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幫一把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3262
  益州府的公告字斟句酌,措辭非常嚴謹。

  否認指控是必須的,但否認指控的同時,並沒有顯露對魚不智的敵意,字裏行間反倒透出幾分對逐鹿領誓死保衛飛地的尊重和讚賞。這就是劉焉,心知逐鹿領的犧牲和付出無法抹殺,朝野均感念逐鹿領的不易,益州府絕不能在這個時候悖離民意,不能讓公告措辭再次激怒民眾。表現些許善意,較容易平息民間怒火,對改善益州府的處境或有幫助。

  另一方麵,強調尊重朝廷的必要性,稱當今天下大亂正是因王令不彰,劉焉乃漢室宗親,牧守一方,位高權重,更應以身作則,以尊王攘夷為念。這當然是偷換概念,但聽起來卻有相當的說服力,更凸顯出劉焉忠君愛國。如果大家接受了州府的解釋,那麽劉焉就是忠臣,擁兵自重割據地方什麽的自然不成立!魚不智質疑州府不接管飛地,頂多是大家對程序和規則的認知有差異,誰都沒有錯,大家都是好人!

  最重要的是,益州府始終在強調自己“堅持原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所以隨便魚不智怎麽折騰,益州府大可堅守既有立場,拒絕接下燙手山芋,誰都不能從程序層麵說益州府做得不對!

  一招連消帶打,綿裏藏針,端的厲害。

  玩弄權謀之道,劉焉的功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

  大招放出,無懈可擊,劉焉終於放下心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任外麵濁浪滔天,益州府始終堅守立場即可,直到風頭過去,塵埃落定,時間會慢慢地衝淡一切。經過這一番折騰之後,劉焉的聲譽多少會受到影響,那是沒奈何的事情,不過跟身敗名裂聲譽掃地比起來,這已經是劉焉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

  劉焉端起幾上的茶杯,移到嘴邊,卻久久沒有飲下。

  他的目光望著茶杯,心緒卻早已不知道飄到哪裏,眸中掠過一抹陰冷,緊接著嘲諷的笑意在唇間浮現。

  院子裏起了一陣風,風中隱約傳來輕聲呢喃。

  “靠這種歪門邪道就想鬥倒老夫,汝還嫩了點……”

  “今已回應,能奈我何……”

  “此間事了,要汝好看!”

  劉焉端著杯暗自放狠話時,遙遠的河套,也有一位老人端著茶杯沉思。

  這位老人自然就是朱儁。

  一位中年文士悄然走了進來,徑直走到朱儁麵前:“公偉,找我何事?”

  朱儁點頭:“君榮,可知曉劉焉發的公告?”

  君榮是表字,中年文士複姓士孫,名瑞,右扶風平陵人。士孫瑞本是朝中大臣,素有才謀,獻帝時擔任執金吾,王允引為仆射,與之謀誅董卓,可以說士孫瑞是誅殺董卓的主要發起者和參與者之一。

  然而,董卓伏誅後,王允將功勞全歸於自己身上,士孫瑞既沒有抱怨,也從沒有對外誇耀自己的功績。因為沒有功勞,士孫瑞錯過了封侯的機會。但正所謂禍兮福所依,涼州軍打破長安城後,誅董卓有功的官員盡皆被殺,有的連家小都未能幸免,士孫瑞卻因無功無侯逃過一劫。

  按照曆史軌跡,士孫瑞會繼續在長安為官,直至幾年後董卓餘黨李傕、郭汜交戰,為亂兵所害,走完自己的人生旅途。但遊戲中的曆史軌跡走歪了少許,朱儁鬼使神差地進軍河套地區,領上郡太守,虎視長安的涼州軍,士孫瑞的人生軌跡也跟著轉了彎。士孫瑞和朱儁都是朝中大臣,私交甚篤,再加上兩人都忠於漢室,誌趣相投。見朱儁有了根據地,士孫瑞頓時覺得有了盼頭,果斷拋棄官位,攜妻子逃到上郡輔助朱儁。

  以士孫瑞的資曆和地位,頂上郡郡丞的位置實在有些屈才,但士孫瑞誌不在官位,隻盼合他與朱儁二人之力,在有生之年討破叛軍,興複漢室。正因如此,士孫瑞名義上是朱儁下屬,實則是上郡的二當家。

  朱儁如此訊問,士孫瑞當即笑了起來:“舉國皆聞,豈能不知?”

