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七 挖牆腳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213
  “將主爺,新城那邊的崽子在挖咱們的人!”夏貴捧著一塊西瓜還沒有吃上,就聽到麾下親兵急火火來報告消息,夏貴咬了一口西瓜,罵了一句:“你他媽失心瘋了吧,東番會要咱們的兵?”

  親兵卻是已經把情況摸了個清楚,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夏貴一聽底下的兵卒和家屬都往新城那邊報名當工人,脫離軍隊,怒不可遏,扔下瓜皮跳上戰馬就去了柳樹林,要知道,無論是夏貴還是高第,如今身價全指望麾下這些軍隊了,士兵多則身價高,士兵少則身價低,沒了兵,這亂世之秋,誰鳥你是哪根蔥!

  眼瞧著一條煙龍從渡口方向疾馳而來,軍管會招工處的人吸了一口煙,輕咳一聲,遠處走來一個短打扮的漢子,這廝手腳粗大,肩寬背厚,一看就是行伍中人,那人問道:“陳把總,人都準備好了嗎?”

  “人和東西都是現成的,您瞧好吧。”陳姓把總說道。

  軍管會的點點頭:“好好去做,注意分寸,莫要真惹出變亂來,做好了這件事,你那治安隊副的官職也就定下了,咱們合眾國和朱明、滿清都不同,治安局與行政廳一般,都是吃公家糧的,不是你以為的捕快。”

  “小的明白,一定辦的漂亮。”陳星重重點頭,鑽進柳樹林中,不多時從另一邊出來,已然換上了綠營兵的服色,他們本就是綠營兵,混入東大營人馬之中,誰也瞧不出來。

  “都散了,散了,他媽的這是軍隊,不是集市,誰讓你們在這裏招人的,滾,都他娘的給老子滾!”夏貴抽打著馬鞭,對著柳樹林裏一陣叫喊,正在報名填表的人回過頭,看到是總兵到了,全都訥訥不敢說話。

  “這是合眾國的領土,眼前的都是新朝順民,我們願意在哪裏招工就在哪裏招工,管你什麽事兒,你是哪廟的?”一個管事站出來,饒是已經看到了夏貴的總兵大旗,仍然囂張問道。

  “你是何人?”夏貴冷聲問道。

  那管事一掐腰,說道:“老子周長雲,周子生便是我爹,你們提督高第便是我姐夫了!”

  夏貴頓時怒火中燒,若是在平日,別說周長雲,就是周子生也不敢和自己這般說話,那周子生雖然是高第的嶽父,但二人見了麵,周子生就是一條哈巴狗,可如今呢,形式大變,高第還在耍兩麵派,想著在合眾國那邊謀個好地位,饒是周子生背著他賣了膠州新城,也是想著借著他談條件呢,周家可是得罪不能的。

  夏貴強行咽下這口氣,說道:“本將乃是大清總兵夏貴,周家少爺,這可都是朝廷的兵,容不得你胡來!”

  周長雲一擰腦袋:“老子怎麽胡來了?老子是出來做買賣的,明碼標價,誰愛跟老子走,就跟老子走,老子又不是土匪,更沒有綁票,這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啊。”

  夏貴見周長雲如此放肆,氣不打一處來,高聲罵道:“你這是在拐騙老子的兵!”

  夏貴忽然強硬,拔出了配到,周長雲嚇了一大跳,躲在了人後伸長脖子,喊道:“你吼那麽大聲幹什麽嘛!”

  “你在本將麵前如此狂言,還要本將溫言勸告嗎?”夏貴緩緩抽出刀,咬牙說。

  周長雲臉一紅:“那你的態度能不不能好一點嘛,不服的話,你去找軍管會,去找高第啊。”

  “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什麽大清總兵,也不看看這是誰的地盤!”

  夏貴本不就是好脾氣,方才忍著是因為高第下了明令,要求他不得與合眾國方麵起衝突,但現在是個人就敢欺壓自己,夏貴實在難以忍耐,但想要動手,就被親兵攔住了,順著親兵指的方向看去,夏貴看到有三條隊列正疾馳而來,兩隊步兵,槍上的刺刀雪亮,一隊騎兵,陣型嚴整,而他的士兵如今分散看來,別說戰鬥,滿腦袋都是改換門庭了,如何能戰?

