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503
  渤海太守府。

  將朱儁同意聲討黑山軍,願替袁紹壯聲勢的消息和盤托出,袁紹大悅。

  魚不智順勢提起趙部的艱難處境,直言不諱指出,趙部現在急需幫助。

  袁紹沉默半晌,正容道:“先前我派出聯合調查組公然幹涉越境事件,已經讓劉益州十分不滿,隻是因為大義,劉益州不便表露出來。曹寅已死,再無法以調查越境事件為借口。趙巴郡與劉益州的矛盾,是益州內部事務,即使明知道劉益州要拿下趙部,旁人也難以插手。”

  魚不智不禁苦笑,袁紹說的是事實。

  但是,袁紹的支持,是趙部現在唯一能指望的救命稻草。

  “趙太守曾響應義舉,被劉焉打壓,本初作為關東盟主應能出麵。”

  “本初出麵,未必救得了趙太守,但至少有幾分希望;本初若不出麵,趙太守要不了多久必定去職,不會有任何懸念。趙太守丟官去職,關東陣營失去一位敢於討伐董卓的諸侯,本初會失去一位願與你共赴國難的夥伴。”

  關東陣營失去一位諸侯,不過是一句套話。

  袁紹失去一位夥伴,關係到切身利益,才是袁紹最關心的事情。

  袁紹歎道:“你要知道,即使我願調停,劉益州肯不肯接受還是未知數,是以趙太守能否繼續執掌巴郡,我現在也沒有把握。趙太守曾響應義舉,又是不智的朋友,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袖手旁觀。”

  魚不智代趙部謝過。

  袁紹當即修書一封,交給魚不智。

  “曹寅伏誅,聯合調查組現在仍然在荊益之地,不智將此信交給他們,他們自會與劉益州交涉。至於成與不成…你我靜觀其變吧。”

  魚不智收好書信,告辭而去。

  走出太守府,立該撥打通訊手鐲。

  久久發:“什麽事?”

  “幫我查一下,袁紹派來的聯合調查團現在哪裏?”

  “聯合調查團?你又想搞什麽妖蛾子?”

  “曹寅掛了,趙部藥丸,我找本初兄幫忙替他續命……”

  “停!查到告訴你。”

  結束通訊,久久發抹了一把汗。

  信息量有點大,感覺腦子被掏空。

  曹寅掛了,這事他知道,可曹寅掛了為什麽趙部要完?

  魚不智在討伐董卓戰役中排名靠前,獲得與NPC結交的權力,最終選擇了袁紹,久久發也知道。但是,趙部要完,遠在河北的袁紹憑什麽幫趙部續命?袁紹能踢劉焉屁股還是咋的?

  天下軍團外交官,居然沒能一下子理順中間的關係,真是丟人呐……

  不過話說回來,軍團外交官有必要分析諸侯間的恩怨情仇嗎?不是本外交官不專業,是魚不智那廝太過BT,剛才叫袁紹“本初兄”,故意的吧……

  為了不讓自尊受到過度摧殘,久久發果斷決定先不管其中利害,幫魚不智找到人再說。袁紹的聯合調查組參與調查越境事件,常往返荊益兩地,魚不智一個人不好查,天下軍團成員眾多,幾乎任何時候都有軍團成員在鄰近郡縣活動,要查什麽不過是舉手之勞,打個招呼便是。

  等待久久發那邊的消息時,魚不智眉頭微蹙。

  袁紹答應幫趙部,早在他意料之中。

  趙部委婉向袁紹表達過投靠意願,袁紹接受了趙部的投靠,於情於理,袁紹都不應該棄趙部於不顧。更何況,袁紹和趙部隔了這麽遠,不用他兩肋插刀,嘴上表達一下支持就算是盡到了義務,袁紹沒理由連這點姿態都不願做,平白落下見死不救的罵名。

  但袁紹的態度,給魚不智提了個醒。

  沒有在第一時間應下,說明袁紹很不看好劉焉會接受調解,放過趙部。

  仔細一想,他似乎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劉焉希望拿下趙部,在益州早已不是秘密,每一隻螞蟻都在奔走相告。趙部先是響應關東諸侯號召,後來借口武陵軍入境,把局麵攪渾以求自保,導致劉焉遲遲沒能把趙部弄下課,對劉焉威信也形成了打擊。劉焉為宣示自己在益州的絕對權力,就不可能輕易與趙部握手言和。

