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九 林慶業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4758
  奴兒幹都司所在的東北亞地區資源豐富程度遠遠超過了台灣(台灣主要礦藏在北部地區)但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卻是極為匱乏的,不光是發展產業所必須的工匠等技術人才,甚至連必要的勞動力都極為缺乏。

  而且,這塊低於一年之中有半年處於嚴寒冰封狀態,所以即便征服部落獲得奴隸這類最簡單的原始資本積累方式也無法輕易成型,所以利用散落在廣袤叢林中部落就是成為了開發這片區域的主要手段,掌握著至關重要的鹽鐵資源的李明勳就要利用好這類物質交換的機會,將東北亞的資源轉化為用以擴張的能量。

  在技術力量處於低層次的階段,奴兒幹都司為台灣能提供的隻有一些初級產品,比如露天開采出來的金沙、煤炭、鐵礦石,從原始森林砍伐,利用內河水係轉運的原木,海參崴出產的海神,庫頁島一帶捕獲的帝王蟹、魚蝦、魚子在明國都是上好的珍味,而即便是最低廉的醃魚也可以在饑荒地區賣出天價來,而這一切都需要船舶運輸,所以港口的建設尤為重要,至少要擺脫奴兒幹都司各港口碼頭冰封期的影響。

  盡快獲得一個不凍港才能保證在冬季物資的輸入和運出,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然而,這對於控製奴兒幹都司的李明勳來說卻是一個兩難的選擇,自己控製的區域都是苦寒之地,每年有大量的時間封凍,而日本海周邊的不凍港都被朝鮮和日本兩個國家控製,對於商社來說,這兩個都是不可輕易撼動的龐然大物,最終李明勳的目光落在了鬱陵島上。

  李明勳在庫頁島隻待了幾天,隻是安排人在這裏囤積物資,在冬季來臨之前把塔拜所在的部落遷徙到此,然後用一個冬天整合和訓練軍隊,以便明年開春對庫頁島上不接受親藩體係的部落進行討伐征服,在與塔拜商議得當之後,李明勳趕往了海參崴,畢竟現在隻有海參崴港口能支持船隊運作。

  到達海參崴的時候,便是看到城堡北方升騰而起的濃煙和照亮半邊天的熊熊大火,如此磅礴氣勢不像是在攻城,李明勳進入城堡,見城中軍士都在戒備之中,並無攻伐之聲,便登上城牆,在麵向北方的牛角堡見到了宋老七。

  “大掌櫃的,東虜可能是撤兵了。”宋老七指著漫天大火,對李明勳說道。

  城外已經是籠罩在了火焰和濃煙之中,不時看到有人在動,顯然是敵人在縱火燒營掩護大軍撤退,而在透過望遠鏡,則可以看到遠處的山道上,一行馬隊消失在山的另一側,李明勳道:“我帶幾個人去看看。”

  待大火燒盡的時候已經中午,李明勳來到山後看到的是一片被烈火燒黑的營地,壕溝、柵欄、焚燒屍體的柴堆不斷冒著黑煙,營地之中不見的隻有軍隊和牲口,李明勳幾乎可以確定,東虜已經撤兵了。

  “大衛,你說這是不是敵人的圈套?”李明勳問道,他預料到敵人會撤退,但是沒有想到敵人會這麽早撤退。

  大衛小心的觀察著營地裏的狀況,躍下戰馬,仔細打量,微微搖頭:“敵人是已經撤兵了,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追擊,我們主力是步兵,一旦進入北麵的平地,很容易受到敵人騎兵的攻擊,而追進山地更易遭遇伏擊。”

  見李明勳眉頭微皺,大衛說道:“現在情報是最重要的,我知道閣下想在大雪封山之前打通興凱湖和海參崴之間的道路,但是不要急躁,我們首先要派遣斥候追上去偵查,隻有確定安全之後才好前往興凱湖。”

  “你說的很對,來人,去把烏穆叫來,讓他挑選人追擊,我倒是要看看東虜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李明勳說道。

  朝鮮鏡城都護府衙門。

  “就你,還想參見右議政大人?哈哈哈。”守門的軍官打量著眼前的漢子,皮膚黝黑,臉上皺紋縱橫,活像一塊從水裏撈出來的石頭,而身上穿著的麻衣短衫也是破爛不堪,還散發這濃重的魚腥味。

  那漢子還沒說話,身後一人飛起一腳把那軍官踹倒在地,罵道:“這是水軍統製使林慶業林大人,你這殺才,還不快快通傳。”

  軍官摔在地上,滿來驚駭,這段時日,衙門裏的大人已經說過幾次了,有林慶業的消息一定要快快通傳,如今有人自稱林慶業,他哪敢懷疑,連忙問:“林將軍,可有腰牌?”

