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 私心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394
  遏必隆從未想過會有一支軍隊能與八旗最精悍的士兵肉搏不分上下,此刻指揮已經毫無意義,就看誰能先殺破對方的軍膽,遏必隆身披重甲,手持一杆長矛,身邊都是最勇敢的士兵,他手中那把長矛接連刺穿了七八人的胸腹,兀自凶狠,也不知是誰傷了他的坐騎,遏必隆翻滾下馬,卻是絲毫不亂,長矛不知所蹤,又撿起一把雙手刀,遠刺近砍,口中呼喝不止,猶如瘋魔一般。

  這些滿洲精銳個個不惜性命,奮力搏殺,主帥更是勇猛,士氣大增,竟然殺透了巴特所部的重圍,又調轉回去,再行衝殺,遏必隆廝殺之間,聚攏了百餘人在身邊,騎兵馳射遠攻,步卒隨他衝殺,眼瞧著左翼支撐不住,裴成義率領的援軍趕到,穩住了軍。

  “滿洲數十年積攢之精銳,果然剽悍耐戰!”裴成義站在戰團之外,冷冷看著殺的難解難分的敵我雙方,忍不住感慨說道。

  雖然感慨,但裴成義依舊派遣胸甲騎兵衝入了敵陣,把大隊清軍蒙騎衝散,又嚇退了清軍出營援助的騎兵,而巴特穩住了局勢後,利用己方數量優勢,將分開的清軍各個擊破,巴特眼瞧著二百餘騎聚集一起,下馬形成方陣,把一渾身是血的將領護在中間,心道那定然是清軍主帥了,立刻招呼騎兵圍困。

  隨著中軍殺來,左翼的戰事已經被完全掌握,而深入的遏必隆卻再難逃走,此刻被巴特所部包圍,方才被衝散的藩兵此刻重新集結,眼瞧著趕不上痛打落水狗,隻得向遏必隆衝來,但二百餘兵都是精銳,藩兵各部衝殺了三次都是未曾破陣,反倒是折損了上百了。

  “巴特將軍,再給我們一次機會,定然擒得那滿洲貴人。”幾個旗的紮薩克抱拳請戰。

  巴特不知道裏麵是遏必隆,以為殺一個偏將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趁勢衝殺清軍本陣,於是拒絕了各部各將的請戰,組織兵力繼續衝擊清軍,他招來炮兵,讓其用炮彈轟碎清軍小方陣,就此解決了遏必隆這個猛將。

  很快,重整陣列的左翼各部開始繼續進攻,清軍右翼各部早已崩潰,一直衝殺到橋頭,才是遭遇清軍有力的阻擊,但是到了這個地步,阻擊已經完全沒用了,裴成義已經命令中軍壓上,六磅炮調遣到了剛奪取的陣地,瞄準了石橋,直接用實心彈炮擊,打的石屑橫飛,堵在上麵的車輛也是被打壞,徹底堵住了北撤的道路。

  巴林橋被炮擊,成為了清軍大營解體的訊號,無數的蒙古老弱看到己方已經土崩瓦解,兄弟子侄如同黃羊被追殺,哭喊成一片,有人四散逃跑,有人跪地求饒,巴特眼瞧著勝局已定,派遣蒙古人上前招降。

  “滿洲人不是新朝的對手,滿清敗局已定,此刻投降尚可保命,若擒得滿洲權貴大官,還有重賞!”

  “跪地投降,便可免死!”

  勸降的聲音讓很多人選擇了投降,也有人驅趕牲口向北逃命,但冰麵實在堅持不住,垮塌之下,死了許多人畜,而已經過河的人也是丟棄貨車牲畜,騎馬逃離,逃亡的人馬之中,一幹明黃旗幟極為顯眼。

  “滿洲皇帝和貴人已經拋棄了你們,再抵抗已無意義,投降吧。”裴成義又一次派遣人勸降,他迫切需要蒙古人投降,讓出巴林橋,好讓騎兵渡河,追殺清軍。

  但戰場上屍體堆積如山,牛羊馬騾亂竄,還有人趁機搶掠,毫無秩序,清理巴林橋附近的車馬也是費了好多功夫,天黑的時候,巴音和巴特才是各率一支騎兵越過這條已經血紅的河流,向北追擊清軍去了。

  入夜,已經擊潰了所有有組織反抗的裴成義召集各部將領,吩咐道“現在三十萬蒙古人和數百萬牲口分布在河流兩岸,天氣猶寒,夜有凍雨,爾等速派騎兵四麵招撫,告訴蒙古人,哈日出特及以下牧民、匠戶、奴隸,但凡主動歸附者,一概免罪,原職留用,保護財產。

  擒殺滿蒙貴族者,一概旌獎,擒殺台吉、塔布囊者賞領催之位,貝子國公賜驍騎校,郡王貝勒賞章京,擒得親王來歸者,賞參領,誰若能把滿洲皇帝捉來,本將稟告元首,賜其一旗之主!”

