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七 參戰無益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2-24 12:41      字數:4213
  約瑟在二十五年前還隻是一位普通的猶太商人,他經營失敗導致非常潦倒,往返於地中海的猶太人社區,偶然作為會計前往東方參加貿易,順利在帝國的檳城安頓下來,十五年的經營,成為了有名的銀行家。但約瑟命運的轉折還是他的女兒偶然結識了裕王殿下,陪伴了其幾個月。

  由此,約瑟獲得了極重要的政治資本,順利的成為了奧斯曼蘇丹的座上賓,因此得到了爵位和領地,而他的領地恰恰就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海法港,而約瑟是慷慨的,他為所有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猶太人提供便利和保護,由此得到了整個歐洲猶太人的尊重。而約瑟家族的資產也在快速增長,尤其是參與了航運業,擁有奧斯曼特權商人和中國親王朋友頭銜的他,在整個歐洲無往不利。

  當然,海因修斯還不知道,約瑟之所以得到那麽多猶太大家族的看重,是因為他有一個猶太複國計劃。

  雖然不知道這一點,但不影響約瑟在海因修斯眼中的偉大形象,尤其是中國陸地擴張到了黑海,並且打通了蘇伊士地區之後,越來越多的荷蘭商人來往於近東與尼德蘭,而約瑟也為所有的尼德蘭商人提供便利。而在最近,約瑟又製造了一件大新聞。

  比奇角海戰失敗之後,尼德蘭七個省全部動蕩,聯合省的經濟和生存完全依賴海洋,失去製海權就意味著混亂。在海戰失利的消息傳到阿姆斯特丹,整個聯合省全都亂做一團,各類生活物資大規模的漲價,社會急劇動蕩,這個時候,一支大船隊疾馳而來,帶來了三千噸的小麥、四千噸的醃肉,無可計數的棉毛紡織品和鋼鐵,而這支擁有十四艘大飛剪船,總噸位超過兩萬四千噸的船隊組織者,正是猶太商人約瑟。

  船隊來自帝國的西津地區,四艘船屬於約瑟,其餘十艘是約瑟雇傭的,全都是一千噸以上的大飛剪船,這支船隊承擔的第一個任務是為遠征軍運輸彈藥物資和援軍,在比奇角海戰之後,立刻折返西津和塞得港,大量采購生活和軍事物資,直接前往聯合省,沿途經過巴巴裏海盜地盤和危險的英吉利海峽,但是無論海盜還是法國的私掠船乃至艦隊,都無法追上這支船隊,隻能看著她們駛入了阿姆斯特丹。

  因為這件事,約瑟在聯合省的聲望暴漲,對其心懷感激的已經不僅限於猶太人了。

  “約瑟先生請進,快請進,您知道嗎,在倫敦的我收到了如雪片一樣的書信,無論是盟友還是政敵,都要求我召開一次會議,對您進行表彰。您真是一位偉大的商人,尼德蘭人的心中永遠有您的。”海因修斯用最肉麻的語言誇讚著約瑟,而約瑟對這類話已經習以為常了,他一句話,就讓海因修斯安靜下來。

  約瑟說道:“說實話,大議長閣下,我很想結交您這樣一位有權勢的聯合省政治家,但很抱歉的是,今天來並非是我的私人拜訪,而是受人所托。是帝國的親王殿下委托我前來拜會您的。”

  見海因修斯臉色大變,約瑟說道:“請讓我把話說完好嗎?我知道,中國已經向英格蘭宣戰,而尼德蘭的執政是英格蘭的國王,但在裕王殿下看來,這不意味著聯合省和英格蘭是一個國家。實際上,比奇角海戰之後,我僅僅籌措了不到兩千噸的物資,甚至裝不滿兩艘船,是裕王殿下幫助了我,現在存貯在阿姆斯特丹倉庫裏的小麥和鹹肉,大部分是帝國遠征軍的軍需品,幫助聯合省渡過難關的不是我,而是裕王殿下。

  裕王殿下做這些,就是想讓貴國明白,聯合省並不一定要成為帝國的敵人。”