  “有何感想。”

  “巧言令色,析辯詭辭。”

  士孫瑞為人向來低調,說話如此直接,說明對劉焉印象壞得無以複加。他和朱儁都是忠於漢室的肱股老臣,朱儁對劉焉割據地方的做法十分憤怒,士孫瑞和他投契,對劉焉評價可想而知,說這樣的話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魚太守乃是忠直之士,為國征戰,滿腔熱血,行事也不乏圓滑玲瓏,可終究不及劉焉那樣老謀深算。益州府放出這公告,逐鹿領怕是很難翻盤。”士孫瑞苦笑著,末了發出一聲深深的歎息。

  朱儁默然,他認同士孫瑞的看法。

  益州府以“尊王攘夷”做擋箭牌,明眼人都知道這純粹是劉焉在扯蛋,卻難奈他何,總不能傻乎乎地跳出來說“尊王攘夷”是假的吧……

  沒辦法打掉擋箭牌,自然也就沒辦法迫使益州府承擔應盡的責任。

  最後的結果,無外乎魚不智怒刷一波聲望,同時收獲大量同情,劉焉的形象會有一定程度的坍塌,但益州府仍然不會向飛地派兵。魚不智要麽繼續死守飛地,將逐鹿將士性命置於險境;要麽冒天下之大不韙放棄飛地,相信經過本次事件後,肯定會有相當多民眾理解魚不智的苦衷,但也肯定會有部分民眾難以接受棄守國土,對魚不智粉轉黑。

  無論如何,逐鹿領都討不了好。

  搞權謀鬥爭,魚不智跟劉焉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朱儁胸中鬱悶難平,不隻是因為他跟魚不智私交,還有心目中的公義。

  “幫一把。”朱儁道。

  “嗯?”

  “我們幫一把。”

  “如何幫?”

  “公告。”朱儁沉聲道:“劉焉公告蒙蔽世人,我們也以公告曉示天下。”

  “跟益州府公告打擂台?恐怕不妥當。”士孫瑞皺眉:“劉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他畢竟是宗室,又是先帝任命的三牧之一,你我非在朝為官,出身職位均在劉焉之下,我等公然指責劉焉,將大漢朝綱置於何地?再則,公告代價高昂,百萬金,不超過五十字。這種事當麵舌戰都難辯出個明白,公告隔空論戰難有結果……”

  “不用論戰,發一條表明我方對此事態度,讓大家明白公道自在人心,如何?”朱儁說。一條全國公告百萬金多少有點肉疼,但為了心中一直堅持的公理,為了讓忠直之士不至於孤立無援,朱儁不在乎付出這樣的代價。

  他唯一擔心的是士孫瑞反對。

  朱儁雖有治理地方的經驗,但他其實更擅長打仗,多以宿將身份示人。初到上郡,身邊無可用之人,朱儁軍政一肩挑就頗為辛勞,曾找魚不智借馮鸞幫忙了一段時間。士孫瑞來到上郡後,領郡丞,朱儁從此不用理政務。上郡剛剛光複,財物遠不如正常郡國充裕,為讓上郡盡快恢複繁榮,士孫瑞對資金摳得極緊,豪擲百萬金隻為出口怨氣,怎麽看都會被否決掉……

  出乎朱儁意料,士孫瑞爽快地答應下來。

  “這是正視聽的機會,不過措辭最好含蓄一些,點到為止。”士孫瑞說。

  朱儁點頭:“你把握吧。”

  很快,上郡太守府的公告傳遍神州,公告隻有一句話。

  為世憂樂者,君子之誌也;不為世憂樂者,小人之誌也。——朱儁。

  看到朱儁的公告,劉焉鼻子都氣歪了。

  這句話出自《申鑒?雜言上》,翻譯過來意思是:為國而憂、為國而樂,這是君子的誌向;隻考慮個人得失,這是小人的誌向。

  就算大家不知道魚不智和朱儁的交情,單拿高原飛地這件事客觀評論,公文雖說沒指明道姓,不過任何思維正常的人都知道誰是君子,誰是小人。

  劉焉一張老臉被打得啪啪的。

  “朱公偉,與你何幹!”劉焉氣急敗壞地怒吼著,象一隻受傷的野獸。

  劉焉對朱儁多管閑事憤怒到極點,卻也惶恐到極點。

  朱儁盤踞上郡,兵甲錢糧捉襟見肘,卻是名滿天下的名臣宿將,威望罕有人能及,世人皆知朱儁對漢室的赤膽忠心。朱儁居然跳出來指桑罵槐,旗幟鮮明地站魚不智那邊,對民心所向會有超強引導作用,對劉焉很不利。

  怎麽辦?

  還沒想明白呢,又一則全國公告橫空出世。

  還是一句話,隻是更短,僅五個字:恨不在益州!

  這句話什麽意思?見署名大家就明白了,打擊異族最積極的白馬將軍,在這個節骨眼上喊出一句“恨不在益州”,代表什麽意思還用說嗎?當然是支持魚不智,鄙視益州府。高原飛地攻防是神州西南的事,遠在神州東北的公孫瓚居然也忍不住發聲,不難看出此事引起多方關注。

  遊戲世界一片沸騰。

  劉焉發出公告,本以為事件將就此平息,畢竟益州府的道理也能成立,頂多各自解讀不同,分不出對錯。沒想到,居然有兩位諸侯公開支持巴郡,實在是太有戲劇性了。

  還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