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詩仙會
作者:醉朱顏      更新:2020-05-11 15:31      字數:2226
  第一百二十八章 詩仙會

  這首將進酒任寧本打算送給對麵酒坊,最後還是用在推廣二鍋頭上,借著李白的文章換來的崇敬,任寧臉上有些掛不住,急忙讀著下麵的內容,也是自己的內容:

  本店食色居,將於臘月初八,誠邀各路才子佳人,在最冷的天氣,喝最烈的酒,屆時您將有一展才華的機會,也能欣賞名家詩篇,以酒會友,以詩會友。

  本店鄭重承諾,三碗不醉者免單!

  前麵一首《將進酒》不過是為了顯示才華,引起那些才子的性質,後麵這些話才是任寧真正的目的,說好聽了算是詩文會,說不好聽了分明就是食色居的一個活動。

  這張宣傳頁能邀請到兩類人,其一:能讀懂《將進酒》的真正才子,算是慕名而來。其二:自以為千杯不倒的酒鬼,純粹為了比拚酒量,喝過三碗還能免單喜聞樂見。

  不論如何這次來的多半都是富家子弟,舍得花錢,如此食色居才能逐漸走上正軌,當然具體能來多少客人,還要看宣傳力度。

  “若他們都能喝過三碗,豈不是都要免單?”小三子提出自己的疑問,貧苦出身的他畢竟更多看中銀子,不懂宣傳的效果。

  三碗酒最起碼有二斤,正常人絕對沒這種酒量,也不能排除例外,任寧還算保守的說到“最多不過十分之一。”

  高伯點點頭表示同意,當了十幾年管家的他也喝過不少酒,與二鍋頭比較起來簡直如同白水,所以他斷定能喝三碗的不過十分之一。

  冬月已經結束,接踵而至的是臘月,再有八天時間便是臘八,也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炎朝有喝臘八粥的習慣,多半是為了驅寒,不算是大的習俗,喝烈酒自然也能達到這種效果,這也是任寧把活動選在臘八的原因。

  這八天時間二鍋頭始終沒有端上酒桌,無非是怕客人有了準備。

  小三子他們格外忙碌,除了招呼客人外還需拿著一摞宣傳頁圍著整個昌南城轉,見了身穿華服的公子便介紹一番,同時送出宣傳頁。

  雖說有了活字印刷術,任寧也不想多浪費一張宣傳頁,炎朝的造紙技術還沒有到巔峰,宣紙的價格不菲,每一張都要發給有意向的顧客。

  “詩文會,臘八酒?”那些看了宣傳頁的才子佳人紛紛來了興趣,這首《將進酒》一時間引起整個昌南城的轟動。

  “當真是妙筆生花,絕對是名家之作!”

  “此乃我等楷模。”

  人們議論紛紛,無不對《將進酒》讚歎有加,更想知道此文章出自誰人之手,若是見了定要請教一二。

  “三碗?哈哈!區區三碗酒而已,看來老子是要吃霸王餐了。”除了這些才子,不少酒鬼也躍躍欲試,等待著臘八那天。

  不得不說宣傳頁的效果極佳,未到臘八食色居的名聲已經傳遍了整個昌南城,不少才子仕人提前來食色居看個究竟,雖沒見到宣傳頁中的烈酒,卻嚐到了味道極佳的菜品,顧不得文人的形象,狼吞虎咽的吃著,還不忘用自以為不錯的文字描述著。

  任寧眼睛狠毒,往往能辨認出哪些是有錢人哪些是窮人,給出的菜價相差懸殊,算是讓有錢人幫著窮人買單。

  八天過的還算平淡,食色居的生意蒸蒸日上,雖不能日進鬥金,淨賺一百兩銀子還是綽綽有餘。

  看著白花花的銀子高伯漸漸相信任寧的說法,並非酒樓不能掙錢,而是他們沒有找對方式,隻要營銷得當菜品過硬,沒有不賺錢的道理。

  臘八這天眾人起的很早,中午也沒開門,為了晚上這頓飯忙碌著,任寧還需準備幾篇詩文,總不能讓那些風流才子覺得自己打著詩文會的幌子騙人,當然對他來說幾篇有關飲酒的詩詞不在話下。

  每每用到李白的詩篇任寧都會有種罪惡感,倘若李白當真存在豈不是被他給活活毀了,為了生意他別無選擇,隻能盡量的少用幾篇。

  食色居的廚房不大,按情況來看很可能滿足不了顧客需求,於是後院裏也架起了一口大鍋,暫時充當廚房,蔡嘉把刀工、廚藝發揮的淋漓盡致。

  這些日蔡嘉極為賣力,也把食色居當成了自己的家,任寧都看在眼裏,之前說三個月發月錢不過是為了挫挫他的銳氣,既然他有這樣的改變,也沒必要傷了感情。

  早在幾天前任寧已經給蔡嘉發了月錢,還多加了十兩,蔡嘉是拒絕的,他雖然愛錢如命,也知道大丈夫一諾千金,說了不要便不能要,後來看出任寧的誠意也不好推脫,否則顯得矯情。

  小三子、小六子他們也承擔了幾倍的工作量,月錢同樣翻番,他們都有老爹、老娘需要這部分錢。

  總之所有人的月錢都漲了不少,任寧的確是奸商,卻隻賺別人的錢,從不虧待自家兄弟,食色居賺了錢自然要有福同享。

  小靈、小蝶、小桃三人並沒閑著,不停的擦著桌椅,絕對做到一塵不染,也讓顧客有更好的體驗。

  下午時分各種菜品準備就緒,一大鍋紅燒肉、一大鍋無為熏鴨、好幾盆水晶肴肉,這些都是能直接上的菜,也隻有宮保雞丁需要現做,當然蔡嘉早就切好了雞丁與配菜。

  小三子他們把一壇壇二鍋頭擺在房簷下,備好了大碗,隻等客人就位。

  任寧買了不少紅布做成條幅,上麵寫著詩文會、臘八酒,也寫了一些跟酒有關的對聯例如:開壇千君醉,上桌十裏香。

  條幅需掛在最高處,絕情恰恰起到作用,飛簷走壁如行雲流水般輕鬆自在,省了不少功夫。

  二樓總算是完成了布局,並非一個個完全獨立的包間,而是用木格柵隔成一個個空間,木格柵恰好肩膀的高度,坐下吃飯時不會被別人打擾,站起來又能與旁人交流。

  這自然是任寧的主意,既能節省空間又能增加交流。

  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墨梅閣、秋菊閣之類,讓那些風流才子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總之他們所作的一切都為了迎接夕陽下的賓客,緩緩開了大門之後,黑壓壓的人群把任寧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