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二 三份禮物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2-03 18:33      字數:4160
  李君威說完,遞過去了幾份文件。佩德羅國王對中國禮節多少有些了解,以為這是一份禮單,但是沒想到的是,這其中有三份文件,而且各有不同。一份名單,一份合同和一份經濟規劃。

  名單上全都是貴族的名字,都是西班牙貴族,有些佩德羅還聽說過甚至見過,這份名單數量不下四百人,後麵寫著爵位及與他們在一起的家人數量,而這些全都是帝國遠征軍在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俘虜的西班牙貴族和天主教會的教士,這些西班牙貴族在殖民地充當大官員還有一些是商人身份,現在被帝國一網成擒,李君威決定按照歐洲的規矩,開放贖買。

  每個貴族和教士的名字都列了一串數字,根據的則是爵位和職銜,佩德羅仔細看了看幾個他熟悉的貴族,發現價碼製定的相當合理,既考慮到與其地位匹配,也保證其家族出的起這個價格,但佩德羅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親王殿下,您是要我幫您辦好這件事嗎?”佩德羅問道,如果是請自己幫忙,這算什麽禮物呢?

  李君威搖搖頭:“不,國王,我希望與您合作,您也看到了,每個人都製定好了價碼,但未必他們的家族一定隻出這個錢。相對來說,您作為歐洲的一位國王,應該比我了解他們出價的極限。而帝國隻要原定的價碼就好了,其餘的作為您這位中間人的勞務費用。”

  佩德羅一下就明白了,他掀到最後一頁,發現這四百多人價值達到了五百五十萬中國元,而隻要自己稍微操作一下,拿到一百萬的勞務費用簡直不要太簡單。而且自己不僅可以賺到錢,還能得到一個解救者的名聲,在西班牙國內得到諸多讚譽,這對於僅僅隻有這麽一個陸地鄰國的葡萄牙來說也是彌足珍貴的。

  “親王殿下真是一位難得的豪傑,這件事我會妥善辦理好的。”佩德羅收起了名單,他把麵前的盤子推的遠遠的,打開了第二份文件,那是一份投資合同,合同顯示葡萄牙王室被授權參與帝國礦業公司一家分公司的建構,最多可以享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而這家新的分公司被叫做美洲河穀礦業公司,而采掘的礦產竟然是金礦,按照這份合同,隻要葡萄牙王室願意拿出一百四十萬元,就能享受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金礦分紅。

  這顯然又是一個重大利好,佩德羅很清楚,所謂帝國礦業公司是一家帝國的國有公司,這家公司擁有對帝國境內所有金銀礦的專屬經營權,一般來說,即便是分公司,也不許外人入股。但在某些地方進行貴金屬開發會邀請一些人入股,主要是殖民地、藩國乃至外藩,邀請入股主要是為了獲得經營權,同樣也是用這種方式拉攏當地的勢力,保證可以安全有效的經營。

  佩德羅不敢相信這樣的好事會落在自己身上,轉念一想,除非這座金礦位於葡萄牙或者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佩德羅也沒有猶豫,直接問道:“殿下,這座金礦在哪裏?”

  李君威走到牆壁上懸掛的地圖前,點了點一處位於帝國美洲殖民地的地方說道:“大約就在這裏。”

  佩德羅立刻就明白,那確實是帝國的美洲殖民地,而且與西班牙人毫無關係,那個地方在裏約熱內盧北麵的內陸地帶,距離不過兩三百裏的樣子,之所以會主動邀請葡萄牙王室入股,是因為《裏斯本條約》簽訂以前,那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您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胸懷之寬廣真是無人能及。”佩德羅感慨說道。

  按照裏斯本條約,南緯二十度以南的巴西殖民地已經屬於帝國了,那麽帝國完全可以自由的開發這片金礦。可問題在於,這樣肯定會引發葡萄牙國內的不滿,畢竟在裏斯本條約簽訂以前,葡萄牙認為那裏都是些不毛之地,不適合種植棉花,甘蔗產量也比較低,巴西紅木砍伐殆盡,就連印第安奴隸都見不到了,還有耶穌會不斷攪局,屬於殖民地負資產,送給盟友,換取帝國對巴西全麵的保護,再合適不過了。

