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注定被清洗的趙部(12/24)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2409
  趙部最近的日子很不好過。

  劉焉知道趙部在巴郡經營多年,先後參與平定五鬥米道以及益南叛亂,可謂功勳卓著,而且為官基本還算清正,在巴郡頗有威望,不宜直接動手。但劉焉深諳鬥爭之道,身為州府上官,要抓郡國痛腳不要太容易,隨便找一些小毛病,不依不饒,就能讓下麵的人跳腳。

  近來,州府頻頻借故對巴郡府施以打壓。

  州牧全權負責州內軍政,劉焉指使官吏嚴查巴郡各縣帳目,試想在先帝西園公然賣官的大環境下,有幾個官吏絕對清廉?認真一查,巴郡多位縣令被查出有貪贓枉法行為,才短短兩個月時間,14位縣令倒有7人落馬。劉焉遂以“巴郡太守府監察不力”為名,名正言順地剝奪了郡守府對下屬縣城人事任免權,劉焉指派的縣令進入巴郡任職,從縣一級動搖趙部根基。

  剩下的縣令雖占半壁江山,卻也看出風向不對,人人自危。

  有些門道的開始主動向州府獻媚表忠心,希望改換陣營,以免被州府清算。州牧要對付某位太守,實在太容易了。

  趙部在巴郡經營多年,多少有一些門路,他輾轉得知劉焉想把他拿下。趙部親自跑到州府求見劉焉,借匯報工作為名,隱晦地向劉焉表示願效忠,希望劉焉放他一馬,劉焉當麵笑咪咪,背地裏依然如故,趙部遂知事情已不可挽回。

  除非他想造反,否則早晚被劉焉趕下台。

  姑且不提趙部有沒有那個膽子,就算他想造反,也無力對抗州府。

  早在幾個月前,益州叛亂剛平定的時候,劉焉就開始抓軍權。

  他以益州叛亂發生時州府無力平叛為例,要求郡國一半部隊移交州府,以便有事的時候能夠更好應對。劉焉是州牧,有權作出這個決定,新任職的太守都與他休戚相關。

  劉焉要集兵權於中央,那些新官不會有意見。

  漢中太守張修正煩郡府軍不夠純粹,減少郡府軍,他可以依靠五鬥米信徒組建信仰堅定的道軍,要部隊?拿去便是!

  所有人讚成,趙部也不敢反對,乖乖執行州府政策。

  趙部就如同砧板上的肉,隻能任人宰割,什麽時候下刀全看劉焉興致。

  魚不智從隻言片語中感覺到,趙部意誌消沉,萌生去意。

  趙部並不是要結束仕途,他想的是離開益州,換個地方做官。

  在從前,想換個地方做官,打點到位就行了,奈何靈帝死後,少帝繼位,朝政大權掌握在外戚手中,昔日先帝賣官的西園不幸沒落,再找不到一個明碼標價的良心機構。可劉焉步步緊逼,趙部隻得派親信帶財貨進京,找門路接觸大將軍何進,希望何進能幫他脫離苦海。

  大將軍府收了錢,表示願意運作,然後大將軍就掛了……

  趙部得知這件事的時候,就差沒當場吐幾口鮮血,以示哀悼與憤懣。

  京城永遠不會出現長時間的權力真空,死了一個何進,馬上來了董卓。趙部當了這麽多年太守,大環境下,雖然相對比較清廉,卻不是絕對幹淨,家底還是有一些的,雖說被何進坑了一把,第二次找人運作的錢還是有。

  最現實的做法,就是再派人進京找董卓。

  董卓剛冒天下之大不韙,廢了少帝,正致力於大肆封官,以穩定局勢。趙部如果派人主動向董卓示好,獲準調任的可能性很大。可趙部至今仍在猶豫,要不要派人去洛陽。

  不是舍不得錢,而是他痛恨董卓在洛陽的倒行逆施。

  前一章說過,趙部忠於漢室。

  少帝無過被罷免,趙部是不能接受的;何皇後被毒殺,董卓不準朝廷辦喪禮,在趙部看來也是大逆不道。至於挖出何苗屍體,肢解並扔於道旁,趙部倒不是太在乎,這些暴行證明董卓不是好人,但對本書中趙部忠於漢室的人設關係不大。

  被州牧打壓,又不願向“大奸”董卓靠攏,趙部現在是進退維穀。

  劉焉對巴郡盯得很緊,以趙部目前的處境,確實沒有辦法答應魚不智。他對巴郡的影響力,已經僅限於江州,就算他肯為逐鹿領開綠燈,外麵那些縣城也不會買帳,甚至很可能為州府繼續修理趙部提供口實。

  “趙兄,我與劉益州曾經有點交情,要不我跑一趟綿竹,看能否說項?”

  魚不智對趙部的遭遇充滿了同情。

  趙部幫過逐鹿領很多,稱得上是患難之交,他不想這棵大樹就此倒下。

  趙部有些感動,卻還是搖頭道:“這時候不智能有此心,足見重情重義,不枉你我相交一場。你不懂官場之事,事到如今,劉益州定然不會放過我,誰去說項都無濟於事,反而容易引火燒身。”

  “我知道你和州府那點淵源,奉勸你一句:千萬不要太當一回事……”

  魚不智默然,趙部說的沒有錯。

  劉焉素有野心,想割據一方。

  巴郡是個大郡,連接荊益,這個地方劉焉勢必要牢牢控製在自己手中。如果趙部早點投誠,還可能換個郡當太守,現在益州所有郡皆任命了官吏,餅已分完,沒有撤換餘地。

  魚不智還想到更多。

  趙部有威望,這是劉焉不喜歡的,卻不至於非得拿下。真正讓劉焉決心對付趙部的理由,很可能是趙部對漢室的忠誠,這種人物劉焉哪能留著?

  趙部注定被清洗!

  趙部沒有能力讓魚不智全郡選兵,但準許他在江州選,免費。

  江州是巴郡太守府現在唯一控製的地盤。

  魚不智沒有客氣,他幫不了趙部,趙部倒台前,得盡量增強自身實力。

  逐鹿領獲準選兵的不止江州,還有墊江。

  墊江府陳縣令仍然在位置上,據說已經成功倒向州府陣營,帥位無憂。逐鹿領與墊江府關係向來不錯,魚不智跑去一提,縣府順勢賣了一個人情,答應讓逐鹿領選兵。

  縣府不要兵甲物資,隻要巴鄉清。

  陳縣令伸出一根手指,悠然道:“一個人,一壇酒。”

  “成交!”

  魚不智憶起清剿巴郡黃巾任務,陳縣令自稱與宕渠府縣令是故交,寫推薦信幫他破局的往事,靈機一動,希望陳縣令再幫個忙。

  陳縣令唏噓不已:“他啊,被罷免了。”

  此路不通,魚不智隻得作罷。

  江州和墊江共選出500多人,讓他相當滿意。

  本地選兵結束後,逐鹿領各部兵力如下。

  白毦:465人。

  無當飛軍:913人。

  磐石營:5000人。

  共6300餘人,兵力空前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