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成立同心社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4      字數:2120
  隻要把水產加工廠做大做強,成為本村的農業龍頭企業,這種一產與二產相結合的模式,能有效地起到輻射帶動作用。這樣一來,就能在合作社的組織下,帶動全體水產養殖戶致富了。

  這幫土老帽文化素質低,領悟能力也不強,李楓還是費了一番功夫,才把自己的模式跟他們解釋清楚。

  聽完之後,大多數人眨巴著呆萌的小眼睛,足足消化了十分鍾,才漸漸明白其中的奧妙。

  不少養殖戶紛紛豎起了大拇指,覺得李楓這個點子非常靠譜。

  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合作社的銷路問題,又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還減少了因死魚造成的浪費現象,可謂一舉三得,能大大提升養殖戶的整體經濟效益。

  李萬達也明白了李楓的具體思路,問道:“楓楓,這個方案的確非常好,能解決長期以來咱們水產養殖戶麵臨的核心難題。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成立水產品加工廠呢?”

  “成立水產品加工廠,主要的問題無非兩點,一是資金,二是技術。”李楓說道,“資金這一方麵,我建議參照南橋玩具廠的做法,采取眾籌的形式。同時積極向鎮裏爭取扶持政策,得到鎮裏的支持。至於技術方麵,可以聯係仙湖大學農學院,請專家來進行指導,仙湖大學在農業方麵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經在市裏有了成功的案例,現在他們也很希望與農業企業進行合作。”

  經過李楓一提點,大家紛紛覺得這個方案非常可行,隻要大家籌建起一個小型的水產品加工廠,就能有效地消化本村的水產品產能,把整個水產養殖業帶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而且通過水產品加工,能大大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拓展銷售的渠道和層次,為養殖戶們的致富帶來了一條新路。

  所以大家紛紛點頭,對李楓的方案非常讚同。

  南橋村裏本身就有一批從事水產品加工的手藝人,不過原先他們都是單打獨鬥,采用的多是純手工模式,效率不高,製作的加工品也較為低端。

  如果能把這批人組織起來,要辦一個水產品加工廠,並不是特別困難。

  “既然大家都非常讚同,那麽我們就把籌建水產品加工廠作為重點工作,我們幾個先帶個頭,大家分一下工。”李萬達說著,把要建廠的場地選址、資金籌集、爭取政策、組織學習等幾項工作分了分工,把十幾個養殖大戶組成了四個工作小組,分頭開展工作。

  大家也表現得非常踴躍,紛紛認領了工作任務。

  “好了,這個消息請大家在村裏廣而告之,希望大家踴躍報名入夥,積極籌措資金,爭取早日把水產品加工廠建立起來。”李楓說道,“至於咱們的水產合作社,我建議就叫‘同心社’,由我大伯李萬達任社長,大家覺得怎麽樣?”

  “好,我們讚成。”眾人紛紛鼓掌,大夥的神情都顯得非常高興。

  李萬達眼神一閃,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楓楓,這個合作社沒有你可不行呀,要不這個社長還是你來當?”

  “對呀對呀,李楓當也很合適。”大家對這個建議也讚同。

  “各位,我已經是南橋玩具廠的副廠長了,再來當合作社的社長,實在力不從心。而且我沒有農業生產經驗,隻是紙上談兵,將來一旦遇到實際問題,未必有應對的辦法,還是讓我大伯當最合適。”李楓推辭道。

  “這樣吧,那退一步,楓楓你當咱們社的顧問,這總行了吧。”李萬達說道。

  “好吧。”李楓點了點頭。

  眾人皆是一片興高采烈。

  “好了,大家都領到了工作任務,接下來就要同心協力,共同把這個合作社辦起來,而且要辦得比原來的合作社更好,讓咱們村的水產養殖戶全都發家致富。”李萬達笑著說道,“今天就到這裏,大家散會吧。”

  眾人紛紛起身,有說有笑地走出了李萬達家。

  同心社,這個名字體現了南橋村水產養殖戶們同心協力,共謀發展的美好願景,也把大家的積極性徹底調動了起來。

  等到大夥都散去,李楓將合作社的籌建方案交給了李萬達:“大伯,這個合作社就由你來當社長,統籌協調各方麵的工作。如果有什麽問題,隨時來找我。我還要去一趟南橋玩具廠,三叔在等我呢。”

  “楓楓,還是你最有本事,居然還給我弄了個社長,隻不過我沒文化,這個社長還真不好當啊。”李萬達既有些興奮,又有些擔憂,畢竟原先是單打獨鬥,現在帶了這麽一幫人,怎麽把隊伍帶好,成了他首要考慮的問題。

  “有什麽不好當的,當著當著就習慣了。”李楓笑了笑說道,“大伯,以後你是社長,三叔是副廠長,咱們家在村裏也算是揚眉吐氣了,爺爺奶奶一定非常高興。”

  “是啊,原先還是萬民最有出息,早早進城端上了鐵飯碗。”李萬達又激動又緊張,“現在,我們剩下的兩兄弟也不能落後,這個社長我一定好好當。楓楓,你爺爺奶奶知道你最近幹成了這麽多事,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李萬達也知道,李楓最近在城裏開了一家頗具特色的網吧,開業以來生意非常火爆,口碑也極好。

  不僅如此,他還幫助李萬華把南橋玩具廠裏積壓的貨物賣了出去,成為了玩具廠的副廠長。

  今天,李楓還幫助他們成立了新的水產養殖合作社“同心社”,就這能力,恐怕連經驗豐富的村書記都比不上。

  幾個月不見,自己這個侄子簡直跟脫胎換骨了似的,讓李萬達又是驚奇又是高興。

  “楓楓,可多虧了你啊,要不然我還真不知道要怎麽辦了。”李萬達拍著李楓的肩膀,“今天大伯請客,咱們下館子好好吃一頓。”

  “不了,大伯,我還有事要去一趟南橋玩具廠。”李楓跟李萬達告辭,“你這頓飯,攢著以後再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