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一 馬耳他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5-13 00:15      字數:4138
  熱那亞曾經在七十年前,曾經有過七十年的歐洲經濟中心的待遇,但是這一地位已經被阿姆斯特丹取代,隨著經濟中心的轉移,熱那亞開始衰落,但是真正讓熱那亞一落千丈的是參與西班牙國王的財政融資,西班牙國王的幾次破產讓熱那亞人損失頗多,最終完全退出了天主教國王們的金融顧問圈子。

  現在的熱那亞,賴以為生的除了地中海沿岸的貿易,就是借助西班牙的商業網絡,批發來自美洲的貨物,行銷其他地區,但問題是,隨著帝國的崛起,環繞印度洋沿岸已經誕生出了很多直接和美洲競爭的熱帶作物產地,而帝國與西班牙在殖民地的合作,讓熱那亞人對美洲貨物的壟斷徹底喪失。

  為了生存,熱那亞人隻能投向在美洲擁有大片殖民地的葡萄牙,佩德羅二世也厭倦了猶太人主導葡萄牙財政政策,因為欣喜的歡迎了熱那亞,並將這個小國引薦給了李君威,與葡萄牙的合作隻能算是熱那亞人的生存之策,真正的發展和複興還是要著眼於蘇伊士計劃,可現在的埃及地區的混亂讓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前景不明,熱那亞人隻能更進一步,主動創造與帝國合作的機會。

  雖然李君威願意接受熱那亞人的熱情,但對於更深層次的合作並不感興趣。

  實際上,帝國是很喜歡熱那亞這樣的國家的,熱那亞像極了一個小號的尼德蘭。這樣的國家沒有什麽戰略縱深,人口也不多,更沒有多少資源發展出工業,貿易和金融行業是國家的命脈,這樣的國家天然要以擁有海洋霸權的國家為夥伴。而帝國擁有霸權,又有廣袤的投資市場。

  這個時代的金融行業是有很大排外性的,佛羅倫薩資本控製著法國,威尼斯資本則在重要的尼德蘭市場排斥熱那亞人,西班牙的國家財政已經被猶太人和葡萄牙人分食,原本被熱那亞人看重的英國陷入內戰狀態,實在不是什麽好的選擇。葡萄牙太小了,而且國內經濟多樣性很差,本身又有不錯的金融實力,熱那亞人隻能尋求更大的空間。

  在大部分時間裏,熱那亞銀行家們都習慣性的向天主教國王等封建領主提供金融服務,或者把資本投入到海洋貿易之中,對殖民地投資他們並不是太熟悉,而隨著蘇伊士通道的開通和帝國西津地區的崛起,熱那亞人對帝國越發的了解,他們忽然發現,這個世界上對金融資本需求很高,又會產生非常高利潤的投資行業還有工業,而這是熱那亞人非常陌生的,但真正的工業集中之地,恰恰就在帝國。

  工業與殖民地投資,成為熱那亞人向往所在,在確定之後,他們瘋狂的向帝國示好。

  不得不說,熱那亞人確實找到了一個不錯的時機,大同盟戰爭剛剛結束,各國都很疲弱,無力進行對外擴張,而馬格裏布地區位於奧斯曼勢力範圍的最遠端,而奧斯曼又一次陷入了內外交困之中,實在是天賜良機。

  佩德羅打了前站,白敬宇趁熱打鐵,但是真正促成李君威看重熱那亞人加入到殖民馬格裏布行列的還是李素。

  在李君威這一次遠征美洲,縱橫歐陸的活動中,湧現了一批堪用的人才,外交層麵的澹台雲風,海軍方麵的趙龍城,陸軍層麵則以李素為代表。隻不過實在是沒有爆發什麽大規模的陸地戰役,而北美的軍事問題,李君威已經完全交給了趙龍城,李素再一次閑了下來。

  作為榮王李定國之孫,宗室之中少有的人才,李君威自然願意多多提攜,在確定李素不願意立刻折返申京,享受鮮花和安逸生活後,李君威決定讓李素負責地中海區域,他稍稍花了一些精力,就讓佩德羅二世國王同意李素擔任殖民馬格裏布地區的總指揮,熱那亞人也是舉雙手歡迎。

