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追殺八百裏!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498
  羌胡首領的死,改變了戰場形勢。

  為了方便觀察和指揮,羌胡首領站在高處,他被射殺的情形被眾多羌胡騎兵目睹。一箭穿兩頭,那名白袍少年臂力強得可怕,更可怕的是箭術,羌胡首領戰馬吃痛人立而起,帶著羌胡首領身形移動,白袍少年在電光火石間射出一箭,精準命中羌胡首領咽喉,即使是以箭術精湛著稱的羌胡人,對白袍少年的箭術也不得不服氣。

  羌胡首領被射殺,讓羌胡騎兵頓時大亂。

  曲晨抓住機會率部狂攻猛打,趙雲也帶著北平騎兵飛奔過來,兩支騎兵前後夾擊,迅速將從小山坡下來的羌胡騎兵擊潰,緊接著合兵一處,向主戰場的羌胡伏兵發起進攻。羌胡伏兵見首領被射殺,兩支漢人騎兵向他們猛衝過來,再不敢戀戰,呼哨一聲,作鳥獸散。

  破虜騎和北平騎兵哪裏肯舍,銜尾急追,拿弓箭向羌胡騎兵打招呼。

  破虜騎騎術欠佳,奔射準頭慘不忍睹。

  北平騎兵卻是不然,騎術和射術俱佳,第二次係統大更新後等級提升,實力更勝一籌。緊緊眼隨趙雲的數十騎奔射之術十分紮實,奔射鮮有失手,表現驚豔,在北平騎兵精準的遠程打擊之下,潰退的羌胡騎兵更加慌亂,再沒有利用兵力優勢與漢人騎兵決戰的勇氣。

  又一個軍團技飛出,在羌胡騎兵群中爆裂。

  曲晨這個軍團技威力明顯不如從前,很多破虜騎兵軍團力量已被抽空,隻有第三批參戰的騎兵還能為軍團技提供力量,故軍團技殺傷力略顯寒磣。然而,此時羌胡騎兵已成了驚弓之鳥,破虜騎的這個軍團技雖然殺傷不強,對羌胡騎兵帶來的心理震懾卻是不輕。

  相當於再次提醒他們,龍領騎兵有一條能施放軍團技的猛人。

  還有比這更糟糕的情形嗎?

  有,那就是遭遇的不是一條猛人,是兩條!

  曲晨和趙雲各自率領本隊追擊,與羌胡騎兵始終保持著數十步距離,驅趕敵人向北方逃竄。北麵兩千羌騎本準備迎擊東北和西北方的龍領騎兵,不想身後羌胡首領受到威脅,兩千羌胡分兵來救,可終究還是沒有來得及,眼眨眨看著首領被射殺。

  緊接著,主戰場的同伴一觸即潰,被漢人騎兵攆得跟野狗似的。

  北麵羌騎本待來救,但東北和西北方有破虜騎伏兵未至,本方部隊又被攆得陣腳大亂,完全看不出有重整再戰打算,且潰敗友軍直奔他們而來。敗兵被追得甚急,連必要的避讓都顧不上,照這情形勢必衝散他們的陣形,北麵兩千羌胡無奈之下,隻得催動戰馬向斜刺裏跑開,以避免被友軍衝散,同時避過更北方伏兵的糾纏。

  於是乎,戰場上出現一幕奇景。

  三千多羌胡騎兵,被不到兩千漢人騎兵追殺!

  有些羌胡騎兵原本想利用自身騎術優勢,先跟龍領追兵拉開一段距離,再重整軍陣或戰或退,最不濟且戰且退,不至於被攆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可他們很快發現,追兵騎術雖說不怎麽樣,速度卻比他們隻快不慢!

  怎麽可能?

  羌胡騎兵百思不得其解,這種情形讓他們感覺無比詭異,遂更加驚惶。

  他們與漢人騎兵強的是攻防、騎術和箭術,並沒有速度優勢。可無論如何不該比漢人騎兵跑得慢,“沒有速度優勢”不等於“速度處於劣勢”吧?

  龍領騎兵速度占優勢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因為有速度加成。

  魚不智是魁塔守護者,張忠開啟白虎魁塔,逐鹿軍全屬性均提升一成,其中就包括速度,破虜騎跑得本就比普通騎兵快。除此之外,破虜騎還享有主將的加成光環,曲晨身懷騎兵精通特性可提升騎兵部隊20%速度。前後算下來,破虜騎共有30%速度加成,羌胡騎兵自然無法比擬。

  北平騎兵並不隸屬於逐鹿領,不過趙雲顯然也有加成速度的武將特性,無論曆史還是遊戲中,常山少年都是以騎將身份示人,對麾下騎兵的加成幅度應該不會遜色於曲晨。

  實際上,趙雲同樣有騎兵精通特性。

  趙雲的第二個軍團技放了出來,與第一個軍團技剛好間隔了五分鍾。

  趙雲顯然也是一名王級武將。

  被兩名擁有王級武將實力的騎將追擊,羌胡騎兵休想獲得翻盤的機會!

