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逃匪
作者:我是森林木      更新:2020-05-10 15:51      字數:2227
  “小賊,本姑娘厲不厲害。”李宜珊得意的向杜文星耀武揚威。

  看見又開始奔跑的杜文星,在向自己拚命的揮手,也笑著揮起手來。

  “這女人是傻的麽?”

  “笨蛋,快躲啊,又有人衝你來了。”他急忙大叫。

  他沒發現,不知不覺中,李宜珊已經在他心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嘻嘻,本姑娘可不怕!”

  回過頭來的李宜珊笑看著又撲出來的四個黑衣匪徒,臉上卻是莫名的歡喜,這小賊還挺關心我的麽?

  “看打!”

  麵對著黑衣人,李宜珊雙手同時揮出,又是兩蓬“黑雨”射出,麵積比剛才還要廣。

  有了準備的黑衣匪徒一邊閃避,一邊揮刀格擋。

  叮叮叮叮叮叮!

  黑針如雨落下。

  四個黑衣匪徒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就聽見嘭嘭兩聲,又是兩蓬黑雨迎麵而來。

  “什麽,還帶連發的?!”

  黑衣匪徒和杜文星奇妙的冒出了同樣的念頭,隻不過心情完全不同。

  四個黑衣匪徒心中都是絕望,因為他們躲不過了,而杜文星則是放鬆了下來,心道:難怪李家那些人一點都不著急。

  這時,一陣淩亂的腳步聲伴隨著呼喝聲傳來,是兵丁和捕快趕到了。

  這下李家家丁們精神大振,倒是黑衣匪徒們開始慌亂起來。

  在鬥篷人和黑臉大漢的壓製下,洪泰山苦苦支撐,不過他這套五虎斷門刀法已經修煉的爐火純青,雖處於下風,但是防禦的滴水不漏,這兩人一時也沒法將其拿下。

  此刻見對方援兵已到,鬥篷人冷喝一聲,“不要戀戰,我們走。”

  說完呼呼抓出兩爪,分襲洪泰山腦袋和心髒,而黑臉大漢則是趁機脫身,開始給其他黑衣匪徒解圍。

  李家家丁本就處於弱勢一方,匪徒又有了黑臉大漢這個實力強勁的援手幫助,很快一個個黑衣匪徒便脫開身,往運河方向狂奔去。

  “窮寇莫追。”

  洪泰山止住了要追擊的家丁,心中有些猶疑,也有些凝重。

  那個鬥篷人在這些黑衣匪徒一個個脫身後,自己也猛攻兩招飛身而去,此人身法太快,洪泰山追不上,也不敢追。

  這幫匪人的實力,出乎他預料的強大。

  李家的家丁沒追,但是後來的兵丁和捕快卻是不得不追,緝拿匪盜是他們的職責。

  “洪叔叔,難道要看著這些家夥逃掉?”李宜珊不樂意的道。

  “自然不會,放心吧大小姐,這些匪徒逃不掉的。”洪泰山微笑的看著李宜珊,剛才的打鬥中,他在那個黑臉大漢身上下了追魂香,十裏之內都逃不出他的小寵物的嗅覺。

  至於那小寵物是什麽?

  隻聽洪泰山一聲口哨,他掛在馬上的一個布袋子裏突然鑽出了一個小腦袋,毛茸茸的,有些像老鼠,但是更大一些,嘴巴也沒有那麽尖,眼睛圓溜溜的,十分機靈。

  向李宜珊走來的杜文星一愣,這什麽玩意兒?

  剛才趴在馬上,自己腦袋似乎就靠在這個布袋子旁,竟沒發現裏麵藏著一隻活物。

  “哦,洪叔叔你把小貂也帶出來了,嘻嘻,小白快過來。”李宜珊衝那小腦袋招了招手。

  一隻渾身雪白的小貂從布袋子裏鑽了出來,沒有搭理李宜珊的招呼,呲溜一下鑽到了洪泰山的懷裏。

  “哼,臭小貂。”李宜珊撅起了嘴巴。

  洪泰山見狀,拍了拍又爬到他肩膀上的雪貂,做了幾個手勢。

  雪貂從他的肩頭竄了下來,三下兩下就跳到了李宜珊的身上,腦袋拱了拱,找了個舒服柔軟的地方趴了下來。

  “大小姐,你和小貂玩兒會,我去叫人。”

  洪泰山覺得,靠李家家丁和這些歪瓜裂棗一樣的兵丁和捕快,根本不可能拿下這些匪徒,尤其是那個鬥篷人。

  此人的輕功太好,若是要逃,這裏沒人可以攔住他。

  泰州是江南大城,承平已久,軍隊疏忽訓練,戰鬥力極差。

  還有這些捕快,抓抓小毛賊還可以,對付這些江洋大盜,那隻有送菜的份兒!

  所以要抓這些匪徒,還是得靠李家自己。

  說是去叫人,洪泰山也沒有真的跑回李家,而是從懷中掏出了一根直徑一寸,半尺長的金屬圓筒。

  雙手輕輕一扭,一道黑煙衝天而起,竄上十幾米的高空。

  泰州城,李家大宅,一座小樓裏。

  這座小樓十分簡陋,說是小樓,其實更像是碉堡。

  裏麵有人一天十二個時辰觀測周圍動靜。

  這些觀測者都是刻意挑選出來的,目力極佳,觀察力也很強。

  黑煙衝天而起,立刻被人看到。

  不一會兒,李家又是一支二十人的馬隊從大宅中疾馳而出,向城外奔去。

  城牆上,一雙眼睛看著李家的動靜。

  “大人,這李家的這些家丁十分強悍啊,下官看來應當是用軍隊的方法訓練出來的吧,這會不會有什麽問題?”

  說話的人正是魏一清,而站在他身旁的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子,圓臉微胖,看起來一團和氣,正是泰州知府吳淵。

  那吳淵聞言點點頭,不過又歎了口氣,說道:“本官也知道這李家勢大,已經超出了普通世家的範疇,但是在這泰州城……唉!”

  魏一清倒是理解吳淵的苦衷,他雖然來泰州城上任不久,但也深深地感受到李家的威勢,以及在這泰州城中盤根糾結的強大關係網。

  魏一清升遷泰州知州是帶著使命的,清理鹽政,而這李家,就是泰州最大的鹽販子。

  泰州八大鹽商,李家為首。

  要說這大周朝泰州府鹽政的體製,也是和別處不同,鹽政一共出三十萬九千八百十九張鹽引,可這些鹽引,並不是永遠不變的。

  這三十多萬張鹽引,有十年期限,每隔十年都要重新發售一次。

  當然了,因為這些鹽引各自的發售時間不同,期限到來的日子也不一樣。

  大致分為三批,每一批十萬左右數量。

  可別小看了這些鹽引,這每一張可都代表了白花花的銀子。

  有了它,可以讓一個普通家族一躍成為一代豪門;而失去了它,也很可能讓一代豪門變成普通富商。