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有你一份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496
  見趙部神情異樣,眸中隱隱有幾分笑意,魚不智忽地福至心靈。

  一個念頭在腦海中浮現,便再也無法消退。

  “趙兄,跟我有關?”魚不智和趙部算得上患難之交,索性直接詢問。

  “有你一份。”

  趙部的意思很明確:三分巴郡僅得其一,放棄三分之二的地盤太吃虧,他實在無法接受。可從益州府的角度,顯然也無法接受趙部占大頭的方案,趙部對此心知肚明,於是退而求其次,要求至少一個新郡的太守必須是他和巴郡太守府都能接受的人選,避免巴郡分割後自己被徹底孤立。

  益州府對巴郡長期打壓,趙部有這樣的擔心並不奇怪。

  陳琳理解趙部的擔心。

  對陳琳來說,負責巴郡談判這麽久,趙部丟掉三分之二勢力斷尾求生,這樣的結果怎麽看都不能說理想。陳琳代表的是袁紹,從河北南下那會袁紹是渤海太守,現在袁紹已經貴為冀州牧,麾下多了不少謀士,陳琳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巴郡問題談判中取得好結果。

  趙部堅持,陳琳認可,迫切希望解決爭端的吳懿不得不作出妥協。

  吳懿很快推薦了人選。

  負責與益州府談判的主角是陳琳,但巴郡作為當事一方,也是派遣使者在綿竹參與整個進程,並隨時通過玩家急報方式,將最新情況通報後方,兩邊的信息傳遞非常順暢,跟玩家的即時通訊相比也差不了多少。益州府接連推出幾個人選,大多是益州著名世家豪族,其中有幾位跟巴郡有淵源,甚至跟趙部本人都有打過交道,可這些人選,都被趙部毫不猶豫地否決了。

  吳懿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打了這麽久交道,趙部可不是那麽好忽悠的。

  州府提的人都不行,吳懿怒了:“讓他提名試試!”

  吳懿本想也試試否決別人的滋味,可趙部提名魚不智,讓他大吃一驚。

  居然提名玩家?

  荒謬!

  無理!

  滑稽!

  不知所謂!

  提名太守意味著什麽?諸侯!

  怎麽能提名玩家?

  在NPC們的認知中,玩家晉級諸侯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難以接受。

  玩家與NPC有著本質的不同。

  這種觀念根深蒂固。

  別看廟街十三少當上了東海相,成為第一位玩家諸侯,可他是通過特殊劇情上位,特殊劇情本就有機會晉級名額。廟街十三少以劇情功勳上位,屬於係統獎勵,並非功績實力達到諸侯層級,在NPC看來純粹是投機取巧,地位固然合法,卻很難讓人信服。

  換作其他玩家,吳懿多半直接PASS掉,但魚不智情況比較特殊。

  首先,逐鹿領是天下第一都,實力不俗,不僅兩次全國戰役表現突出,益州叛亂任務中同樣居功至偉,實力和名氣在益州境不作第二人想,在全國範圍內也有赫赫聲名。如果硬要從玩家領地中挑一個最有資格為諸侯者,逐鹿領必定是最大熱門之一,就口碑和影響力論,魚不智勉強具備了資格。

  其次,巴郡歸屬問題之所以久拖未決,逐鹿領在裏麵起到了重要作用。益州府早已經查明,袁紹和朱儁幹涉巴郡事務,並不是因為趙部交遊廣闊,而是魚不智在暗地裏為趙部四處奔走,陳琳親口承認袁紹和魚不智有交情。至於最近突然送來玩家急報的公孫瓚,十有八九也跟逐鹿領有關係,劉焉和吳懿絞盡腦汁都沒能明白:跟袁紹有交情的魚不智,公孫瓚怎麽會支持?但有一點益州府有共識,絕不能以普通領地看待逐鹿領,那廝壓根不正常!

  第三,魚不智跟劉焉是有淵源的,當初劉焉入蜀,逐鹿軍有護衛之功。盡管後來因為逐鹿領跟巴郡太守府走得太近,被益州府冷落,可魚不智畢竟曾經被劉焉邀到綿竹做客,多少有些交情。逐鹿領在巴郡治下,魚不智跟趙部交好不足為奇。玩家膽大妄為無節操,出了名的好收買,益州府若接受趙部的提名讓魚不智掌控一郡,魚不智以後願意跟誰混,誰能說得清?

