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襄陽往事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668
  雲清回憶道:那是剛進入荊州地界時發生的事,徐母不忍見那女子被趕出去,主動表示可以讓她跟自己住在一個房間。雲清等人當時沒有阻撓,徐母單獨一個房間,出於善心收留那女子一晚,他們也不好說什麽。

  第二天一早,大家便分道揚鑣。

  他們很快就將這次偶遇拋在腦後。

  徐母和雲清,都覺得這隻是一個小插曲,沒有向領地說明的必要。

  燕姬的確是襄陽人!

  魚不智找來徐飄渺,讓他派幾名墨者去襄陽一帶,暗中查燕姬的身世。

  徐飄渺默然領命,轉身離去。

  現在派人去襄陽,最快得一兩個月才會有消息,魚不智不想等那麽久。

  “易副城主。”

  “在!”

  “你也別閑著,去打聽消息。”

  易風莫名其妙:“屬下能做什麽?”

  “你那位學兄翟冏,好象就是襄陽人吧?”

  易風如夢方醒,拊掌而笑:“不錯!翟兄不僅是襄陽人,襄陽翟氏與蔡氏鬥了幾輩人,有難以調解的仇怨。既然此事牽涉到蔡氏,翟兄但有所知,必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魚不智眼珠子轉了轉,道:“我記得你想讓你那位學兄加入逐鹿領。”

  “是啊,可翟兄一直沒有答應。翟兄才學在我之上,屬下願以副城主之位邀他加入,翟兄也始終不允……”

  “副城主之位拱手讓人,我點頭了沒有?你是覺得我逐鹿領的副城主,才學高就有資格做?我今天不妨告訴你,副城主最重要的是能夠讓我放心,我不認同,才學再高有屁用?易風,你膽兒肥啊,誰給你私相授受的權力?”

  易風一滯,冷汗涔涔。

  他願將副城主之位讓給翟冏,是覺得翟冏更有才能,相信翟冏能在這個崗位上做得更好,因此他不惜以此拉攏翟冏,為領地招攬一位有用之材。被領主當麵指出後才發現,這樣做貌似有私相授受的嫌疑,誰做副城主可不是他自己說了算,易風心中惶恐不安。

  除了惶恐,更多的是感動。

  被魚不智嗬斥,易風生不出半分不滿。

  的確是他考慮不周,而且,領主話中的潛台詞也很分明:我信你。

  就憑這一點,易風覺得自己此前的所有努力,所有付出都有了價值。

  魚不智繼續道:“你想為領地招攬人才,甚至不惜自我犧牲,這份心情我明白,但有些事情可能不象你想象的那樣簡單。你可曾想過,你願意讓位給翟冏,會不會反而對他帶來壓力,成為他拒絕加入逐鹿領的原因?”

  “這,怎麽會……”

  “怎麽不會?”

  魚不智沒好氣道:“易地而處,你比翟冏才學好,翟冏邀請你加入領地,甚至表示願讓出自己的高位。他如此待你,你又不是自私自利之人,忍心搶他的位置?即使是考慮到個人聲名,這種事也最好不要做,對不對?”

  易風木立當場。

  一語驚醒夢中人,領主的話讓他懊悔不已。

  逐鹿領用人標準,向來是重才學和態度,內部和睦,沒有傾軋,沒有內鬥,大家各憑本事和成績證明自己的價值,共同推動領地發展。外部敵對勢力隔三差五地搞事情,也成為逐鹿領內部團結的催化劑。

  在這種環境呆久了,對人情世故的認知難免變得比較淡泊。

  領地內部接受並認同這些觀念,不容易看出端倪,與外麵的人打交道,往往便顯得頭腦簡單,太過白目。

  易風願以副城主之位邀翟冏,反而讓翟冏更難接受。

  易風畢竟在鹿門山求過學,魚不智一提醒,他很快想到另外一種可能:即使邀請成功,領主同意翟冏取代他出任副城主,翟冏會不會認為逐鹿領主薄情寡義?

  真是不可原諒!

