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攤牌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396
  原本歡聲笑語不斷的會客廳,倏忽陷入沉默。

  片刻後袁紹終於開口,問起飛魚領的情形。

  袁紹神情已恢複平靜,語調不疾不徐顯得很有耐心,詢問卻非常仔細。從飛魚領選址開始,到特別領地為何與黑山軍交惡,再到後來如何打退黑山軍的進犯,每一個細節都沒有放過。

  這番從容氣度,魚不智也不禁心折。

  單憑他身上這份處變不驚的鎮定,就不是普通人能學到的。

  袁紹問得這麽細,固然是為了掌握更多資訊,以便作出最全麵的判斷,更是為了給自己和在場幕僚們多爭取一些時間。從魚不智拋出“飛魚領是我的”那句話開始,渤海太守府就麵臨一個艱難抉擇,並且不容回避。

  在場的逢紀和陳琳,明白袁紹的用意,不時提出詢問。

  魚不智非常理解袁紹等人此刻糾結的心情,認真地回答著對方的問題。不過,該遮掩的機密還是得遮掩一番,譬如墨家宗門的存在、傳送陣,這些問題太過敏感,且與渤海太守府無關,不需要自曝秘密。

  渤海太守府最關心的事情,是飛魚領如何與黑山軍結仇。

  魚不智苦笑著說道,飛魚領孤懸於冀州,很難得到逐鹿領的全麵支持,人口是特別領地升級麵臨的最大難題。為湊齊飛魚領升級所需人口,飛魚領在二級鄉鎮階段曾有過一次行動,部隊潛入中山國,從黑山軍控製的山區擄走了數千人口。後來很不走運地被黑山軍查到,導致兩部黑山軍來犯。

  相關的基本事實,魚不智沒有任何隱瞞。

  袁紹是關東諸侯盟主,現在實力不咋樣,影響力卻是很大。如果袁紹出麵保飛魚領,黑山軍的張燕願不願意賣他一個麵子,怕是誰都說不清楚。總而言之,找袁紹充當保護傘,事情存在外交途徑解決的可能,逐鹿領有義務向袁紹披露最真實的情,以便袁紹方麵製訂最適合的方案。

  對於與黑山軍結怨始末,逐鹿領主立場非常鮮明。

  在魚不智的描述中,飛魚領外出擄人,是為了領地發展不得已而為之。大老遠跑到黑山軍控製區擄掠鄉民,是對黑山軍屢屢寇擊郡縣的略施薄懲,是大漢朝任何一位有能力有良知的領主,不容回避的責任和義務,所以飛魚領擄人的動機是高尚的,可歌可泣的;就為了數千人口,不惜發動戰爭,黑山軍這樣做很沒風度,憑什麽他們可以搶郡縣財貨,別人不能去他們地盤上“解救”被盤剝的無辜鄉民?

  魚不智的邏輯是這樣的:

  逐鹿領是有小錯,但黑山軍的反應過度了。

  黑山軍直接發動戰爭,飛魚領遭受戰亂之苦,所以飛魚領是受害者!

  打領地已經是恃強淩弱了,更過份的是,黑山軍竟然偷襲,罪加一等!

  他對黑山軍小題大做對飛魚領開戰的罪惡行為,表示強烈憤慨和不滿!

  袁紹和幾位智囊聽得不時抹汗。

  自個跑到人家地盤上做壞事,引黑山軍報複,還能把鍋扣在別人頭上,逐鹿領主拒絕認錯的本事,也的確配得上天下第一城的赫赫威名。

  自始至終,魚不智都沒有明確提出,請袁紹為飛魚領提供必要的保護。

  袁紹等人暗自讚許。

  事到如今,飛魚領的麻煩,已經成了渤海太守府的麻煩,有沒有明確提請保護都是如此。更何況,渤海太守府需要有一些時間消化和評估這些消息,才能作出最終決定,逐鹿領如果倉促提請保護,逼太守府在缺乏深思熟慮的情況下表態,說不定適得其反。

  問清前因後果,袁紹以有公務需處理為由,請魚不智在南皮盤桓數日,讓他有機會盡地主之誼。

  魚不智明白,這是渤海太守府要商討評估此事,有結果後自有後續。

  遂爽快應下就此告辭,帶徐庶等人前往太守府館驛歇息。

  果不其然,當晚逢紀和荀諶來館驛拜訪。

  逢紀在袁紹府中頗受重用,算是渤海太守府的重量級人物,逢紀夜訪,多半是帶著任務而來。換荀諶來而不是陳琳,則是會麵時袁紹曾特意問起,荀休若在逐鹿領的“傳聞”是否屬實,魚不智直言,飛魚領日常主事者正是荀衍,隻是這次因故沒有來南皮。袁紹派荀諶來,顯然是為了拉近關係。

