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恐怖的死法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736
  破虜騎出穀,羌胡騎兵立刻迎上來接戰。

  羌胡騎兵展示出更勝一籌的箭術和騎術,不斷對破虜騎發起遠程攻勢。破虜騎則一改早前盡量避免接觸的打法,主動尋求與羌胡騎兵近身搏殺,憑主將的超卓武力帶動部隊擊潰正麵的羌胡騎兵。

  戰鬥比黎明前那次突擊更為激烈。

  破虜騎實力處於下風,隻得充分利用地形保持機動,與羌胡騎兵周旋。衝陣對決中,曲晨的個人勇武顯得可靠而高效,讓羌胡騎兵吃了不少苦頭。間或出現的軍團技更是讓羌胡騎兵心存忌憚,由於擔心遭遇軍團技地圖炮,羌胡騎兵的陣形較為鬆散,遭遇破虜騎集團衝擊時很難抵擋。

  正是因為曲晨的存在,才使得破虜騎有與羌胡騎兵對抗的能力。

  雙方都不斷有人落馬,羌胡騎兵落馬的人數竟然更多一些。

  破虜騎信心在不斷提升。

  這次更象是背水一戰,不得已而為之,出戰前很多破虜騎兵心情悲壯。可隨著戰鬥進程的延續,己方的表現比大家最初預計的還要好,羌胡騎兵肉搏戰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厲害,心氣自然就高了,漸有士氣如虹之勢。

  原本打算襲擾得手即撤退,持續襲擊阻撓羌胡騎兵堵路,曲晨將穀中破虜騎分成三批輪換出擊。但看到羌胡騎兵因患得患失阻擊不力,破虜騎打得有聲有色,隱隱有與羌胡人分庭抗禮的跡象,且羌胡人首領遙遙在望,曲晨果斷決定改變計劃。

  士氣可鼓不可泄!

  一聲長嘯,在穀口區域待命輪換的第二批騎兵奔出,與出擊部隊會合。千餘破虜騎,全力向羌胡人首領所在方向突擊。

  羌胡人隨即作出反應,投入更多兵力阻擊破虜騎。

  破虜騎的進展並不順利。

  戰場人數增加,反而使得他在戰場上的控製力相對下降,雖說破虜騎仍然占據主動,但雙方戰損比例逐漸拉近,破虜騎先前略占上風,如今卻是旗鼓相當。這樣的情勢持續下去,兵力處於劣勢的破虜騎顯然更為不利,逐鹿領也很難承受此戰損失大量騎兵的後果。

  退還是不退?

  繼續進攻,破虜騎戰損勢必更加嚴重,失血過多。

  退而遊擊,距離羌胡人首領已是不遠,前功盡棄。

  繼續突擊!

  龍領騎兵需要展現出強硬的戰鬥意誌,況且前麵已經付出了許多代價,就此退卻將使得前麵的犧牲毫無價值。擊殺或擊退敵軍首領,是解決戰鬥的簡便方法,哪怕需要付出更大代價,曲晨也在所不惜。

  又是一聲長嘯,第三批騎兵衝出山穀!

  與此同時,號角聲在山穀中響起,東北和西北方向響起馬蹄和喊殺聲,潛伏的兩支百人隊出動了,迅速向穀口位置靠攏。

  一處小山坡上,羌胡首領眉頭微蹙。

  “居然還有伏兵,不愧是龍領,幸好我們也留有後手……”

  長號聲起,穀外小樹林中一陣騷動,兩千餘羌胡騎兵從林中鑽了出來,很快在北麵完成集結。這支羌胡伏兵嚴陣以待,準備對東北、西北方殺出的龍領騎兵迎頭痛擊。與此同時,另有千餘羌胡騎兵從側翼出現,參與到對穀中殺出的龍領騎兵的戰鬥。

  曲晨臉色大變。

  羌胡居然還藏著三千伏兵,難怪敢大而化之地找破虜騎麻煩!

  客觀地講,若不是顧忌神龍的傳說,六千羌胡騎兵完全可以強攻龍領,更不用說對付破虜騎了。

  東南方向也響起急促蹄聲,直奔山穀戰場方向而來。

  曲晨暗暗叫苦,羌胡還派了一支騎兵斷破虜騎後路,倘若自己懵然不知率部突圍,返程路上多半也會中埋伏。破虜騎一直在衝擊羌胡首領方向,所處位置離穀口較遠,且正與羌胡短兵相接,難以抽身退走,即便現在想撤回山穀已來不及,隻得咬牙死戰。

  六千羌胡騎兵,不是某個部落拿得出來的,這是有預謀的行動!

  破虜騎陷入絕境!

  就在這時,異變突生。

  東南方出現的數百騎兵趕到戰場後,並不與其他羌胡部隊合圍破虜騎,而是在戰場邊緣繞了大半圈,飛一般直奔羌胡首領所在位置而去。路過戰場時,為首一名白袍少年還不忘向戰陣中扔出一個軍團技,數十名羌胡騎兵被當場轟殺,引發一陣混亂!