  隻不過因為馬格裏布的許多勢力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庸,李素並不能公開以殖民為目的,所以帝國武裝力量還是以打擊巴巴裏海盜為理由,與葡萄牙、熱那亞人的關係處於聯盟不聯軍的狀態。

  當李君威乘坐白敬宇家的船隻抵達直布羅陀海峽的休達港的時候,他見到了剛剛率軍結束摩洛哥人圍困的李素,並且李素呈交了一份他作為帝國地中海事務總製的計劃,詳細闡述了他對於未來帝國地中海戰略的理解和規劃,李素在李君威身邊呆了幾年,李君威早就知道,李素到底是正規軍事學院畢業的,對於軍事戰略有著較高的造詣,但是對於國家戰略就比較生疏了,隻不過他的政治嗅覺不錯。

  李素站在李君威的麵前,心懷忐忑的看著眼前這位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卻是自己叔父的男人,但是他發現,他嘔心瀝血,窮盡才智製定的那份作戰方案,就是以打擊巴巴裏海盜為名,實際卻是控製馬格裏布地區的方案被裕王草草看了目錄,就直接翻了過去,這一下,四十多頁的計劃書,就有三十四頁被宣布‘不入法眼’,這讓李素感覺到失望,心裏也更加忐忑了。

  李君威看完了最後一頁,最終翻到了倒數第三頁上的長期規劃一欄之中,點在一個分標題上,說道:“李素,你這份計劃唯一的亮點就在這裏。”

  在一旁的白敬宇瞄了一眼,就看到那個分標題是:為帝國在地中海謀取一塊永久領地。

  帝國在地中海沿岸現在隻有休達地區可以算作絕對的領土,帝國占領此地後,驅逐了當地的西班牙人,建立了海軍基地和陸地防禦工事,將休達作為帝國海外領土而非殖民地,顯然,能控製直布羅陀海峽這一咽喉要道的休達值得帝國如此投入,但是帝國在地中海不能隻有這樣一塊土地。

  李素當然知道這一點,但問題是,他現在的職銜隻是為了馬格裏布的殖民計劃而設立的,縱然他有長遠的規劃,但在任職時間段內,恐怕根本難以成行,因為帝國真正需要的是不可分割的一塊土地,而非殖民地或者租借的基地。所以他隻是長遠規劃之中提到了這件事,以表示自己有這個見識,而非實際準備做這件事。

  “實際上,我仔細考慮過這件事,僅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最有可能得到的就是科西嘉島的一部分,但也隻是獲得一塊殖民地罷了。”李素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科西嘉島在這個時候是熱那亞的屬地,或者說殖民地,熱那亞人任命的官員管理這塊島嶼,科西嘉的進出口貿易完全被熱那亞控製,所以說稱之為殖民地也不為過。而科西嘉人民也一直反抗熱那亞的殖民和壓迫,偶爾也有武裝起義,而且這有起義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讓科西嘉島逐漸淪為熱那亞的負資產。所以熱那亞不止一次的提出,把科西嘉島出售給帝國方麵,但條件不隻是錢,而是滿足熱那亞對於貿易的訴求。

  這個訴求的最低就是帝國在地中海隻能選熱那亞與其一起排斥威尼斯,而這個要求被李君威拒絕了。

  排斥威尼斯與帝國戰略相違背,而科西嘉島上有十幾萬人,作為殖民地還是合適的,但將其徹底控製在手,變為國土卻很困難,而且科西嘉距離法國實在太近了,路易十四聽到風聲之後,立刻表示關注,還主動提出,由法國花錢購買科西嘉島,並且對熱那亞的國家安全作出威脅,以防止帝國控製科西嘉島。

  所以目前來說,帝國隻是謀求在科西嘉島上獲得一個港口,但仍舊備受法國阻撓。

  李君威搖搖頭:“不,你錯了,你的眼睛不要盯著科西嘉,我的目標是馬耳他島。”