  好在新城來的海軍陸戰隊根本沒有打仗的意思,他們在距離渡口三裏的地方列陣,火炮也沒有推到陣前,一副旁觀的模樣,但態度已經表達清楚了,他們是為招工的人站台的。

  夏貴知道攆不走這些招工人,他喝到:“各營集合,向北麵駐紮,列下拒馬,不得讓任何人靠近!”

  “集合了,集合了!”親兵大喊著,各營各旗的將官把總也來配合,但柳樹林裏人人猶豫,仿佛沒有聽到。

  在夏貴趕來的之前,他們已經得到了充足的信息,新城招工,隻要應募之後,便是前罪不論,無論加入私營工坊還是為衙門、軍隊做活都不許欠薪的,而且新城之中無比忙碌,男男女女女老老少少,隻要想幹活都能找到工作,踏實幹幾個月,就能攢錢在周邊買地置業,而繼續當綠營兵呢,餉銀大半欠著,吃用也是不齊,如今合眾國大軍已經登陸,鬧個不好就要打仗,如果跟合眾國陸軍打,他們可沒有這個膽量。

  “高大帥有令,但凡趕到膠州大營,一律先補半年的餉銀,都集合了,去膠州,領餉銀了。”夏貴見眾人不動彈,隻得宣布補餉。

  這下綠營兵中不少人離開了柳樹林,周長雲卻是喊道:“諸位兄弟,我們是買賣人,不強求你們跟著走,願意跟著夏總兵去膠州的就先去,新城的工坊永遠向你們敞開,另外領軍餉,入營打仗何必帶著老婆孩子,讓其先在新城謀條生路,安頓下來不也很好嘛。”

  綠營兵聽了這話,相熟人之間一合計,感覺周長雲的話在理,許多人還盤算著,先讓老婆孩子去新城安頓,自己去膠州大營領軍餉,領了就回新城匯聚,豈不美哉!

  “不行,家屬不得離開,一起去膠州大營!”夏貴哪裏不知道自己麾下這些丘八的心思,當即下令。

  陳星藏在人群裏,知道是自己該表現的時候了,他大吼一聲:“自古以來,哪裏有逼著帶家屬上陣的,我們的家屬願意去哪裏就去哪裏。”

  “就是,當兵吃糧,吃糧當兵,除非你給老子的媳婦和兒子發餉銀,否則憑啥讓跟著!”

  幾個人在人群裏興風作浪,頓時惹來一陣陣附和之聲,不少人跟著起哄,夏貴滿腔怒火卻是不敢發作,雖說這些都是他的下屬,但他也不敢犯眾怒,這個時代的軍隊戰鬥力和服從能力源於將領與士兵的私人關係,別說綠營兵這類中世紀軍隊,就算是合眾國的新軍也是如此,實際上,一直到二戰期間,也將領與士兵之間的關係也是考驗上層管理軍隊的能力。

  (舉個例子,日本在二十世紀的和平時代,巡洋艦、戰列艦這類主力艦的艦長很少有能幹持續一年的,就是怕與士兵關係太好,惹出亂子來)

  夏貴深吸一口氣,喝道:“諸軍各自歸營,不得有誤,如有違逆者,軍法從事,株連全家!”

  夏貴這話說的是硬氣,但也放棄了控製士兵家屬,綠營兵們跟著走了,但很多人的家屬留下來,繼續詢問情況,麵試填表,而夏貴可以用軍法控製士兵,卻不能杜絕士兵與家屬會麵,這些家屬匯總了消息,跑回營地,告知自家男人,而招工的這些人也是特事特辦,進行秘密招聘,讓營裏的士兵也可以報名,不限期上工。

  這些情況根本瞞不住夏貴,但他根本沒有辦法,隻求可以速速離開此地,前往膠州大營,但軍管會給東大營人準備的船隻破舊,數量極少,碼頭等設施也是糟爛了,各營也是相互推諉,不願意先過河,一個白天也就過了三五百人,而當夏貴親自監督下,第二天渡河上千人後,河對岸的河堤下也是支起了招工的棚子。

