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二 請降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669
  看著營內的將領已經圍了過來,滿達海立刻讓人把報信的使者安排了下去,然後隨意編造了一個理由差遣了諸位將領,隻讓常阿岱進入了營帳。

  “牛莊失守的消息瞞不了多久,或許三天五天,或許隻能隱瞞一天兩天,所以我們必須今天下定決心!”滿達海認真說道。

  常阿岱問:“那我們還打薩爾滸嗎?”

  滿達海一口唾沫吐在地上:“打個屁打,就算打下來薩爾滸,還能全殲東番兵不成,難道要一路追擊到赫圖阿拉,如果是這樣,盛京和遼陽早就失守了,我們回身麵對的或許就是五萬東番精銳,最終結局也是一個死。”

  常阿岱也是不敢再說話,安靜了一會,他問道:“阿瑪,不如率領麾下這支兵馬退到科爾沁吧,與蒙古人站在一起,總還會有機會的。”

  “不可能!”滿達海歎氣:“我們這支軍隊的家人都在盛京和遼陽一帶,如果我們退到科爾沁,兩萬人中願意跟我們走的不會超過五千人,現在誰都知道,東番人問罪士兵,最多也不過是流放,既然能保命,就不會有人選擇舍家棄子的去草原。

  而且,你以為這樣我們就能活嗎?退到科爾沁,就是告訴大清,遼東老家失守了,朝廷一定會讓我們繞行草原入關,協防長城和山海關,朝廷能接受我在關外為王掌兵,到了關內,你我父子便是隨著人家拿捏了。”

  “那怎麽辦,總不能退回盛京吧。”常阿岱說道,他認定,那就是死路一條,雖然盛京的北麵仍然是科爾沁人控製,但絕非退路,到了盛京,再談撤退的話,就要帶上以十萬計數的士兵家屬,那是死局。

  “現在看來,也隻能退回盛京了,不然等東番登陸,遼東失守的消息傳來,這支軍隊也就崩潰了,最起碼,你我要抓住這支軍隊,才有安身立命的本錢!”滿達海已經打定了主意,想了想,對兒子吩咐道:“你立刻去各營,傳達撤軍的命令,就說是朝廷命我們撤軍的,你必須親自督促銷毀一切帶不走的糧食和武器,包括那十二門紅衣大炮,而我要做的就是掌握住這支軍隊的騎兵,為大軍斷後。”

  常阿岱隻能把滿達海的命令付諸實施,當天夜裏,清軍便是後撤,一直到天亮之後,一把大火在薩爾滸城外燃燒起來之後,李德燦才是確定消息,為了中計,遭遇回馬槍,李德燦派遣幾波斥候偵查,浪費了一整天的時間,追擊的騎兵又遭遇了滿達海率領的優勢騎兵阻擊。

  在常阿岱的親自督促下,這支清軍以最快的速度行軍,所有的輜重已經全部扔掉損毀,傷病員和失去體力的牲口直接被拋棄,任其自生自滅,包衣根本無人管理,任憑逃亡,而每個白天過去的時候,大軍宿營就會有很多精疲力盡的人倒在地上再也無法起身,而夜幕過去,又有一批人當了逃兵,疲憊和痛苦折磨著這支軍隊,抵達撫順的時候,原本兩萬人的軍隊隻剩下了四分之三,而包衣連一半都沒有了。

  唯一值得滿達海父子慶幸的是,他們擺脫了額敵人的追擊。

  在撫順城下,大軍得到了半天的緩解,但滿達海收獲的是更多讓人絕望的消息。水師失敗,寧遠淪陷,東番登陸牛莊,兵馬超過一萬,兵鋒直指遼陽城,遼陽崩潰,大量難民逃亡盛京。

  原本半天的休整計劃取消,燒掉了撫順的清軍繼續前往盛京,終於在六月底抵達了盛京城下,東進用了二十天,而後撤隻用了七天就回到了起點,但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三分之一的軍隊不見了,重武器不是丟棄就是銷毀,一半的騾馬累死或者殺掉,而隨軍出征的近三萬包衣隻回來了五千多人,好運的是,滿達海依舊掌握著關外這座具有標誌性的城市,城內城外居民加起來超過二十五萬。

  壞消息是,六月底夏糧收割,但清軍卻被困在城中,盛京和遼陽周邊那些肥沃的莊屯裏,合眾國陸軍押解著包衣在搶收糧食,因為大量人口逃亡盛京,以至於士兵也要下場,刺刀也暫時當做鐮刀使用。

  盛京,崇政殿。

  禦座空懸,階下擺了兩排椅子,滿達海居中而坐,兩廂坐著的則是麾下官將,左右各十數人,左麵多是在遼東的宗室、盛京六部官員,以索額圖為首,滿達海東進的時候,索額圖以奉皇命為由接管了盛京的戶部,堂而皇之的留下來。