  羌胡騎兵亡命逃竄,破虜騎和北平騎兵窮追不舍。

  中途兩支破虜騎百人隊加入,兵合一處,繼續追殺。

  曲晨恨羌胡騎兵圍困本軍,要不是北平騎兵趕到龍領,關鍵時刻殺出,破虜騎很可能吃不了兜著走。雖說未必會全軍覆沒,但想突圍而出勢必付出慘痛代價,且擄掠到的人口、戰利品都將失去。更讓曲晨擔心的是,此戰失敗對龍領安全形勢的影響,如果這是羌胡騎兵對龍領實力的試探——此時他基本認定事實就是如此,很可能成為龍領在河套地區地位的轉折點。

  勝了,龍領繼續保持神秘感和威懾力。

  敗了,龍領現在還不能造石製城牆,根本無力抵禦羌胡部落持續進攻,被從河套地區連根拔起隻是遲早的問題。

  幸虧贏了……

  曲晨決定追殺到底。

  不是他嗜殺成性,而是情勢所需。

  曲晨敏銳地意識到,破虜騎被圍困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羌胡騎兵在試探龍領的反應和實力。這一仗打到現在,破虜騎在實力和兵力均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擊殺羌胡騎兵千餘人(多為軍團技斬獲),己方陣亡者不到五百,平心而論,這樣的戰績完全值得好好誇耀一番。

  但曲晨覺得還不夠,還遠遠不夠。

  這次不能讓羌胡騎兵痛徹心脾,或許羌胡騎兵下一波試探會緊隨而至。

  既然比羌胡人跑得更快,既然占據了主動,為什麽不趕盡殺絕?

  曲晨一聲令下,破虜騎毅然決然地追了下去。

  趙雲到河套來本就是為了幫助龍領打羌胡騎兵,履行公孫瓚對曲晨的承諾,既然曲晨打定主意要繼續追殺羌胡,趙雲斷然沒有獨自收兵的道理,率領北平騎兵一路相隨。

  這一追就是三天兩夜,沿途跨越八百餘裏!

  敗退羌胡騎兵被追得吐血數升。

  他們壓根沒想到漢人騎兵會不依不饒,加起來不到兩千漢騎,竟敢追著三千多羌胡騎兵北上。他們最初以為漢騎意思意思就行了,到長城必退,孰料漢騎越過長城仍然不作罷,生生追進羌胡部落眾多的河套中北部地區,哪來的那麽大膽?路上隨便遇上一些強大部落,合力反撲,都能讓這些漢騎灰飛煙滅,可漢騎就是不管不顧,認準他們不肯撒手。

  兩支騎兵一追一逃,漢騎兵不斷以箭矢向羌胡騎兵致以最誠摯的恨意,羌胡騎兵衷心感激破虜騎箭下留情,然後眾口一詞聲討北平騎兵不夠良善。大家同行幾百裏,再怎麽也該有點感情才對,何若射得吾等驚駭欲絕?

  不厚道!

  追兵的奔射固然難纏,但好在射術良莠不齊,隻要不被漢騎援軍中的厲害射手盯上,活下來的希望還是很大的。最令羌胡騎兵深惡痛絕的是軍團技,隔三差五來那麽一下,範圍打擊,有效打擊範圍內任誰都難以幸免,逃亡的羌胡騎兵大部分死於軍團技之下。

  羌胡騎兵隻盼能遇到羌胡部落,讓漢騎知難而退。

  羌胡各部居無定所,現在是冬末春初,水草還沒有長出來,通過既往水草分布判斷部落營地變得困難;近期因為糧食危機羌胡各部間廝殺不斷,部分部落離開越冬地點避禍,這些倒黴的羌胡騎兵連續跑了兩個越冬地點,都沒能遇見族人,不得不繼續向北方逃命。

  第二天上午,羌胡逃兵終於發現一個向南方遷移的小部落。

  可跑近了一看,羌胡逃兵淚流滿麵。

  該部落是鮮卑人,被龍領騎兵追得想死的羌胡是匈奴人,大家不同族,河套羌胡各部並不是鐵板一塊,彼此間仇殺兼並屢見不鮮。最近糧食吃緊,羌人部落見到匈奴騎兵逼近,族中勇士飛快擺好了陣勢,刀出鞘,箭上弦,喝令匈奴騎兵放亮招子,給勞資有多遠死多遠。

  匈奴騎兵試圖喊話套近乎,呼籲羌胡共抗漢騎。

  迎接匈奴騎兵的是呼嘯而來的箭矢……

  匈奴騎兵不敢再自討沒趣,抱頭鼠竄。

  破虜騎和北平騎兵緊隨其後,並不理會這支羌人部落,繼續追殺逃兵。

  羌人部落的老老少少瞪大眼睛麵麵相覷,直到兩支騎兵部隊去得遠了,部落裏才爆發出陣陣驚呼。

  “可能最近太累了,剛才好象匈奴人被漢人騎兵追呢。”

  “我也看到了,一定是眼花了……”

  “我剛才就覺得好神奇,漢人騎兵怎敢在河套追殺羌胡?絕對不可能!”

