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 談判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31
  無論是幕府將軍還是普通的武士都知道,如果打出天皇的旗號,又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手,倒幕軍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把德川幕府吃幹抹淨,不留一點痕跡,所以,德川家綱很快就派遣了全權代表前往名古屋談判,使者團中確實有阿海希望的鬆平信綱,但他卻排在第二位,第一位則是將軍的弟弟,德川綱吉。

  “許久不見了,鬆平殿下。”在小五郎把一行人引入名古屋的天守閣之後,阿海笑嗬嗬的說道。

  “不到一年而已。”鬆平信綱說道,也隻不過一年,已經天翻地覆了。

  天守閣還是日式的天守閣,但內部的陳列已經完全不同,合眾國式的高桌大椅取代了原有的家具,而在最醒目的位置則是日本的地圖,那是一麵用柚木製成的地圖,占據了整麵牆壁,一塊塊的木板被切割成不規則的圖形,漆成不同的色彩,拚接在一起,可以看出,上麵有一片巨大的黑色,覆蓋了整個關東平原,而上麵的家紋也顯示,這是屬於德川家族,許多熟悉的家紋出現在地圖上,但領地位置卻有不同,比如西國大名、九州大名的在近畿、美濃等地都有一片領地,顯然這是阿海在處置戰後的領地分配。

  阿海坐下,看到坐在自己對麵的德川綱吉,問道:“這個孩子是誰?”

  “這位是德川綱吉殿下,將軍的弟弟。”後藤小五郎介紹道,然後在阿海麵前低語了幾句。

  年僅十四歲的德川綱吉是德川家綱的親弟弟,之所以派遣這麽個孩子來,原因在於德川家綱沒有子嗣,德川家綱如果沒了,綱吉將會成為下一代將軍,顯然,阿海沒有處決德川家綱的意思,但德川家綱卻要為自己的失敗負責,戰爭結束之後,切腹還是退隱,阿海不得而知,但戰爭的結束就意味著綱吉的上台。

  而後藤小五郎在阿海耳邊的低語則是說明了德川綱吉的個人情況,綱吉很聰明,也熱心政治,不可小覷,唯一的問題是他的身高,隻有124厘米的綱吉並非是因為他年紀小,而是因為他身高就是如此了,阿海微微點頭,綱吉應該是有侏儒症。

  阿海一擺手:“給鬆平殿下也搬一把椅子來吧,這樣我們可以好好談一談。”

  談判一開始很順利,第一個要做的是認罪,即讓德川幕府對長崎事件負責,德川家綱親筆所書的謝罪書是必不可少的,但幕府方麵拒絕讓天皇也道歉,而阿海則用另外一種方式解決,即德川家綱或者綱吉,總之要有一位將軍前往長崎,向長崎事變中死難華人和中國人紀念碑下跪謝罪,綱吉同意前往謝罪,但把中國死難者紀念碑改為向長崎事變死難者紀念碑,把長崎死難的日本普通百姓加入其中,阿海選擇同意。

  第二是賠款,在台北,阿海要求日本賠款三千二百萬兩白銀,這個價格是真的很有誠意的,這個誠意不在於長崎事變真的給合眾國造成了如此大的損失,而是在於如果當時的德川幕府真的賠償了三千二百萬的話,就不會有這次倒幕戰爭了。

  時移世易,經過了一次戰爭,賠款數額上漲到了四千五百萬,這是合眾國把軍費、撫恤金一類的東西算進去了,而幕府表示承擔不起如此大額的賠償。

  與台北談判時不同,倒幕戰爭已經讓日本最核心的三大平原被禍害了兩個,德川幕府實力大弱,更關鍵的是,日本有錢不代表德川幕府也有錢,說白了,同樣是封建製度,中國是中央政府統治的封建王朝,日本是分封製度,德川家族執掌的資源不過占據了全國的四分之一,大量的財富掌握在那些大名手中,舉個例子來說,一直到十七世紀末,幕府的財政收入才超過一百萬兩白銀。