  右麵一排則是坐了十幾個凶狠魁梧的將領,多是關外八旗的實權人物,少數兩三個的滿洲和蒙古人,其餘多是漢人。

  這些人左右分成兩派,前者幼年時多是隨著父兄入關,家在京城財在關內,如今身處關外,不過是做官或者看管老一輩留在關外的產業莊子。他們強烈要求在東番尚未對盛京完成合圍之前,北上科爾沁,繼而退至關內。

  而後者十年前全家還都是八旗的包衣,平山西叛亂後抬旗,遷移到關外,形成了關外八旗,家多在盛京或者遼陽,莊屯資產也是如此。這群人是不願意拋家舍業的離開遼東,卻打著保護盛京皇陵的幌子,打也好,和談也罷,甚至投降也成,隻要利益得保。

  “退到科爾沁,皇陵怎麽辦,這幾十萬人吃什麽喝什麽?”關外八旗其中,一漢軍旗將領冷冷的問道。

  對麵的一宗室子弟見他言語不善,怒道:“你是哪家的狗奴才,這般沒有教養,怎敢如此與主子們說話,雖說抬了旗,但主子就是主子,主子說什麽就是什麽!”

  那漢軍旗將領卻是早有依仗:“末將是關外八旗漢軍正紅旗的副都統,我的主子是京城的皇上,眼前的主子是巽親王殿下,皇上說什麽,我聽,巽親王說什麽,我服從,別的什麽阿貓阿狗的滿嘴胡咧咧,我也隻當是放屁罷了。”

  “好你個狗奴才。”那宗室子弟勃然而起,卻是被索額圖給攔住了。

  索額圖知道,別說關外八旗的漢軍副都統,就是老八旗的漢軍將領也不敢這般和宗室子弟說話,如今卻是囂張模樣,定然是有背後撐腰,無外乎是滿達海罷了。

  “王爺,是戰是走,還是您拿主意,關外的人馬如今可在您的手中呀。”索額圖看著滿達海說道。

  滿達海道:“我滿人起於遼東,祖宗陵寢也都在這裏,遼東是滿洲的根,滿洲的老家,可不是我一個小小的巽親王能說丟棄就丟棄的,還是請示皇上吧,得有皇上的親筆的聖旨,我才好依令行事呀。”

  索額圖臉色大變,聽這意思,是非得青州大營那邊派人來才行,且不說此去青州數千裏,來回遷延時日眾多,如今山東戰場的局麵,使者能自由出入青州大營嗎?

  等青州的聖旨來了,赫圖阿拉和牛莊、寧遠的東番兵怕是已經把這盛京城給圍了吧。

  “可如今遼東危在旦夕,關外八旗身處險地,可不是猶豫的時候。”索額圖說道。

  滿達海尚未接口,那漢軍旗副都統說道:“哼,關外八旗的妻小親族都在這裏,畢生家業也在這裏,我們不怕危險,誰怕危險誰就走便是了,反正留在這裏,上陣殺不了敵,下地收不了麥,平白浪費城裏那不多的糧食罷了。”

  “你說誰浪費糧食!”幾個宗親立刻吵鬧起來。

  滿達海敲了敲桌子,說道:“韓將軍說的倒是也在理,與其都在這裏死守著,走不出去,還不如先疏散一批,本王欲與盛京共存亡的,諸位宗親和六部官員請便吧,如今城內糧食不多,一旦圍城,便不知是什麽光景了。”

  索額圖已經明白了,關外八旗不肯放棄自己的財產,而滿達海也不肯丟掉兵權回京待罪,兩者是一拍即合的,他一無兵二無權,也不好強為,思來想去,說道:“王爺既然這樣說,那便先撤走城內宗親和六部官員,隻是王爺一家多在盛京,此地已為戰區,為策完全,奴才請王爺俯允,由奴才護送福晉和幾位阿哥回京。”

  “我巽親王一脈就不用你操心了。”一直沒有說話的常阿岱冷言相對。

  索額圖臉色一正,問道:“莫不是王爺已經存了二心。”

  “狗奴才,不要以為你爹在朝中受重用便能欺辱親王了,你想活命就滾蛋,願意留下,今日便是統計十六以上五十歲以下的壯丁,全部上城頭,不管宗室還是官員。”常阿岱拍著桌子,怒聲說道。

  一眾宗室官員紛紛閉嘴,如今盛京都快成死地了,他們可不想在這裏陪葬,紛紛提出要走,至於索額圖,他們也是不管了,索額圖見身邊已經是無人,站起身,問道:“不管奴才留下還是回京,王爺總歸要給朝廷一個說法,是不是要向東番投降。”