  “如果沒看錯的話,那些匈奴人的旗號屬於哲罕部。哲罕部可是河套南部最大的匈奴部落,其首領希帥更是以老謀深算著稱,我們羌人和鮮卑大部落都不願輕易招惹哲罕部,漢人被哲罕部盯上怕是連反抗勇氣都沒有,怎麽可能追殺哲罕部……”

  “一定是幻覺!”

  “對,肯定是幻覺!”

  當天下午,哲罕部騎兵遇到第二個羌胡部落。

  天可憐見,這是個匈奴人的小部落,且跟哲罕部關係不錯。

  匈奴人部落見哲罕部騎兵飛奔而來,並未象第一個羌人部落那樣絕情,見哲罕部騎兵十分狼狽,身後不過錯有追兵逼近,同族友愛精神占據上風,打算伸出友誼之手接應同族。此時哲罕部殘部接近兩千騎,加上這個小部落的一千五百騎,完全有能力讓追兵知難而退,讓希帥欠下一個人情。

  他們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更低估了漢騎追擊的決心。

  哲罕部騎兵剛開始敗退的時候,兵力不比現在殘部加友好部落兵力少,何況現在早已被追得嚇破了膽,而漢騎信心和鬥誌越來越高。

  曲晨不帶絲毫猶豫,一聲厲喝,率破虜騎強衝羌胡部落陣營!

  趙雲也沒有二話,銀槍一指,北平騎兵從另一側衝陣!

  人未至,兩個軍團技先後爆開!

  這個羌胡小部落還沒搞清楚發生了什麽,就被兩個軍團技報兩百多人。緊跟著兩名漢人小將打馬突進,一個用戟,一個使槍,所過之處人仰馬翻,族人紛紛墜馬,慘呼聲一片。哲罕部騎兵本打算與同族合力逼退龍領騎兵,誰知龍領騎兵毫不客氣地追殺進來,打得同族難以招架,哲罕部騎兵頓時打消了回身參戰的心思,一聲呐喊,穿過營地繼續逃命。

  曲晨和趙雲同時喝道:“追!”

  兩人對戰局的判斷一致。

  以破虜騎和北平騎兵現在的戰鬥力,要擊敗這個羌胡小部落不是難事,但勢必耗費一些時間,原先追擊的目標會借此機會逃脫。追殺哲罕部騎兵是為了立威,讓羌胡各部以後再想捋龍領虎須時多掂量掂量,宣示龍領對來犯之敵絕不姑息的鐵血立場,實不宜節外生枝。

  破虜騎和北平騎兵不再與眼前之敵過多糾纏,沿兩名王級武將殺出的血路迅速脫身,衝出營地,繼續追擊先前的敵人。

  羌胡小部落不幸替哲罕部擋了刀,鬱悶得想吐血,聽到漢騎要繼續追,他們也顧不得讓希帥欠人情了,部落首領趕緊令族人停止攻擊,目送這些漢人騎兵離去,免得漢騎改變主意。

  荒涼的大草原上,一支漢騎趕著一支羌胡騎兵,窮追猛打。

  三天兩夜,追殺八百裏!

  沿途至少十多個羌胡部落親眼看到這不可思議的一幕,其中兩個羌胡小部落遭了池魚之禍,試圖幫助哲罕部騎兵被漢騎連帶攻擊。要不是漢騎認準目標不願放手,沒有人懷疑他們有覆滅那兩個小部落的能力。盡管戰鬥持續時間不長,兩名漢人小將的神勇卻足以讓所有親曆者銘記在心。

  持續北上,羌胡部落越來越多,且不乏一些中型部落。

  羌胡內部各有族屬,抑或漢騎追殺哲罕部騎兵的壯舉讓各部目瞪口呆,沿途羌胡部落不約而同選擇觀望。連哲罕部都被追得象喪家之犬,沒有人願意主動接受考驗。

  三天後的傍晚,曲晨和趙雲結束了追殺。

  深入羌胡腹地,且士卒疲憊不堪,不退恐有失。

  漢騎退走時,三千多哲罕騎敗軍,生還者不到四百人!

  消息傳出,河套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