  “馬耳他?”李素驚呼出聲。

  馬耳他現在是被馬耳他騎士團控製,這是忠誠於羅馬教皇的組織,但馬耳他島嶼的主權卻在西西裏國王手中,而西西裏屬於西班牙。

  與馬耳他的複雜地位相比的是,帝國與馬耳他的關係更為複雜,帝國還在社團階段,就與天主教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帝國擁有了西津,開通了蘇伊士鐵路,正式進入地中海後,就立刻與馬耳他產生了衝突和敵對行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帝國與教皇國就是敵對的。

  然而,與西班牙通過簽訂馬德裏條約,完全改善了關係後,雙方的關係出現了一定緩和,帝國通過西班牙國王,明確要求馬耳他改變對帝國的敵對態度,否則就要離開西班牙的土地,馬耳他騎士團並未改變態度,這群宗教瘋子實在是太執拗了,但澹台雲風很快借助帝國與西班牙的和平,達成了與天主教教皇的和解。這也是他最顯著的外交成果,結束了帝國與天主教長達五十四年的敵對關係。

  因此,帝國與馬耳他騎士團也達成和解,馬耳他騎士團的大騎士長卻提出了一個無理要求,要求帝國利用影響力,為騎士團獲得西西裏的主權,在此基礎上,帝國船隻才能停靠馬耳他,這一要求被拒絕,帝國剛剛與西班牙和平,不可能在蜜月期找不自在,於是順勢把這個無理要求告訴了西班牙,讓其狗咬狗去,但操作此事的澹台雲風低估了天主教內部錯綜複雜的關係,西班牙某個貴族是騎士團的榮譽成員,告訴了馬耳他被出賣的事實。

  但是,發生在帝國三十年初的一場大地震徹底改變了一切。

  帝國三十年的三月,在西西裏島的東海岸連續發生了62級和74級的大地震,讓西西裏島上造成了至少六萬人的死亡,處於西西裏島附近的馬耳他也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超過八米高的大海嘯席卷了馬耳他的幾個島嶼,而且在此之後,餘震不斷。

  地震消息傳到裏斯本之後,澹台雲風立刻請求李君威下令,帝國主動出麵協助受災最嚴重的西西裏島、意大利南部和馬耳他等地進行抗震活動,尤其要提供震區所需要的紡織品、藥品和食物,澹台雲風認為,進行人道主義救援,可以證明帝國對天主教的友好。

  李君威對此並不感冒,但也給了女婿麵子,調撥了西津地區一些軍事倉庫,派遣遠征艦隊的艦船運輸貨物,甚至在裏斯本召開募捐會議,他以個人名義捐了五萬帝國銀元。

  事實證明,澹台雲風確實抓住了時機,很快帝國的人道主義政策得到了很多好評,裕王仁德之名更是被廣為傳頌,教皇甚至主動寫信給李君威,也在後續的一些戰略政策上進行了讓步。

  然而,帝國的收獲並不僅僅如此,澹台雲風一開始就主動要求全麵承擔馬耳他的救災任務,並且得到了教皇和西班牙國王的認可,然而,帝國救援船隻抵達馬耳他後,卻被騎士團拒絕入港,大騎士長甚至組織軍隊擺出了反登陸的架勢。而澹台雲風也展現出了相當的才智,他主動派遣使者前去聯絡,雖然騎士團方麵態度強硬,但澹台雲風發現,馬耳他人也亟需物資支援,對於騎士團阻止帝國救援船隻入港非常不滿。

  澹台雲風派遣小船運輸糧食上岸,遭到了騎士團炮台的警告設計,實際是沒有裝填炮彈的,隻是放空炮,澹台雲風發現後,主動命令一艘小船在空炮放過後沉沒,讓馬耳他人以為,騎士團擊沉了帝國救援船。這一事件引發了馬耳他人對騎士團的徹底不滿,上萬馬耳他人圍困了騎士團的教堂,要知道,馬耳他隻有不到四萬人,憤怒的馬耳他人甚至殺死了騎士團成員,並且在澹台雲風的授意下,主動反抗馬耳他騎士團的統治。

  最終,還是教皇出麵,撤走了馬耳他騎士團,把當地的統治權歸還了西班牙,而西班牙隻是派遣了一個總督來,在當地救災的帝國海軍軍官成為了實際上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