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四 軍事會議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97
  “接下來,山東戰場。”李明勳的眼睛叮囑了高鋒的眼睛,又掃過了其他人的臉。

  林誠輕咳一聲:“這一次,需要陸軍做出犧牲。”

  高鋒重重點頭,鄭重說道:“北洋戰區已經做好了退守青島要塞的計劃。”

  李明勳欣慰的點點頭,說道:“此次與東印度公司開戰,我需要動員北洋戰區的全部陸戰隊兵力,廣東與江南戰區抽調陸軍參戰,合計陸戰力量超過兩萬五千人,但是北洋戰區的陸軍、義從軍和治安軍都不會動用,剩下的兵力,你有把握守住膠東半島嗎?”

  高鋒沉吟片刻:“有!但是要付出代價。”

  經過抽調之後,北洋戰區僅隻有不到五萬軍隊,而他們要麵對的是多達十五萬的清軍,三倍的兵力劣勢讓防守很成問題,好在清軍也沒有進攻的打算,可能是被合眾國今年春天起就準備的冬季攻勢給喝止住了,清軍沿著濰水進行布防,隻要其知道合眾國兵力南下,進攻是肯定的。

  “什麽代價。”李明勳問道。

  “軍費!”高鋒直接說道:“我需要足夠的軍費,而且一旦有必要,我希望像朝鮮戰場那般,雇傭舟山明軍作戰,這樣我有把握守住膠萊運河。”

  “可以,我可以給你所有的授權,軍費也不是問題。”李明勳直接說道,他又看向元老們:“我需要通過一份特別軍費案。”

  “沒有問題。”林誠第一個表態。

  雖說合眾國戰略方向的轉變讓元老們有些措手不及,但財政卻是非常充裕的,去年,合眾國在朝鮮‘繳獲’了六百多萬白銀和多達兩千四百萬的糧食,其中部分糧食存儲在了各行政區的官倉之中,部分糧食進行了拍賣和發售,讓朝鮮戰場所獲超過了一千萬兩,而在向東印度公司開戰之後,又得兩大進項,其一為扣押各港口的荷蘭商船和貨物,其二為收複台南,向全國公開售賣的土地收益。

  明年再發售部分朝鮮糧食,拍賣台南土地和荷蘭貨物,合眾國的財政在永曆四年、五年和六年會有多達兩千五百萬兩的‘特殊財政收入’,而部分財政和原屬統帥部的軍費,可以讓明年的軍費達到一千六百萬左右,其中特別軍費案會帶來一千萬左右的軍費,這足以支撐兩個戰場的軍事行動,合眾國內部對於明年的特別軍費案不會有太大的阻力,畢竟是軍隊‘搶來’的錢,部分用於軍隊也是應有之理。

  “為避免財政吃緊,遷都草案暫緩,海軍軍備擴充草案不予通過,西蒙斯閣下,你還是提交更為合理的方案吧。”李明勳說道。

  合眾國遷都在剛建國的時候就提出來了,隻不過那個時候台北還沒有準備好,而隨著這兩年台北快速發展,城市人口超過三十萬,基礎設施完善,國內越來越多的人呼籲把首都遷往台北,至少目前合眾國的經濟、金融和外交的中心都在台北了。

  而在這之前,建立台中市,改一級行政區為元老院直轄的二級行政區,都是為遷都做準備的。

  “那該如何向公民們解釋遷都的草案暫緩呢?”林誠問道。

  李明勳道:“很簡單,即便是遷都台北也是臨時首都,可以告訴公民,驅逐韃虜恢複中華不是一句口號,中華合眾國的首都必然應該在大陸之上,而非在台灣這一彈丸之地。”

  “閣下,我們海軍的方案。”西蒙斯猶疑說道。

  李明勳笑了笑:“西蒙斯閣下,請你一定要清楚,我們與東印度公司的戰爭的本質是誰才是東方世界的海洋霸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取代關係,我們無意消滅東印度公司,也做不到,更承擔不起,東方世界的所有海洋國家都不會樂意看到這一幕的,包括葡萄牙和英國人。

  因此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多久,兩年或者三年罷了,在戰後,維護和增強我們霸權的不是戰列艦,而是武裝商船,因為我們的霸權,最重要的是經濟霸權,而非武力霸權,你明白了嗎?”