  李扶驚喜道:“大人,不是羌胡人,是援軍!”

  曲晨當然也看到了,這支從後方衝出來的騎兵都是漢人打扮。

  哪來的援軍?

  附近哪個漢人據點有數百騎兵?

  那名能放軍團技的少年武將是何來路?

  種種疑問從曲晨腦海中一閃而過,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細節的時候,他看到援軍部隊衝向羌胡首領,頃刻間明白了白袍少年的打算。

  擒賊先擒王!

  援軍五百餘騎,和破虜騎加一塊接近兩千騎,數量不及羌胡騎兵一半。敵眾我寡,戰力稍遜,不宜力敵,唯有盡快將敵酋擊殺才有希望化解危機。

  漢人援軍衝向羌胡首領的行為,讓羌胡騎兵產生了一些混亂。

  破虜騎傾巢而出,還出動了潛伏在北方的兩支伏兵,看起來孤注一擲,羌胡騎兵也不再留力,出動伏兵圍殲破虜騎,羌胡首領身邊僅剩三百餘騎。漢人援軍從東南方殺出時,羌胡人雖感覺奇怪,但從蹄聲判斷出是小部隊,數百人的小部隊即便加入戰團,最終結果不會有懸念,故羌胡人並不著急。

  漢人援軍不加入主戰場,反而衝向羌胡首領所在的小山坡,羌胡人也沒有著急。他們知道領地部隊和他們有一定差距,龍領騎兵之所以較難纏,是因為主將有萬夫不當之勇(羌胡人不知道逐鹿軍享有魁塔加成,把所有功勞都算在曲晨身上),普通領地騎兵根本不是羌胡騎兵對手,首領身邊的三百餘騎即使不能迅速擊敗漢人援軍,讓對方無法接近首領應該不難。

  直到白袍少年發出軍團技。

  那個在人群中爆裂的軍團技,讓羌胡人大吃一驚。

  五百領地騎兵未必是三百羌胡騎兵的對手。

  可如果由一名能施放軍團技的武將帶領,情況將截然不同!

  霎時間羌胡騎兵糾結無比,是繼續圍攻破虜騎,還是趕緊回援首領?

  兩軍交鋒呈膠著狀態,任何一方的猶豫都會導致形勢發生變化,曲晨敏銳地察覺到羌胡騎兵發生了動搖,破虜騎承受的壓力驟減。曲晨哪會不明白原因,向羌胡首領方向突擊更加堅決,讓對方難以返身回援羌胡首領,為援軍的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從東南方殺出的數百騎兵,當然是趙雲率領的北平騎兵。

  昨天連夜趕到龍領,五百騎吃上了一頓熱飯菜,洗了熱水澡,換上幹淨衣服剛剛睡下,李扶派出的破虜騎兵回到領地,帶回被遊騎跟蹤的消息。

  換作其他人,未必會太過緊張,畢竟隻是被跟蹤而已。

  可徐庶是王級謀士,慧眼如炬,其行事風格又格外追求對局麵的控製,對潛在的危險有著非同一般的感知。

  徐庶第一時間就察覺到情況不大對勁,按照信使所言,破虜騎是在距龍領約五十裏處分兵,由李扶帶著人員和戰利品先走,曲晨親自斷後,羌胡騎兵素來畏懼龍領,為何追到離龍領如此近仍不罷手?

  除此之外,信使返回情況證實了徐庶心中的不安。

  李扶派回龍領報信的信使有三批,分由不同的路線回城。

  這是徐庶為逐鹿軍製訂的標準流程,為的是防止信使在路上被人截殺,或出現某些意外情形,從而導致該傳的消息不能及時傳達到位,貽誤戰機。多路使者報信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大致判斷是否有敵對勢力出手。

  三批信使,隻有一批順利返回龍領。

  回到龍領的信使,臨時設定的回城路線繞了一個大圈,最為曲折遙遠。另外兩批信使回城路線更近,卻遲遲沒有回城。雖說不排除有信使途中因為下雨路滑出狀況,但除非摔得不醒人事,按理說怎麽著都該回來了。兩批信使同時在路上出意外,可能嗎?

