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目標:冀州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6665
  大家總結出來的選址條件,林林總總二十多條。

  根據條件重要性排序,可選範圍不斷縮小。

  實際上,僅“最好靠海或大河”這一條,就將多個州踢出了候選行列,“便於獲得戰馬”強勢補刀,加上其他條件限製,方方麵麵都需要考慮到,要想說服多數人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終初選出五個地方,分別是涼州、幽州、冀州、青州和荊州。

  五地各有優勢和劣勢。

  涼州。

  涼州漢夷雜居,臨近匈奴和羌人,民風悍烈,西涼出悍兵,並且盛產上品戰馬,西涼騎兵更是名揚天下。在涼州建立領地,強兵、異族、戰馬等條件能完美達成。但是,涼州境內雖有大河,航行卻甚是不便,想通過水路與逐鹿領聯結根本不現實;除此之外,涼州與益州太近,戰略支點作用相對不明顯。

  幽州。

  幽州幾乎具備涼州所有優點,與烏恒和鮮卑接壤,北方人多身材高大,輕騎更是來去如風。與涼州相比,幽州還多出一個優勢,那就是靠海,雖說要想通過水路將幽州特別領地和逐鹿領聯係起來,路程未免太過遙遠,但海路暢通,發展水運和水師比涼州便利得多。此外,幽州距離益州最遠,如果在幽州建立特別領地,無論陸路還是水路,與主據呼應都極其困難。

  冀州。

  冀州在河北,河北多精兵勇士;靠海,便於發展水運;最重要的是,冀州所處的戰略位置非常好,除與幽、並兩大邊州接壤,還緊靠青州、兗州和漢室所在的司隸地區,地理位置重要,物產豐富,被稱為“天下之重資”。此外,單論戰略支點作用,位於神州中部的冀州,也比涼、幽兩個邊州更為優勝,覆蓋麵積也更大。冀州的劣勢在於未處於邊境,無法直接與異族接觸,但冀州毗鄰幽、並,需借道與異族接觸,戰馬貿易同樣如此。

  青州。

  青州大部位於黃河以南,但青州人也是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曆史上著名的“青州兵”就出自這裏。青州同樣靠海,與冀、充、徐州接壤,跨海可直通幽州,也可從海上前往朝鮮半島和倭島。整體來看,青州與冀州優劣勢大致相同,隻是因為不直接連通邊州,和異族打交道沒有那麽方便,想促成戰馬交易也更為麻煩一些。而且,青州未與司隸這一中央區域接壤,戰略支點地位比冀州略微弱了一點。

  荊州。

  荊州,是五大侯選州裏麵,除涼州外另一個不靠海的州,荊州位於南方,河流密集,長江就從荊州境內穿過,發展水運相當便利。由於逐鹿領坐落在漢水和宕渠水畔,如果在荊州建立特別領地,通過水路和主據聯絡最為方便,也最現實(這也是盡管荊州明明有那麽明顯劣勢,卻依然被列入五個候選地之一的原因);荊南夷民眾多,與夷民接觸最為方便。但荊州的劣勢也非常明顯:比主據更難開展戰馬貿易;水運僅限於內陸河,無法進入廣闊的海洋;與主據太近,戰略支點作用不明顯……

  徐庶對五個候選地優劣勢逐一做了說明,接下來就看領主的決斷。

  魚不智首先排除了涼州和荊州。

  “以我們逐鹿領現在的實力,隻要不是與朝廷作對,自保當沒有問題。我們不需要擔心主據安全,而且一旦主據有事,靠特別領地支援渡過難關,是非常荒謬的。所以,距離遠近並不重要,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顧及主據,浪費一張寶貴的特別領地建築圖紙。”

  緊接著,他又用手中毛筆,將幽州從侯選名單中劃去。

  “太邊遠了,隻是與冀州和並州接壤,遠離中原。雖說與異族打交道很方便,戰馬貿易也容易開展,但特別領地最重要的戰略支點作用,幽州是很差的,甚至不如荊州,要它何用?”

  徐庶和荀衍相視一笑,剩下兩個侯選地,正是他們兩人認為最合適的。

  冀州和青州,二選一。

  所有人屏息凝神,最終的答案即將揭曉。

  “與冀州相比,青州還是顯得稍稍偏離神州中心。”

  魚不智將筆伸向了青州,把“青州”二字也劃去。

  “冀州更接近中原,北接幽並,東連青州,南臨充州,向西則是司隸,陸路四通八達,水路則鄰渤海,兼有大河便利,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物產豐富,人口稠密,這些都是冀州天然具備的優勢。”