  西蒙斯提交的海軍擴充草案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他借著與荷蘭人開戰,要求一口氣建造八艘戰列艦和十艘重巡航艦,其中還有兩艘瑞獸級戰列艦,且不說建造、配套這樣一支艦隊的花費,就算是成型之後的維護都是巨大的財政壓力。而且這樣規模的造艦計劃,即便合眾國所有的造船廠都參與進來,也要分兩批建造,等這支艦隊成型,怎麽也得七年之後了,根本來不及參與這場戰爭,除非是也荷蘭人不死不休的全麵戰爭,那麽這樣的擴軍計劃,全無意義。

  在這次戰爭之前,荷蘭人是東方世界的海上霸主,這裏的每一個海洋勢力,無論是歐洲來的英國、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還是本地的國家和蘇丹國,都與飛速擴張的荷蘭人有著這樣那樣的仇恨和利益糾紛,他們無力對抗荷蘭人,因此樂意看到合眾國挑戰荷蘭人的霸權地位,但一旦這些人發現合眾國要消滅荷蘭人,那就會引起所有海洋勢力的反對,畢竟兩強爭霸之下,會讓弱小勢力坐收漁利,讓其擁有縱橫捭闔的空間,若是一方獨霸,那對所有的弱小勢力都是巨大的威脅。

  “但是,荷蘭人不會那麽容易認輸的,即便是我們戰勝了他們的艦隊,攻占了他們的城市,荷蘭人也會發動破襲戰,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損失,我們必須做好持久戰的準備,閣下。”西蒙斯說道。

  李明勳神秘的笑了笑:“不,荷蘭人會認清形勢的。”

  “為什麽?”西蒙斯不解。

  李明勳笑了笑:“這是我的直覺,西蒙斯,我的直覺不是一向很準的嗎?”

  “這。”西蒙斯無言以對,李明勳的直覺一直很準,但由此判斷而做出戰略決策就不是西蒙斯能接受的了。

  “好了,不管怎麽說,這項草案沒有任何可操作性,我們不能窮兵黷武,也不會一直把重心放在海洋上,或許荷蘭人不會輕易認輸,但我們卻可以給他們台階下,這片海洋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我們比荷蘭人更經受不起持久戰爭帶來的損失,所以西蒙斯,不要再爭辯了。”林誠敲了敲桌子,說道。

  李明勳沒有解釋他的直覺,所謂的直覺就是即將發生的第一次英荷戰爭,這場發生在歐洲本土的戰爭會耗費荷蘭人大部分的資源,這個海上馬車夫國家雖然沉澱了大量的金錢,但人力和國力終究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地球兩個方向支撐起兩場全麵戰爭,在殖民地與本土之間,荷蘭人不會做錯選擇的,所以,這場戰爭中,合眾國隻要不輸,那就是全麵勝利。

  至少在一百年之內,戰列艦為主的大艦隊跨洋遠征就是笑話,戰列艦雖然是海上霸主,但根本不具備公海大洋作戰的能力,這一直到十九世紀才真正具備,在整個風帆時代,風帆戰列艦都是‘港口皇後’的存在,無論是合眾國這樣的新興國家,還是英荷那樣的老牌強國都一樣,至少十七世紀的英國海軍依舊存在冬季不訓練的傳統,因為冬季風浪太大了。

  花大價錢造一批現在用不上,將來也出不了遠洋的戰列艦,是對國家資源的巨大浪費。

  “好吧,我會讓海軍部重新修改草案的,明年的預算會議上再提交。”西蒙斯老實的說道。

  李明勳點點頭:“那就好,現在是對荷作戰計劃,首先要提到一點的是,在對荷蘭宣戰之後,我們收獲了第一個海上盟友——葡萄牙人!這意味,印度洋方向的荷蘭艦隊的威脅基本解除了。”

  會議室裏一片歡騰,錫蘭島上的加勒港一直駐紮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第二大艦隊,一開始,這支由十二艘武裝商船組成的艦隊震懾住了印度沿岸的葡萄牙人和英國人,並且協助荷蘭陸軍攻占了除科倫坡之外所有的錫蘭殖民點,果阿的葡萄牙人沒有與之匹敵的艦隊,但他們的艦隊足夠牽扯住荷蘭加勒港艦隊,至少能牽扯大部分。

  “英國人呢?”西蒙斯殷切問道,如果再有英國人配合,那就更好了。

  林河道:“英國人選擇了作壁上觀。”

  “該死的英國人。”西蒙斯說道。

  李明勳不在乎的搖搖頭,說:“西蒙斯,艦隊!”

