:“大王,臣許思崖有事要奏。”,思崖是許念的字,許念是周祒的弟子。

  “準奏!”

  “臣想請問大王,司寇周祒可曾犯錯?”

  “不曾。”

  “那為何換周祒,以肥義為太子太傅?”許念不解道。

  趙雍冷冷看了許念一眼,此事已經在書房開會的時候說過了,不曾想許念會在這裏發難。

  平日除了國會,趙雍還會召集重臣在書房議事,有關趙章換師的事情,趙雍已經與周祒談過,且得到周祒的允諾,此刻見到許念發難,趙雍又掃視了周祒一眼。

  周祒也是趙章前邊那八人中的一人。

  許念說完,抬頭微瞥周祒一眼,看到師父平靜的目光,許念了然,師父一定是在鼓勵自己的行為,他平日最愛揣測師父心意,自從太子換師的政令一發布,他每日見周祒悶悶不樂,哪裏還不知道師父心願,此刻在所有人都不知道時,突然發難,君王自然會撤回那太子換師的政令。

  其實許念還存了另外一個心思。

  他知道不滿趙章為參事的人肯定更多,參事,參事,雖說隻有參政但無議事的權力,然而太子才九歲,所有人都看不懂趙雍這步棋走出來是為何,既然不知道,那便攪渾,不讓太子當參事。

  若是很多人都勸諫君王廢掉另外一條政令,自己先發製人,太子換師這一條說不定就廢了。

  許念參與過很多次國會,了解趙雍的性格,他知道趙雍有時候非常固執,他說的事情一定要辦成,如果辦不成,那麽就會許條件來妥協。

  “此事容後再議,寡人之家事怎能比上國事?”趙雍略含慍怒道。

  而許念見事情沒辦成,有些悻悻地回到行列。

  “大王,如今秦惠王死,而秦王蕩繼位,吾聽聞秦王蕩驅逐張儀,不知吾等與秦盟約如何?”一臣子出列,趙章發覺自己不認識他,也沒有人給自己從旁科普。

  “此事諸位卿家如何看?”趙雍向著在座的各位問道,他不能給臣子們留下乾綱獨斷的印象,所以待那臣子問完,趙雍看向諸位臣民。

  “大王,臣以為既然張儀離秦,那麽自然沒有必要再遵循盟約了,趁著秦國內部空虛,將河間再奪回來。”周祒大聲說道,他為司寇,掌趙國刑法,雖為文臣,卻也頗為好戰,從他重新修訂的《國律》中就足以見得其心。

  “大王不可,臣以為國中才施行胡服騎射不久,兵馬羸弱,秦國雖然曆經換王之事,然秦王蕩與魏國親,魏國早已虎視趙國良久,此時卻不可輕易開戰。”此人為趙文,屬於趙家宗族的一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