  “此外,張角冀州巨鹿人,黃巾亂起時,冀州最早發動,巨鹿黃巾聲勢最浩大,也是最晚被剿滅的黃巾主力。大漢諸州當中,為黃巾荼毒最深的莫過於冀州。據我所知,黃巾戰役前後,冀州境內眾多領地被神州除名,若論領地變更之大,冀州首屈一指。冀州有大量新生領地剛剛起步,我們在那裏建立特別領地,前期受到的挑戰最小。”

  荀衍一臉欽佩之色,恭聲道:“主公所言甚是,冀州最是適合。”

  徐庶拱手:“屬下附議。”

  “附議。”

  “附議。”

  ……

  兩位名士先後表示支持,其他人全都表態,支持在冀州建立特別領地。

  魚不智滿麵笑容。

  實際上,到底哪個州領地覆沒最多,官網和論壇上並無具體統計。

  在場隻有魚不智一位玩家,逐鹿群英哪知道冀州領地覆滅了多少,領主說首屈一指,也不會有人去質疑。大家都習慣了相信領主的說法,沒有人想到,魚不智之所以選擇冀州,還有一些不足為他們說明的原因。

  選擇在冀州建立特別領地,誠然因為冀州具有種種優勢,但關鍵因素,卻是玩家對曆史的了解。npc人才無從得知未來會發生什麽,玩家卻不然,雖然不可能巨細無遺,可大的事件走向卻是知道的。

  曆史上,中前期發生在冀州或冀州周邊的曆史事件很多!

  在冀州建立特別領地,意味著逐鹿領有更多參與曆史事件的機遇!

  特別領地選址大方向確立,剩下的事情已經不需要所有人參與。魚不智讓眾人散去,留下徐庶、荀衍和易風三人,將細節一一敲定。

  首先,是特別領地具體建立地點。

  這個問題很快就得以確定,特別領地一開始就將“靠大河或海”作為最重要的選址條件之一,沒理由事到臨頭又自我推翻。冀州靠海的郡國隻有一個,那就是渤海郡。

  當然曆史上冀州還有一個靠海的郡國,樂陵國,不過那是後來的事情。215年,曹操分平原和渤海二郡置樂陵郡,治厭次。後來曹操之子曹茂徒封於此,改郡為樂陵王國。現在遊戲中還是184年,距離樂陵成郡還有30多年時間,渤海仍然是冀州唯一臨海的郡國。

  益州和冀州分處神州西東,相去不遠萬裏。雖說遊戲裏跑路相對簡單,但畢竟要靠兩條腿走過去,此前派武師前往潁川接徐母,路上至少要一月,要去更遠的冀州東部,而且建立特別領地需要大量技能人才,普通人趕路速度不比武師,保守估計,路上大概要用去兩個月時間。

  魚不智讓人找來徐飄渺。

  徐飄渺仍是那樣淡定,神情平和,不疏遠也不親密:“大人,有何吩咐。”

  魚不智道:“你參加過選址會議,我們打算把特別領地建在渤海郡,具體位置,還需要派人提前去打探清楚。”

  徐飄渺皺眉:“渤海郡?”

  “是啊,有什麽問題?”

  徐飄渺道:“沒有,在下曾經在渤海住過幾年,對那裏再是熟悉不過。”

  “那真是再好不過了!”魚不智大喜過望。

  “煩請大人告知,建立特別領地的地方有哪些具體要求。”

  幾分鍾後,徐飄渺離開領主辦公室,回到20多位墨家弟子聚居的草廬,叫上幾位墨家弟子,帶足幹糧,在漫天晚霞中踏上了東去之路,竟是連休整一晚,次日再走都不肯。

  魚不智對此倒是沒有感到意外。

  自打徐飄渺等來到逐鹿領,墨家弟子的堅韌、質樸和近乎苛刻的自律,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徐飄渺和他麾下的墨家弟子,任何事情隻要交待下去,他們都會不折不扣的執行,不辭勞苦,即便有一定危險性,他們也不會有二話,其意誌之頑強,心性之堅定,令人歎為觀止。

  墨衛先行出發,後續大隊也需立即組建。

  魚不智已與徐飄渺說好,找到適宜地點後,他們不用回領地複命,來來去去太浪費時間。徐飄渺會在渤海治所南皮最大的客棧,等候逐鹿領後續人馬前去會合。

  有熟悉渤海的徐飄渺親自帶隊,找到合適的特別領地建立地址並不難,但接下來確定派往特別領地主事者時,卻是頗為費了些腦筋。

  特別領地孤懸於萬裏之外,關係領地未來,必須派得力人手主持治理。

  除了允文允武的徐庶,領地能獨當一麵的文係人才,隻有荀衍和易風。

  徐庶是逐鹿軍主帥,不可能長駐特別領地,以特別領地的重要性,荀衍和易風兩人必須派一個過去。

  選派何人,讓魚不智左右為難。

  首先,論能力、出身、甚至忠誠,荀衍毫無疑問完爆易風。

  特別領地雖然重要,但是和逐鹿領主據相比,其重要性自然不如,按照“最優秀人才負責最重要工作”原則,讓荀衍留在逐鹿領接替易風工作,貌似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特別領地交給易風折騰就是了。魚不智相信,以易風表現出來的能力,治理小小的特別領地沒有任何問題。

