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期待奇跡
作者:李開雲      更新:2020-03-06 08:10      字數:2483
  黃飛鳳隱隱猜到了八九分,她杏眼圓睜,柳眉倒豎,看著丈夫,壓抑著怒火,說道:

  “你倒是說話啊!”

  楊名萬心裏一個勁兒地埋怨船員,這都啥年代了,為啥就不講點法律精神呢?說好的隱私權呢?轉念一想,自己怎麽這麽倒黴,偏偏遇上這麽一個病!

  船員敲了敲桌上的登記簿,催促楊名萬趕緊寫。

  楊名萬心想,我這15天去了哪些地方、見了哪些人、做了些什麽事,反正你也不知道,我不說就行了。

  主意已定,楊名萬開始唰唰地填著。

  要回憶起15天都做了些什麽,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黃飛鳳在一旁提醒道:

  “你看看你的通話記錄、QQ聊天記錄、微信聊天記錄、朋友圈就知道了你當天做了啥。”

  楊名萬這才醒悟過來,雖然上不了網,但好歹通過已有的手機短信、通訊記錄,將15天來的行跡拚湊了個大半。

  當然,對於最重要的隱私,他曾經與水仙在酒店有過一次幽會的情節,他省略了。

  船員隨後指著這份登記本最下麵的一段聲明,讓他簽字。這段聲明的大致意思是,他同意提供的所有信息均是真實的且沒有隱瞞的,如有違背,願意承擔一切法律後果。

  楊名萬的內心有些猶豫,要不要把與水仙的情節加上去,要不要就此坦白,但經過一番鬥爭後,他終於選擇了隱藏。

  他在心裏默默祈禱,但願水仙一切安好吧。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啊。

  你若不安好,便是晴天霹靂啊。

  隨後,醫護人員給每個人發了一個口罩,要求馬上帶上。楊名萬跟著醫務人員和船員先行下船,而還沒有症狀的楊洋得和黃飛鳳則被要求待在船艙裏,哪裏都不能去。當然,他們都免不了被隔離的命運,至於是否需要治療,則要等確診的結果出來後才知道。

  臘月二十八日中午,就在楊名萬被帶下船,上了一輛早就停在碼頭等候多時的客車時,在中國市,他的廠子裏,王大強和張小婉正在為贈送口罩而忙碌。照例地,張小婉為王大強準備了一個保溫桶,保溫桶裏裝滿了飯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泡好茶葉的茶杯。

  線路依然是張小婉給規劃好的,按照這條線路,可以走最少的路、幫助最多的人。做完這一切,張小婉將王大強送到口罩廠門口。

  路上,王大強對張小婉說道:

  “我爸爸打電話來,問我啥時候可以把兒媳婦帶回家……”

  張小婉的臉紅得像蘋果:

  “你啊,為什麽老是想著這些事情?”

  王大強說道:

  “不是我想,是我爸爸老是想著這些事情……哎對了,你有空也給你奶奶打個電話吧。”

  張小婉說道:

  “我今天給她打了電話,她也……在問我,什麽時候帶個男朋友回去……”

  王大強笑了:

  “那不正好嗎?”

  張小婉不明白:

  “什麽正好?”

  王大強說道:

  “等疫情過去了,我和你一起,先去看你奶奶,再去看我爸爸,這樣,他們的願望就都能實現了。”

  張小婉點了點頭:

  “好,等疫情過後吧……”

  王大強驚喜地問道:

  “你這是同意了?”

  張小婉故作不知:

  “同意什麽?”

  王大強將臉湊向張小婉,本想趁機在臉上親一口,被張小婉一扭頭躲過了:

  “去去去……你好好地去送口罩吧!”

  王大強笑著說道:

  “好叻,你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

  說完,王大強跨上電瓶車,滿臉高興地走了。

  騎出去很長一段了,還聽見張小婉在身後喊道:

  “記住我們計劃中的最後一步——”

  計劃中的最後一步,是平安回來。

  他當然記得。

  外麵起風了,還零星地下起了雨,讓地麵變得有些濕滑。

  如果張小婉能預測未來,那麽,她一定不會讓王大強離開的。此後發生的故事,讓王大強和張小婉都經曆了一場生死攸關的裂變……

  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劉珊珊正埋頭在案桌前填寫病例,突然,旁邊的呼叫器叫了起來:

  “2號病床呼叫——2號病床呼叫——”

  劉珊珊負責1-6號病床,聽到呼叫,她立即對呼叫器說道:

  “2號怎麽了?”

  2號病人在電話裏說道:

  “我感覺……沒氧氣了……”

  劉珊珊放下筆,立即朝2號病床奔去。跑過去一看,果然,沒氧氣了。

  正常情況下,每個床頭都安設有氧氣管道,隻要擰開開關,氧氣就能自動輸送到病人的鼻管中。但最近由於病人太多,這間重症監護室也是由普通病房改造的,沒有安裝氧氣管道,病人所需的氧氣,隻能靠人工搬運氧氣罐。

  對於重症病人來說,沒有了氧氣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劉珊珊立即給護工打電話,要求送氧氣罐來,護工回答說,最近病人太多,他在另一棟樓的病房,隻能由護士自己想辦法。

  這是重症病房,劉珊珊還穿著防護服,氧氣罐在三樓,重症病房在五樓。無奈之下,劉珊珊隻得自己從三樓將百十來斤的鋼瓶氧氣罐背到五樓。自從長這麽大以來,她還從來沒背過這麽重的東西,咬緊牙關、一步一顫將氧氣瓶背到病床前時,來不及喘一口氣,她又開始給2號床換氧氣罐。

  2號病人,就是那個喜歡嘰嘰喳喳說話、逢人就誇自己孫子是“米其林輪胎代言人”的“話癆”,這會正閉著眼睛,麵色蒼白,眉頭緊鎖,看樣子比較痛苦。

  劉珊珊給2號病床測了體溫,依然在38°高燒不下,觀察床頭顯示屏上的心率、脈搏等,還算正常。

  剛回到護士台,2號病床的心率報警器便響個不停。劉珊珊一頭衝進醫生辦公室,叫上醫生,然後跑步來到2號病房。

  床頭的顯示屏上,心率正在急劇下降。

  醫生喊道:

  “快,心肺複蘇!”

  心肺複蘇,意味著要保持按壓頻率至少1分鍾100下、胸骨下陷深度至少要5㎝的力度。

  1分鍾100下,意味著不到1秒鍾,就得按壓一下。

  剛按下不到3分鍾,劉珊珊就覺得手臂酸軟到不行,但她知道,不能停。

  這時候,床頭的電子顯示屏上,心率不再上下波動,而是呈一條直線。原來有節奏、有間隔的“滴滴”聲,現在也一直響個不停,不再有任何起伏。

  劉珊珊聽到這聲音,不由得心跳加快。這,意味著生命已經失去體征。

  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天職。此時此刻,劉珊珊依然不願放棄,她保持著頻率和力度,一直按壓,期待奇跡的出現。

  醫生說:

  “算了吧……”

  劉珊珊像是沒聽見似的,依然按壓個不停。

  整整20分鍾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