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作者:假麵的盛宴      更新:2020-05-11 14:03      字數:4580
  ,(首字母+點)!

  ==第二百三十二章==

  招兒正在家中收拾,就接到薛庭儴奉旨出京賑災的消息。

  她根本來不及說什麽,就趕緊給他收拾了行囊,從衣物到藥材,應有盡有。

  其實早在路上時,招兒就知道薛庭儴會忍不住,果然他沒有忍住。可惜她什麽也做不了,隻能帶著孩子在家中等他。

  薛庭儴入京又出京的動作,讓京裏關注著他的許多人都非常吃驚。

  隨之下來的是上麵發下的聖旨,封薛庭儴為賑災欽差,統籌河南等地賑災事宜,有臨時決斷權,可不上奏朝廷。

  隨之一同的還有五百錦衣衛,以及京營的三千兵力。

  如此大的陣勢,明擺著陛下要大動幹戈,一時間朝野震動,無數信函飛往各地。

  事實上薛庭儴確實在大動幹戈,剛出京人馬還沒到通州,就命太倉準備一萬石糧食。

  大昌朝全國各地八百多處糧倉,又分京倉、水次倉,以及地方常平倉等。而通州早在金代就是漕糧匯聚之地,大運河從南到北,通州便是終點。且從明代遷都北京後,為了存儲的漕糧,京城和通州更是陸續建了很多糧倉,統稱為京通二倉,又稱太倉。

  若說全天下哪裏沒糧都可能,但唯獨太倉不可能沒糧。

  這也是為何外麵糧價連連攀升,可京城受到的波及卻不大的主要原因,因為有太倉撐著。

  太倉的糧官收到消息後,簡直懷疑自己的眼睛。

  若要動太倉的糧,朝廷早就下命了。

  可文書上有賑災欽差的大印,也容不得他不信,且隨著文書而來的,還有錦衣衛的人。他隻能一麵命下麵人去調糧,同時快馬加鞭往京裏送信。

  可惜趕得時間不湊巧,等到京城時,城門已經關了,隻能在外苦守一夜。

  另一頭糧官被壓著連夜籌糧裝車,等到次日清晨,薛庭儴一行人帶著糧車離開,京城那邊的命令還沒到,糧官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批糧食被押著離開。

  消息在早朝時被披露,滿朝嘩然。

  太倉之重,毋庸置疑。

  這京城幾百萬百姓,還有這麽多官員、勳貴王公,每天消耗掉的糧食是個驚人的數目。

  湖廣以及江南一帶俱是欠收,自顧尚且不暇,怎可能有糧往京中運,還要管著附近幾地賑災一事。沒有這兩處供給,京城坐吃山空,要不了多少日子就沒糧了。

  薛庭儴好大的膽子,竟敢擅自動了太倉之糧。

  一時間,彈劾他的官員如過江之鯽。

  群情激奮,義憤填膺,恨不得當場把他拽回來最好。

  等下麵說完了,龍椅上的嘉成帝才冷笑道:“就算被他帶走了一萬石,太倉之中還有幾百萬石,難道諸位愛卿是怕京中無糧可用,也像那些災民一樣挨餓?須知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餓一餓也好,也免得你們還要花銀子,買那勞什子人參養榮丸吃。”

  說完,嘉成帝就拂袖走了,管著朝儀的太監高呼退朝。

  下麵一片鴉雀無聲,之後各自散去。

  散雖散了,卻沒有消停,許多大臣都上了折子,這次口氣全都變了,不再抓著怕京城無糧說,而是怕以後有人效仿,朝廷難安。

  這些折子俱被嘉成帝留中不發。

  另一頭,薛庭儴的艱難行程剛正開始。

  災民們彼此也是通著信的,這大隊人馬一看就是朝廷派下去賑災的。那一車車的糧食,在災民們眼裏比那金山還貴重,都是眼冒綠光蜂擁而至。

  這趟和薛庭儴一同下去賑災的,除了錦衣衛的一個鎮撫使,還有京大營的一個副將,兩人分別叫紀春德和汪良華。

  汪良華見此情形,忙讓兵卒們驅散災民,甚至不惜動武。

  誰曾想卻被薛庭儴給攔下了。

  “此次賑災,以撫民為主,讓人放糧。”

  “大人。”

  “就地施粥,讓人告訴他們,我們這次去就是賑災,隻要守規矩,不惹事是非,跟著我們走,不會有人餓死。”

  誰都鬧不明白薛庭儴到底想做什麽,可出京之前上麵發了話,一切以薛大人的意見為主,汪良華隻能下去安排。

  沒有紮營,隻是就地壘灶造飯,剛好也是中午了,官兵和災民們一起吃。

  飯食很簡陋,隻有稀粥,下麵倒是有兵卒們抗議,可汪良華已經讓人下去說了,所有人都吃一樣的飯食。

  你們吃稀粥,上麵的大人也是稀粥,災民們同樣如此。

  難道你一個小兵卒子,比上麵的大人還大?

