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三 烏克蘭建國計劃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2-06 23:42      字數:4252
  西津,塔嶺煤礦。

  塔嶺位於西津城南不到七十公裏的地方,這裏有一座形狀似佛塔的山,因此發現的煤礦就被命名為塔嶺煤礦,實際上,塔嶺煤礦經過四年發展,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煤礦,而是依托煤礦發展起來的一整套產業。

  礦口附近的工作間內,一座老式的12.5匹蒸汽機正哼哧哼哧的運作著,把礦道之中黝黑的積水抽了上來,蒸汽機循環作業的聲音非常的刺耳,這是很少見的,因為煤礦從來都是喧囂的地方,距離工作間不遠處就是礦區的大門,那裏搭建了一個棚子,棚子下麵盤坐著上百人,兩行人麵前各自放著礦工的帽子和水囊,沒有人說話,但是他們堵住了塔嶺煤礦的大門。

  兩個家夥鬼鬼祟祟的從窗戶裏爬進了蒸汽機的操作間,他們點燃油燈,在裏麵搜尋著,一個家夥手裏還拿著一把匕首。不多時,他們來到了蒸汽機麵前,從懷裏拿出了一個東西,就要往鍋爐上放,卻聽到身後傳來了一個聲音:“卡曼、尼德洛夫,是你們兩個吧?”

  兩個人回頭,眼見蒸汽機噴出的蒸汽散了,一個髒兮兮的獨腿男人手持一根木棍,戴著紅色袖標站在那裏,卡曼看清了那張臉,低聲笑了笑:“我當是誰,原來是布爾尼大哥,嚇死我了。”

  “你們要做什麽?”獨腿的布爾尼用木棍敲了敲一旁的鐵架子,問道。

  身材比較高的卡曼往前一靠,手裏提著匕首說道:“報複!我要報複那隻飛豬,讓他知道克扣我們工資的代價。我現在把蒸汽機弄壞了,飛豬肯定會來看,我埋伏在這裏,結果了他的性命,立刻逃走,這就是我們的計劃。”

  布爾尼指了指自己的紅色袖標,說道:“有我在這裏,你們就不會得逞。”

  “布爾尼大哥,你這是幹什麽,想當年你也是跟著拉辛大哥起義反抗俄羅斯貴族的勇士,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嗎,您隻是為了公義,而不是為了自己,您是我從小崇拜的大英雄,為什麽要阻止我們?當年我們一起反抗俄羅斯的暴政,現在是時候反抗貪婪的飛豬了!”尼德洛夫勸說道。

  布爾尼則是搖搖頭:“暴力是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的,這是澤連科大人的教誨,他說過,五天之內肯定會有結果,大家的工資、補貼都會得到保護,飛豬也會受到應有的懲罰!今天隻是第四天,你們就耐不住性子了嗎?”

  “澤連科大人?哈哈,他是中國的公爵,是中國人的走狗,他根本不敢招惹飛豬。他和飛豬是一夥兒的,不然為什麽我工作半年,卻隻得到五個月的工資?”卡曼惡狠狠的說道。

  布爾尼見他們如此,提起了手裏的木棍,就像以前拿起自己的馬刀一樣,說道:“作為烏克蘭人,我是不會對自己同胞兄弟動手的,但你們如果執意破壞這蒸汽機,就是對澤連科大人,對烏克蘭工人兄弟會宣戰,我會用生命來保護,卡曼、尼德洛夫,來吧..........。”

  卡曼怒道:“你真是一個迂腐的人。我問你,如果五天期限到了,飛豬依舊欺負我們,怎麽辦?”

  布爾尼說道:“我會親自毀掉這座蒸汽機,與你們一起殺死那頭飛豬!”

  “好,明天晚上我再來,到時候你還阻攔,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你別想著告密,不然.......。”卡曼惡狠狠的警告,手裏的東西上下掂量,卻是被布爾尼看了個清楚,那是爆破礦山用的火藥包,布爾尼怒道:“卡曼,你違反了我們在工人兄弟會發下的誓言,你不應該擁有火藥!”

