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亮相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4593
  “沒想到休若來了墊江,在下身為本地縣令竟全然不知,真是慚愧……”

  “休若先生來此,蓬篳生輝,在下對潁川荀氏心儀已久……”

  “這就要走?那怎麽行,起碼得用過酒宴嘛!不智是我墊江優秀領主,對縣府乃至郡守府貢獻巨大,在下早就想邀不智一起把盞言歡,奈何前期黃巾作亂,縣裏公務繁忙,到現在才緩過勁來。既然不智和休若先生來了,擇日不如撞日,定要一醉方休!”

  “休若先生,此酒如何?”

  “休若先生,再來一斛!”

  “休若先生慢走,晚些時日,在下再到逐鹿領登門拜訪……”

  “最近本地不是很太平,黃巾雖然平定,五鬥米道又開始鬧騰得厲害,路上還是得小心一些。不智可以從驛站走,休若先生卻是沒有不智的便利,李縣尉,點兩百軍士,護送休若先生回去!”

  ……

  看著陳縣令在荀衍麵前極盡殷勤,不複平日的威嚴,魚不智目瞪口呆。

  這就是名門弟子的份量!

  陳縣令一把年紀了,荀衍才二十多歲,年齡比陳縣令小許多;陳縣令是地方父母官,荀衍隻是其治下某個領地幕僚,身份地位也有著天壤之別。然而,陳縣令卻對荀衍以“先生”相稱,且荀衍本人對此也顯得非常坦然,讓魚不智覺得十分滑稽。

  別看荀衍在魚不智麵前有點狗腿,儼然腦殘粉,但他在麵對其他人時,名士之風妥妥地,談笑風生,氣度從容。

  魚不智越發覺得,他帶荀衍到縣府拜訪,算是來對了。

  荀衍即將前往冀州建立特別領地,魚不智希望他走之前,做一些事情。

  名門高士主動投效,對領地和領主個人聲望提升,難以估量。

  在此之前,魚不智其實並不想讓外界知道,荀衍來到了逐鹿領。

  弄巧不如藏拙。

  逐鹿領風頭正勁,徐庶、曲晨和陳到在戰場上的驚豔表現,已經讓逐鹿領賺足了眼球,成為眾矢之的,這顯然不是魚不智希望看到的,現在又多了荀衍這樣的人物,實在沒必要拋出來進一步刺激大家。

  魚不智有心暫時雪藏荀衍,以免領地虛實被外界一覽無餘。

  更何況,他決定派荀衍去冀州建立特別領地。

  在他的設想裏,特別領地與逐鹿領的關係,最好能夠長時間隱藏下去,即便將來無法避免暴露,也是越晚暴露越好。這樣的情形下,荀衍勢必會蟄伏一段時間,更沒有必要現身人前。

  還是徐庶說服了魚不智。

  徐庶告訴魚不智,象荀衍這樣的人,想藏是藏不住的。

  堂堂荀氏名士,主動跑到一個鄉鎮級領地要求投效,本就是一件令人撓破頭皮都想不到合理解釋的事情。而且名門子弟婚娶、交友、出仕,往往都需要先顧及家族利益,象荀衍這樣冒失的做法,很可能為家門所不容。現在荀衍投效逐鹿領已成定局,荀氏即便不滿也無可挽回,隻能寄希望於他在逐鹿領有更好發展。若魚不智真的把荀衍雪藏幾年,就算荀衍沒意見,徐庶基本可以肯定,很可能激起潁川荀氏對逐鹿領的強烈不滿。

  即便荀衍要去冀州建立特別領地,走之前在周邊亮亮相,是有必要的。

  一則,昭示荀氏名士加入,對逐鹿領聲望有極大幫助;二則,這樣的亮相,可以稍稍緩解荀氏對荀衍投效逐鹿領的不滿,魚不智帶他出去亮相,也能夠證明對荀衍的重視。

  隻要不泄露荀衍接下來的去向,對特別領地幾乎沒有影響。姑

  魚不智深以為然。

  他自己也很清楚,荀衍早晚會走上台前,要想在渤海有所作為,充分利用荀衍名門身份是關鍵之一,另一個關鍵當然就是荀衍與荀諶的關係。既然如此,讓荀衍臨行之前,替領地拉拉聲望也是好事。