  海因修斯說道:“約瑟先生,我的兒子最近在學中文,他說中國人有一句話,如果嘴唇腐爛了,你的牙齒會感覺到寒冷。”

  “唇亡齒寒。”約瑟給出了非常明確的發音。

  “好吧,我並不懂中國語言,但我認為這個詞語非常有道理,假如英格蘭毀滅了,尼德蘭這七顆牙齒還能幸存嗎?”海因修斯認真的問道。

  約瑟聽了這話,一副震驚萬分的模樣,海因修斯微笑說道:“這是真淺顯的道理,您為何如此震驚,不過如果您不能回答這個問題,那麽就無法說服我。”

  “不不不,大議長閣下,我想你誤會了,我震驚並非因為這個問題,而是震驚於您對中英戰爭缺乏了解。冒昧的問一句,您是否認真看了宣戰書,又是否見到了裕王殿下派去倫敦的特使?”約瑟問道。

  “當然,我看過,我也在國王那裏見到了那位特使。”

  “不應該呀,如果您做到了這兩點,怎麽還會認為英格蘭與聯合省唇亡齒寒呢?”約瑟依舊無法理解。

  海因修斯臉色不悅:“你是在懷疑我在外交方麵的能力嗎,還是懷疑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你很不禮貌,約瑟先生!如果需要,我可以把宣戰書上那一百多個字寫給你看,還可以向你複述我與國王會見特使時說的話,雖然已經過去了七天,我仍然記得很清楚。”

  “一百多個字不不,海因修斯閣下,宣戰書我看過,事實上我親眼看到裕王殿下的侍從寫的,宣戰書確實字不多,但還有一份附件,可是有上千字,您看過沒有,那是裕王殿下製定的戰爭規則。”約瑟解釋說。

  可是沒有讓他說完,一臉懵逼的海因修斯問:“什麽附件,什麽戰爭規則,我怎麽全都不知道。”

  約瑟完全不敢相信的樣子,說道:“我真的難以置信,威廉殿下會有如此的失誤,或者說您並非他信賴的人,他為了英格蘭,想要犧牲聯合省。”

  “你究竟在說什麽,約瑟先生,你要把話講清楚。”海因修斯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想起來,自己見到中國使者是在國王會見了很長時間後,期間國王還讓議會的代表先進去了,而自己進去後,與特使也沒說幾句話。至於附件,他完全不知情,假如附件存在,假如上麵內容重要的話,威廉國王隱瞞,就是為了利用自己。

  帝國向英國的宣戰理由有兩個,其一是英國國王繼承問題,但英國認為,假如帝國不承認威廉三世與瑪麗共同擔任英國國王,應該一早就不承認。而實際上,威廉三世登基之後,帝國一直沒有明確支持,也沒有明確反對,無論是裏斯本的駐歐大使還是負責歐洲部分外交的西津行政長官裴元器都是這個態度。

  這次宣戰就是以帝國接觸了被廢國王詹姆斯二世後,認為其並無大不妥之處,反倒是威廉三世,以女婿奪嶽父之位,實難接受。

  而第二個宣戰理由更讓英國人無法接受了,那就是‘卻敵號事件’,蘇靖率領的鐵甲艦隊擊沉了英國派遣到印度洋的私掠船卻敵號,拿到了很多證據,帝國認定,英國撕毀協議,故意破壞帝國在東方的秩序,挑戰帝國權威,因此宣戰。

  而宣戰書上所說的協議是在帝國十八年的時候,中國、葡萄牙兩國和英、荷、丹、法、瑞等國東印度公司、東方公司在檳城簽署的《檳城協議》,協議規定上述各方勢力要和平共處,不得隨意發動戰爭和對立行為。《檳城協議》實際上剝奪了除卻葡萄牙之外,各國東印度公司在開普敦以東的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進行殖民擴張的權力。

  因為帝國已經在這片區域內建立了自己的外交體係,各國和各方勢力實際上已經成為帝國的藩屬國、盟國或者建交國,任何一方對這些國家殖民就是對帝國宣戰,而且規定海上也不得開戰私掠行為,不然以海盜論處。這直接讓各國東印度公司從殖民公司轉變成了貿易公司,除了打一打海盜,已經沒有了敵人。