  吳懿沒有一口回絕。

  在他看來,魚不智是一個值得爭取的對象。

  更重要的是,讓趙部拱手讓出三分之二地盤,乖乖就範的可能性不大。

  茲事體大,吳懿不敢妄下結論,如實稟報劉焉。

  劉焉也看好策反魚不智的前景,不過玩家的善變口碑讓他頗有些猶豫。劉焉善於鬥爭,既然趙部接受了分割巴郡的提議,說明趙部其實正在妥協,現在提名魚不智,無非是想爭取更多利益。肯退第一步,難保不退第二步,這時候就看誰的意誌更堅定,談到這個地步,劉焉認為自己已經釋放出足夠誠意,談判有了明顯進展,即使陷入停滯,他對朱儁等人也能有所交待,壓力更多在趙部那一邊,指示吳懿繼續跟陳琳扯皮。

  陳琳和趙部都看穿了益州府的算計,卻也隻能繼續耗著。

  提名的時候趙部並沒有告訴魚不智,免得他患得患失,等到結果出來,要麽送上一份驚喜,要麽什麽都沒發生。可事態發展到這一步,趙部覺得有必要跟魚不智提個醒,商量一下怎麽才能盡快把事情擺平。

  魚不智淚流滿麵。

  三分巴郡得其一,趙部還惦記著為逐鹿領爭取利益,確實夠意思!

  這是要把魚不智帶上諸侯之路的節奏!

  “趙兄覺得有機會?”

  “有。”趙部肅容道:“現在僵持不下,就看誰先妥協,不過你大可放心,我肯定不會退,劉焉想耗多久我都奉陪。”

  “趙兄你真是……”

  趙部擺手打斷道:“你我生死之交,矯情的話不提也罷。”

  “若非不智替愚兄四處奔走,說服袁冀州、朱車騎和公孫太守出麵斡旋,劉焉怕是早就將巴郡收入囊中,何嚐會給我半分機會?能有現在這個局麵,都是不智的功勞,愚兄若不盡力為你爭取,豈非忘恩負義之人?我那麽爽快答應分割巴郡,就是希望你也能有機會分一杯羹。”

  “不瞞你說,堅持讓你占一份,其實愚兄也是為了以後能更好地自保。危難時不智不曾棄我而去,想必將來更不至於,你我聯手三分巴郡有其二,就算五年之期過後劉焉再動幹戈,或許我還得仰仗不智幫忙渡過難關。”

  趙部停了下來,一臉期待地看著魚不智。

  魚不智知道,趙部迫切需要一個承諾。

  有沒有這個承諾,趙部都會力爭,隻是關乎心情。

  魚不智正容道:“趙兄放心,你我向來守望相助,成與不成都是如此。”

  “好!好!好!”

  趙部連說了三個好字。

  “趙兄著急喚我來,想來必有打算?”魚不智問道。

  趙部點頭:“沒錯。劉焉想拖,我們卻不能任由他拖下去,劉焉此時心懷躑躅,無外乎認為你我相交莫逆,對你不放心罷了。你昔日與劉焉有舊,不妨抽空去趟綿竹求見劉焉?對他示好,以安其心,或能讓劉焉更快決斷。”

  魚不智大為感動。

  論出身、地位和權力,趙部都沒辦法跟劉焉比,玩家出了名的沒節操,牆頭草。趙部能說出這麽一番話,說明這位仁兄是真把魚不智當成了知己,不擔心魚不智順勢倒向州府。

  魚不智想了想,平靜道:“求見示好我看就算了,討好痕跡實在太明顯,萬一今後需要跟益州府翻臉,容易留下把柄,我丟不起那人。”

  趙部一楞,如釋重負地欣然一笑。

  趙部完全不擔心魚不智倒向劉焉?

  當然不是!

  有些人可同甘共苦,更多的人不能。

  成為諸侯的魚不智同樣歸益州府管轄,若被頂頭上司以勢壓迫或拉攏,恐怕沒多少太守國相扛得住。另一方麵,掌握三巴之一,魚不智即為諸侯,跟趙部地位一樣,以逐鹿領自身實力和關係網,成為諸侯後勢必如虎添翼,比趙部更強大幾乎是必然的,到那個時候,兩人還能否保持現在的情誼?