  西蒙斯輕咳一聲,說道:“在馬尼拉海戰之後,荷蘭人一支謀求擴充海上力量,事實上,這些年他們發展的很快,特別是在歐洲戰爭結束後的幾年,據我所知,東印度公司在退役的荷蘭、澤蘭海軍中購買了五艘軍艦加強他們的東印度群島艦隊,目前來說,荷蘭東印度公司擁有四十門以上火炮的艦船一共六十五艘,其中專業軍艦十四艘,其餘是東印度大帆船等大型武裝商船,好運的是,這些商船還要承擔著東西方貿易的重任,因此我們隻需要麵對三十五到四十艘重炮艦,需要指出的是,戰爭持續的越久,返航歐洲的武裝商船就會回來的越多,威脅也就增大。

  除了這些重炮艦,荷蘭人還擁有一百三十艘武裝商船和輕型軍艦,但其中三十二艘被我們扣押或擊沉,還有部分分散在長崎、安汶、馬六甲等地,巴達維亞肯定擁有最多的武裝船隻,各類船隻的數量可能在九十艘左右,其中擁有四十門火炮以上的重炮艦數量在二十五艘左右,顯然,荷蘭人比我們的船隻多,但我們的艦船更為專業和強大。”

  雖然荷蘭人一直無法接受合眾國的崛起,但長久以來,合眾國的崛起對於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力量和貿易來說都是利好的消息,曾幾何時,荷蘭人在東方一直靠著一百多艘武裝船維持,但是隨著合眾國崛起給東方世界帶來的海上貿易興盛,越來越多的海盜被消滅或者索性化身為海員,東方海上貿易的安全環境大為改觀,而大宗量貿易的興盛也讓荷蘭人的武裝船貿易模式受到挑戰。

  旁的不說,除了生絲、瓷器、銅和香料貿易,其他貨物用武裝船隻運輸都是賠本的買賣,因此最近七八年,荷蘭人名下多出了很多普通商船,多是以廣船和南洋船為基礎,進行了帆裝和船舵改造,這些船隻配備輕炮和火繩槍,船上也隻有幾個商務員和航海官,船員雇傭南洋海盜甚至是華人、中國人,貿易的貨物也變成了木材、鐵器和糧食,而合眾國在北方各個港口扣押的船隻,大部分都是這種船。

  普通船隻的加入讓荷蘭人的武裝商船大大解放出來,即便宣戰之時是北風季,但巴達維亞等荷蘭據點的武裝船存量也是不少,但是,即便紙麵數據上,荷蘭人占據上風,其也無法組織主動進攻,原因自然是殖民者無法根治的痼疾——陸軍太少。

  風向不利讓荷蘭船隊不可能大舉北上,即便是北上又如何,難道荷蘭人還能突入合眾國那些被要塞和炮台層層設防的海港,還能登陸攻城嗎?

  荷蘭人的弱點就很明顯了,雖然他們的商館遍布南洋各地,但真正稱得上據點就那幾個,首府巴達維亞,香料群島的安汶,馬六甲海峽的馬六甲,錫蘭的加勒港,還有長崎,除了長崎,任何一個都抵擋不住合眾國的全力進攻,畢竟這個國家擁有強力的艦隊和戰力彪悍的陸軍。

  荷蘭海上力量被迫分散,其中安汶和長崎的海上力量最無可奈何,安汶是香料中心,也是東印度公司的主要利潤點,這個距離兩千多海裏的據點必須保留一支足夠實力的艦隊來維持本地區的秩序,而長崎則是一個意外,那裏的安全倚仗是德川幕府這個合眾國不願意得罪的封建政權,可惜的是,長崎孤懸萬裏之外,在宣戰之後,那裏的船隻都被合眾國海軍封鎖在了港口,更可悲的是,其中有四艘重炮武裝船和六艘三十門火炮的船隻,原本是調去對付國姓的,現如今卻是被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