  可是一旦當地有金礦的消息被曝光,肯定會有人後悔。為了避免兩國的關係因為金礦被破壞,李君威索性讓葡萄牙王室直接入股參與分紅。要知道,殖民地的金礦,王室也隻能得到五分之一的分紅,隻不過不需要投入什麽股本罷了。給佩德羅五分之一的分紅,那就意味著葡萄牙王室和國家財政並未受損。

  至於一百四十萬兩的股本問題,李君威的第一個禮物就已經解決了,就算佩德羅再笨,也算是解決了大半了。這也難怪佩德羅會如此感慨了,李君威這完全就是把錢從左口袋送右口袋,還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商人總是小肚雞腸又見利忘義,與其等問題出現我們去解決問題,不如您和我一開始就避免問題出現,這樣不是更好嗎?”李君威端起了酒杯。

  佩德羅高舉酒杯,表情歡快一飲而盡,他發現,與裕王這樣一位擁有大智慧的人交談,實在是一種大快人心的事,唯一的遺憾是,自己什麽都不能插嘴,隻是跟著對方的指揮棒走,但轉念一想,那也是一根甜美的指揮棒呀。

  佩德羅說了幾句恭維的話,打開了最後一份文件,是一份名為《歐洲共同關稅協定》的協議書及促成這項協議的計劃案。

  打開之後,佩德羅發現這計劃書與葡萄牙息息相關,更是自己夢寐以求要做的事。

  葡萄牙在帝國崛起之後的幾十年裏,憑借來自東方的商品,海洋貿易快速發展,而隨著大西洋貿易的展開,商業進一步發展的同時,製造業也逐漸繁榮起來,這使得葡萄牙手中有兩種商品,其一是來自東方的本國殖民地和中國的商品。其二是本國製造的製造業產品。這兩種商品隻會越來越多,但問題是葡萄牙的海外市場一直都沒有擴張,這也是國內商人和貴族一直攛掇他擴展海外殖民地的緣由。

  但是,計劃案中提出了一個更為合理的理念,那就是葡萄牙最大的市場不應該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整個歐洲舊大陸。無論是東方商品還是殖民地資源,都是歐洲暢銷品,葡萄牙蓬勃發展的製造業所產出的商品同樣具有相當的競爭力,比如引進中國紡織機和染色技術所出產的棉布,就比歐洲很多國家出產的要好的多,葡萄牙新近發展起來的呢絨行業,質量和效率也超過了傳統的呢絨大國英國。

  但問題是,歐洲存在著巨大的貿易壁壘,其中就以英國的《航海條例》最為苛刻,葡萄牙的商品要進入英國,不僅需要繳納很高的關稅,而且還必須由英國商人購買,英國商船運輸。而反過來,英國商品進入葡萄牙,不僅關稅比較低,且沒有多少限製。葡萄牙商人不能進入英國殖民地貿易,而英國商人卻可以自由進出巴西殖民地。

  雖然對英國不平等的貿易政策,主要是來自二十二年前葡萄牙被西班牙承認獨立之中英國發揮的調停作用,但顯然現在的葡萄牙人已經不想念這種舊恩情了。

  帝國把海外貿易擴張到歐洲之後,不斷的推行自由貿易,但響應者寥寥,最大的響應者其實就是葡萄牙。原因很簡單,歐洲暢銷的產品,諸如香料、蔗糖、咖啡、茶葉,是歐洲國家不能生產的,而棉布、鋼鐵等又是歐洲國家質量遠遠不如中國的。

  不能生產的產品,就要成立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到海外殖民地攫取,而質量不如的,也要設立貿易壁壘保護。為了本國的市場和製造業,歐洲各國都有貿易壁壘。而這一次,李君威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把自由貿易改成了公平貿易。要求各國實現關稅平等和貿易限定平等。