  一眾兵丁隻能咽下抱怨,吃了一碗能數清米粒的稀粥。

  吃完後,除了晃一晃能聽見肚子裏的水響,一點都不解餓。

  可轉頭看災民,明明也是稀粥,卻好像吃到什麽珍饈佳肴。

  很多人都舍不得吃,要麽是先緊著老人小孩,要麽就是一口一口細品著,好像吃了這頓就沒下頓了。

  一瞬間,似乎就明白了什麽。

  吃完歇息兩刻鍾,繼續上路。

  期間,源源不絕有災民奔赴而來,隊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裏有官大人施粥。不止是一頓,而一天三頓。

  於是就這樣,大批的流民和災民漸漸遠離了京城附近,竟是隨著薛庭儴一路往南行去。

  沿路各府縣都盯著這邊的動靜,見這大隊人馬遠離,都不禁鬆了口氣。

  消息遞回京城,嘉成帝又冷笑了:“一個個屍位素餐,讓你們想法子疏散災民沒辦法,讓你們開倉放糧諸多顧慮。每年拿著朝廷的俸祿,不能為朝廷解憂,要你們何用!”

  這下可沒人再彈劾薛庭儴了,人家雖是要了糧,可關鍵人家辦了事。

  這一切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很難。

  災民的處置可不光是管飽肚子不餓死人就行,還得防著各種疫病。幸虧經過這麽多年,朝廷對疫病的防治,還是有些章法的。

  再加上雖是沒糧,但有藥材,薛庭儴出京時特意管戶部要了十來車的藥材。

  他命下麵兵卒著重注意疫病防治,所有人喝的水一律要燒開,不能隨地便溺,要及時處理,就地掩埋,不能隨意汙染水源,違者一律驅逐。

  倒是沒有災民敢犯。

  且他每天都會在造飯時,讓人燒了藥湯分發下去,讓每個人都喝一碗。隊伍中一直沒有疫病發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可同時也有一個嚴峻的問題出現在眼前,那就是糧食不多了。看似一萬石糧食很多,就不說這三千五百個兵士,災民已有近萬人之數,不過是杯水車薪。

  每天都是三頓飯,兩頓稀的,一頓幹的,所有人都開始瘦了下來。甚至是薛庭儴,好不容易養了些肉,又以肉眼可見的程度開始掉膘。

  這日傍晚,隊伍就地紮營造飯,從遠處駛來一輛馬車。

  馬車在外圍就被攔住了,聽說是薛大人家裏派來的人,兵卒們才放了行。

  是趙誌。

  他獨身一人,帶來了一些衣物和一個食盒。

  又告訴薛庭儴,夫人跟來了,就在後方不遠處跟著,隨行的還有薛府的一眾護衛。

  薛庭儴氣急,讓趙誌回去說,讓招兒趕緊回去。

  第二天趙誌又來了,還是帶來飯菜,雖是簡陋,但比那稀粥卻勝過太多。同時還有招兒的回話,她出來是巡視北直隸各地生意,並不是刻意跟隨至此。

  薛庭儴倒是想攆她回去,可心知肚明招兒倔強,她若是打定了主意,誰說都沒用。就算表麵應承,背地裏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隻能默許。