  荀衍身懷“名門”特性,“易獲得好感,求見重要人物時不容易被拒絕”。

  魚不智沒打算讓荀衍跑太多地方,更沒想過利用荀衍的出身求見所謂的重要人物。倒不是魚不智孤傲,實在是因為逐鹿領前期已經有較好基礎,與所屬縣府、郡守府的關係都不錯,不需要靠荀衍打開局麵。再往上走是州府,可前任益州刺史告病還鄉,新任刺史還在去成都的路上,魚不智就算有心拜訪,也找不到正主。

  想來想去,魚不智隻需要帶荀衍到縣府走一圈,亮亮相。

  至於郡守府,情況與州府類似,巴郡太守趙部還在前線與五鬥米作戰。

  魚不智有想過縣府會對荀衍表示歡迎,卻沒想到縣府禮數竟如此周到,簡直視如上賓。魚不智跟縣府這幾位也算很熟了,無論阻止鼠潮蔓延,還是剿滅墊江黃巾,逐鹿領的功績有目共睹,可是,以前打過這麽多次交道,魚不智別說從未享受過飲宴待遇了,就連稀粥都沒請他喝一口。

  陳縣令所謂的“公務繁忙”,顯然隻是托辭。

  荀衍一來,縣令就不忙了,得知魚不智等人急著回去,陳縣令不顧還是工作時間,帶著縣府班子幾個官員集體飲宴,竟連被人攻詰也在所不惜。說起來,魚不智還是沾了荀衍的光。

  縣府之行,讓魚不智深切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魚不智自認為,他和陳縣令、李縣尉的關係還不錯。

  李縣尉就不說了,因為是他親自向魚不智發布的送信任務,魚不智成為領主後,這廝似乎有點拿魚不智當“門生”看待,各種關照;陳縣令倒是一直顯得比較有威嚴,可魚不智接到太守任務,不知道如何推進任務進程時,陳縣令表現夠仗義,不僅幫魚不智修書引薦,還承諾必要時可以出動縣府軍助戰。

  可自打縣令和縣尉得知,跟他同來的是潁川荀氏的人,一切都變了。

  打那以後,陳縣令幾乎一直圍著荀衍噓寒問暖,就沒主動正眼看過他。即便偶爾提到魚不智,眼睛多半還是望著荀衍,一臉地媚笑……

  被忽略的魚不智,能做的隻是暗自吐槽。

  四五十歲的人了,要不要這麽拚……

  休若先生,剛認識就叫別人的字,你們有這麽熟嗎?

  還有啊,你堂堂縣令,年紀做荀衍老爹都夠了,叫別人先生合適嗎?

  李縣尉也是,人家縣令好歹是個讀書人,巴結荀氏的人還在情理之中,你一介武夫,杵在旁邊做什麽?縣令和荀衍聊的話題,你能插上嘴?

  尼妹,到底誰才是領主!

  ……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荀衍為魚不智掙足了麵子。

  當然,荀衍並非有意為之,而是實打實的由衷欽佩,在領地就是如此,在外麵也是如此。荀衍對魚不智的謙恭態度,顯然讓陳縣令等人大為驚訝,後來非常自覺地調整了對魚不智的態度。

  荀衍無法傳送回去,不過有李縣尉親自帶兩百軍士護送,魚不智並不擔心荀衍的安全,拍拍屁股,淡定地自個兒傳送走人,把荀衍給扔在縣府,偏偏荀衍完全沒有不悅的意思。這樣的情形,更是讓縣府眾人心生感慨。

  竟然這樣對待荀衍,真是太過份了!

  失禮啊,但願荀衍不要心生誤會,以為我們墊江人都這麽不知禮數……

  來自潁川荀氏的名士對他恭敬如斯,不愧是創下驕人戰績的領主……

  逐鹿領主可以對荀衍“無禮”,陳縣令卻是不會,親自將荀衍送出縣城大門外,並再三叮囑李縣尉,一定要確保荀衍安全,搞得李縣尉壓力山大。

  逐鹿領,近幾天一直顯得非常繁忙。

  衙門裏的官吏加班加點,為建立特別領地做準備。

  夜深人靜之時,衙門裏還能看到燃起的燈光,沒有人抱怨,大家都知道特別領地對領地的意義,包括易風在內,所有人都在忙碌著。

  遠行物資相對簡單,逐鹿領財貨富足,三天時間便籌措完畢。

  技能人才配備卻是要複雜一些,為讓大家安心在冀州安家落戶,被選派到特別領地的人,需要家屬一並過去,牽一發而動全身。此去離家萬裏,又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一旦過去,就要與熟悉的環境、親族完全切割,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這樣的挑戰。如果有人心存疑慮,官吏們需要作出決斷,要麽說服,要麽另擇他人。