  可是他隻能選擇繼續信任魚不智,告訴自己魚不智的節操值突破天際。以趙部對魚不智的了解,即使將來魚不智迫於壓力沒辦法與自己並肩對敵,也不太可能跟劉焉一起對付自己,說不定暗中給些支援,總好過孤立無援。

  再多的海誓山盟,也換不來天長地久。

  好在到目前為止,魚不智德行無虧,至少可以期待一番。

  魚不智剛才這番話,讓趙部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些東西,那就是口碑。逐鹿領主的好名聲遠近皆知,在玩家中並不多見,有時口碑也會成為枷鎖。通常名聲越好越愛惜羽毛,除非魚不智承受的壓力超過極限,以至於他不得不顛覆好不容易建立的偉岸形象,基本不用擔心他在背後捅自己刀子。

  魚不智剛才承諾“守望相助”的說辭,顯然是認真的。

  沒有什麽比這更能讓趙部感到欣慰。

  “那你打算怎麽辦,什麽都不做?”心情大好的趙部從桌上拈起一塊點心,放進嘴裏一通大嚼,說話時有點口齒不清。

  魚不智不答反問:“趙兄提名我的事情,還有哪些人知道?”

  “談判的事情主要是陳孔璋,袁冀州也是知道的,非常支持這個提名。”

  “袁本初也支持?”魚不智有些驚訝,在他潛意識裏,貌似已經跟袁紹分道揚鑣,隻是決裂得沒有那麽明顯而已。陳琳繼續為巴郡的問題斡旋,在他看來也是因為趙部早早投靠了袁紹,袁紹既然卷入其中,事情沒辦成,中途也不方便抽身而退,說穿了是為了袁紹自身利益,魚不智這位中間人早就完成曆史使命,袁紹怎會支持自己上位?

  袁紹是典型的世家子弟作派,講究利益,習慣交換,施恩不圖報與他的理念背道而馳,暗中幫助一位與他有芥蒂的玩家更是沒道理。

  不應該!

  “千真萬確,不智是不是與袁冀州有誤會?”趙部正容道。

  他在官場混跡這麽多年,察言觀色技能滿級,立刻察覺到魚不智跟袁紹似乎有些不睦。一邊是靠山,一邊是朋友,趙部真心不願意這兩人交惡,極力想從中化解,讓兩人重歸於好。

  “嗬嗬,沒有的事……”

  魚不智果斷轉移話題:“有個辦法或能讓劉焉早做決斷。”

  “什麽辦法?”

  “劉焉最近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多半是因為多位重臣和諸侯出麵斡旋,讓他感受到更多壓力。既然如此,我們大可繼續利用外勢做文章促其就範。趙兄提名我出任一部太守,袁冀州知道,然而朱車騎和公孫兄卻未必知曉,倘若能告知他們,征詢他們對提名的看法,朱車騎和公孫兄應該會有表示,他們若明確支持提名,會給益州府一個更加明確的信號。”

  “隻是此事我不方便出麵,還需勞煩趙兄修書。”

  “此事易也,包在我身上。”趙部慨然道,話說有玩家急報就是方便。

  趙部神色如常,心中卻是波瀾起伏。

  先前他還隻是懷疑魚不智和袁紹交惡,這時候已經完全肯定了,魚不智轉移話題的招數哪能瞞得過他?更讓趙部震驚的是,魚不智稱呼公孫瓚為“公孫兄”,這是袁紹都未曾享受過的待遇,說明魚不智和公孫瓚非常熟。

  魚不智因功和袁紹建交,趙部是知道的,公孫瓚又是怎麽回事?

  要知道,公孫瓚可是和袁紹勢如水火!

  等等,勢如水火……

  趙部隱約猜到魚不智和袁紹鬧翻的原因,這個意外發現讓他頭大如鬥,略微思忖之後,他還是決定當麵問個明白,開誠布公總比疑神疑鬼來得好:“不智好本事,連公孫伯圭都能說動,但袁冀州和公孫伯圭好象不對付呢。”

  “誰說不是呢。”

  魚不智猛地一激靈,他這會也意識到此前忽略的問題。

  從玩家角度看,同時跟袁紹和公孫瓚結交是逐鹿領的自由,天經地義。兩位諸侯打生打死,逐鹿領保持中立即可,他認為袁紹和公孫瓚應能理解,不至於要自己選邊站,公孫瓚就從來沒有強人所難。但公孫瓚能深明大義,不代表袁紹也能深明大義,公孫瓚這豪強重義,袁紹這世家子重利,兩人出身決定了腦回路的不同。

  再想到官渡之戰期間,飛魚水師跑到右北平打倭人……

  魚不智苦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