  聽了這般厚賞,眾人摩拳擦掌,不再感覺疲憊,紛紛要大幹一場,當晚便是沿河追擊數十裏,招撫搜檢,兩日功夫便是獲部眾二十萬餘,戰馬十萬,牛羊雜畜更是數不勝數,還擒了滿洲兩個郡王,科爾沁親王吳克善及以下貴人上千人。

  通州。

  在裴成義率領大軍在巴林橋大破滿蒙各部的時候,李明勳率領兩個軍主力才沿著運河抵達通州,雖然運河已經開始化凍,一個月內就可以通航,但考慮到直隸的士紳可能會組織反抗,所以李明勳抵達京城附近,除了招降京城,就是命人組織人手,大修天津港。

  “奴才滿達海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在李明勳的行在,滿達海帶著兩個孩子走進來,跪在地上,極盡卑微之禮。

  雖然在三皇之戰中,李明勳被擁為了皇帝,但此刻還未稱帝,旁人也隻是把元首閣下,換成了元首殿下,李明勳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以陛下稱呼自己。

  “起來吧,滿達海。”李明勳笑了笑,讓其起身,說道“遼東光複,你是有功之臣,我聽李德燦、裴成義常稱你忠順,今日一見倒是不假,起來說話吧。”

  滿達海連連謝恩,心中卻是著實落下了石頭,自己在遼東卑微經營,逆來順受,看來沒有白費心思。

  李明勳打量了一下跟著滿達海的兩個孩子,一個不過十歲,一個也就五六歲,都是已經蓄了頭發,此刻那個年紀大的惶恐不安,年紀小的倒是好奇的打量自己,李明勳問道“這是你的兒子嗎,我倒是隻見過你的長子常阿岱。”

  滿達海小心回答“是,這是奴才的兩個兒子,快些過來,向皇上磕頭。”

  兩個孩子又是磕了幾個頭,李明勳笑道“此番招你來,是借你的關係招降京城的,倒也沒說讓你全家來。”

  滿達海說道“奴才隻帶來了兩個兒子,奴才聽說新朝極為重視教育,多有新學實學教授,奴才才是帶兩個孩子來,日後留在京城入新學,以免像奴才一樣,走了錯路。”

  李明勳明白,這是送人質到自己跟前來,他笑了笑,說道“也罷,我的嫡子和幼子與你這兩個孩子年齡相仿,日後入學,也少不得有幾個同學,就留下吧。”

  滿達海其實對合眾國的教育製度並不熟悉,他原本隻是送人質來的,聽李明勳的安排,以為兒子要給李明勳的嫡子和幼子當伴讀,頓時激動難以自製,連忙又是磕頭謝恩。

  李明勳讓人帶孩子下去,給了滿達海一個凳子,他也隻是挨了半邊屁股,李明勳說道“如今京城及周邊是濟度和多尼管著,這二人沒出塞逃亡,想來也有歸附之心,不知我這般以為是對是錯,或是這二人要頑抗到底?”

  滿達海連忙說道“陛下,濟度這人老實,多尼更是怯懦,如何有頑抗到底的血性。”

  “那為何我派了兩撥人如招撫,都是不獻城投降,亦然不給我答複?非得讓我派兵重炮環列京城下,才是能下決心麽?”李明勳頗為有些不滿。

  滿達海臉一紅,當初他投誠,也是重炮環列京城下才下決心的,滿達海說道“陛下,奴才以為這二人互不信任,又擔心對方以自己為籌碼,又有待價而沽的想法,才是遲遲不投誠的,奴才想進京城一趟,勸說二人歸附,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派個人送封信也就是了,何必親自去?”李明勳道。

  滿達海連忙說道“奴才就怕這二人愚昧不堪,又有小人作祟,觸怒了天威。還是奴才去一趟,勸說一二,才是妥當。”

  李明勳點點頭“既如此,你便去吧,這封信予你帶著。”

  滿達海一看那信,竟然是順治寫的,李明勳又說“福臨尚在軍中,你若覺得他的話還有用,便去見他一見。”

  滿達海連忙說道“奴才如今是新朝之臣,如何能見叛逆之君,奴才惶恐。”

