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寧寧(一)
作者:假麵的盛宴      更新:2020-05-11 14:04      字數:3341
  ,(首字母+點)!

  (一)

  “顧夫人,我也就不說虛話了,我和老爺隻這一女,為了她的婚事我也是愁白了頭。除了人品德行,隻一樣——不能納妾。”

  回紋雲紋格心窗扇上鑲著西洋來的琉璃,陽光直直灑射進來,將這三闊的花廳照得一片開闊明亮。

  花廳大而闊朗,地下鋪著紅色的地氈,擺設俱是一水兒的紫檀木家具,椅子上、榻上的褥墊皆是寶石藍的萬字花紋綢緞製成的,低調中透著一種隱晦的奢華。

  臨著花窗邊,圈椅上各座一位貴婦,中間隔著張同為紫檀木的花幾。

  一人穿著靛藍色緞麵繡仙鶴靈芝紋的褙子,其下是絳紫色的馬麵裙,五十左右的年紀,皮膚白淨細膩,麵相和善親切,一看就是個性子溫和的。

  至於另一位,年紀就有些難辨了。

  她穿著蓮青色繡暗紋的對襟褂子,下著墨綠色八幅湘裙。梳著隨雲髻,杏眼挺鼻朱唇,皮膚雖算不得極白,但保養得當,膚質細膩柔滑,說是三十也可,說是二十也行。

  可看其與右邊那位貴婦平起平坐,料想年紀不是太輕,即使年紀小了些,大抵身份也不低。

  顧夫人聽了對方的話,雖有些詫異,但並不吃驚。

  薛閣老家的千金待字閨中,京中家有適齡子弟的人家無不是趨之若鶩。這薛夫人平時少在外麵走動,但也不是沒有交好的人家。

  一些有意攀親者,無不明裏暗裏打聽探問,自是知曉薛閣老夫婦二人待獨女愛之若寶,估計要求不會低。

  而顧家和柯家交好,柯家的三姑娘是薛家的大兒媳婦,自然又能知曉些旁人不知道的私密事。

  顧夫人通過柯夫人結識了薛夫人,早就心中有數,以薛家如今的情況,挑女婿恐怕家世背景在其次,人品德行乃至家風才最重要。

  她可不知一次聽柯夫人說,女兒嫁了個好人家,薛家沒有納妾的規矩,女婿至今隻有女兒一人,連個鋪床的通房丫頭都沒有。

  結合這些,似乎並不難猜出薛家看重什麽,所以顧夫人也就不太吃驚了。

  她甚至是有心理準備的。

  “這點薛夫人就放心了,犬子一心隻讀聖賢書,他爹管得又嚴,他本人也是潔身自好,不止一次說過但求一心人。”

  說到這裏,顧夫人似乎有些赧然,不好意思道:“若是犬子知曉我這當娘的這麽說他,估計又要不樂了。隻是我顧家的家風在此,薛夫人想必也是有所聽聞,結親結的是兩姓之好,自然是要商量著來的。”

  這話是代表默許招兒所言的了?

  不過官宦之家交往講究的是含蓄,哪怕招兒心中十分滿意,麵上也不會露出急著想嫁女兒的心思。隻是又說了一些其他別的話,就將這茬岔開了。

  不過彼此都是明白人,且能有這次見麵,也是柯家穿針引線,都清楚是為了什麽來,所以顧夫人一看對方態度,便知曉這事差不多成了一半。

  之後顧夫人離去,招兒獨坐思索片刻,才露出笑容。

  顧家的三子顧謙在京中一些大戶人家中,風評算是極好的。

  顧家的名聲也不錯。

  與薛家一樣,顧家也不是本地人,祖籍山東。顧家的大老爺顧衡一直在各地做官,直至做到山東巡撫一位,才功成圓滿入京任了禮部右侍郎。

  顧家算是清貴世家,本身在山東就是大族,其家族曆代出了不少官員,甚至不乏三品以上大員。

  若論起底蘊,可比薛家深厚多了。

  可惜架不住薛庭儴在朝中勢大,現如今誰不知道在內閣中,薛庭儴雖排位靠後,但主持內閣事務卻以他為主。尤其首輔次輔都與他交情篤深,次輔還是其師,兩者年歲都不小了,也不是賴在位置上不走的人,等二人退了,薛庭儴板上釘釘的首輔人選。

  不會再有其他人選,這是朝中上下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所以顧家若想再進一步,能和薛家攀上交情為最佳。

  且薛家那姑娘顧夫人也見過,知書達理,天真爛漫,若是做宗婦肯定差了許多,可若是做次媳,卻是最好的人選。

  世家大族挑選兒媳婦就是如此,除了家世背景,性格乃至家中其他兒媳的性格都要考慮。

  畢竟做為妯娌,日裏在一個屋簷下相處,性格不合,就怕生了矛盾。

  顧夫人回家跟丈夫說了,顧大人衡量一二後,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至於另一頭,招兒也同薛庭儴說了,雖明知顧家這門親事是極好的,薛庭儴還是有些不滿意。