  夏貴隻得向膠州大營求援,高第知道自己被挖了牆角,親率精銳兩千和部分渡河設備到了渡口,他想一麵看護自己的士兵,一麵與合眾國談判,但是東大營離開之後,青島要塞的陸軍再無人阻擋,武行親率步騎,直驅新城,等到高第趕到的時候,武行麾下的第2師已經全部趕到了。

  高第再向馬凱峰提出談判要求,馬凱峰一句此事當由武行將軍決斷,讓高第認識到,原來自己中了拖延計,馬凱峰根本沒有談判的權力。

  唯一令高第感覺到慶幸的是,他見到了武行,一個能做主的人。

  武行坐在河堤胖,魚竿垂入運河之中,旁邊的魚簍空空如也,而周邊除了兩個副官,就是幾匹馬了,因為坐在樹蔭下,連傘蓋都沒有,高第不曾想會這樣見到與自己爭鋒十年的老對手,他下了馬,走了過去。

  武行頭也沒回:“原本提早來,準備釣幾尾魚寬待你的,卻不曾想運氣如此差,一條也不上鉤,是鉤直餌鹹,還是魚胃口太大呢?”

  高第知道這話一語雙關,說的便是自己,他直接坐在了馬紮上,指了指一旁熱鬧的柳樹林,說道:“武將軍,貴部這般行事,可沒有談判應該有的友好呀。”

  武行看了一眼樹林,說道:“那是軍管會的事,與我無關,你去找馬凱峰交涉便是,我見你是談你改旗易幟的事情。”

  典型的推諉!

  高第不願意再糾纏,問道:“這麽說,這件事有眉目了?”

  武行道,微微點頭,高第臉色一喜,忍不住問道:“那不知上麵願意給我什麽番號?”

  “這要看你立下多少功勞了,你立下一個團的功就是一個團的番號,一個師便是一個師的番號,你若是打進北京城,把福臨的腦袋砍來,我這位置便是你的了。”武行擎著魚竿,緩緩說道。

  高第喜色盡失,問道:“這是什麽意思。”

  武行說:“高將軍不會以為領著萬把兵來投就能做個少將師長吧,若是這樣的話,我合眾國陸軍不久成了收破爛的了,別說你這一萬兵,四川的吳三桂要帶十萬兵來投,元首也還沒答應呢,高將軍,說句實在話,兵馬多少沒有意義,關鍵是看功勞,你功勞足夠大,弄個元老當當也是等閑。”

  高第這才明白,原來合眾國不僅故意拖遝自己,還沒有收編自己這些兵馬的誠意,但到了這個地步,他想有其他想法也是不敢了,武行麾下精銳近兩萬了,一旦打起來,就能把自己的兵馬一掃而光,就算自己發狠燒了新城,對自己有什麽意義呢,他要的是地位,是財富。

  “直說吧,你們想讓我幹什麽?”高第冷聲問道。

  武行指了指西麵說道:“你不是想當個師長嘛,簡單,張存仁那老東西的腦袋就值得這個價格,你若是能繼續在清軍內部潛伏,過段時日,陸軍揮師西進,你反戈一擊,剿滅滿清援軍,到時候,中將上將也是唾手可得。”

  高第明白了,這是把自己當成了棋子,安插進滿清大軍內部,他也知道,這是很冒險的計劃,但更清楚,這個機會真的可以帶來榮華富貴,畢竟滿清不能坐視合眾國占據山東,而張存仁麾下那點兵根本擋不住,等大軍趕到的時候,合眾國大軍也到了,一場國戰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幫合眾國打贏一場國戰,那就是潑天的大功勞啊。

  “可我若是這般離開,恐怕張存仁會起疑心呀。”高第擔憂道,他這段時日與合眾國的聯絡都幾乎公開了,張存仁不可能不知道。

  武行笑了笑:“簡單,我讓我的兵馬送你一程也就是了,讓你的軍隊是邊打邊撤的,張存仁那邊總歸不會再有疑慮了吧。”

  高第點點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他又向武行討要了一些軍械作為戰利品,便是選擇離開了。

  有高第親自督陣,東大營七日便是渡河抵達了膠州,隻是許多家屬去了新城,跟著到大營的不到一半,而到了膠州大營,高第便是命令啟程撤退,前往青州,但東大營的士兵卻是坐地要餉,其餘營伍聽到東大營的人答應了補餉,也是要求先發餉銀再啟程,膠州大營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