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章八六 中國人豎起大拇指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5-13 00:14      字數:4235
  炮兵軍官紛紛興奮的喊叫起來,這類新式的左輪手槍在帝國還是新式的武器,沒有鋪開裝備,隻有軍中一些有錢的軍官或者貴族軍官自行購買,但這更引發了軍官們的追捧。

  軍官們立刻指揮炮手準備開炮,炮手們則從後麵的彈藥車裏搬運來一排排的炮彈和發射藥,雖然兵工廠已經開始試驗定裝炮彈,但負責審計預算的元老院一聽到銅製彈殼,第一感覺就是頭疼,本著現有技術也對敵人有絕對優勢的理論,也就沒有使用昂貴的定裝炮彈。

  陸戰隊裝備的是新式的75毫米火炮,這也是帝國陸軍最輕便的火炮,在海陸兩軍改革之中,陸軍完全采用了公製單位,海軍雖然也開始用公製單位表述,但因為大量的機械工具都是英製單位,因此才有了178毫米、203毫米、305毫米這種艦炮,這種傳統一直也就延續了下去。

  與海軍還在用熟鐵炮、鋼膛套鐵火炮不同,陸軍從一開始就以鑄鋼做炮管材料,75毫米炮的炮管重290公斤,炮架360公斤,采用的榴彈重4.3千克,榴霰彈重3.5千克,前者裝填了170克火藥,後者除了火藥,還裝填了48枚50克重的鉛彈。這些炮彈都是以鑄鐵製造,但是卻呈現出鉛灰色,因為在炮彈的表皮是鉛皮,以方便炮彈契合膛線。而真正讓開花彈成為野戰炮主要彈藥的,是慣性解鎖機械觸發引信的改進和發明,在這一點上,陸軍炮兵研發部門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如今帝國裝甲巡洋艦、護衛艦上使用的引信,都是從陸軍方麵改進、適配而來的。

  帝國陸軍的機械引信研製有超過二十多年的曆史,但一直囿於機械加工、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麵,未能完全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十幾種設計,而陸軍的要求也一改再改,一度也在觸發引信和時間引信之間搖擺。有些引信不能可靠擊發,甚至不如火信管、金屬圓盤引信,有些引信則受限於彈簧等零件需要精密加工,而在火帽發明之後,以火帽為點火裝置的引信普遍存在不安全問題,運輸、存放之中的碰撞就可能導致擊發。

  新式的慣性解鎖觸發引信安裝在炮彈的彈頭部分,在使用之前依靠引信與炮彈上適配的螺絲,把引信旋轉進炮彈即可。引信最核心部位是一個偏心轉子,在運輸儲存階段,這個偏心轉子是保險控製的,所以很安全。而在保險銷拔除之後,偏心轉子就處於可以運動的狀態,此時晃動撞擊也不會擊發,當炮彈塞進炮膛,被擊發之後,炮彈在膛線的作用下開始旋轉,此時引信內的偏心轉子也開始旋轉,一直旋轉到到解開內保險的位置。

  當炮彈撞擊目標後,布設在炮彈引信最前麵的撞針刺中內部的雷管,雷管爆炸引爆內部裝填火炮。可以看出,這種引信也存在一個問題,存在一個有效距離。隻有偏心轉子解開內保險之後才爆炸,否則就不會爆炸,而經過試驗和改造,這個距離被定義為二百米,陸軍認為,進入二百米的距離,就可以用霰彈解決問題了。

  上午十一點半,李素下達了開炮的命令,這是他與別林斯基約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點,別林斯基就會行動,視情況偷襲燈塔山,或者至少秘密機動到可以切斷敵軍主力退路的位置。而實際上,別林斯基選擇了兩者兼備,他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把騎兵機動到了埋伏位置,而在天亮後,親自帶領步兵,偽裝成支援來的民團,大搖大擺的從開闊地向燈塔山行進,他簡單測算了時間,十一點半的時候,步兵可以到達山腳下,到時候可以突襲。

  此時安德羅斯騎著一匹白馬,處於冷溪步兵團的前沿一塊稍高的高地上,原本他已經把指揮權交給了菲利普爵士,可是前幾日的爭吵改變了一切。菲利普爵士的計劃不符合殖民地議會代表的要求,菲利普通過多方了解,已經認識到了遠征軍在槍炮上的優勢,而且數量眾多,他的計劃是在燈塔山利用已經修築的各種工事與帝國遠征軍正麵交鋒,戰勝敵人也就罷了,如果失敗,順勢撤入叢林,打遊擊戰。