  “是,我不應該有火藥,也不應該有戰馬、馬刀、鎧甲、火槍,所以飛豬才敢任意欺負我們。”卡曼牙齒咬的嘎嘎作響。

  正在三人僵持不下的時候,外麵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尼德洛夫說道:“壞了,澤連科肯定是背叛了我們,帶來了鎮壓的軍隊。”

  “蠢貨,睜開你的眼睛好好看看,這片礦區我們有兩千多弟兄,會隻派來十幾個騎兵嗎?”布爾尼罵道。

  塔嶺礦區辦公樓裏。

  那個被卡曼他們稱為飛豬的家夥透過百葉窗看到了礦區來的騎兵,他知道那些不是士兵,而是法務官員和治安隊,這個肥頭大耳的家夥沒有了往日的凶神惡煞,豆大的汗珠滾滾而下,他解開了衣服上得扣子,卻沒有任何作用,王光坐回了自己的椅子,看著眼前豪華的辦公室,特別是懸掛在中央的那戎裝畫像,淚流滿麵........。

  王光是陸軍出身,正經的學堂畢業,他之所以叫飛豬是因為他曾經上過天,王光曾經隸屬於陸軍技術偵查部門,實際上就是熱氣球操作員,參加過西征關西和北伐漠北兩場戰役,但因為意外事故,身體被燒傷之後退役。像是這樣有文化的陸軍軍官在地方就業上非常吃香,退役之後就加入了帝國鐵路公司。

  但是擁有了財政大權的王光很快就控製不住自己,屢屢職務犯罪,克扣工人工資,盜賣國有資產,整個人也變的腦滿腸肥(熱氣球操作員都是瘦小的),因此得了一個飛豬的諢號。早年曾經擔任京津鐵路通州站的管庫,但一次盜賣庫存燃料煤的卻是著了安全局的道,那些合夥的商人全都是安全局的密探。

  王光因此被發配蘇伊士,參與蘇伊士鐵路的建設,他出身軍隊,很有管理才能,雖然手腳依舊不幹淨,但卻連續被擢拔,在蘇伊士鐵路修建大半的時候,西津地區也開始修建鐵路,王光這類有前科的管理層沒有說不的權力,他被調遣到西津,在半年前成為了塔嶺煤礦的總辦。這是西津地方與帝國鐵路公司合辦的煤礦,除了管理層、技術人員和礦警,全部都是外籍勞工。

  麵對這群外鄉人,王光的本性又暴露出來,各種貪財斂財,原本也沒什麽,但是在四天前,烏克蘭工人兄弟會領導了這次塔嶺煤礦全麵的罷工,兩千多人罷工肯定會引來西津方麵的注意,王光的好日子到頭了。

  “王光,開門!你的事發了!”

  “開門,我們是西津治安局的,受裴元器裴大人差遣,跟我們走一趟。”

  急促沉重的敲門聲不斷傳來,王光知道,自己犯的事可不隻是貪汙那麽簡單,在這裏他是土霸王,一切都蓋的住,既然裴元器都知道,就全完了。

  砰的一聲槍響之後,等治安局的人踹開房門,隻看到了飲彈自盡的王光,他還抱著他的戎裝畫像,血蓋住了曾經英氣勃勃的臉。

  槍響震動了整個塔嶺礦區,礦區的工人紛紛湧來,絕大部分都是烏克蘭人,他們熱烈討論著,有人希望飛豬直接被打死,也有人希望飛豬開槍拒捕這樣罪名可以重一些,討論聲組成的聲浪籠罩了礦區,一直到有人喊道:“澤連科大人來了.......。”

  澤連科是一個身材瘦小的男人,他穿著樸素的工裝,帶著柳條編的安全帽,其貌不揚,隻有眼睛炯炯有神,流露不凡。今年二十九歲的澤連科精神飽滿,當他出現的時候,每個人都與他熱情的打招呼,因為他對這裏每個人都有恩。

  澤連科是哥薩克領袖沙赫尼的長子,當然,這個身份一度曾經被懷疑。沙赫尼是在帝國北伐漠北之後,歸附帝國的,後隨著陳平開鎮西疆,而澤連科的母親則是沙赫尼在青年時代做頓河哥薩克的時候娶的妻子。等到沙赫尼受封三等國公的時候,他的副手格裏戈裏曾經負責護送帝國使節前往莫斯科,順便招募更多的哥薩克,也是那一次,已經成為孤兒的澤連科被帶到了沙赫尼麵前。