  見過禮,逢紀卻並不談及公事,且多是和徐庶閑聊。

  魚不智識趣,借故離開,將房間讓給逢紀和徐庶。

  逢紀沒提太守府對飛魚領之事的態度,連夜拜訪,本就代表一種態度。

  茲事體大,關係到強大的黑山軍,渤海太守府應是沒有形成統一意見,袁紹派逢紀和荀諶來訪,想必是想在正式表態前再摸摸底。渤海太守府起碼得知道,冒那麽大風險保護飛魚領,太守府能得到什麽。

  逐鹿領需要告訴渤海太守府,他們能給予太守府什麽樣的好處。

  換句話說,也就是荀諶先前告訴荀衍的那句話,證明逐鹿領的價值。

  考慮到大家的友善關係,以及世家做事的習慣,這些問題不可能由袁紹和魚不智當麵聊。會麵時魚不智有介紹徐庶,太守府那邊知道,徐庶是魚不智的心腹謀士,逢紀刻意和徐庶攀談,其目的顯而易見。主公不方便講的話,說話有份量的謀士私下裏講清楚,是有必要的。

  既然是談條件,魚不智不宜在場。

  就算逢紀和徐庶談得很不愉快,援起袖子幹架,也無損兩邊主公臉麵。派荀諶過來作陪,就是想利用荀氏兩邊都有人的情分,必要時負責降火。

  這些套路魚不智不懂,徐庶也不在行,但荀氏出身的荀衍卻是行家。荀衍沒有來南皮,卻為本次南皮之行做了充分準備。

  順便說一下荀衍沒來的原因。

  魚不智原本以為,荀諶在太守府做事,荀衍理應參加本次拜會,但荀衍本人卻認為不是太合適,至少這一次不合適。

  荀衍告訴魚不智,自己已經私下到南皮見過其弟並交換意見,雖說荀諶並沒有出賣渤海太守府利益,但提前知道內幕卻是不爭的事實,荀諶又不能提前跟袁紹提起,隻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讓逐鹿領自己來揭開謎底。嚴格地講,這構成知情不報,雖然情有可原,但是否追究在袁紹一念之間。

  另一方麵,荀衍前幾天才到過荀諶府上。

  袁紹是渤海太守,南皮是他的大本營,魚不智等人登門拜訪,袁紹必定會想到荀氏的關聯,如果袁紹想查,認出荀衍的可能性很大。

  穩妥做法,是暫時不去南皮,避免袁紹對荀諶產生猜忌。

  說白了,逐鹿領為袁紹帶去的不隻是禮物,還有難以預測的風險。

  兄弟分別在不同勢力效力,固然能更好保全家族,但該避諱的得避諱,該藏拙時也得藏拙,其中的學問和細微把握,不是一般人能夠玩得轉的。

  高門子弟待人接物的智慧,讓魚不智歎服。

  高門之所以能傳承很多代,正是因為具備這些智慧。

  有荀衍事先提醒,徐庶對這場攤牌做好了充分準備。

  談判過程很順暢,逢紀和徐庶都是智計之士,要表述意見和捍衛利益,不一定非得劍拔弩張。況且兩家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關係算是比較友好,困擾大家的唯一問題就是黑山軍,黑山軍將來繼續找飛魚領麻煩的可能性,還隻是存在於紙麵上,存在和平收場的可能,大家完全沒必要自亂陣腳。

  大家都是聰明人,聰明人之間講話,大多點到為止。

  逢紀隻字沒提,保護飛魚領會讓渤海太守府有哪些風險,但徐庶分明都意會到了。徐庶也沒有道出逐鹿領可以拿出的籌碼,輕言細語中,渤海太守府能從逐鹿領得到的東西,逢紀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雖然談著生死攸關的大事,卻沒有半點火星。