  不過,逐鹿鄉民對領地有很強的歸屬感,即使有些人稍有疑慮,官吏們耐心解釋後,大家往往都會盡量配合,為領地長遠發展作出些個人犧牲。可是,等需要遷徙的人口數量統計結果出來,易風淚流滿麵。

  統計出來的人數,遠遠超出先前的預計。

  因為特別領地雖然有獨立的人口、部隊名額,但唯獨沒有獨立的附屬領地,隻能與主據共用。也就是說,前期不需要考慮附屬領地創建者和配套人才。易風據此測算,認為特別領地準備升級所需的技能人才,不會超過100人,算上部分隨行的技能人才家屬,總人數應該不會超過300人。

  遠行所需物資是按人頭準備,300平民加500磐石營,共800人的量。

  但最後的統計數字,總人數接近2000人!

  易風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他漏算了派駐特別領地部隊。

  技能人才需要家屬同行,五百磐石營當然也有同樣的權力。

  易風沒轍,硬著頭皮向魚不智稟報。

  魚不智一聽,也是頭大如鬥,忙讓人去找徐庶和曲晨。

  部隊的事情,無論如何處理,都應該聽聽主帥和主將的意見。

  “不能帶那麽多人過去!”

  徐庶斷然道:“部隊還好,遠行問題不大,平民卻是不同。平民沒經曆嚴格訓練,這樣的長途跋涉對他們非常艱難,五百磐石營要沿途警戒保護,照顧三百平民已經很不容易,現在平民數量超過千人,這肯定是不行的。”

  曲晨也道:“人越多,安全方便不好保障,路上越容易出問題。”

  魚不智苦笑道:“我也知道這些問題,而且還有一個問題你們沒注意到,就是特別領地創建後的人口規模。特別領地創建後是一級村莊,一級村莊最多安置50位鄉民,即便我們有足夠技能人才,特別領地升級速度不慢,但建設需要時間,那麽多鄉民過去卻無法安置,簡直是胡鬧!”

  徐庶略一思忖,道:“主公,不妨這樣,這次還是按原計劃帶技能人才及其家屬過去,磐石營家屬先緩一緩。”

  魚不智早就考慮過這個方案,問道:“這樣的話,將士們會不會有意見?”

  徐庶笑著望向曲晨,道:“部隊那邊,我們負責搞定。”

  曲晨鄭重點頭,在他看來,加入部隊需要不懼怕犧牲,必要時連生命都可以舍棄,何況是這種瑣事。

  逐鹿軍將帥作出保證,魚不智卻並未罷休,反而皺起了眉頭。

  “我逐鹿軍男兒,為保衛領地作出過重大犧牲,雖說軍人需服從命令,但此去冀州不遠萬裏,他們背井離鄉本就不易,如果僅僅因為他們是軍人,因為領地準備不充分導致他們的家人不能同行,對將士們未免不公。與其那樣,我寧願推遲前往冀州的日期,做足準備再動身,不能讓將士們寒心。”

  徐庶和曲晨對視一眼,感動不已。

  徐庶道:“主公,且聽屬下一言。”

  “哦?”

  “特別領地創建刻不容緩,遷延時日,等渤海那些領地先行發展起來,特別領地起步將更為艱難。黃巾之亂平定,休若等人過去至少要兩月時間,本就落後於當地領地,再拖下去,於我等更加不利。”

  “況且主公剛才也說了,特別領地前期存在人口安置問題,一下子去太多人,特別領地又安置不下,周邊領地看到彼處流民聚集,更易生變數!”

  “磐石營家屬這次無法同行,我們回去後會向將士們說明緣由,相信大家不難理解。此外,屬下有個建議。”

  “元直但說無妨。”

  “讓500磐石營隨行,主要是為了沿途保護平民,以及在特別領地草創階段提供必要的防護。屬下以為,我們可向將士們承諾,待特別領地走上正軌,可以將他們調回逐鹿領,半年到一年時間就差不多了。如此一來,將士們隻是臨時出任務,時間也不是很長,這種事軍中很常見,相信將士們會重新考慮是否要帶家屬同行,畢竟路途遙遠,多有不便。”

  “當然,可能也有人願意留在冀州,領地後麵再派人將家眷送去,同樣是半年到一年之期,則大家後顧無憂,皆大歡喜……”

  徐庶的想法,讓魚不智非常滿意。

  “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