  顯然,這種隻考慮勝敗與否不考慮殖民地財產和生命安全的計劃是不可能得到大家認可的,大家要的是拒敵於國門之外。因此議員們解除了菲利普的指揮權,還給了安德羅斯,而菲利普隻帶著他的紐約州民團守在燈塔山上。

  幾個議員、商人騎馬跟在安德羅斯的身邊,這些人無一例外屬於波士頓城區的代表,這幾天,不斷有被釋放的俘虜回到波士頓,而每個回來的人都會帶來一些書信,有裕王親筆,也有以遠征軍司令李素,詹姆斯之子菲茨詹姆等人的書信,這些書信無一例外對安德羅斯表現出了懷柔和尊重,這讓大家相信,安德羅斯總督肯定在對麵有著深厚的人脈關係,而李君威更是直言不諱的在書信裏寫到,他與菲茨詹姆斯已經決定會安德羅斯的所有財產,假設他能夠妥善解決現在的對立局麵,可以繼續擔任總督,並且可以保護他的朋友。

  也因為這些書信,與戰場有著直接利益關係的議員紛紛向安德羅斯靠攏,希望成為他的朋友,順勢成為對麵的朋友,兩麵下注,保全家業。

  “他們在做什麽,是在嘲諷我們嗎?”一個眼尖的商人指著遠征軍的炮兵陣地說道。

  安德羅斯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打開了望遠鏡,發現炮兵陣地旁邊,一群人正列一排,衝著自己所在的方向伸出手臂。幸運的事,安德羅斯這支望遠鏡是在佛得角的時候李素贈送的,可以調整焦距,看的更遠更細致,在簡單調整之後,安德羅斯看清了那個手勢,是一群人正衝自己豎大拇指。

  “是在豎拇指,你們看。”安德羅斯把自己的望遠鏡交給了身邊的人。

  一個議員看後,問道:“這是什麽意思,挑釁嗎?類似於幾百年前我們的弓箭手衝法國人豎起中指?”

  “不,在中國文化裏,衝某個人豎起大拇指,是表達稱讚、尊重的意思,大拇指又叫大拇哥,有好的意思。我曾經去過開普敦,那裏的裝卸工人在完成裝卸後,會豎起大拇指,表示完成。”那個年輕的議員說道。

  商人立刻說:“我明白了,那是中國人在向總督大人表達敬意。你們看,做這個動作的人穿著與其他人不一樣,似乎都是軍官。”

  安德羅斯一聽,繼續用望遠鏡觀察,忽然看到了一個身材魁梧,穿著皮衣的男人,時不時的衝自己豎起大拇指,於是叫來一個今天才被釋放的俘虜,問:“你看那位是不是裕王?”

  俘虜用望遠鏡看了一眼,立刻說道:“正是那一位,他戴著黑水晶的眼鏡,還有他們旁邊那噴吐煙氣的三輪小車,正是那位殿下的座駕。”

  年輕的議員立刻說道:“那是尊貴的中國親王殿下向您致意,不管我們處於什麽狀態,作為貴族的您,一定要予以回應才好,不然有失風度。”

  安德羅斯輕輕點頭,他抓起自己帽子,衝著炮兵陣地揮舞。

  炮兵陣地上,李君威衝著安德羅斯的方向豎起大拇指,瞄了瞄,雖然動作和身邊的炮兵軍官們一樣,但人家的腦袋裏可是有函數公式,而他的腦袋裏什麽都沒有。潘名器在一旁向李君威介紹這種拇指測距法的原理和數學公式,李君威也隻是聽得明白原理罷了,中學時代數學課看了太多的小黃書,公式什麽都沒學到,但轉念一想,李君威一點也不後悔,學會了又咋地,現在早忘了。

  “殿下,火炮備便,隨時可以發射。”炮兵連長前來匯報。

  李君威點點頭,正要下令炮擊,忽然看到有人衝自己揮舞帽子,李素說道:“那個人就是安德羅斯。”

  李君威問:“他為什麽衝我揮舞帽子?”

