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11-29 23:12      字數:4185
  頭:“烏克蘭族確實比較適合,他們人口眾多,在俄羅斯國內也受到欺壓,這很符合我們的移民需求。”

  李君威笑了:“不,你理解錯了我的意思,我建議接納烏克蘭人並非隻是僅限於現在,而更多的是著眼於未來,現在的歐陸局勢對我們很有利,我們與周邊國家已經沒有了領土衝突,所有的國家都需要我們,但未來並不僅僅如此。

  現在我們用天主教去平衡天方教國家奧斯曼,但你也看到了,奧斯曼這個國家腐朽墮落,國勢日衰,早晚它會失去現在的地位,不能占據棋盤的一方,而隻能躲在一角。不能成為天平的一方,而隻是一個重要的籌碼罷了。

  除此之外,我們在歐陸最好的盟友波立聯邦也太不穩固了,這個國家的衰落是必然的,假設波蘭衰落甚至滅亡,那麽必然會有國家因為吞並它全部或者部分而崛起,顯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我們不能接受,但又無法去吞並,怎麽辦呢,必須找一個備用的選擇,烏克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帝國在歐陸最好的盟友是波蘭,李君威與索別斯基的私人關係隻是一個方麵,甚至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方麵,主要是波蘭周邊局勢複雜,北麵的瑞典、西麵的俄羅斯和南麵的奧斯曼,不是強國就是在快速崛起,所以波蘭需要更多勢力來平衡本地,東麵有同教的神聖羅馬帝國,而西麵有一個同樣重量級的盟友是更好。

  但波蘭在帝國高層眼裏卻是一個沒有前途的國家,在帝國政治家的眼中,歐洲國家有前途的國家有兩種,一種是英國和荷蘭這類國家,一種就是法國、俄羅斯這類純粹的封建的中央集權國家。

  波蘭是一個封建國家,但政體卻是貴族共和,索別斯基這個國王是選出來的?權柄非常有限?這樣的國家很容易分裂,早早晚晚波蘭是無法用來平衡沙俄的?所以李君威想的長遠一些?假設哪一天波蘭崩潰或者滅亡了,也不能以俄羅斯吞並波蘭為結局?那麽扶持一個烏克蘭國家則更有前途,那麽掌握部分烏克蘭人口?潛移默化的影響?關鍵的時候才能拿出來用。

  同樣的道理還可以應用到巴爾幹半島上的那些被奧斯曼奴役,而神聖羅馬帝國和俄羅斯又亟待去‘解放’的民族。

  雖然明知道製定的管理政策可能與南洋各行省的一樣,是自欺欺人的,但裴元器仍然製定嚴格的外國勞工使用條例。

  首先就是嚴格的宗教法令?西津不限製外國勞工信仰宗教?但是限製他們傳播宗教和進行宗教活動。西津完全拒絕任何宗教人士進入境內,一旦發現,立刻罰款並且遣返原籍,罰款的數量根據抵達西津的時間和從事行為確定,由宗教人士所屬國家、教會繳納罰款?如果得不到,就由教士本人通過勞役衝抵?但卻不是在西津勞役,而是發配到遠疆區的勞役營去。

  考慮到西津不接納天主教和天方教移民?所以宗教局隻會建立東正教、新教和猶太教的教堂,裏麵的宗教人士由宗教局安排?任何群體性的宗教活動都必須要由這些教堂負責?並且繳納合適的款項?外國勞工隻允許在私宅和血親之間進行自由的宗教活動,而任何的宗教活動不允許擾亂秩序和驚擾其他人。

  這些宗教政策在帝國海外行省乃至殖民地都被嚴格實施,是少數的可以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原因就在於,帝國願意用戰爭和鮮血去踐行。

  其次就是嚴格的戶籍管理和擔保製度,所以外國勞工都必須有擔保人,這個擔保人可以是帝國公民,也可以是在西津地區取得長久居留資格的外籍人士,擔保人對外籍勞工的一切違法行為負責,除了償命之外,一旦外籍勞工違法逃亡,擔保人要替其受一切刑罰,而戶籍管理也就落在了擔保人頭上。