  林慶業從懷中掏出腰牌仍在那人身上,守門軍官看了一眼,連忙說:“請大人隨我一道進來,右議政大人等候您許多時日了。”

  進了後堂,林慶業立刻看到盤坐矮幾前的清瘦老人,正是沈器遠,沈器遠看到了林慶業,詫異問:“英伯,怎生如此打扮?”

  林慶業神色嚴正說道:“大人,卑職十日前就已經趕到羅津港了,隻是大敵當前,不敢拖延,便帶了一艘漁船前去敵港偵查去了。”

  沈器遠欣慰的笑了笑,示意林慶業坐下,道:“英伯果然勤勞王事,無愧我東國武將典範。此次偵查,可有成果?”

  林慶業點點頭,從懷中取出一麵旗幟打開,說道:“這是卑職從敵港獲得。”

  沈器遠展開一看,黑色的旗幟上繡著張牙舞爪的金龍,他眉頭微皺,道:“果然,海參崴之敵並非大明王師,否則定然不會掛這等僭越旗幟。”

  林慶業驚異道:“大人已經猜到了嗎?”

  沈器遠微微點頭,吩咐了仆役取來一道冊子,遞給了林慶業,林慶業打開一看,上麵正是沈器遠綜合各方匯總來的情報,有些來自俘虜,有些來自與敵交易的女真人,還有則是從海參崴逃出的士兵。

  情報顯示,己方麵對的敵人是一個海外商社,其中以明國人為主,軍隊則包含了女真各部的蠻子,而其中還有不少金發碧眼的洋夷,而更讓林慶業無法相信的是,這個叫做騰龍商社的社團來到北地不過兩年光陰,就已經築城兩座,征服和聯盟了十數個部落,另有數艘戰船在海上。

  沈器遠有些落寞說道:“老夫本想假意領兵出戰,與北地王師聯絡,陣前起義,投效大明朝廷。卻不曾想北境之敵並非朝廷王師,不過一商賈。若非清虜已經退兵,今年不敢再戰,老夫當真是不知如何處置。”

  後堂之中忽然安靜下來,林慶業臉色極為難看,他長歎一聲,道:“大人,便是王師已達北境,卑職也不願意大人率軍投效呀。”

  沈器遠看著林慶業,滿臉不解,若論反清,林慶業一向比自己更為激進,怎生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還會猶豫呢,林慶業抬起頭,黑瘦的臉上寫滿了悲傷,他擦了擦眼角淚水,話未曾出口就已經泣不成聲:“大......大人,鬆錦一戰.......王師怕是敗了。”

  沈器遠聽了這話,從地上跳了起來,淒厲喊道:“不可能,這不可能。大明集結全國精銳,王師二十餘萬出關,洪督師素來知兵.......如何會敗?如何會敗退!”

  說著,沈器遠奮力抓住林慶業的胸口,高聲質問著,林慶業哭著說道:“卑職從遼東趕來之時,錦州外城已經陷落,鬆山北上要道斷絕,筆架山存糧被燒。王師本欲回寧遠就糧,但九鎮兵馬四散而逃,各帥爭馳,督師洪承疇已經被困鬆山了。”

  沈器遠聽得這話,臉上全然沒了神采,作為朝鮮兩班之中少有的知兵文臣,丙子虜亂之中也曾率軍抗虜的帥才,沈器遠如何不明白鬆錦的局麵,糧草被燒,主帥被困,此乃大敗之兆,更遑論錦州之圍未解,鬆山又被困,怕是錦州守衛不住,山海關外,局勢已經崩壞了。

  “老天啊,如何任由東虜猖獗,我東國難道要永世沉淪了嗎?”沈器遠高呼一聲,摔在了地上,林慶業連忙抱住沈器遠,才讓他沒有受傷,見他雙眼無神,林慶業擦了臉上的淚水,說道:“大人,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屈服,不如我二人領兵回漢城,為了我東國百姓免受韃虜禍害,不如舉起義旗,再次反正,擇宗室之中有令名者為王。東國江山三千裏,百姓千萬計,隻要上下一心,未必不能抗拒清虜,日月重光!”