  “說一個不滿意,說兩個還是不滿意,那你自己挑女婿去,別讓我挑了。”招兒氣道。

  比起丈夫,她對女兒的關心從來不少,就是因為關心在乎,所以在女兒的婚姻大事上格外慎重。

  她幾乎是衡量了又衡量,才會說到薛庭儴麵前來,可惜當爹的也沒比她好到哪兒去,甚至因為父親的身份,格外多了一種‘全天下的男人都配不上我女兒’的心態。

  “瞧你氣的,我不過是隨口一說。”招兒氣了,薛庭儴倒是軟了。

  招兒也知道自己這脾氣來得莫名其妙,可不知為何,最近這段時間她總是特別容易心浮氣躁。靜下來想想,無外乎一到了兒女親事,她就患得患失的厲害。

  總怕給女兒選錯了人家,女兒嫁過去吃苦。畢竟女子不同男子,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妻子不合意了,還有小妾。

  而女子一生就這麽一回,真錯了也沒辦法後悔。

  “顧謙年僅十八,已經有了舉人的身份,在年輕一輩中算得上出類拔萃了。雖然不能跟我比,跟老大比,也算不錯。”

  這說話又把招兒氣笑了,笑著啐他:“恬不知恥。”

  “我怎麽恬不知恥了?你看我有牙,我可沒老到眼花牙掉的時候。”薛庭儴特意把臉湊過去,還露出一口白牙給招兒看。

  他這怪模怪樣把招兒逗得直笑,嗔他:“越老越不正經!”

  “我老?在朝堂三品以上高官普遍都白了胡子的情況下,我是很年輕的了。”薛庭儴今年不過四十,是大昌自建朝以來,最年輕的閣臣。

  若說老,可真算不上。

  “那你的意思是這顧家三公子可行?”

  薛庭儴斟酌一下,道:“挑不出什麽問題,不過我得見見。”

  “那我來安排?”

  “那倒不用,我來吧。”

  薛庭儴政務繁忙,辦事素來利索,次日他就吩咐胡三安排了下去。

  連番試了幾回,此子人品德行皆無問題,就是為人處世嫩了些。薛庭儴撇除作為父親的身份再去看,倒也是難得的佳婿人選。更何況此子也不過十八,尚未定性,而世情練達這些都需要時間去積累。

  遂再不多想,點頭同意。

  招兒見此,心裏終於安定,便忙碌著操持起來。

  這日,她將寧寧叫來,將這件事與她說了。

  對於娘最近忙碌的事,薛馨寧心知肚明。此時點破來說,倒有一種終於來了之感。

  招兒摩挲著女兒的發頂,有些感歎道:“真沒想到,咱們寧寧也快到了要嫁人的時候。過兩日娘便安排你們見一見,若是你也合意,這門親事就算說定了。雖是爹和娘都覺得不錯,到底還是要你覺得不錯才成。”

  寧寧伏在娘懷裏,一時間心情百感交集,麵上卻是點了點頭。

  “如今你大了,這兩年也不像以前那樣還像是個孩子,娘倒是不慣了。你說人心也是複雜,你像個孩子似的,娘發愁你以後怎麽辦。如今聽話了,娘又巴望你還能像以前那樣,這樣娘和你爹也能再多留你兩年。”

  “娘……”

  “好了好了,不說了,也免得娘心裏難受,你也不美。好好回去準備吧,娘過兩日帶你去龍泉寺上香。”

  在正院裏待了會兒,寧寧便回了寧熙院。

  丫鬟知書迎了上來,見姑娘麵色有些不好,不免多看了兩眼。

  “姑娘,這是怎麽了?”

  寧寧回過神來,笑道:“沒什麽,娘說過兩日帶我去上香,你們快去給我準備衣裳首飾。”

  四大丫鬟麵麵相覷一番,很快就明白意思了,忙喜笑顏開地一麵和寧寧說著話,一麵就去收拾了。

  唯獨知書,略有些擔憂地看了寧寧一眼。

  寧寧坐在妝台前,透過西洋來的琉璃鏡看著自己。

  鏡中的女孩正是最好的時候,黑發如墨,肌膚如脂,眉若輕煙,眸含春水波瀲灩,鼻梁挺翹,臉頰淺淺的有個梨渦,沒笑也似帶笑。

  她伸手摸了摸眉心,那鏡中的女孩兒眉心卻是微蹙的,像是有什麽心事。

  幾個丫頭一會兒拿件衣裳來給寧寧比劃,一會兒拿件首飾跟她說話,寧寧時不時搭上一句,顯得有些意興闌珊的模樣。

  “姑娘既然說行,那就是行了,你們也別跟著瞎摻和,都該忙什麽忙什麽去。”知書這話有些一語雙關之意,幾個丫頭又互視了一番,便說笑著下去了。

  屋裏靜了下來。

  知書來到寧寧身後,看著鏡中的姑娘,猶豫道:“姑娘,你沒事吧?”

  “我能有什麽事?”寧寧揚起笑說。

  “可……”

  “行了,我沒事,你也下去忙吧。”寧寧忽然站了起來道。

  喜歡家養小首輔請大家收藏:()家養小首輔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