  而外籍人士獲得帝國國籍也有嚴苛的要求,除了必要國語、國文考核,還需要放棄原有的信仰,而且帝國從不接受個人爭取國籍,想要獲得國籍必須是一家人共同獲得,因為帝國還不能接受跨國婚姻,自然也不能接受一個帝國國民家裏都是外國人這種事。

  成為國民和成為公民又是兩種完全不同問題,因為公民是有完全的政治權力的,而國民卻不是都有。

  為了限製外籍在西津地區紮根,裴元器更為製定了嚴苛的稅收製度和財產製度,其開創性的規定就是恢複人頭稅,這一項稅收在帝國境內已經完全取消,考慮到人頭稅針對的是外籍,所以也就不違反帝國的憲法。

  西津地區保護外籍人士的合法財產,但嚴格限製外籍人士獲得不動產,外籍人士可以在西津地區從事所有合法的商業活動,但在不動產獲得上與帝國不同,其必須通過租賃土地而非購買土地的方式來獲得土地使用權。

  原則上從事農、林、牧、漁等生產活動的土地,單次租賃期限不得超過十年,而居住、工坊等工業、居住用地的單次租賃年限不得超過二十年。

  裴元器整理了檳城、華城等地的資料,總結移民地區的經驗教訓,發現南洋地區的移民問題最大的教訓就是當地的權力機構,包括地方議會和行政長官,地方議會很容易被當地的工商業主控製,這些人為了使用便宜的外籍勞工,往往會推動對移民有利的法案,而地方行政長官為了政績,在麵對移民鬧事的情況下,也會通過向移民放權的情況來緩和矛盾。

  為了避免一二十年後,類似的情況在西津地區發生,裴元器把所有對待移民、外籍勞工的法案合而為一,統統歸類到了帝國《涉外法案》的西津地方條例之中去,這保證了,本地的權力機構都無法修改這些法案,想要向外籍人士開放權力,必須由申京的帝國中央來決斷,而非西津地方權力機構。

  但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政策都是有漏洞的,裴元器也知道,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國內大規模的移民來,成為西津地區的主體民族才可以,而這一點卻不是他能做到的,西津是帝國大陸戰略的最遠端,也是海洋戰略的最遠端,但凡經過的地方都缺人,西津注定要麵臨更多的挑戰。

  裴元器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與一群法務官員把西津對待外籍勞工和移民的法案製定出來,他遞給交給了李君威,李君威看了一眼封皮,立刻笑了:“自從離開學堂,我就沒有看過這麽厚的書冊了,除非是小說,這對我來說實在是枯燥了些。”

  見裴元器為難,李君威說道:“不用擔心,元器,我給你找了一個合適的人,很快就會來了。”

  約麽等了半個小時,就有一位身著長衫的男子在侍從官的指引下走了進來,他有將近五十歲,從裝束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個猶太人,裴元器想了想,記起了這個人的名字,約瑟。

  在裴元器的記憶裏,約瑟是一位來自檳城的猶太人,在帝國超過十五年,他是西津進出口公司的一員高級經理,也是檳城有名的金融大亨,裴元器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是因為約瑟有一位漂亮的女兒,而他總是想把那個漂亮女兒介紹給裕王,現在看來,這個家夥得逞了。裴元器忍不住看向李君威,李君威聳聳肩,得意的模樣,但裴元器視線往下,看向李君威的襠部,李君威攤開手,更得意了。

  猶太人不許和沒有割禮的人聯姻,但是在約瑟這裏,似乎這不是什麽問題。

  “約瑟先生,請坐,幫我看一看這個。”李君威沒有讓約瑟展示他無可指摘的禮儀,而是直接點了點桌子上的法案。

  約瑟依舊向二人致意後,小心拿起了法案,細細看起來了,他眉頭很快皺起,但又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約瑟瀏覽的速度很快,理解能力也很高,這就是與帝國打交道足夠多的猶太人典型特征,除了語言、數學和政治之外,他們必須要掌握法律,尤其是帝國的法律。

  李君威待他看完,把侍者遞給自己的咖啡推給了約瑟,直接問道:“你覺得這條法案會不會影響猶太人移民西津。”

  “當然影響,但影響的主要是富裕的猶太人,至於貧苦的猶太人,我想他們會到來的。”約瑟認真說道。

  裴元器則是問:“為何會這樣,富裕的猶太人為何不願意來?”