  此外,劉焉要考慮的不隻是自身威嚴、麵子,還有利益。

  劉焉急於拿下趙部,並不是趙部之前有開罪於他,而是新晉州牧需要拉攏益州地方豪強,以換取地方豪強對他的支持。巴郡的很多職位,劉焉已經許給他人,正因如此,他才不得不拒絕趙部的示好,一條路走到底。

  犧牲趙部,換取整個益州的安穩,劉焉自然不會猶豫。

  既關乎麵子、威信,又關乎承諾和權力平衡,劉焉很難改變立場。

  袁紹是關東諸侯盟主,出身於汝南袁氏,可關東諸侯離益州太過遙遠,鞭雖長,莫能及。劉焉漢室宗親出出身,也無須太過在意袁紹顯赫家世。他是先帝正式冊封的州牧,權勢地位比客居冀州一隅的袁紹好了不知多少。無論從哪方麵看,劉焉都在袁紹之上,大可不必理睬袁紹的斡旋。

  換言之,魚不智高估了袁紹對劉焉的影響力。

  僅靠袁紹出麵,恐怕不足以讓劉焉放過趙部。

  得另外找人幫忙!

  問題是能找誰?

  跟逐鹿領有交集的諸侯有三位太守:袁紹、趙部和公孫瓚。

  袁紹答應幫忙,趙部是被打壓的當事人,除了這兩位,隻剩下公孫瓚。

  但是,逐鹿領和公孫瓚並沒有直接聯係。

  白馬將軍確實夠仗義,先是送給曲晨500匹上品戰馬,最近又幫助螞蟻商隊落實了戰馬貿易,但公孫瓚至今不知道飛魚領和逐鹿領原本是一家,魚不智應該以什麽身份請公孫瓚幫忙?以逐鹿領主身份求見,公孫瓚未必願意鳥他;拉著曲晨以飛魚領主身份拜訪,公孫瓚肯定能見著,可魚不智是不是應該說清楚,渤海領主為什麽要替巴郡太守搬救兵?

  魚不智有些後悔,沒有早點跟公孫瓚吐露實情。

  平時沒維護好關係,有事找人幫忙才表明身份,這麽現實會沒有朋友的。即使魚不智再想幫趙部脫困,也知道現在跑去找公孫瓚非常不合適。再說,公孫瓚也是河北太守,名望、出身和影響力遠不及袁紹,如果劉焉連袁紹的麵子都不給,把公孫瓚搭上去基本也於事無補。

  人到用時方恨少。

  請不到強力外援,自己出麵呢?

  更不可能!

  在玩家裏麵,魚不智算是混得不錯了,和劉焉也曾經有過一丁點交情,可劉焉是政治家,那點交情早已成為過眼雲煙,況且魚不智公然支持趙部,相當於站在劉焉對立麵,劉焉不打擊報複他已經算厚道了。魚不智現在去綿竹求見劉焉,恐怕連州牧府大門都進不了。

  腫麽辦?

  還能找誰幫忙?

  魚不智撓著頭,喃喃自語:“上哪去找夠份量又願意幫忙的人……”

  驀然,魚不智眼前一亮。

  就在這時,通訊手鐲亮起。

  久久發:“還在武陵治所臨沅,謝謝。”

  魚不智一楞:“有沒有搞錯,你謝我?”

  “沒錯。”

  久久發幹笑道:“畢之的領地升一級城市後,隨機到中級織坊,你知道織工多難入手,何況是中級織工,我們擔心畢方領升二級城市前搞不定,所以……你懂的。”

  織工生產高價值商品絲綢,遊戲中將織工人才劃入嚴格管製人才類型,雖說天無絕人之路,浮屠總會留下一些後門,讓玩家領地有機會搞到織工,可玩家能找到的織工幾乎都是初級人才,罕有例外。逐鹿領獲得高級職工,不僅僅因為魚不智和巴郡太守趙部交情足夠鐵,還得感謝黃巾軍仗義背鍋。有黃巾軍寇擊郡縣先例,趙部才敢以黃巾作亂為由將官籍高級織工“掛失”,瞞天過海,將國有資產轉移。

  其他領主想搞到高級織工,比登天還難。

  畢之的畢方領,是天下軍團最早拿下的領地。

  第一個領地,天下軍團上下非常重視,對畢方領投入了大量軍團資源,畢方領作為新生領地這麽快就升到城市級,並且正朝著二級城市發起衝擊,足以看出天下軍團在該領地身上投資不少。畢方領前期發展基本一帆風順,這次隨機到中級織工,軍團上下折騰了許久都未能解決,眼看石製城牆漸漸合龍,不得不向魚不智求援。

  “行,我回去後跟易風說一聲。”魚不智爽快答應下來。

  “那就好。借我們用用,領地升級後就還。”

  “不用,一個中級織工而已。”

  結束通訊,久久發淚流滿麵。

  一個中級織工,而已?