  李明勳不置可否,示意滿達海退下。

  滿達海沒有隨李明勳派遣的使者進入京城,而是悄悄潛入,陸軍抵達通州之後,京城周邊也是亂了一陣,特別是太皇太後布木布泰帶著小皇帝康熙逃亡塞外之後更是大亂了許久,但李明勳抵達之後,一沒有圍困京城,二沒有進占周邊,隻是維持了通州到天津的運輸線,京城左近的滿清官將和士紳才是想起了京城裏還有簡親王濟度和豫親王多尼這兩個輔政王爺,一時間找到了主心骨。

  京城戒嚴,出入都要經過搜檢,輕易潛入不得,但合眾國已經與二王聯絡了兩次,二王有意了解合眾國對新降、投誠之人的態度,特別是對滿洲一族的態度,而李明勳早有準備遣俘虜去勸降,從隨軍的吉林綏靖區藩兵、江南投誠的嶽樂部和山東戰場俘虜的滿蒙士兵中抽調了部分,進城勸降,現身說法,二王原本以為也就百十人,卻不曾想,上千人就此進了京城,滿達海也混入其中。

  俘虜進城,數量太多,原本準備的隔離審查沒有發揮作用,二王也隻是挑選了一些到跟前詢問,二王也多是挑選本旗相熟的人,滿達海冒稱鑲藍旗的馬甲兵,進了簡親王府。

  “你們先在這裏等著,王爺正忙,待見了別人,再召見你們。”一甲兵對滿達海眾人說道,說罷,便是進門稟告去了。

  “哎,等的人好心焦,什麽時候才應付了這差事。”站在樹下的俘虜們有人耐不住說道。

  “是啊,我還想回家看看呢,老天爺千萬保佑我那一家,別傻不愣登的跟著他們去了塞外,苦不苦另說,活著都是事兒。”

  “放心,我看內城還算熱鬧,大半沒走,咱們旗主還在,不會走的。”

  滿達海卻靠在樹幹上,不聲不吭,眼睛卻有意無意的打量著周邊來往的人,進出正堂的多是官宦權貴,不僅有滿人,還有不少漢官,滿達海頓時臉色變了,低聲罵道“不知死的濟度,蠢貨。”

  一直到了下午,裏間的官權之輩才是散去,濟度身著親王服色,禮送眾人出門,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待送人回來,濟度才是到跟前,打量了一下這些俘虜,見他們個個紅光滿麵,不似死囚那般佝僂消瘦,頗有些愣神,正要挑選幾人問話,滿達海一步踏前,站在了濟度麵前,濟度看了滿達海一眼,便是認出了他,滿達海豎起手指在嘴邊,濟度微微點頭,輕咳一聲,指著滿達海“你先進來吧。”

  待進了正堂關好門,濟度歡快起來“哎呀,七哥,咱們得有好些年沒見了吧。”

  滿達海屬於禮親王一脈,濟度是濟爾哈朗的兒子,二人本就私交不錯,滿達海常年在遼東,京城的家人利益都是濟度在照顧,而濟度膽小怯懦,未免去江南打仗,除了裝病,為堵別人嘴,也去遼東刷過履曆,二人可以說是順治時代的政治盟友。

  “客套話就別說了,我來也不是聽你說那些沒用的。”滿達海在外麵站了半天,早就又渴又餓了,抓起桌上涼了的茶杯喝了兩口,又拿起糕點吃了兩塊,卻不讓濟度使人備飯,吃了一會,滿達海問“今日我在外間看你這裏人來人往,八旗的不僅滿蒙漢都有,還不光你鑲藍旗的,就連不少漢官都進了你們的門子,你這是要幹什麽?”

  “當然是攢些籌碼和東番那邊談判啊。”濟度表現的有些得意,他說道“不瞞七哥,我既然不跟著小皇帝去漠北,就是不想亡命天涯,過那苦日子,那是鐵了心和東番談判的,手裏沒有籌碼,怎麽交換利益?但我可不是多尼那個傻瓜,以為動員些兵卒,拉一群壯丁,弄幾門破炮就能嚇住東番。”

  濟度說著,滿達海卻是劈頭蓋臉罵起來“多尼是個傻瓜,你也是個十足的蠢貨,你以為聚攏些腐儒權貴,拉攏一批八旗權貴就能交換來利益了嗎?蠢,十足的蠢貨!”

  濟度恍惚明白,滿達海此刻能進京城,還反對自己所作所為,定然不是逃出的遼東,那肯定是從合眾國那邊來的,他走過去,關切問道“七哥是從通州來的吧,是不是見了李明勳,知道些什麽,哎呀,七哥,你快些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