  “你想翟冏加入逐鹿領,就別再說讓副城主之位那樣的話。”

  “是,屬下明白了。”

  “翟氏與蔡氏勢同水火,指使曹寅越境進攻的是蔡瑁,倒是一個機會。不妨跟你那位學兄放點風。讓他知道此事,或許能助他痛下決心。”

  易風大喜,匆匆離去。

  不出所料,逐鹿領很快迎來一位中級官吏。

  翟冏正式投效。

  翟冏走的是官吏路線,初始智力值70點,比中級官吏門檻超出10點,也比易風的62點初始智力高出不少,鹿門山正式弟子,還是比門生強一些。由於徐庶和荀衍都是謀士路線,領地純粹官吏體係中,翟冏穩居第一。

  翟冏答應加入領地前提了一個要求:他不會出任領地副城主。

  魚不智明確告訴他,讓副城主之位純屬易風自作主張,代表他的心意,但自己對易風的工作非常滿意,從未同意過他的這個想法,讓翟冏放心。

  易風羞愧無地,一番好心,差點把事情搞砸。

  翟冏被安排在初級培訓中心,這個建築物需要中級官吏主持,逐鹿領中級官吏就易風和翟冏,易風仍然繼續做他的副城主,翟冏負責培訓中心。培訓中心不會有多少事,魚不智要求翟冏先跟易風熟悉領地事務,等將來時機成熟,或另有任用。

  翟冏慨然應諾。

  說起蔡氏,翟冏知無不言。

  翟氏是襄陽大家族,現在固然遠不及蔡氏有勢力,可蔡氏興盛是最近一兩代人的人,在此之前,兩大宗族算是旗鼓相當,否則也不會纏鬥幾代。況且,以翟氏和蔡氏幾代人的恩怨,蔡氏崛起後他們仍能在襄陽繼續生存,可見翟氏在當地頗有影響力,非普通家族可比。

  兩家關係惡劣,翟冏對蔡氏自然不會有什麽好話。

  “襄陽原有五大家族,蔡氏和我翟氏均位列其中,兩家雖然有些舊怨,彼此間常會有一些爭鬥,卻多是在正常範圍之內,並沒有特別出格之處。可隨著上代蔡氏家主蔡諷將親妹嫁給太尉張溫為妻,蔡氏迅速崛起,很快將其他四大家族甩在身後,形成一枝獨秀的局麵。”

  嫁張溫為妻的蔡氏上代家主親妹,就是蔡瑁的姑母。

  “蔡氏強盛,希望擴大在襄陽的勢力,而這必然觸動其他家族的利益。”

  “蔡氏擴張,首先拿我翟氏開刀。”

  “翟氏與蔡氏數代恩怨,襄陽當地人心知肚明,因此蔡氏對翟氏下手,大家皆以為理所當然。我翟氏不甘坐以待斃,當時試圖找其他大家族聯手,可其他大家族不願直接與如日中天的蔡氏結怨,以‘兩家私怨由來已久,外人不便介入’為由,拒絕幫助翟氏,翟氏遂被蔡氏以種種手段搶奪利益,退化為襄陽當地的一個普通家族。”

  憶起當年之事,翟冏仍感慨萬千。

  不過翟冏還算客觀,宗族鬥爭本就很殘酷,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世家豪族間的鬥爭向來如此,家族實力膨脹到一定程度,幾乎都會走上擴張之路,優先拿那些有舊怨的仇家開刀,無可厚非。

  “翟氏遭遇重創,襄陽家族以為蔡氏已可滿足,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搶奪翟氏傳統勢力範圍後不久,蔡氏毫無征召地發起了第二波鬥爭,突然對五大家族中另一個家族動手。蔡氏準備充分,收買該家族對現狀不滿的族人裏應外合,在極短時間內將該家族打得潰不成軍,等到襄陽其他家族反應過來時,該家族已經毫無還手之力,受損程度比我翟氏還要嚴重。”

  “侵占兩大家族諸多利益,蔡氏越發強大,實力淩駕於所有家族之上。不久,蔡諷將長女嫁給襄陽名士黃承彥為妻,蔡氏家族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聲勢一時無兩。蔡氏的強大、以及強烈的擴張欲望,引發襄陽其他家族高度警惕,其它家族為自保開始抱團,約定守望相助,共同對抗蔡氏的擴張。”

  “接下來蔡氏接連幾次試圖吞並小家族,都被其他襄陽家族合力阻止。大家都明白,如果再坐視其他家族被蔡氏一一擊潰,到最後誰都難以幸免。單個家族難以抗衡蔡氏,但很多世家豪族在襄陽經營數代,勢力早已伸入各行各業,世家間又多有姻親聯係,齊心協力,倒也能抗衡蔡氏。”

  “蔡氏受挫,不得不偃旗息鼓。”

  “不久,蔡諷將家主之位傳給蔡瑁,不再過問族中事務。”

  “正當大家以為蔡氏已放棄擴張,襄陽接連發生兩起聳人聽聞之事。”

  說到這裏,翟冏停了下來,憤懣之色溢於言表。

  魚不智和易風同時問道:“何事?”