  軍團上下削尖腦袋都束手無策的難題,在他嘴裏象是比喝水還要簡單。

  這家夥是在故意氣我們嗎?

  如果久久發知道逐鹿領有大師級織工,他一定不會這樣想。

  大師級人才授徒15天即可出師,比高級人才少一半時間,更難得的是,大師可能直接培養出中級人才,隻是機率並不是太高。鄭何氏晉級大師後,一直沒有停止人才培訓,直接以中級織工身份出師的不下二十位,送一位中級織工給天下軍團,對逐鹿領來說的確不是什麽大事。

  走進傳送陣,白光閃過。

  二十分鍾後,魚不智出現在武陵治所臨沅,找到聯合調查團住所。

  代表袁紹與兩大州府交涉,聯合調查團必須得有一位夠份量的主事者,袁紹派出的是陳琳。陳琳素有才華,在士人中名氣很大,而且他投奔袁紹前曾在何進的大將軍府任主簿,能力和資曆都足以勝任。

  得知魚不智來訪,陳琳匆匆出迎。

  “不智城主,何故來此?”

  魚不智將袁紹的信交給他,同時簡要交代了前因後果。

  陳琳觀信之後,道:“幸虧不智城主來得及時,曹寅已死,我等正打算返回南皮,再晚兩日恐怕就錯過了。待我稍事收拾,明天一早就前往綿竹。”

  “且慢。”

  魚不智又摸出一封信,笑道:“孔璋(陳琳字)先生,不妨帶上這個。”

  “這是……”

  “車騎將軍寫給劉益州的信。”

  陳琳大吃一驚,問道:“可是朱車騎?”

  陳琳這樣問,是有原因的。

  近年東漢連遭巨變,朝中重臣更迭極快,董卓入洛陽後關東王令不行,關東諸侯自領或亂表官職漸漸多了起來。就拿車騎將軍這個職位來說,討伐董卓時袁紹就自領過,陶謙表朱儁為車騎將軍是前不久的事,袁紹沒有反對,但也沒有說自己不再是車騎將軍,這陣子雙車騎並行。

  魚不智摸出車騎將軍的信,陳琳能馬上想到朱儁,反應已經相當快了。

  “正是朱車騎。”

  陳琳大喜過望:“大妙!朱車騎乃朝廷宿將,威望甚高,昔日益州叛亂,正是朱車騎率部鎮壓才得以平息,朱車騎替趙太守求情,劉益州必會重視。”

  “既如此,靜候孔璋先生佳音。”

  來見陳琳前,魚不智又跑了趟中牟,希望朱儁能夠拉趙部一把。

  他和朱儁僅一麵之緣,還是剛剛認識,沒有深交,轉頭就找朱儁摻合這種麻煩事,按理說不應該,但魚不智沒有別的選擇,隻好硬著頭皮一試。

  別看朱儁沒有地盤,連諸侯都不是,可人家大漢名將的口碑不是假的,本來威望就很高,與董卓決裂進一步提升了民間對他的評價。況且朱儁率部平定了益州叛亂,沒有朱儁與叛軍惡戰,益州現在是什麽狀況難以預料,從這個角度來看,劉焉應該感謝朱儁。

  魚不智替袁紹向朱儁送信時,朱儁提起過趙部堅守巴郡對全局的貢獻。短暫的接觸中,魚不智明顯有感覺到,這位朝廷宿將仍然秉持著一顆公心,遂萌生了向朱儁求助的念頭。

  從某種角度講,朱儁的份量比袁紹重得多。

  見到朱儁前,魚不智沒敢抱太大希望,做好了铩羽而歸的準備。

  事情比他預計的順利許多。

  朱儁本就對某位忠直之士頗有好感,見他替平叛有功的趙部四處奔走,不惜得罪州牧,堅信這貨忠厚仁義、大公無私。朱儁感念昔日趙部的戰功,遂當場修書一封,讓魚不智交給劉焉。

  朱儁看錯了人。

  魚不智沒有自己去找劉焉,轉過頭把信交給陳琳,是想找個人拉仇恨。

  這廝跟“忠厚”二字完全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