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二鍋頭
作者:醉朱顏      更新:2020-05-11 15:31      字數:2269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二鍋頭

  半個時辰後小六子拿著兩根三寸粗細的竹竿來到後院,任寧截了兩米,並且用清水反複衝洗,盡量保證幹淨。

  又是半個時辰小三子扛著一個巨大的木質鍋蓋也來到後院,靜靜的等待任寧給他們帶來的“奇跡”。

  任寧首先把兩壇酒倒入鍋中,然後用鍋蓋扣死,這個鍋蓋是特製的有一定的傾斜度,最低處掏了一個圓孔,正好可以把竹竿插入,然後用泥土封死其中的空隙。

  竹竿的末端放著一個酒壇,酒壇至於裝滿冷水的盆中,然後開始生火。

  任寧這個裝置原理很簡單,無非是利用水跟酒精沸點不同,達到一定溫度後酒精首先變為蒸汽,沿著竹竿緩緩流入酒壇,由於酒壇外部是冷水就有降溫作用,酒精蒸汽重新變為酒精,如此一來極大的提高酒精度數。

  這便是最簡單的燒酒,任寧早就有了這個構想。

  古代的米酒完全靠著酵母菌發酵,然而當酒精達到二十度的時候酵母菌會失去活性,停止發酵,所以說古代的酒不會超過二十度。

  《水滸傳》傳裏武鬆喝了十八碗酒,若是換算成酒精度數高達六十度的烈酒不過是三斤。

  當然任寧這個簡陋的設備充其量得到五六十度的烈酒,這對他說足夠了,絕對讓那些自以為是的富家子弟找不到東西南北。

  隨著不斷加熱美酒開始沸騰,酒精蒸汽緩緩飄散到酒壇中,然後瞬間液化,一滴滴的積攢著。

  任寧也是第一次燒酒,對溫度的控製也夠精細,溫度高了酒精蒸汽來不及冷卻白白浪費,溫度低了酒精蒸汽產生量太少,半天也得不到多少燒酒。

  曆經一個時辰的探索任寧終於找到了平衡點,既能讓酒精源源不斷的蒸出,又能不浪費。

  兩壇杜康美酒最後換來不到一壇燒酒,顯然酒精度數提高了一倍多,任寧輕輕嗅了一口,總算是找到現代白酒的感覺。

  在炎朝喝酒用的是碗,任寧卻拿了個極小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立即有種火辣辣的感覺,大聲喊著“痛快!”

  看到任寧極為享受的樣子,絕情強過茶杯一飲而盡,臉上立即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伸著舌頭喊道“辣!”

  眾人不免被他滑稽的表情逗樂,大概也能猜出此酒極烈,紛紛學著任寧的樣子細細品嚐,都有火辣的感覺。

  這種感覺極為舒爽,立即溫暖了整個身體,尤其是在冬月,可以祛除體內寒氣。

  “這是什麽酒?”秦歆瑤立刻判斷出此酒的價值,好奇的問道。

  若要給這酒命名燒刀子最合適不過,然而任寧卻不想用,突然靈機一閃“二鍋頭!沒錯就是二鍋頭!”

  “二鍋頭?”眾人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卻相信任寧絕對有自己的道理,他們隻需要明白,此酒必將聞名整個炎朝就夠了。

  “接下來該怎麽辦?”秦歆瑤不是著急著掙錢,純粹是想早點知道任寧還能帶來多少驚喜。

  他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發明,實則都在任寧的掌控之中,既然說了要把酒樓做大,便不會讓人失望。

  “大肆燒酒!”任寧豪爽的說到,心中已經有了規劃。

  正所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在東風來臨之前任寧必須準備好足夠的燒酒,足夠的菜品滿足顧客的需求。

  小三子他們也來了幹勁,按照任寧的吩咐又做了三口大鍋,在對麵的“將進酒”買了上百壇美酒,以最快的速度燒製。

  同時也吩咐蔡嘉買了大量牛羊肉,各色新鮮食材,以備不時之需,自己卻在一旁將竹竿削成一個個柱型木條。

  “少爺您是在做象棋嗎?”小靈從一旁走來,仔細的觀看著。

  她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與任寧同做象棋的場景,隻是不明白為何此時的象棋這麽小,刻上字後即便塗了顏色也不容易分清。

  “比象棋更有意思。”任寧笑著回答,手裏的刻刀始終沒有停止。

  一下午時間所有人都在忙碌著,到了晚上又要招呼客人,不過按照任寧的吩咐今日不必再給路人免費品嚐,這種營銷模式利潤小,前幾日不過是為了看看這幾道菜是否符合多數人胃口,如今效果達到了食色居開始走真正的利潤化道路。

  在炎朝最好的相傳方式就是口口相傳,這幾道菜也算小有名氣,甚至傳的神乎其神,不少百姓慕名而來,整個大廳依舊爆滿。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他們在重複著相同的工作,蔡嘉負責炒菜,高伯負責招呼客人,秦歆瑤負責收錢,小三子、小六子負責燒酒,削出幾百個木條之後任寧開始刻字。

  三天後總算是完成了手底下的任務,鐵匠鋪也送來了十個火鍋。

  任寧把刻有小字的木條整齊的排列著放入木框,然後塗上墨水,拿一張宣紙輕輕覆蓋,又快速撤離,一行行小字出現在宣紙上。

  “這是怎麽回事”眾人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神奇”的宣紙,不明白其中道理。

  在炎朝人們也有幾種不同書寫方式,包括用毛筆寫,用刻刀刻,卻還沒出現印刷術,任寧這絕對是一項創舉,有了活字印刷術便可以大肆複印文章。

  任寧隻是不知該如何跟他們解釋,含糊其辭的說著。

  眾人也發現小木塊上的字,大概理解其中道理,由衷的佩服任寧的智慧,同時將目光放在文字本身上麵: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即便不懂詩詞,他們也能感受到文字中散發出來的魅力,瞠目結舌的看著任寧,紛紛伸出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