  李素搖搖頭:“不知道,可能是挑釁吧。”

  “娘的,我本來想留著這個安德羅斯,給菲茨詹姆斯當副手,省的菲茨詹姆斯對殖民地不熟悉,無法快速建立統治。這狗東西卻敢挑釁我,氣死我了。二營長,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直接瞄準了轟他娘的。”李君威氣呼呼的說道。

  炮兵連長詫異:“誰......誰是二營長?”

  這這群人裏,對李君威了解最深的就是李素,他對不了解皇室文化的炮兵連長擺擺手,說道:“王爺的意思是可以開炮。”

  炮兵連長立刻要下達命令,卻被李素拉住,李素問李君威:“王爺,要不要給您一個喊‘開炮’的機會。”

  “那我要不要給你個機會,讓你帶兄弟們再衝一次?”李君威沒好氣的反問一句。

  李素聳聳肩,給了炮兵連長一個眼神,隨即,六門野戰炮發出了怒吼,炮彈呼嘯穿過一千多米的荒野,在這個過程中炮彈旋轉讓慣性引信解開,在與地麵碰撞之後立刻爆炸,破碎的彈片橫掃開來。

  75毫米野戰炮隨著後坐力向後滾動,但是很快被推到位置,熟練的炮手快速配備裝填,短短十秒就再次開炮,一連衝著安德羅斯方向打了三輪,才是作罷。之後,火炮換榴霰彈,瞄準了冷溪步槍團的兩層陣列,開始宣泄炮彈,而這個李素已經命令陸戰隊、愛爾蘭團和烏克蘭團以縱隊方式衝擊。

  步兵還未抵達線膛槍的射擊距離,殖民地軍隊就已經開始崩潰了,第一批炮擊就讓軍隊失去了指揮,之後就是冷溪步槍團被炸的七零八碎,倉皇撤退,民團和印第安人雖然沒有遭遇打擊,但是看到遠征軍步兵進攻,草草放了兩槍,也就撒丫子逃跑。

  在快逃到燈塔山的時候,哥薩克騎兵於樹林之中殺出,截斷了後路,一切和預想的一樣。

  英國殖民地軍隊由此大敗,等下午的時候,安德羅斯痛苦醒來,他發現自己被放在一棵樹下,身邊是忙碌的身影,不多時,菲利普爵士得到了安德羅斯醒來的消息,趕到了他的身邊。

  “疼.......腿疼。”安德羅斯痛苦說道。

  菲利普往他下半身看了一眼,褲管裏空蕩蕩的,那是在第一輪炮擊之中,橫飛的彈片掃蕩了他的雙腿,安德羅斯被人救了下來。而菲利普則擋住了哥薩克步兵對燈塔山的襲擊,收攏的殘軍固守此地,一位醫生給安德羅斯做了截肢手術。

  菲利普拉過已經被鋸下來的雙腿,說道:“腿在這裏呢,一會就不疼了。”

  安德羅斯已經處於瀕死狀態,根本沒有聽清菲利普說的什麽,他此時隻是後悔,當初應該聽菲利普的,在燈塔山抵抗,失敗就退入山林。

  “爵士.......有一件事,我得告訴你.........。”安德羅斯強忍著痛苦,掙紮說道:“提防中國.......提防中國.......。”

  菲利普見他說話困難,說道:“放心,我會提防中國親王的。”

  “不.......不是中國親王。提防中國人........特別是他們對你豎起大拇指.......豎起大拇指的時候。他們不是在誇讚你,可能是在瞄準.........瞄準你。”安德羅斯提著一口氣,把這用生命換來的經驗傳遞給了菲利普爵士,生命就此流逝殆盡。

  傍晚的時候,李君威騎著他心愛的小摩托,進入了波士頓,這一次,挎鬥裏沒有再坐著理查德克倫威爾。他在戰鬥結束後立刻進入了波士頓,到達了市政廳,拿出了帝國裕王李君威和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聯合簽發的委任狀,正式就任為新英格蘭殖民地的總督。

  而理查德克倫威爾帶來的兩項政策得到了各州代表的擁護,其一是殖民地一切維持原樣。其二宣布結束與法國殖民地的戰爭。而這兩樣政策對於代表們來說都是絕對的利好消息,甚至比原來局麵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