  沈器遠聽得這話,眼中有了些神采,他坐直了身子,說道:“此事萬萬不可操切,便是起兵反正,也要得到大明支持才是。隻是我等與大明之間山海阻隔,萬裏之遙,如何.......。”

  正說著,沈器遠站起來,說:“那騰龍商社定然能為我等暗通大明朝廷,英伯,快快取來紙筆,我要寫信予那李明勳。”

  林慶業也是說道:“大人說的極是,那李明勳是明國人,又與清虜開戰,縱然不是上國使者,也可代為通傳。”

  三日後,海參崴。

  林慶業坐在了半月堡內,打量著正在享受美食的李明勳,眼前這個男人身材高大,目光銳利,十足的梟雄人物,但是他的年輕卻遠遠超出了林慶業的想象。

  醃製的蘿卜和野菜讓受夠了燉肉和濃湯的李明勳食欲大增,薄如蟬翼的金槍魚片用油煎熟,撒上胡椒和香料,卷上新攤的薄餅,美味非凡,李明勳吃著,見對麵的林慶業沒有動筷子,問:“可以嚐一嚐,想來以你的官銜是沒有嚐過這類美味的,當然,北境苦寒,大人物也沒有什麽好吃食。”

  林慶業眉頭挑了挑,他是以下級軍官的身份前來的,但是一口談吐足夠讓李明勳知道眼前這個男人身份沒有那麽簡單。

  “小人是吃過飯來的,無需如此款待。”林慶業小心說道。

  李明勳笑了笑,拍了拍桌子上的那封信,說道:“既然如此,那請你回去吧,這封信我會替你帶到江南交給大明朝廷官員的。”

  林慶業一時語塞,他想了想問:“您就不想看看這信裏寫了什麽?”

  李明勳幹脆的說:“不想看。”

  林慶業一時語塞,就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自打他一進入這個城堡,就一直被禮遇對待,眼前這個男人也不問自己的身份和來意,自己說什麽他也隻是聽著,要求什麽也是一直照做,原本計劃的試探和旁敲側擊根本無法展開,林慶業一時無計可施。

  “沒有什麽事請繼續用餐吧。”李明勳擦了擦嘴,站起身來,就要往外走。

  林慶業連忙起身攔住:“等一下,李先生,我還有其他事情,本將不是沈大人營中士兵,而是朝鮮水軍統製使林慶業,方才以假身份相告,實在是受沈大人所托,不敢擅專啊。”

  林慶業如此說,身邊的護衛紛紛詫異,但他沒有辦法,大軍反正不是小事,得到上國支持更不會容易,必須派遣使者前往京城商議,哪裏是一封信可以解決的,更遑論那信裏隻有幾張白紙。

  李明勳重新做回了桌子,饒有興致的打量著林慶業,笑問:“原來是林將軍,當年丙子虜亂,朝鮮諸軍不敢敵,唯有將軍主動出擊,擊斃虜酋。將軍之武勇,李某甚為感佩。”

  被李明勳說起往事,林慶業麵露遺憾,道:“當年麾下不過雜兵三千,若本將擁兵兩萬,定可北伐遼東,殺滅東虜。”

  “將軍虎威,果然不凡。”李明勳抱拳道。

  林慶業擺擺手,說:“此次本將前來,乃是為一大事,在此之前,希望先生能明了身份。”

  李明勳笑了笑,自然清楚他是打探社團與大明朝廷的關係,便把這些年所做的事情簡略說了說,還拿出沈猶龍的親筆書信讓其檢查,但朝鮮地處東方,平日與兩廣沒有交集,哪裏識得沈猶龍的印鑒,他隻得詢問了幾個細節,李明勳對答如流,毫無遲疑,林慶業倒也信了幾分。

  考慮過後,林慶業也不隱瞞,把與沈器遠二人的打算說了出來,對於這二人的計劃,李明勳倒是一點不驚訝,這二人都是曆史上有名的抗清誌士,都為抗清獻身,但對於二人的計劃,李明勳卻感覺不值一曬。

  “若隻是送使者前往大明倒是不算什麽,李某與兩廣總督頗有交情,有沈猶龍大人在,使者便可上達天聽,少了羈旅之苦。”李明勳微笑說道,見林慶業麵露讚許,李明勳道:“林將軍可想過,若大明朝廷真允爾等所請,遣水師戰船前來助戰,將軍與沈大人當如何處置?”

  林慶業一時愣住,不知李明勳此言何意,李明勳笑了笑說:“若大明朝廷真有意,前期要派遣使臣、官員接洽,後續也會有戰船、士兵前來,雙方來往交流,容易引人耳目,而如今鹹鏡北道駐紮有清虜兵馬,爾等麾下將帥不乏親清官員,如何能保證不泄密呢?”

  林慶業重重點頭,這次他前來海參崴就是趁著夜色入港,而沈器遠麾下官將還不知道林慶業已經趕到鏡城,這才能夠保密。

  李明勳笑了笑,繼續說道:“海參崴已經是四戰之地,鹹鏡北道也有清虜暗中監視,若來往密切,恐難保密,不如擇一海外島嶼,設立據點,三方溝通,以策安全。”

  林慶業為難說道:“話雖如此,但也不好處置,朝鮮北境海岸線平直,少有島嶼,幾處礁石無有人煙,不足以支持據點運轉。”

  “鬱陵島如何?”李明勳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