  易風是在最落魄的時候被招攬到逐鹿領,並很快接手領地內務,雖說不象荀衍那樣有係統擔保,忠誠度也是絕計不會差的。派他去冀州建立特別領地,為逐鹿領打造一個戰略支點,相信易風同樣會盡心竭力。

  其次,荀衍擁有一項易風無法替代的重要能力,那就是名師特性。

  名師有微小機率讓學生隨機領悟武將特性,任何人都知道該特性價值。

  三國什麽最貴?人才!

  從培養更多人才角度看,也是讓荀衍留在主據更好。

  第三,荀衍出自潁川名門荀氏,這樣的人才主動投奔領主玩家,於情於理都應予以重用,逐鹿領第二號人物和特別領地負責人,顯然是第二號人物更有實權,曝光率和施展才華餘地更大。要知道,特別領地事關機密,如非萬不得已,魚不智不會主動暴露逐鹿領與特別領地的關係,也就是說,特別領地負責人可能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隱於幕後,不為人所知。荀氏如果知道荀衍投奔逐鹿領隻混到一個特別領地負責人,天知道會不會派人把荀衍給硬綁回去。

  無論從哪方麵看,被派去冀州開疆拓土的,似乎都該是易風。

  就連易風自己,也認為這是最合理的決定。

  然而,魚不智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荀衍。

  “易風在副鎮長位置上剛剛找到些感覺,讓他去冀州,又得重新適應。休若則不然,剛到領地不久,一直在學堂教導學生,無論接替易風的事情,還是到冀州建立特別領地,對休若而言都是全新挑戰。正所謂用熟不用生,我看這樣吧,易風繼續留在逐鹿領,休若辛苦一些,去冀州把特別領地給創建起來,如何?”

  “忠貞不二”哪會有什麽意見,按照遊戲的設定,就算魚不智安排他去種田,估計他也是樂嗬嗬地答應。何況現在魚不智讓他去建立特別領地,對領地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這麽信賴他,將重任相托,荀衍高興還來不及,當即歡歡喜喜地答應下來。

  易風是感動,“領主大人還是很重視我哩,更當竭盡全力……”。

  徐庶錯愕不已,卻也沒有說什麽。

  徐庶猜到,魚不智之所以作出這個決定,不隻是他嘴上說得那麽簡單。

  他能想到的潛在原因,或許是因為領主不太放心易風的能力。在領地,雖然絕大部分內務都是易風在處理,但徐庶也有看著,遇到一些重大事宜,徐庶可以幫易風把把關,提點一下,再加上魚不智雖然看似不怎麽管事情,放權很大,但領地裏稍微重要點的事情,幾乎沒他不知道的,即便易風有些事情處理得不夠妥當,也能及時糾錯,不會捅出大簍子。

  遠去冀州則不同。

  特別領地負責人,需要真正獨當一麵,再不會有人在身邊提點和把關,遇到任何難題,都需要獨自拿出解決方案。

  從這個角度看,荀衍顯然比易風優勝。

  特別領地建築圖紙十分寶貴,而且現在正處於創建特別領地最佳機遇期,一旦錯過,發展太過滯後,再想追上不是那麽容易,不能有半點差池。因此,雖然明知荀衍留在主據更好,卻因為對易風能力的擔憂,主公不得不將荀衍送到遙遠的冀州……

  主公先前的說辭,其實隻是不想打擊易風自尊的做法啊……

  主公大仁!

  從徐庶的角度,他能找到的合理解釋,也就這樣了。

  實際上,魚不智另有打算。

  他想得比較遠。

  魚不智是玩家,冀州未來幾年的風雲變幻,盡在掌握。

  沒有人能擋住曆史的洪流,遊戲中更是如此。在官渡之戰分出勝負前,河北的霸主終將是袁紹,而袁紹離開洛陽後,正是在冀州舉起義旗,招兵買馬準備對抗董卓,而袁紹的發起點,正是渤海郡!