  阿海把賠款降低到了四千萬,並且不要求日本可以分十年還清,第一年隻需還一千萬兩即可,而德川綱吉答應了,畢竟關東尚在,動一下老本也就湊齊了,而合眾國的收獲並不僅限於此,要知道合眾國目前控製了日本超過一半的土地,各種城市攻占了無數,也有許多人獻金投降,光是繳獲所得就超過了兩千萬,如此算來,合眾國打了日本這一仗,就賺了三千萬,以後每年還有三百萬以上的財政收入。

  第三就是開國,幕府要對合眾國單方麵開國,在得到合眾國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對其他殖民者開放,這一點,幕府是同意的,因為他們不想麵對歐洲那些殖民者,而補充的條款之中,日本與荷蘭的關係也要由合眾國來決斷。

  開國這條之中,最重要的是通商口岸,因為幕府拒絕江戶開放,所以在江戶灣中,合眾國選擇了橫濱這個優良港口作為開放口岸,此外還有靜岡、仙台、新瀉、富山、加賀,一共六個通商口岸,表麵上比台北談判時的九個少了三個,但本質上卻是幕府輸了。

  原因很簡單,這些通商口岸是倒幕聯盟目前沒有實際控製的,至於實際控製的地盤,就無需幕府來決斷了,諸如長崎、堺等地,就不是通商口岸那麽簡單了。

  而除了通商口岸之外,日本的對外開放政策,特別是關稅、法律等方麵,要與合眾國協商,前十年的關稅由合眾國打理,以此來償還戰爭賠款,而在通商口岸,合眾國有租界,並且享受治外法權等法律特權。

  幕府輸的很慘,所以這些條款他們都同意了,有些是能接受,而諸如治外法權等權,幕府還不清楚其中利害,甚至欣然接受。

  (滿清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時候,讓外國人享受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一開始是願意的,當時的滿清感覺審判外國人太麻煩,還不如交給他們自己判)

  這三大項得到了德川綱吉同意之後,阿海長出一口氣,至少大部分目的是達到了,而德川綱吉為代表的幕府更在乎的是土地,也就是割讓多少土地。

  在關原之戰和濃尾混戰之後,近畿十國和東海七國大部分已經屬於倒幕聯盟了,幕府再失去了四百四十萬石高領地,如今阿海裁決的領地超過了一千一百萬石高,這已經算是仁慈的了,因為陸軍已經登陸了江戶灣,幕府已經無力救援,關東三百五十萬石高唾手可得。

  關東算是阿海給幕府的一個優惠,但幕府也不能接受合眾國吞並半個日本,如果是那樣的話,還不如死戰到底,所以阿海表示在本州、四國和九州三島之上,合眾國不要任何一塊領地,讓幕府徹底放心了。

  然而,合眾國也隻是不要這三個島嶼罷了,包括蝦夷地、對馬島、佐渡在內的十幾個島嶼都是要幕府割讓給合眾國的,而且還要徹底解離與琉球的關係。

  這些島嶼之中,幕府唯一不願意放棄的還是佐渡,蝦夷地隻有一個鬆前藩,兩萬石的小大名,早已投靠了合眾國,日本人在島上不超過三萬,而蝦夷地目前已經擁有三十萬以上的中國人,對馬島雖然好一點,但孤懸海外,日本是占不住的,琉球早已被合眾國收入囊中,唯有佐渡,金銀礦讓幕府難以割舍,但阿海是不會放棄佐渡的,最終日本選擇服從。

  雖然合眾國不割日本的核心土地,但倒幕聯盟占領區的裁決權限卻是交由阿海這位總裁決來做的,至於如何裁決,幕府管不著,但幕府提出了兩點要求,第一便是裁決方案以德川幕府命令頒布,而不是以天皇命令,以此維護幕府權威。

