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州牧之邀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2244
  “不認識!”魚不智想也沒想,矢口否認。

  “不認識?”

  “真不認識。州牧大人是漢室宗親,豈是我等草民能高攀的。”

  趙部皺眉,撫額沉思,嘴裏喃喃道:“這就怪了……”

  “太守大人,到底怎麽回事?”

  趙部沒有賣關子,爽快告訴了魚不智原因。

  “此前因叛亂無暇抽身,益南叛亂平定後,我剛去了一趟綿竹,首次進見州牧大人。州牧大人主動提到逐鹿領和不智的名字,吾聽州牧大人所言,似乎對逐鹿領頗有好感,問了一些逐鹿領的情形。當大人得知,助我從牂柯郡叛軍包圍中脫身的正是逐鹿領時,對不智更是讚不絕口。”

  “州牧大人無意中說出,逐鹿軍軍紀嚴明,非一般領地軍隊可比。”

  “從當時情景語氣分析,我認為州牧大人應該見過逐鹿軍,並且對逐鹿軍非常欣賞,否則說不出那樣的話。可據我所知,自打大人在漢中現身,一直致力於後勤籌備,直到叛亂平定才遷往綿竹,不智的部隊一直在巴郡,按理說,你們沒有碰麵的機會,州牧大人何以見過你的軍隊?”

  “臨別前,州牧大人還特地讓我轉告不智,邀你到綿竹一敘。”

  聽完後,魚不智也是一頭霧水。

  正如趙部所說,逐鹿軍基本在巴郡活動。

  整個地區陣營任務期間,逐鹿軍在巴郡以外的軍事行動隻有兩次,一次是從牂柯迎回趙部,另一次就是接受袁紹方的邀請,憑借徐庶的“開路”特性,從險峻難行的山區越過叛軍防線,穿插到叛軍身後。可那兩次行動,都是在地區陣營任務結束之前發生,劉焉遷州治到綿竹,是叛亂平定之後的事情,除非劉焉曾偷偷離開漢中,否則沒理由見過逐鹿領的軍隊。

  想來想去,魚不智隻想到一種可能。

  “或許是袁本初撤軍北歸,在州牧大人幫我美言了幾句。”

  “袁本初?為何幫你說好話?”

  魚不智輕描淡寫道:“他那次奇襲朱提叛軍身後,我家徐庶幫了點小忙。”

  逐鹿領幫助袁紹穿越防線,基本上沒有外人知道,如此,更能彰顯中軍校尉大智大勇、沉著果決等優秀品質。魚不智之所以幫助袁紹,主要是為了跟未來的河北霸主搭上線,等將來袁紹割據一方時,特別領地飛魚領能近水樓台先得月,賺取更多好處,想的是長遠投資,也沒有對外炫耀幫助過袁紹的意願和動機。

  若非趙部直言不諱地提起劉焉對逐鹿領另眼相看,魚不智猜測可能與袁紹有關,他也不會告訴對方。與趙部打了這麽久交道,魚不智對這位太守大人的性情頗有把握,何況於趙部有救命之恩,相信對方還不至於泄密。

  魚不智說的語焉不詳,趙部卻很快猜到個大概。

  把趙部從牂柯迎回的正是徐庶,逃亡路上,趙部親眼見識過徐庶能力,魚不智稍稍一提,他馬上就明白是怎麽一回事。

  “很有可能。”

  趙部恍然大悟,補充道:“朱大人和西園三校尉北歸時,曾經途經綿竹,州牧大人設宴款待,袁本初趁那時候向州牧大人提起逐鹿領,也不足為奇。哎,我當初怎麽沒想到找你幫忙搞突襲?偌大功勞讓袁本初撿去!”

  魚不智意味深長道:“就算大人有想到,也抽不開身吧?”

  趙部輕歎一聲,無奈搖頭。

  袁紹和趙部都在東路軍,然而,袁紹從來都沒有真正聽過趙部的號令,官軍取得第一場大捷後,與叛軍南北對峙,朱儁也不好要求袁紹擺正態度。名義上東路軍是趙部、袁紹共守,實際上袁紹的部隊在後麵無所事事,等待建立奇功的機會,軍事全落在趙部身上。

  趙部是巴郡太守,守土是他的責任,無法逃避。

  巴郡官軍與叛軍對峙,趙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確實沒餘力發動奇襲。

  “不智什麽時候去綿竹?”

  “晚點再說吧。”

  “最好不要拖太久,你以前得罪過郤儉,最後被整得差點領地都沒了,可不要再重蹈覆轍。州牧大人不比前任郤刺史,他是漢室宗親,地位尊崇,對郡國軍政都有管轄區,你若再得罪了他,隨時可能遭殃,我保不住你。”

  趙部神情嚴肅。

  魚不智反而笑了起來。

  趙部這番話,足以說明他對逐鹿領的友善態度。

  “放心,回去準備一下,過兩天就去。”

  趙部這才鬆了一口氣,問道:“你今天過來,有什麽事?”

  魚不智忙道出來意,先是哭窮,接著闡述絲綢生產對逐鹿領的重要性,最後圖窮匕見,詢問趙部能否再支援一些高級織工和蠶農。

  趙部斷然道:“我想辦法再幫你找些初中級人才,但高級人才不可能!”

  魚不智歎道:“我就想要高級……”

  “上次那幾個高級織工和蠶農,怎麽給你的,沒忘吧?”

  “要有空子可鑽!”

  “我答應幫你找些初中級人才,是打算從那些曾經遭受叛軍攻擊的縣城著手。聽說平都縣被攻破後,織工蠶農全都不見了,還有兩個縣城曾經被攻破,我琢磨著也可以推脫為被叛軍擄走,死無對證,應該不會有麻煩。”

  “幸好你來得早,巴郡還沒有向州府遞交府庫、官籍人才清單,有辦法運作,如果清單交上去,初中級人才都不能給你。”

  “高級織工、蠶農隻有江州有,江州城從未被攻破,我也沒有辦法。”

  聽到趙部提及平都縣城,織工蠶農集體“失蹤”時,魚不智神情尷尬,下意識以為自己的小動作被趙部看穿,心虛不已。後來都知道,完全是自己疑心生暗鬼,趙部壓根就沒往逐鹿領身上想。

  話說到這個份上,魚不智已不能要求更多。

  趙部的確夠意思,但有些事情,他也不能一手遮天。

  趙部說到做到,幾天後,12位初中級織工、蠶農來到逐鹿領。

  護送人才到逐鹿領的是趙部親信,曾經參加過南征牂柯,也是在逐鹿軍接應下返回巴郡,忠誠方麵毋庸置疑。

  他帶來一個口訊:“或可請州牧大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