  “襄陽五大家族,翟氏、熊氏先後被蔡氏打壓,元氣大傷,對抗蔡氏主要靠另外兩大家族,杜氏和燕氏。那杜氏和燕氏在襄陽紮根已久,實力不俗,抱起團來倒也能與蔡氏鬥上一鬥。隻要杜氏和燕氏屹立不倒,蔡氏想獨霸襄陽地區,隻能是鏡花水月。”

  聽到燕氏二字,魚不智和易風交換了一個眼色。

  徐母收留的女子,名叫燕姬!

  “蔡氏很清楚這一點,著手分化兩家聯盟,派人向兩家提親,但杜氏、燕氏看穿了蔡氏狼子野心,不僅沒有答應,回過頭來兩家嫡係便立下婚約,希望以此鞏固兩家關係,並向蔡氏顯示絕不妥協的立場。”

  “可是,燕家小姐還沒過門,杜氏便發生一場大火,杜家莊淪為焦土,杜氏家主嫡係一脈,包括仆役婢女,共計一百多條人命,沒一個人逃出來。事發之後,當地家族都認為這場大火燒的太過蹊蹺,那麽大的莊園,一百多條人命無一幸免,完全不合乎情理。”

  “杜氏遭此大劫,群龍無首,蔡氏趁機發難,大肆侵吞杜氏家業,其它家族雖試圖阻止,但杜氏自己都沒有能挑大梁的人出來,外人又能幫到多少?於是大家眼眨眨看著杜氏敗落,而蔡氏選擇發難的時機又太過可疑,成為唯一的受益者,坊間傳聞那場大火是蔡氏所為。”

  “家族鬥爭屢見不鮮,但大多在法理框架內進行,侵吞產業也就罷了,很少會過激到殺傷人命。如果杜氏遭遇的那場大火並非天災,是有人故意縱火燒死杜氏滿門,無疑開了一個非常壞的先例,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襄陽眾家族群情激憤,燕氏與其他家族聯名請命,要求官府徹查此事,”

  “官府調查草草結束,宣稱沒有證據證明火災是人為,不要無端懷疑。”

  “有小家族的人在官府,傳出消息說,南郡太守知道蔡氏與張溫淵源,有意壓下杜氏失火一案,下令襄陽縣府不可多事,故而調查隻是虛應故事。大家雖然憤怒,卻完全沒有辦法。”

  “至此,襄陽原先的五大家族僅剩蔡氏和燕氏,兩家勢力已相差懸殊。杜氏出事後燕氏獨木難支,雖有其他小家族支持,也無法繼續與蔡氏抗衡。燕氏認清現實後,不得不主動向蔡氏示好,並願意送出一些利益,承認蔡氏在襄陽的霸主地位,但蔡氏沒有接受。”

  “杜氏失火一事發生不久,一群流寇突襲燕氏莊園。”

  “燕氏知道蔡氏不會善罷甘休,事前有所防備,有積極編練莊勇護莊,據說還購置了一批威力不錯的機關獸,防禦能力不差。可進攻莊園的不是一般的流寇,而是凶名赫赫的武陵寇……”

  易風驚呼出聲:“武陵寇!”

  魚不智瞥了他一眼,示意易風稍安勿躁。

  “沒錯,就是武陵寇。”

  翟冏給出了肯定回答,他知道易風為什麽會如此失態,在逐鹿領住了這麽久,對領地過去的一些事情多少有些了解,武陵寇曾多次進犯逐鹿領,翟冏是知道的。更何況,討伐董卓戰役期間武陵寇來犯,翟冏那時正好在逐鹿領,知道兩家曾經多次交手。

  “武陵寇悍不畏死,不計代價強攻莊園,最終燕家莊被攻破,燕氏家主一脈大多被殺。好在燕家莊的頑強抵抗爭取到一些時間,其它家族聞訊派人趕來馳援,武陵寇被迫退走,燕氏才避免了被滅門的慘劇。”

  “眾所周知,武陵寇拿錢辦事,很少無故發起攻擊,更何況燕家莊防禦力量不俗,武陵寇不惜損兵折將發起強攻,無論如何解釋不過去。”

  “所有疑點,都指向蔡氏!”

  “縱火滅門還不夠,居然借流寇之手清除異已……”

  “此事激起所有家族強烈義憤,燕氏、杜氏遺孤開始以仇殺手段複仇,蔡氏接連有落單族人被殺,蔡氏跳出來譴責,但那時候已沒有人理會他們。大家同情燕氏和杜氏遭遇,就算有人目擊他們下手殺人,也不會主動告發,甚至別的家族個別族人也開始暗算蔡氏族人……”

  “久而久之,蔡氏終於無法承受血腥報複,請南郡太守調解。蔡氏不敢承認杜氏、燕氏遭遇是他們所為,但還是被逼得對天盟誓,蔡氏以後絕不會對襄陽家族行類似手段,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我翟氏能在襄陽存留至今,也是沾了當年盟誓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