  “要麽滾,要麽死。”常阿岱冷冷回應道。

  索額圖憤怒跳起來:“你休要以性命威脅,我赫舍裏家世受皇恩,家父更是蒙天子托付以全國之恩,我索額圖出京之時便是發誓要與遼東共存亡的,無論是東番敵兵還是八旗叛逆,都是我索額圖的敵人,為了大清國,我索額圖死不足惜。”

  “那你就去死吧。”常阿岱冷冷說道,拔出懷裏的燧發手槍對著索額圖就是一槍,幸好被滿達海推了一把,子彈從索額圖的臉頰飛過,劃出一道口子,帶走半隻耳朵,索額圖滿臉是血,索額圖伸手一摸,滿手溫熱,但心卻是已經涼了,當常阿岱對自己開槍的時候,滿達海和關外這些軍隊就不再是大清的了。

  索額圖看了一眼滿達海,說道:“王爺,您不要忘了,你是愛新覺羅的子孫。”

  說罷,轉身離開了,再也沒有出現過。

  宗室、官員走了一空,滿達海拍了拍手掌,進來了幾個筆帖式坐在了將領們的對麵,滿達海說道:“遼東局麵已經不可為,諸位若是願意走,帶上妻兒老小去科爾沁便是,若是想保住現有的一切,就與本王一起,和東番談判吧。”

  幾個都統副都統相互之間看了看,其中一人問道:“王爺,東番素來苛待我八旗,王爺是否真的有把握保我們?”

  顯然,這些人以為滿達海早已與合眾國接觸了,實際上卻是沒有,滿達海說道:“我與東番還未曾接觸,所以說,諸位要走來得及,若是談判無果,本王已經決心和盛京共存亡的,那個時候諸位也是這般命運了。”

  眾人相互看看,都是沒有人要走,他們在遼東有以千畝計數的良田,以百計數的奴隸,還有大量的財產,還有手下這些能打的兵,若是走,是不能帶兵走的,去了關內,田畝沒了,奴隸沒了,還是戴罪之身,連累家人,思來想去,總歸是留下的好。

  “既然沒有人願意走,就各自找個筆帖式,把想要的條件寫出來吧,匯總之後,我再派人去遼陽。”滿達海說了一句,和常阿岱起身離開了。

  “阿瑪,咱們真的要投降東番?”常阿岱問道。

  滿達海回到住處,滿臉疲憊,回問:“不投降,怎麽辦,是戰死在盛京,還是去關內受死?”

  常阿岱說道:“東番不一定給我們好的條件,兵權和旗權怕都是得不到。”

  滿達海微微搖頭,神態慘然:“常阿岱,其實你我心裏都清楚,大清輸定了,像你我這等人,能保住家人平安,富貴一生已經是難得了。”

  “阿瑪,兒子以為不如咱們帶人去科爾沁,到了科爾沁繼續北上,去東番人觸及不到的地方,自立為王,豈不是更好?”常阿岱還是不死心。

  滿達海嗬嗬一笑,問道:“常阿岱,幾年前在京城,皇帝賜福的時候,你的福晉可為你準備的鹽包?”

  常阿岱不知道滿達海如何有此一問,微微點頭,所謂的賜福就是滿洲老傳統,祭祀時候煮的白肉,不放任何一點作料,然後分給宗室和八旗權貴吃,一大塊的福肉,肥肉膘子,沒有味道著實難以下嘴,所以許多人都偷帶一些鹽巴,才能勉強吃下,雖然知道這是大不敬,但也是心照不宣罷了。

  “常阿岱,你連煮熟的白肉都吃不下去,又怎麽能到野林裏去過茹毛飲血的生活呢?別說你,即便是我也是過不得,你祖父生我的時候,已經有了大金,雖說為父幼年不如你的少時錦衣玉食,但日子卻不清苦,關外這些八旗中,誰能受得了老汗和先帝那兩輩人吃過的苦呢?”滿達海歎息說著。

  “那也不能任由那些將軍開條件,咱們籌碼不多,惹惱了東番,那就是死路一條了。”常阿岱說。

  滿達海嗬嗬一笑:“談判講究的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可漫天要價之人便是罪人,將軍不擔當這個角色,你我便是要擔當,常阿岱,你記住,與東番談判,我們隻謀咱們自家的利益,不要管那些將領,這個時候,我們誰也顧全不得了。”

  “可若是不擰成一股繩,那豈不是更被人隨意拿捏?”

  滿達海搖搖頭,拍了拍常阿岱的臉:“我的傻兒子,不要幻想權力和財富了,你我要做的就是保住自己一家子,也為愛新覺羅和滿洲一族留下血脈,總不能讓愛新覺羅和滿洲全族為大清國陪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