  與其說是一場談判,倒不如說是充分交換意見。

  整個談判,和風細雨,波瀾不驚。

  末了,徐庶看似不經意地告訴逢紀,巴郡太守趙部向來和魚不智友善,趙部對渤海太守過往行事十分欽佩,視渤海太守為國之棟梁,有攀附之意。得知魚不智和渤海太守結識,趙部大為羨慕,並稱自己因武陵軍入侵之事,與武陵勢不兩立,沒有辦法同行一睹袁紹英容。遂托魚不智代他向袁紹致以問候,感謝其對待武陵軍越境的表態,希望將來有機會與關東盟主結識。

  注意,徐庶直接用了“攀附”這個詞。

  說某人想攀附別人,有明顯貶義。

  況且趙部是太守,袁紹也是太守,職位相當,這個詞用得更有問題。

  逢紀卻是心領神會,稱回去後定會將此事轉告袁紹。

  徐庶道出這個消息,讓逢紀暗自吃了一驚。

  逢紀是袁紹智囊,了解各方情報是日常功課。

  趙部和魚不智關係不錯,不是什麽秘密,黃巾戰役時趙部就對魚不智發布了清剿巴郡黃巾任務;討伐董卓戰役中逐鹿領被攻打時,出兵解圍的也是巴郡軍,隨著更多細節得以披露,趙部伏兵逐鹿領的跡象也越來越明顯,整個事件極不尋常。

  作為關東盟主的智囊,逢紀知道的情報更多。

  益州牧劉焉想拿掉趙部,趙部日子難過,早已不是什麽秘密。

  逢紀原本以為,趙部隱伏於逐鹿領,並最終為逐鹿領解圍,不管是巧合,抑或是合謀,都是趙部為求自保的掙紮之舉,逐鹿領頂多是給予協助。可現在看來,實際情況未必是那樣。

  就在一瞬間,逢紀腦子裏想到很多。

  趙部被州府逼迫時顯得毫無還手之力,卻突然公開響應號召,參與討伐國賊,無疑是一步妙棋。趙部為官多年,為人執重,臨機決斷鮮有亮點,這樣的一個人,能想出這步妙棋?

  如果不是趙部,又會是誰?

  逐鹿領!

  藏兵逐鹿領境內,關鍵時刻幫魚不智解圍,而魚不智在領地被圍攻時,堅持不召回出擊軍團,無不說明,逐鹿領有非常大的嫌疑。

  一定是逐鹿領!

  玩家領地有這樣的能量,著實讓人驚歎。

  當然趙部的情況有些特殊,被益州牧逼到牆角,需要一切可能的幫助。率部藏身逐鹿領,對趙部和魚不智來講是雙贏的局麵,趙部可暫避益州府,魚不智的大本營有強援守護,出擊軍團可以安心在戰區征伐。

  但是,徐庶剛才暗示了,趙部希望通過逐鹿領的關係,攀附渤海太守。

  如此機密的事,從逐鹿領智囊口中道出,而且是在逐鹿領和渤海太守府談判時道出,分明有將此作為交換條件的意思。

  說明什麽?

  逐鹿領對巴郡太守府的影響力之大,遠遠超出他先前的判斷!

  徐庶暗示的其他回報,也非常可觀。

  飛魚領那位神勇的年青武將,是領主結義兄弟,曾經與白馬將軍共同打擊入侵幽州的鮮卑騎兵,深受白馬將軍欣賞。飛魚領已經就開展戰馬貿易一事,獲得北平太守支持,如果將來渤海太守府需要戰馬,可以從飛魚領名下的商隊以優惠價格購入。

  徐庶直言,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北平太守不知道飛魚領歸屬逐鹿領,希望渤海太守府也能幫著保守機密。他同時表示,必要時飛魚領可以作為渤海和北平的橋梁,為兩郡的繁榮發展盡一分心力。

  戰馬貿易!

  自建商隊!

  外交掮客!

  幾個關鍵信息,逢紀牢記於心。

  巴郡、北平郡、渤海郡,逐鹿領都能發揮直接影響力,隻是程度不同。一個玩家領地竟然具備這樣的影響力,簡直顛覆了逢紀對領地的既定認知。

  軟實力有,硬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逐鹿軍的硬度,早已經過多次惡戰考驗,驍勇善戰,威名遠揚。

  逐鹿軍有這樣的光輝,主要在於軍中有優秀戰將。

  代表領地和渤海太守府攤牌的徐庶,才智氣度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忠勇戰將,有籌謀之士,有鐵匠大師,有商隊人才……

  必須對逐鹿領的綜合實力,重新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