  這一點,阿海沒有異議,第二點,合眾國不得與日本的大名產生藩屬關係,也不得與倒幕聯盟之外的大名產生盟屬關係。

  前一半好理解,幕府是要秋後算賬的,但是擔心一發兵,那些大名就成為了合眾國屬國,清算大名成了與合眾國宣戰,而後一種則是針對的東部大名,而這兩種阿海都同意。

  合眾國在日本沒有敵人,德川幕府也不是敵人,無論是幕府還是大名、天皇,誰能對合眾國有利,誰就是合眾國的朋友,至少目前來看,能為合眾國撈錢的幕府是最好的朋友,而那些外樣大名則是摩拳擦掌準備從合眾國這裏得到領地呢。

  至於東部那些大名,比如態度曖昧的仙台藩,阿海對其沒有什麽好感官,也不準備保護他們,開玩笑,幕府要為合眾國籌措戰爭賠款,如果現金不夠,就要去搶,搶那些不出力的東部大名也就是了,反正幕府是分封製,過三五十年,那裏又是一大片獨立領主。

  談判最終取得了成果,幕府丟掉了很多,但是卻守住了最關鍵的東西,首先,幕府還是日本唯一的統治機構,武士仍然是統治階層,德川家族也是唯一的合法統治者。其次,日本還是日本,是日本人的日本。

  而在談判之中,幕府也與合眾國找到了很多共鳴,比如對宗教的管製,此次倒幕聯盟之中有後藤信誠為代表的切支丹,也就是天主教徒,也有雇傭軍加西亞團,鬆平信綱表示了對於宗教作亂日本的擔憂之後,阿海認為這完全不算什麽問題。

  阿海做出了保證,加西亞這類歐洲裔會得到賞賜,但不會得到日本的領地,其次限製切支丹的傳教,阿海保證隻允許切支丹在四國一島傳教,即便切支丹武士在其他地方有領地,也隻有信教權,沒有傳教權,實際上,切支丹武士在宗教上不會有什麽大問題,說白了,切支丹在南洋混了這麽些年,特別是在合眾國體係內混了這麽些年,信奉的早就不是歐洲的天主教了,而是合眾國宗教局中國化後的天主教。

  宗教是控製人的一種方式,這一點後藤信誠也明白,所以信什麽不重要,隻要那個教受自己控製就可以了。

  在名古屋,合眾國與德川幕府取得了談判的成功,但並不意味著日本戰爭的結束,原因在於倒幕聯盟在這場戰爭中已經取得了大量的經濟利益,同時也希望獲得政治利益,如何安撫好參戰大名和三本槍之流,則是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但與德川幕府的談判成功則是裁決聯盟內部事務的基礎。

  十月中旬,所有的大名和實權武士都接到了來自德川幕府和總裁決府的總無事令,即停戰命令,倒幕聯盟與幕府之間,大名之間都不得再私鬥,一切都由總裁決府和幕府來裁定。

  在濃尾混戰結束之後,倒幕聯軍已經擁有了九州、四國、山陰、山陽、近畿、東海等一共四十七個令製國的處置權,當然,還沒有絕對的處置權,因為很多地方,原來的大名、藩主投降或者逃走了,但是地方的武士還在抵抗,當然,這種治安戰合眾國是不會再參與了,領地屬於誰,誰就負責消滅吧。

  倒幕聯盟所有的實權領主齊聚名古屋天守閣,可謂濟濟一堂,而在此之前,阿海以總裁決的身份宣布拒絕鬆前藩等沒有參戰的外樣大名的加入,這得到了大名們的認可,畢竟誰也不願意多幾個分勝利果實的,但是除了實權領主,天守閣之中還有三十多個衣著華麗的商人,這些商人大名們也認識,有些甚至是自家的爪牙。

  商人就是日本的買辦階層,在倒幕戰爭中,他們為大名提供戰爭貸款、軍用物資,並且組織人手運送軍糧,還為聯盟提供情報,沒有上戰場,但是功勞不小,原本大名們是準備回去自己賞賜的,但是沒曾想他們被邀請到了這裏,成為了一方勢力。

  阿海身著合眾國元老服飾,手持象牙權杖踏入了天守閣,而在他的身旁則是後藤小五郎,他手裏捧著兩個盒子,是天皇和征夷大將軍的印璽,今天的一切決定都需要這兩樣東西來確定合法性,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