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電子產業發展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7      字數:2115
  看完了《混元劍俠》網絡版的演示,大夥準備各自回去。

  “李楓,什麽時候有空來萬象影業坐坐,我們的第一部電影準備開機了,你可要來捧場啊。”周珊珊拍了拍李楓的肩膀說道。

  “我表哥可是大忙人,還是我來吧,最好能讓我演個角色,跑龍套的也行。”徐正軒竄了上來,一張浣熊臉上盡是賊笑。

  “可以,角色你隨便挑,不過工資可是沒有的。”周珊珊說道,“最好能發動一些粉絲來無償幫我們拍攝。”

  “哇塞,你堂堂一個影視公司的總經理,竟然摳門摳到這個境界,真是大寫的服。”徐正軒對著周珊珊豎起了大拇指。

  “嘿,竟然說反話,膽子大了,信不信我撤了你的劇本。”周珊珊也不含糊,立即跟徐正軒撕了起來。

  “你們兩個能不能有點節操,軒軒,你現在還是高中生,演什麽電影。再說,就你那張浣熊臉,難不成演個寵物?也沒見誰拿浣熊當寵物的。”李楓拿徐正軒開涮。

  這個小子想來閑不住,好不容易考上了聚龍中學,卻沒有一點讀書的心思,成天腦子裏搗鼓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叫人不吐槽都不行。

  “哈哈,演個浣熊,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周珊珊捂著嘴笑了起來。

  “珊珊,第一部電影你可得抓緊了,現在已經是12月份,距離元旦不到三十天時間,就算是趕工期的小製作,一個月的拍攝時間仍然是偏緊的。”李楓說道,“如果再加上後期製作的時間,在春節之前能否完成都是個問題。所以凡事盡量提前,為之後的工作騰出更多的時間。這第一炮如果沒有打響,往後的工作開展起來就有難度了。”

  “知道了。”周珊珊說道,“我們爭取在春節之前完成全部的工作。小浣熊,到時候你可要來幫忙啊,不光是讓你當群眾演員,劇本上可能還需要你隨時跟進。”

  “靠,你才是小浣熊,請叫我徐大編劇。”徐正軒的腦袋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至於會不會跟進,那就要看我的心情了。”

  “小軒子,別在這兒扯淡,去吃火鍋怎麽樣?在這兒肚子也沒吃飽,正好連宵夜了。”孫開勝走過來說道。

  “好啊好啊,火鍋搞起。”徐正軒來了勁。

  “我也要吃火鍋。”周珊珊說道。

  一幫人在孫開勝的攛掇下,立即結成火鍋小隊,向著校外的火鍋店進發。

  時間不早了,天色已經完全黑了,混元遊戲公司裏,大多數員工已經下班,隻留下戴雲飛等少數幾個核心成員,還在為網遊公測的事做著準備。

  周清清走到了李楓身邊,問道:“李楓,你怎麽不去和他們吃火鍋?”

  “沒什麽興趣,最主要是太浪費時間。”李楓說道,“現在感覺時間完全不夠用,很多事情需要花功夫深入研究,每天都希望有四十八個小時。”李楓說道。

  “那我就再占用你一點時間吧,我想和你再談談訊通科技的事。”周清清在李楓身旁坐下,說道。

  “好啊,很久都沒跟清清姐聊聊天了。”李楓道。

  上次周清清與李楓在紫金山莊裏的交談,讓她受益良多。

  周清清的年紀比李楓大兩歲,再加上她成熟幹練,所以從心理年齡上看,已經比大多數的在校大學生都要成熟,差不多相當於踏上社會兩三年的職場人。

  所以相比於周珊珊等人的幼稚,跟周清清聊天要順暢有效得多。

  而且作為周海超的長女,周清清的身上有著一種女強人的氣質,這也是戴雲飛苦追多年,卻始終駕馭不住她的原因。

  在李楓看來,周清清比戴雲飛更適合從商。

  戴雲飛雖然才華橫溢,是個很有潛力的創業者,但是他的能力更多的偏重在技術層麵,所以混元遊戲公司在技術上是過硬的。但是在管理層麵和市場經營層麵,戴雲飛目前的能力還是略顯不足,許多地方還需要李楓總攬把控。

  但是周清清不同,她的眼光非常獨到,對於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趨勢,有著自己的見解,也有自己的思路。

  她目前所缺乏的,就是實際領導企業的能力。而這一點,隨著她踏上社會就會一點點補足。

  “李楓,明年我就要從江州工業大學畢業了,按照老爸的意思,明年就有可能讓我前往他的公司任職,而且是副總裁級別,為之後的接班做準備,讓我很有壓力啊。”周清清說道。

  隨著形勢的不斷發展,現在的訊通科技麵臨諸多變數,尤其是隨著市場的變化,國際巨頭相繼加大了對華夏市場的推廣力度,訊通科技的市場份額開始不斷收縮,形勢不容樂觀。

  “這也是好事,電子產品是一個新興行業,未來的前景非常廣闊,有很大的發揮餘地。”李楓說道,“隻不過這個行業更新換代太快,要想跟上步伐,甚至引領潮流,就一刻都不能鬆懈,時刻保持在備戰狀態。”

  “是啊,所以說這個行業不好做,老爸也感覺到有些累了,所以想讓我早點接班。”周清清說道,“隻不過我對於這個行業認識始終不夠,自己對於電子產品的潮流也不敏感,再加上外部競爭越來越激烈,實在擔心做不好。”

  這個行業的確如此,就算讓李楓自己去做,也未必真能做好。

  畢竟21世紀初的這個階段是it技術發展的高峰期,幾乎每個兩三個月就會有新技術誕生,在這種情況下,電子產品行業的更新換代實在太快,隻要稍有懈怠,馬上就會跟不上時代。

  僅僅以手機為例,一家國際巨頭公司平均每年都會推出十幾款乃至幾十款新手機,無論從價位還是功能上,都會涵蓋所有的消費人群。

  加上國際巨頭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都非常巨大,對於國內中小型企業來說,是很難有競爭優勢的,唯一可以操作的就是打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