  徐庶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並沒有拖到第二天處理,當晚就派出援軍。

  他沒有派磐石營馳援。

  如果有羌胡騎兵在路上截殺,派步卒連夜出龍領,相當於肉包子打狗。繞路固然能減輕風險,但不要忘了步卒的行動力有限,泥濘路況更是加劇步卒馳援的難度,從龍領南麵繞一大圈再北上,未必能在天亮前到達。

  趙雲的五百騎,成為唯一一支可快速馳援破虜騎的部隊。

  趙雲平靜地接下馳援任務。

  剛趕到龍領的北平騎兵被喚醒,得知要馬上出發時,騎兵們哀聲一片,但趙雲一聲令下,再沒有人嘀咕半句。一起走過那麽遠的路,北平騎兵們已經對趙雲無比服膺,少年嚴格自律的操守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所有人,龍領需要他們出動接應友軍,以趙雲的性情和人品,不可能拒絕。

  五百北平騎兵悄然出發。

  他們的戰馬遠行疲憊,很多戰馬已累得脫了形,但龍領戰馬儲備充足,青蛟龍發威一役就繳獲了1600餘匹上品戰馬,後來破虜騎屢次出去幹壞事,陸續又有戰馬進帳,富餘的戰馬裝備五百騎兵綽綽有餘。

  回城信使與北平騎兵同行,帶領騎兵部隊沿著他回來的路線前往山穀。既然他能順利返回,說明這條路線起碼是安全的,以騎兵的移動速度,完全能夠在天亮前趕到目的地。

  北平騎兵其實天亮前就到了。

  隻是穀口被羌胡騎兵封鎖,沒有辦法與山穀中的破虜騎取得聯係。

  帶路的破虜騎兵聽得懂山穀號角,告訴趙雲,穀中號角聲示意外麵的本方部隊繼續潛伏,那破虜騎兵離開山穀時知道有兩個百人隊布置在外麵,但是不知道具體位置。趙雲遂按兵不動等待戰機,直到穀中號角示意總攻,羌胡伏兵也悉數殺出,破虜騎危在旦夕,趙雲才率部殺出。

  北平騎兵全速衝向羌胡首領,趙雲以一個軍團技告訴破虜騎援軍趕到,提升破虜騎士氣。同時給羌胡騎兵一個強烈信號,讓羌胡人知道首領處於危險之中,減輕破虜騎承受的壓力。

  曲晨心領神會,率領部隊一邊抵抗身後羌胡騎兵,一邊猛攻擋路之敵,讓麵前的羌胡騎兵疲於應付無法抽身回援首領,為北平騎兵擒王創造機會。敵我雙方數千騎,對漢人援軍最有信心的當屬曲晨,他知道這支援軍並非領地部隊,而是諸侯軍隊,北平騎兵威名遠播,戰力絕不在羌胡騎兵之下。

  曲晨曾經在北平見過趙雲,那是在公孫瓚安排的酒宴上。

  他和趙雲頂多是一麵之緣,戰場上合作還是第一次。

  雖然是第一次合作,兩位擅長騎戰的少年英傑還是表現出了一份默契,不用言語交流,就知道對方想要做什麽,自己應該怎樣配合。

  羌胡首領衛隊從小山坡上衝下,試圖攔阻北平騎兵的進攻。

  一柄銀槍如春花般綻放,耀起漫天星光,星光稍縱即逝,天空中多出一道道血箭,如噴泉般噴向四麵八方。那些中槍的羌胡騎兵伸手按住咽喉,阻止了鮮血繼續狂飆,卻阻止不了生命的流逝,一個個頹然倒下。

  眨眼之間,與趙雲對陣的羌胡騎兵無一幸免!

  細看發現,所有羌胡騎兵中槍部位都是咽喉!

  目睹這一幕的羌胡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好快的槍!

  好準的槍!

  不等羌胡人作出更多反應,趙雲一馬當先,風一般衝進羌胡騎兵群中,銀花再綻,血泉再現,所過之處,慘呼、墜地、絕望的嚎叫此起彼伏。五百騎兵緊隨其後,以狂猛的突進告訴所有羌胡人,北平騎兵的真實實力。

  山坡上的羌胡首領看著趙雲部狂飆猛進,如墜冰窟,腦子裏一片空白。

  龍領竟然還有一支如此強悍的騎兵?

  他們此前從未出現在戰場上!

  是因為這次對破虜騎的試探行動,激怒了龍領嗎?

  那個漢人據點到底還藏著多少秘密……

  羌胡首領楞在那裏,如中魔怔,身邊的十多名衛士見趙雲部快速逼近,不敢再磨嘰,一人扯過首領韁繩就跑。另一名羌胡衛士還唯恐跑得不夠快,一刀紮在馬屁股上,那戰馬吃痛半立躍起,好在羌胡首領騎術本能還在,楞是沒有掉下來。

  這麽一嚇,羌胡首領總算恢複了正常。

  戰馬屁股上被捅了一刀,落下後必定會發瘋一般地跑,脫險不成問題。

  人在半空中,首領還不忘回頭再看看北平騎兵。

  他看到那白袍少年手中沒有了銀槍,而是一把弓,弓弦兀自在顫動。

  首領忽地毛骨悚然。

  可惜一切都已無法改變。

  一支箭矢破空而至,射穿首領脖頸餘勢未消,又射中馬頭,釘了進去!

  戰馬停止了狂嘶,從空中跌落。

  首領和坐騎的腦袋,被一支箭串在一起!

  好恐怖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