  檳城協議的實質就是各國承認帝國在開普敦以東海域獨霸的地位,之所以能得到各國承認,雙方的實力差距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政治手段了。

  各國都是以東印度公司的名義簽署的協議,反正各國在開普敦以西的利益都是被各國的東印度公司壟斷,隻要東印度公司同意也就算了。可問題是,荷蘭與英國兩家東印度公司是不同的。

  這兩家東印度公司是擁有宣戰、媾和、武裝、貨幣等國家職能的公司。在東印度公司名義簽署的問題上,因為這次宣戰,雙方產生了不同的理解,英國人堅稱那是東印度公司承認了檳城協議,但帝國認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是擁有國家職能的公司,是代表英國簽署的,英國還往印度洋派遣私掠船,就是違反協議。

  其實李君威才不管這些政治遊戲,他隻是抓住了向英國宣戰的時機,然後讓自己的參謀班子想了兩個理由罷了,就算有些強詞奪理,但有個理由也就夠了。

  宣戰書的關鍵不是為何宣戰,而是附件上由裕王提出的戰爭規則。李君威製定了很多條款,包括對平民的保護,戰俘善待、交換原則等等,但最重要的,也是李君威提出必須遵守的一條是,以加納利群島做十字交匯點,從帝國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開始,帝國不會在其以東以北以南區域展開針對交戰國的軍事行動,以換取英國的相同保證。

  加納利群島位於非洲西海岸,以此畫個十字,規定三個區間為非軍事區,其實就是告訴英國人,帝國是為了奪取其在美洲的殖民地,而不是要威脅其本土。事實上,帝國不僅不想威脅其本土,還擔心因為與英國作戰,消耗了其太多軍事力量,減弱了大同盟的軍事實力,導致法國在歐洲一家獨大。

  當然,劃定交戰區域,也是為了保證帝國商人在非軍事區內和平貿易的權力。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對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報複。

  這是小孩子都能看出來的意圖,不要說大議長海因修斯了,他也立刻明白了為什麽威廉三世隱瞞了這個附件。相信任何得知這些條款的尼德蘭三級議會議員都不會支持向中國宣戰,哦,不對,可能還會有人支持,是上尼德蘭兩個貧窮省,那是國王的基本盤。

  唇亡齒寒的道理,海因修斯是認可的,可鼻毛被拔了關我門牙什麽事?

  “馬克,你認為呢?”海因修斯沒有立刻表態,而是問向了自己的政治盟友。

  馬克呂特直截了當的說道:“如果我是決策者,我會主動派遣使者去找那位中國親王,尋找一種合作的可能?”

  “什麽合作的可能?”海因修斯不解。

  馬克呂特說道:“既然中國對英格蘭在新大陸的殖民地那麽喜歡,不如就直接把殖民地送給他們,換取中國加入大同盟,共同對付法國不行嗎?”

  “親愛的馬克,你依舊是那麽風趣幽默。”海因修斯把馬克呂特的建議當成了開玩笑,但是這個建議從聯合省方麵來說並非是不能討論的。而實際上,威廉國王也不會太在意那些殖民地,真正在意的是英國的那些商人和新貴族,而往深處想了想,海因修斯覺得,似乎英國失去了北美殖民地,對尼德蘭還有好處。

  海因修斯看向約瑟,說:“約瑟先生,假如中國親王殿下真的願意按照這種戰爭規則對英國作戰,那麽尼德蘭確實沒有加入戰爭的必要,我想請問的是,我們在新大陸的殖民地結果會如何,而中國親王又如何保證他遵守自己的規則呢?在倫敦的時候,我可是見到了可憐的斯托克頓伯爵,伯爵把自己所有的熱情都奉獻給了親王,可換取的卻是背叛!

  不,那已經不是背叛了,是徹頭徹尾的愚弄,如果不是伯爵有強烈的複仇心的話,他就會因為羞憤而自殺。”

  約瑟微微搖頭:“大議長閣下,裕王殿下不會提供任何保證,也拿不出什麽保證。您隻能相信他的誠意,要知道,裕王殿下代表的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