  但是顯然,這種平等貿易也是歐洲國家不能接受的,所以李君威直接把中國擇出去,由葡萄牙出麵談判,以其本國和海外殖民地的市場,換取其他國家和海外殖民地的市場,而中國因為和葡萄牙實行相對的自由貿易,所以也可以參與到全歐洲的貿易。

  而葡萄牙的第一個矛頭就應該英國,要求實現貿易平等。佩德羅越看越覺得有意思,這份計劃書中,把葡萄牙推到了前台,帝國隻是在幕後提供專業的服務,而總體負責這個計劃的人,竟然是澹台雲風,現在的中國皇帝特使,未來的駐歐公使,而計劃也是要在明年才開始。而明年正是澹台雲風履職駐歐公使的時間,顯然這是李君威培養自己女婿,給女婿增加政績的好機會。

  在這個計劃裏,葡萄牙是處於穩賺不賠的狀態之中,假如計劃可以成功,那麽葡萄牙就可以獲得商品直接進入其他歐洲國家的機會。即便是失敗,在帝國的支持下,葡萄牙也可以向英國等國家設立貿易壁壘,給與自己國家的工商業更多的發展空間。而這一點對中國來說也是,成功了,中國的市場就會隨著葡萄牙市場的擴張而擴張,而失敗了呢,就會限製其他國家參與大西洋貿易,尤其是英國。

  這也是李君威歐陸戰略之中的一個核心目標,限製英國。從半個穿越者的角度來說,限製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是必然的選擇。而僅僅從這個時空來說,擁有近一千萬人口,國內煤鐵資源豐富,且已經實現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顯然也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對手,相對比來說,荷蘭這種沒有什麽資源,二百萬多人的國家實在沒有什麽自然稟賦,隻能成為貿易大國,而不能成為工業大國。

  佩德羅看到這裏,心裏誕生了一個念頭,他感覺自己是徹底對李君威服氣了,中國有一句話叫走一步看三步,他感覺李君威是走一步看十步,而且每一步都能做到麵麵俱到,讓人難以拒絕,雖然知道葡萄牙王國和自己這個國王是被利用,可裏麵已經安排好的利益卻是讓人心甘情願的被利用。而佩德羅自己認為對不起帝國的事,諸如破壞蘇伊士計劃,李君威更是提也沒有提。

  但是這還需要提嗎,二人已經商定了對西班牙本土的軍事威脅行動,其中一點就是占據西班牙人在非洲大陸上的休達地區,帝國占領休達,在那裏駐軍,又不是隻威脅西班牙一個國家,葡萄牙也在威脅範圍內,日後佩德羅再想搞什麽小動作也就沒那麽容易了。

  “殿下,我仔細思索了這個計劃,雖然現在是英國荷蘭搭我們的便車,但是我更想與熱那亞和威尼斯兩個國家進行類似的接觸和談判,相信他們也有類似的訴求,取得階段性的成功之後再向歐洲的大國提出訴求。

  當然,我也認為現在的形勢並不適合類似的談判,畢竟歐洲正在爆發戰爭,現在向英國提出要求,有落井下石之嫌,如果英國人理解錯誤,認為我們兩個國家要站在法國這一邊,就很不好了。”佩德羅想了一會,對李君威說道。

  李君威聽出了佩德羅的意思,這個家夥能成為葡萄牙的‘中興之主’確實是有本事的,他方才的話更多的是一種試探,試探帝國對歐陸局勢的看法,和準備與誰結盟,但是李君威並不想讓葡萄牙參與太深,他說道:“國王,其實葡萄牙根本沒有必要參與這場戰爭,除非法國人占領了西班牙,你們在海外擁有充足的殖民地,在歐洲又沒有擴張的空間,而且葡萄牙王國的實力也不足以改變太多。悶聲發大財是最好的選擇。”

  “您是想讓我國像瑞士那樣成為中立之國。”佩德羅問。

  “我沒有指導貴國戰略的資格,我隻是想說,過早的下場就會麵臨過大的風險。兩個角鬥士勢均力敵,當他們堅持不住時,或許我們隻需要吹一口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