  既然選擇在渤海郡建立特別領地,魚不智就不得不考慮袁紹的喜好。

  袁紹出自汝南袁氏,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絕對光芒萬丈。袁紹雖是庶出,但畢竟出自袁氏,眼高於頂,尋常人難入其法眼。想當年,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時,率部隨軍出戰的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尚且被袁紹輕視,不難看出此君多麽自傲。

  特別領地一個重要作用,是讓逐鹿領有機會參與更多曆史事件並獲益。

  與關鍵曆史人物或諸侯保持良好關係,是參與曆史事件的捷徑,就好象魚不智在戰役中接到的清剿巴郡黃巾任務那樣,首先得到趙部認可。要想在渤海有所作為,袁紹這一關,無論如何繞不過去。

  搞好關係,才能有撈好處的機會。

  問題是,易風不過是鹿門山落魄門生,出身太低……

  以袁紹的為人,除非大龐小龐親自去,袁紹發跡前說不定會給個笑臉。其他人嘛……實話實說,就算二龐嫡傳弟子去,也未必會被袁紹放在眼裏。

  荀衍出自潁川荀氏。

  荀氏雖說朝堂上的底蘊比不過汝南袁氏,那也是全國數得著的名門,在士子中有著崇高聲望和號召力。

  袁紹可以看不起易風,卻絕不會對荀氏不敬。

  更重要的是,魚不智記得,袁紹起事之初,帳下有一重要謀士叫荀諶。

  渤海郡是冀州的一個郡國,討論董卓結束後,冀州牧韓馥見袁紹不斷壯大,對袁紹的態度由扶持轉為扼製,以一個郡國的力量,袁紹很難維持部隊規模,要麽削減兵馬,要麽與韓馥翻臉。翻臉當然很簡單,可袁紹能混到討董聯盟盟主之位,前期得到韓馥大力支持,這時候再反戈攻取冀州,行事手段未免令人不齒,落下口實。

  替袁紹解決這一難題的就是荀諶。

  他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韓馥主動把冀州讓給袁紹,幫袁紹兵不血刃拿下冀州全境,也避免了開戰帶來的汙名。

  而這個荀諶,同樣來自潁川荀氏,還是荀衍的親兄弟!

  這就是魚不智決定讓荀衍去冀州的根本原因。

  放眼整個領地,沒有人比荀衍更合適了。

  哥把荀家的人派到渤海開分基地,你袁本初好意思不給麵子?

  這些考慮,魚不智現在無法明言,隻能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

  決定了讓荀衍去冀州創建特別領地,魚不智也沒有忘記他的名師。荀衍慨然應諾,到冀州後,他仍然會兼著學堂的差事,爭取為領地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有荀衍主事還不夠,孤懸冀州的特別領地,還需要配備強大武力。

  冀州特別領地緊靠幽、並,適合組建輕騎,最合適的人選無疑是曲晨。憑曲晨能力,以及他和魚不智義兄弟關係,統領部隊保衛特別領地,當地玩家領地很難製造足夠威脅。

  唯一問題是,曲晨前期曝光率太高。

  一刀峽阻擊戰,還有後續參加的多場戰鬥,早已讓藍衣少年為人熟知。另一位王級武將陳到,雖然到領地時間晚一些,可白毦兵幾番與黃巾戰鬥的視頻在網上隨處可見,再加上陳到統領的白毦兵,裝備和戰法太過獨特,隻要一亮相,很快就會被玩家認出。

  兩人都不是生麵孔。

  不過,相對讓白毦改變裝備和戰法而言,還是曲晨個人特征更易改變。換一身衣衫,非緊急情況下亮相時換件武器,蒙混過去應該不難。

  不說別的,為了圓“騎兵夢”,曲晨也得去冀州。

  曲晨定位是騎將,上品戰馬昂貴,未來的騎兵編製多半有限,特別領地還需要一員武將統領步卒。征求徐庶和曲晨等人的意見之後,魚不智決定讓王戣前往冀州,讓這位逐鹿領“第一”轉職武將就地組建磐石營,成為冀州部磐石營統領。

  由於曲晨即將遠行,原本由他擔任的磐石營主將職務出缺,熊棟接替。

  定下特別領地主要負責人班底後,剩下的事情變得非常簡單。

  特別領地等級與主據看齊,隻要建築物、人口達標,特別領地即升級,不存在升級障礙。因此,需要為特別領地配備一整套升級所需的技能人才,並且考慮到曆次升級時出現的“可升級建築物”變數,涉及技能人才不少,且不乏中高級人才。好在逐鹿領前期技能人才收獲頗豐,滿足特別領地所需並不難。

  副鎮長易風開始著手擬定前往冀州的技能人才名單。

  特別領地由無到有,不能指望升到二級鄉鎮後,出現兵營再組建部隊,況且帶那麽多技能人才一路東去,沿途也需要部隊保護。魚不智斷然決定,讓荀衍和曲晨帶走500磐石營,相當於領地現有一半兵力。

  除了技能人才和部隊,還需要為特別領地準備足夠的遠行物資。

  逐鹿領衙門的官吏們,變得異常忙碌。

  (六千字大章,補昨天欠下的一千有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