  按照已經死亡的澤連科母親的說法,澤連科是在沙赫尼前往西伯利亞的第二年生下來的,是沙赫尼的骨肉,當時應該有十一歲,但澤連科身材瘦小,怎麽看都隻有不到十歲的樣子。所以誰也說不準澤連科究竟是不是沙赫尼的兒子,但是沙赫尼主動承認了這一點,原因很簡單,就算澤連科不是他的兒子,澤連科的母親也是他的妻子,完成了一個哥薩克妻子的全部責任,沙赫尼的父母正是因為她的照顧才得以活到沙赫尼發達的時候。

  沙赫尼雖然認下了這個兒子,但對澤連科並不滿意,因為這個孩子瘦小缺乏膽量,甚至連合格的哥薩克都不是。在失望之後,沙赫尼最終把澤連科送到了伊犁城的歸化學堂之中,澤連科卻是如魚得水。

  在學堂裏,澤連科永遠是最優秀的那一個,從初等學堂到中等學堂高等學堂,每次都是翹楚。可問題是,他學習的並非指揮、炮兵、步科等軍事學說,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了文史科目,在北京的高等歸化學堂畢業之後,澤連科進入了帝國大學深造,取得了法學和文學兩個學科的學位證書。

  而真正讓澤連科聲名鵲起的,卻是在裕王西征期間。那個時候,帝國本土的百姓尤其是文化階層都知道裕王西征,拓疆萬裏,但對歐洲,尤其是東歐根本不了解,又因為裕王西征想要了解,而還在帝國大學讀書的澤連科受某報紙邀約,在報紙上連載了一個多月的專欄文章,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介紹了東歐各國的政治軍事和文化,最終匯集成冊,出版了一本名為《東歐雜談》的書,直接一步到位,名利雙收。

  在裴元器主政西津後,澤連科又被委任為裴元器的外交谘政,這是一個類似顧問的角色,主要是澤連科屬於理藩院的人才,而裴元器卻是內閣隸屬。

  而澤連科的命運卻隨著那個不待見他的父親沙赫尼的變化而改變,在西征結束之後,帝國遠疆區成立,在遠疆區下有一個高加索綏靖區,當時李君威就讓立下大功的沙赫尼擔任這個綏靖區的綏靖將軍,清理高加索一帶的天方教勢力。

  按照李君威的設想,讓東正教去打天方教,是再合適不過的事。但是沙赫尼的野心不隻這麽簡單,因為沙赫尼這些年來與格裏戈裏一直謀求打造一個哥薩克民族,甚至建立一個哥薩克國。沙赫尼找到了帝國與奧斯曼簽訂的和平條約的漏洞,在條約裏規定,帝國與奧斯曼以高加索山脈為勢力邊界,北麵屬於帝國,南麵屬於奧斯曼。

  但問題是,高加索山脈分為大高加索和小高加索,中間還有大片的土地。於是在通過驅逐、吞並等手段把大高加索山北麓的車臣等部落收拾完之後,沙赫尼率領哥薩克越過山脈進軍格魯吉亞等地。彼時在中奧合約之下,奧斯曼也屢屢耍小聰明,把一些韃靼人派遣到高加索一帶,襲擾帝國邊界,沙赫尼的做法也是符合帝國利益的。

  但是沙赫尼能力出眾,不僅打敗了韃靼人,征服了一幹小部落,還與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部聯合起來,惹得奧斯曼以蘇伊士計劃要挾,才讓開拓暫緩。

  沙赫尼之後向理藩院申請,大高加索山以北的土地屬於帝國,他要在高加索一帶建立一個哥薩克自治的勢力,遠疆鎮守將軍烏以風和理藩院都沒有反對,認為這就是在一道地理屏障之外再加一條政治屏障,反正帝國也沒有從高加索南下的計劃,索性就同意了。

  但這個請求在申京引發了軒然大波,申京的高層認為,帝國隻有藩國變外藩,外藩變內藩,內藩被同化的‘中國化’道路,怎麽能有外藩變藩國的‘夷狄化’的事呢,這不是倒行逆施嗎,如果開了這個先例,是不是蒙古、滿洲等也可以成立自己的自治藩國呢?

  於是,一直被沙赫尼執掌的高加索綏靖區被調整,加入了幾個準噶爾、喀爾喀紮薩克,綏靖將軍也換了人。就在帝國準備進一步動作的時候,沙赫尼老邁而死,讓哥薩克自治成為了泡影,帝國賜予沙赫尼哀榮,以郡王禮下葬。

  而在沙赫尼繼承人上,申京想起了澤連科,認為這位學者型官僚對帝國更忠心,而且澤連科一直反對哥薩克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