  不過很快薛庭儴就沒功夫去管這些了,因為到了保定府。

  這保定府乃是大府,也是拱衛京師之重鎮,更是京城的門戶。出了保定,就是正式離開北直隸了。

  保定的大戶、富商們不少,之前薛庭儴帶著大隊伍,過城而不入,都是繞道而行。這次他卻改變了章程,讓大隊伍在城外就地紮營後,就帶著錦衣衛的人入城了。

  打從這些人入了保定境內,就有人一路盯著,所以保定這邊早就有了防範。

  不過薛庭儴隻是帶著錦衣衛的人進城,京大營的人沒帶,災民們也沒帶,自然沒人敢阻攔。

  可心裏都是起了疑惑,這人到底想幹什麽?想要糧,他們可是沒有糧的。

  他們很快就知曉薛庭儴想幹什麽了。

  薛庭儴到了保定府府衙,便找到了知府陳茂龍,詢問他此地最大的糧商和大戶是誰。

  陳茂龍躊躇不言,也是弄不懂欽差大人想幹什麽、

  薛庭儴冷笑說若是耽誤了賑災大事,朝廷首先就饒不了他。又有人捧著那道‘可臨時決斷,不上奏朝廷’的聖旨立在一旁,更不用說那些虎視眈眈地錦衣衛了。

  陳茂龍無奈隻能報了兩個名字,薛庭儴也爽快,讓他以知府之名,召兩人前來說話。

  很快,這兩個大戶就被找來了。

  錦衣衛的人抬了兩箱銀子進來,扔在兩人麵前。

  “本官為朝廷辦差,奉陛下旨意出京賑災,為了免於被人說朝廷欺壓百姓,本官也不賒欠你們的,就按照近兩年的市價,這些銀子能換多少糧食,你們自己看著辦。”

  “欽差大人!”

  兩人震驚不已,卻又不敢說什麽,隻能拿眼睛直個勁兒去瞅陳茂龍。

  這陳茂龍即是本地父母官,少不了與這些大戶們打交道,平時也沒少受對方好處,此時自然要幫著說話。

  “欽差大人,如今各地欠收,遭了災的地方不少,我保定的糧食也是杯水車薪。他二人雖是當地有名的大戶,可他們也不種糧食,又能從哪去弄來這麽多糧。”

  薛庭儴冷笑,目露寒光地看著對方:“陳大人是以何種身份為二人說話?”

  “這——”陳茂龍沒想到薛庭儴會這麽問,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

  “你若是以官身,可以閉嘴了,若是以二人親眷友人的身份,那就另在外算了。”薛庭儴笑吟吟的,可沒人以為他是在笑。

  傻子才會明白告訴外人,自己受了大戶的好處,為對方遮風避雨,陳茂龍自是連忙說是誤會了。

  “既然是誤會了,那更好。陳大人,實話也不怕跟你說了吧,太倉那裏的糧,我拚了這一身官袍不要,才要了一萬石糧食。如今疏散災民、賑災撫民的差事俱壓在我一人之身。本官不堪重負,卻又不得不為之,索性這差事辦砸了,陛下會要我腦袋。你說在我掉腦袋之前,我隨便砍幾個人的腦袋,會不會讓自己多生出一個腦袋,讓人多砍幾次?”

  這話說得太繞,乍一聽去,根本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可細細琢磨,就能聽明白裏麵的威脅之意。

  薛庭儴臨危受命,可苦於無糧,明擺著這差事不好辦,難道此人打算破罐子破摔?

  左不過你讓我不痛快,我也讓你們不痛快,就看看是你們先不痛快,還是我先掉腦袋,我又有幾顆腦袋可以掉。

  捧著聖旨的胡三又往前走了一步,薛庭儴風淡雲輕地往那裏看了看,才又笑看著陳茂龍道:“如今外麵有數萬災民,本官本來打算是將他們一路帶離京師重地,可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米糧下肚,他們跟不跟本官走,本官就不知道了。”

  這又是威脅。

  事實上這些災民們能去了京城附近,何嚐不是沿路這些府縣的地方官刻意為之。

  當地民生安否,關係著考績,而考績關係著能不能升官。這些災民就宛如那火中之栗,碰不得沾不得,若是在當地逗留,時間長了必然會生亂。

  朝廷才不會管這些人是不是當地百姓,隻要在你治下生亂,就是你的責任。所以一旦聽聞有災民流民來襲,當地官員都是遠遠就讓人看著。看見蹤跡了,便緊閉城門,無論你哭天喊地,就是不開。

  都不開的情況下,不就都往京城那邊去了。

  這些都是下麵官員心知肚明,卻從來不會說的問題,而此時薛庭儴竟拿著這威脅上了。

  你不給糧沒關係,那災民們我就不管了,到時候出了亂子,反正是你保定府的事。

  陳茂龍額上的冷汗直流,真恨不得把這欽差給扔出去。

  但隻限於想想,他眼睛盯向下麵的大戶。

  兩個大戶平時在保定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如今跪在這裏沒人叫起,兩個官員互鬥,倒把他們給牽連上了。

  可打死他們,他們也不敢說欽差大人是青天白日訛詐。

  看了看那兩箱銀子,若是沒算錯,也就兩萬兩銀子。這些銀子其實買不了多少米,他們哪個人手中不是攢了好幾糧倉的糧食。

  陳茂龍顯然有了決斷,眼中帶著威脅之意的同時,還在述說一句話——就當是送瘟神。

  兩個大戶對視一眼,隻能就當是送瘟神了。

  喜歡家養小首輔請大家收藏:()家養小首輔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