  引入烏克蘭人、羅馬尼亞人做勞工重要,但引入猶太人所代表的金融、管理層級也很重要,裴元器依舊想二者兼得。

  約瑟說道:“越富裕的猶太人越保守,他們離不開教堂,更無法接受沒有宗教活動的生活。實際上,這些法案就是把西津的涉外政策一部到位,直接過渡到檳城現有的層級。

  對於那些富裕的猶太人來說,尤其是奧斯曼、德意誌、葡萄牙等地的猶太人來說,他們得到消息並且確認之後,肯定會來西津一趟,在花錢在這裏租賃土地,建設一座莊園,了解西津的銀行業和工商業,把自己的財富存入帝國的銀行,或者投資進入工商業,然後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在他們看來,西津隻能算一條退路,隻有在現在的國家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才會來到西津。”

  “你說他們會把錢投入進來?”裴元器問道,這是他最為關心的,猶太富商他不太在乎,在乎的還是猶太人的錢。

  約瑟笑了:“當然,當然。在這個世界上,對猶太人最友善的國家是尼德蘭,其次是英格蘭和法蘭西,在尼德蘭,三分之一的商業活動被猶太人控製,那裏並不排斥猶太人,相反阿姆斯特丹還被叫做荷蘭的耶路撒冷。而英格蘭和法蘭西則是處於需要我們猶太人的時候,所以給我們相當多的特權和自治權。

  再往後就是德意誌地區、奧斯曼、波蘭這些地方了,猶太人能生存,也有商業空間,但總是生活的提心吊膽,生存與否仰賴於統治階層。可是猶太人仍然擁有信仰的自由和聚居的權力,而已經融入各國的猶太人願意在那裏生活。但是他們仍然對未來充滿恐懼,因此會把西津作為後備。

  而帝國之於富裕的猶太階層來說,最為滿意的是完善的法律對財產和生命權的保護。在幾年前,檳城出現了排外風潮,但即便如此,大量外來移民仍然得到了保護,隻有一些犯罪分子和非法滯留者被驅逐。這種法律的保障比之貴族的承諾更有效力,所以猶太人願意借用這些保護的自己的財產。”

  李君威問:“貧苦的猶太人呢?”

  “貧苦的猶太人就沒有那麽多選擇了,他們要的是生存,任何安穩的地方都是他們所喜歡的,像是帝國這樣有完善法律保護生命和財產,又有充裕的工作機會的地方,絕對不會有猶太人拒絕,西歐的猶太人不會來,但中東歐的猶太人肯定經手不住誘惑。

  尊貴的裕王殿下,尊敬的裴大人,其實猶太人與你們中國人有一個共同性,那就是在任何規則下都能求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哪怕這個規則對我們是有歧視性的,我們最擔心的就是,不講規則。

  所以對於猶太人整個族裔來說,有規則的帝國是遠超普通國家的選擇,雖然在宗教和財產、稅收方麵有了大量限製,但這也是規則。除了尼德蘭共和國那樣的地方,那樣我們猶太人可以參與製定規則得地方,我想不出任何國家能比帝國更適合猶太人。

  實際上,檳城的排外風潮之後,猶太人離開了嗎?離開的隻是富裕的猶太人和一些拉比,普通的猶太人仍然願意生存在那裏,這個世界太亂,對我們也不太友好,帝國的政策算是好的了。

  相對於信仰的自由,我們更在乎生命權和財產權。”約瑟認真對二人解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